沪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B卷.doc_第1页
沪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B卷.doc_第2页
沪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B卷.doc_第3页
沪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B卷.doc_第4页
沪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 (5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吕布为曹操所缚,将死之际,乃语操曰:“明公之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令布将骑,明公将步,天下不足定也。”操竞杀之。(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 吕布为曹操所缚_将死之际_乃语操曰_明公之所患_(2)为什么吕布愿意投降并效力于曹操却仍然被杀?请谈谈你的理解。 2. (15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孔君平_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_,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_。”儿应声答曰:“_。”(1)按原文内容填空。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孔君平_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_,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_。”儿应声答曰:“_。”(2)判断对错。 “为设果”是说孔君平给孩子端来了水果。文中“家禽”的意思和现在所说的“家禽”的意思相同。“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主要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有总起全文的作用。(3)“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说一说,孩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 3. (14分)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滥竿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选自韩非子。滥:虚妄不实。竽:古代一种竹制簧管乐器。滥竽,常用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南郭:复姓。处士:指没做过官的读书人。说(yu):同“悦”,高兴。廪(In)食:这里是供给粮食的意思。(1)联系上下文,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齐宣王使人吹竽_用。派。让。请为王吹竽_请求。敬辞。邀约。好一一听之_喜好。常常。(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_”的句子。 (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4.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下列字注音。 _盂沧孰汝(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两小儿辩斗_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及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也_孰为汝多知乎_、_(3)翻译两小儿辩日全文。 (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5)“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6)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7)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 (8)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9)两小儿的说理角度分别是:_。 5. (2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划线字注音。 _盂沧孰汝知乎(2)解释下列划线词。 两小儿辩斗_我以_日始出时去_人近及_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_也孰_为汝多知_乎(3)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6. (8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 ,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画线句子如何停顿,用“/”标出来。 为是其智弗若与?(2)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成语。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惟弈秋之为听(3)解释文中两处划线的字。 之_之_(4)学弈一文告诉我们:_。 7.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鹬蚌相争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注】方:刚刚。曝:晒。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禽:同“擒”,捕捉,抓住。弊:弊病;害处,这里指疲弊的意思。(1)试着翻译下面的句子。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苏代把_国和_国比成了故事中的鹬和蚌,把_国比成了渔者。(3)苏代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8. (13分)阅读课内文段,完成小题。 弈秋,通国之_。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为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_。虽与之俱学,_。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把课文补充完整。 弈秋,通国之_。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为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思_。虽与之俱学,_。(2)解释文中划线的部分。 通国:_为弈秋之为听:_诲:_为是其智弗若与:_(3)本文选自_,讲述了两个人向弈秋学下棋,因为他们的_不同,所以_也就不同,从中我们明白了_的道理。 9.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通国之善弈也_思援弓缴而射之_非然也_为是其智弗若与_(2)下列断句错误的一项是( ) A . 其一人/专心致志B . 惟/弈秋之为听C . 思援/弓缴而射之D . 为是/其智弗若与(3)翻译: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10. (5分)课外阅读。 _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注释:郑相:郑国的宰相。或:有人。子:您,对人的尊称。对:回答。禄:做官的俸禄。(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下划线的词。 昔者:_何故不受:_。吾以嗜鱼:_。(2)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请给这篇小古文拟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4)郑相为什么不接受别人送来的鱼?(用自己的话回答) 11. (6分)阅读短文并完成下面问题。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李惠拷皮后魏李惠,为雍州刺史。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遣争者出,顾州纲纪曰:“以此羊皮拷知主乎?”群下以为戏言,咸无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而就罪。(1)解释下划线的字。 同释重担_ 于何逃声_卒逢暴雨_ 负薪者乃服而就罪_(2)翻译句子。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3)李惠对州纲纪说出了断此案的办法,你知道是什么办法吗?请解释。 (4)本文阐述了什么道理? 12. (19分)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二)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太丘舍去_相委而去_下车引之_甚聪惠_(2)翻译下面句子。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13. (27分)课外阅读。 铁杵磨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释:媪(o):年老的妇人。杵(ch):棒槌。卒业:完成学业。(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去:_。 方:_。欲:_。 还:_。(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磨_还_(3)用“是”与“否”判断下面的划线字是否意思相同?( )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4)翻译下面的句子。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_太白感其意,还卒业。_(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_14.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1)解释划线词的含义: 以至于斯也 斯:_从而谢焉 谢:_(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 15.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_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 ,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1)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2)伯牙鼓琴( )A . 乐器B . 弹奏C . 发动(3)洋洋乎若江河( )A . 如果B . 好像C . 你(4)志在流水( )A . 志向B . 记住C . 记号(5)伯牙绝弦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原句写下来。16. (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解释下列下划线的字。 所宝以百数_ 尾搐入两股间_(2)请用两条“/”给第题句子划节奏,并翻译第题句子。 牛 斗 力 在 角,尾 搐 入 两 股 间。处士笑而然之。(3)下列句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 (杜处士)所宝以百数B . (戴嵩)常以自随C . (牧童)拊掌大笑D . (古语道理)不可改也(4)文章最后引用“古语”,意在阐明什么道理? 第 19 页 共 19 页参考答案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1、1-2、2-1、2-2、2-3、3-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