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三地理《区域空间定位》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三地理《区域空间定位》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三地理《区域空间定位》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三地理《区域空间定位》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三地理《区域空间定位》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空间定位专题复习 高考目标要求 1 明确空间定位的常用方法2 了解一些常见的 带标志性的地理事物建立牢固的空间概念3 利用空间位置掌握对地理事物的综合应用和分析 近年来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中往往从地理空间人手 要求考生对试题中给出的地理信息进行正确的空间定位 再以此为基础 分析 推理其他特征 如果空间判断错误 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因此 如何正确判断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 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特点以及空间联系的规律 已成为地理应考的首要问题 一 空间定位命题呈现方式 1 依据地理事物的地理坐标 经纬网 定位2 通过地理事物的轮廓 形状定位3 借用熟悉的地理事物和相对位置定位4 根据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定位 如面积 气候 地形 植被 工业 交通 人口 城市等 5 用图例 注记 比例尺等图中信息辅助定位6 用题目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定位 依据地理事物的地理坐标和相对位置定位 2005年全国文综卷 下图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 读图回答5 7题 根据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 轮廓形状 定位 2005年全国文综卷 第36题 2004年北京春季文综卷 第36题 读图3和图4 并根据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图3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 图4是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根据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 植被 气候 地形等 定位 2005年全国文综卷 39题 根据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 城市 河流 等高线 定位 2005年全国文综卷 第36题 依据地理事物的地理坐标 相对位置 湖泊形状等定位 二 如何在复习中进行空间定位的训练 1 第一步 构建网格状的 心理地图 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粗略的 心理地图 对于世界地图 我们要把握一些关键的经纬线 地理位置 特征鲜明的重要经纬线 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网格状地球仪 重要 经纬点 连点成线构成网格 世界 八纵四横 0 30 e 90 e 120 e 180 120 w 90 w 60 w 0 30 n 40 n 32 s 连点成线构成网格 世界 八纵四横 0 30 e 90 e 120 e 180 120 w 90 w 60 w 0 30 n 40 n 32 s 所需训练 1 画网格定 点 2 主要经纬线沿线地理单元的罗列 3 随时考查某 点 3 第三步 放大局部区域 提取热点焦点地区进一步精确该区域各地理事项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整理该区域的地形 大气环流状况 气候 植被 洋流 工农业 城市等情况 关注这一年来发生的热点焦点问题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2 第二步 叠加自然地理要素在已经形成的网格状心理地图上叠加六大板块图 13大气候区图 洋流模式图 大洲地形图 丰富我们的心理地图 让空间定位的地理参照物变得更丰富 三 区域空间定位的方法 1 利用经纬网定位 经纬网图有三种形式 经纬网平面图 经线或纬线线段图 标注经纬度的地形剖面图 2 通过地理事物的轮廓 形状定位 3 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 4 利用特殊景观定位 7 典型区域特征定位 一 区域空间定位常用的五种方法 二 区域空间定位的五种辅助定位方法 1 依据海陆位置定位 依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定位 利用地理原理定位 利用题目中提示信息辅助定位 综合定位法 下图为世界地图的一段纬线 以东是海洋 以西是海洋 和 点之间是海域 请回答1 题 1 s 之间的水域是 台湾海峡 麦哲伦海峡 莫桑比克海峡 多佛尔海峡2 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3 沿岸地区的自然带是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中国区域空间定位 八条重要的经纬线穿过的地区 80 e 90 e 100 e 110 e 120 e 130 e 20 n 23 26 n 30 n 40 n 50 n 八条主要经纬线经过的省区 p82 80 e 90 e 100 e 110 e 120 e 130 e 20 n 23 26 n 30 n 40 n 50 n 八条主要经纬线经过的地形区 d c b 80 e a 天山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 n s 东经80度 喜马拉雅山 青藏高原 80 e 90 e a b c d e f 45 35 25 a b d c e f 阿尔泰山 天山 阿尔金山 吐鲁番盆地 青藏高原 雅鲁藏布江 n s 东经90度 喜马拉雅山 80 e 90 e 100 e a b c d 内蒙古高原 祁连山 青海湖 巴颜喀拉山 横断山脉 东经100度 n s abcd 80 e 90 e 100 e 110 e a b c d e f n s 阴山 黄土高原 渭河谷地 秦岭 大巴山 雪峰山 东经110度 雷州半岛 琼州海峡 海南岛 g 80 e 90 e 100 e 110 e 120 e 50 n a b c d f 大兴安岭 渤海 莱州湾 长江中下游平原 钱塘江 台湾海峡 n s 东经120度 呼伦贝尔高原 山东半岛 e g h 23 26 n 怒江 澜沧江 元江 西江 台湾海峡 珠江三角洲 w e 台湾岛 30 n 40 n 喜马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