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二十一).doc_第1页
河大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二十一).doc_第2页
河大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二十一).doc_第3页
河大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二十一).doc_第4页
河大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二十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大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二十一)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22分)1. (4分)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书写相应的汉字。“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yn_如莲花的开落”,四月的江南莺飞草长,燕舞莺啼,诗意盎然,那小巧别zh_的亭台楼阁,旖旎迷人的青山绿水,曲折yu_深的寂静巷陌,还有那小桥、流水、人家,无不令人着迷,令人心ch_神往。当第一缕春风抚过人的面庞时,浓浓的暖意沁人心脾,唤醒了蛰伏一冬的心灵。2. (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子在川上,曰:“_!不舍昼夜。”(论语十则) (2)_,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3)_,_。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我们的先哲十分注重“正本”,强调“吾日三省吾身_,_?传不习乎”。(用论语十则中的句子填空) (5)把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默写完整。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_,_。_,_。3.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1)最令人迷惑的hun ju_,是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2)而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观赏、yn yng_描绘。(3)其实,日落的景象和日出同样壮观、q l_,而且神秘、迷人。(4)太阳静静地躺在西方地平线上,变得如此之大,颜色是那样深黄、yn hn_。4. (4分)(2015贵州安顺)走近名著。班级准备开展“名著伴我行”读书活动,为了向小伙伴们推荐书目,请你完成下列填空:如果你喜欢探索,建议你阅读凡尔纳的1(填作品),因为它可以开启你的科学与幻想之旅;如果你追求更高的生活境界,建议你阅读2(填作者)的简爱,因为它是人生追求的二重奏;如果你渴望再回童年,建议你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因为它歌颂了3(填主题);如果你想高举理想主义的旗帜,建议你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因为具有献身精神、钢铁意志和顽强奋斗品质的4(填主人公)将伴你同行二、 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37分)5. (4分)阅读下面古诗。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注释】山光:山上的阳光。池月:池边的月色。开轩:开窗。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恨:遗憾。感此:有感于此。终宵:整夜。劳:苦于。(1)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诗描绘了夏夜南亭纳凉的愉悦,抒发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之情。B . 前四句叙述余晖西落、池月东升的夏夜,诗人解散头发,打开窗户,在幽静宽敞之处躺卧着乘凉。C . 五六两句,从嗅觉与听觉的角度写纳凉所得的爽快感受,阵阵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滴滴露水发出清脆的声响。D . 后四句写夏夜南亭纳凉的遗憾与内心的苦楚。想弹琴,没有知音来欣赏。良宵美景,老朋友辛大却整夜不来共享。(2)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起首两句,写日落月升,写得很有动感,尤其是“忽”“渐”两字意蕴丰富,耐人寻味。B . 三、四两句中的“散”“闲”两字,是顺手拈来的词语,不含言外之意。C . 七、八两句,巧妙地镶入钟子期与俞伯牙之间“高山流水”的典故。暗示诗人与朋友辛大之间的知音关系。D . 结尾两句交代作诗缘由,抒发了对辛大的怀念之情,点明了诗歌的主题。6. (16分)文言文阅读。樵夫毁山神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谓曰:“子邓姓乎?曰:“然。”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邓曰:“吾有母,仰食于樵。一日不樵,母且饥。死生命也,吾何畏哉?”遂去不顾,客随而觇之。樵甫采樵,虎突出从竹间。樵手搏数合,持虎尾盘旋久之。虎不胜愤,乃震哮一跃,负痛遁去,樵逐而杀之。客逆劳之。樵曰:“感君高义,盍导我至庙中?”既至,大诟死虎斥神曰:“今竟如何?”遂碎其土偶。注释余姚:古地名,在今浙江余姚县。觇:悄悄地看。(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遂去不顾_ 因告以夜所闻见_客逆劳之_ 负痛遁去_(2)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 神以邓樵夫许之B . 持虎尾盘旋久之C . 客逆劳之D . 樵逐而杀之(3)翻译下面句子一日不樵,母且饥。死生命也,吾何畏哉?(4)说说樵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7.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 , 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写进( )里。项为之强 果如鹤唳云端以丛草为林 兴正浓方出神 驱之别院(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3)课文详细叙述了两件自以为有“物外之趣”的事情:一是“戏蚊于帐中”看到“_”景象;二是“_” 遇到“庞然大物”的经过。文中能体现课文主旨的句子是:“_”。(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语言简朴、自然,所以文章真实、生动,使人如见如闻。B . 本文是追记童年生活的一篇极有情趣的散文。C . 本文采用了先总后分、点面结合的结构形式,紧扣“童趣”这一线索,使文章前后呼应,脉络清楚。D . 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主体部分写得详尽具体,记叙了三件趣事,四幅图画。突出“记趣”。第 7 页 共 7 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