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1页
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2页
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3页
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郭航(通化师范学院,吉林通化#)摘要:教学中无论是持有“教师中心论”者,还是“学生中心论”者,都不能否认师生互动的重要作用。它的是教学中最主要的人际互动。然而我国当前课堂师生互动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本文通过师生互动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师生互动;问题及对策2001 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师生互动对学生和教师的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当前我国课堂师生互动状况不容乐观, 师生互动过程中存在严重问题。比如:互动内容只停留在表面、浅显的问题上;注重知识互动,忽视精神互动;互动主体主要是教师与优等生互动,即存在互动的不平等性;师生互动的方式单一,往往以语言为主;忽视课下的师生互动;忽视了互动的有效性。此问题的出现,与师生没有把握“互动”的本质有关。所以,本文首先阐述“互动”的本质。一、“互动”、“师生互动”的内涵 1.“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最早由G.H.米德在“符号互动”中提出。他认为“互动式一种基于符号和语言的相互作用过程”。互动是教学得以展开的煤介。“互动”即可以是人与人之间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也可以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人么通过信息的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间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改变,从而表现为一个包含互动主体、互动情景、互动过程和结果等要素的、动态和静态相互结合的系统。1 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4无论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还是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养成,都离不开互动。通过“互动”的方式,及达到的效果。本人认为“师生互动”是教学中,师生之间通过言语或者非言语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能够让师生在情感、知识、价值观等方面发生碰撞、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本质是心理上的相互作用。从实际情况看,师生双方在互动过程中仍不能以自由、平等、自主和全面发展的主体而存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它实际上是一种被异化了的形式化、虚假化的互动,它不具备真正互动的意蕴。我们将虑假的、异化的师生互动分为三种表现形式。其一,程式化的师生互动,是经过教师特殊“包装”过的,或者是在教师一定“控制”下的师生互动。它普遍存在于当前课堂教学中。程式化的师生互动形式多样,最常见的是教师一呼,学生百应。其二,主客化的师生互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往往要牵涉到师生双方的认知、情感、伦理、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教师在上述诸方面总处于一种优势地位,总认为比学生优越,所以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会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在这样的师生互动中,教师永远是互动的发起者,学生是执行者。教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实行管制,其整个互动过程包含着强烈的不平等性。其三,垄断化的师生互动,是指课堂教学中仅被少数人所独享的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知识储备、个性特征、心理素质、家庭状况等诸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也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产生了垄断性。2 王献伟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变革J教学与管理,2004(2):31 二、分析师生互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外在环境所迫1. 特殊的国情。师生互动尤其课堂上的互动,受到时空的限制。首先,我国不管是基础教育、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其师生比高于国外,学生基数众多,教师的精力有限,教育在强调教师技能的培养,忽视教育理念的熏陶,而教育理论的核心正是教育理念,因此,教育理论师生互动,自然很难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彻。2. 外在的教学评价。从教育评价的角度而言,教学评价崇尚的是整齐划一,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中一切向学生成绩看齐,于是为了便于实践的操作运行,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自然就是出现了虚假、浅显的师生互动。3. 社会对教育急功近利的要求。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社会的要求与教育的本质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社会的要求是急功近利的,要求教育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工作则是一项周期较长的工程。于是,面对社会的急功近利的要求,教育实践活动只有强调教师中心论,以保证所谓的教育的效率和效益,其结果就是所谓“填鸭式”教学与“应试教育”。3 唐超从新课程改革看教育过程中师生的地位及作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2):75(二)内在环境1.学生的知识面、成长背景的差异。“互动”是双向的,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然而,在教学中,教师的知识宽度与深度高于学生,师生之间的这种差异容易造成学生在互动心理上的弱势,因担心自己的观点的准确度,而掩盖了自己的观点。最终造成学生只有被动的接受。 2.教师对学生产生“晕轮”、“马太”、“蝴蝶”效应。 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偏向优等生,并给予他们积极的关注,同时忽视了中等生、差等生。教师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了“马太”效应或“蝴蝶”效应的负面影响。3.师生两者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尊师重教”是我国的文化传统,即学生缺少批判教师观点的意识,不具有柏拉图式的“吾爱吾师,更爱真理”心态。西方的大学教室师生位置上的安排以“圆形”为主,即学生围绕教师而坐。通过中西方教室的设置文化区别,折射出我国师生在追求知识道理上低位的不平等。三、对策1. 我国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有利于“师生互动”。据中国高考教育在线网的专家预测,我国未来十年的高考录取率将继续上升。适龄人口和高中毕业生减少所造成的结果,就个别年份来看,录取率在增加,就长远来看,我国的适龄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增加(毛入学率,指某学年度某级教育在校生数占相应学龄人口总数比例,标志教育相对规模和教育机会。)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在教育部2010年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由于我国18周岁至22周岁年龄的人口分母在未来十年当中下降差不多4000万人,即使现在一个学生都不扩招,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可从现在的24%提高到35%。当高考从独木桥变成宽阔的马路,学生对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在有压力;一切不在以分数为主要升学指标时,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便能得到有效的实施。2.逐渐转变社会对教育急近功利的思想。按照高等教育哲学认识论的观点,认为教育应该“为了知识”而学习。与国外先进教育相比,应该发思中国的教育尤其是社会对教育的功利性期待性期待。中国初等教育学习者在许多国际性的学业竞赛(如PISA, TIMS等)中的表现却超出许多西方国家的学生,和西方国家的学生相比, 华人学习者对一些科目的教学(如科学)具有更加正面的学习。4 Aldridge, J.M., Fraser, B.J.& Huang, T.C.1.(1999).Investigating classroom environments in Taiwan and Austral、with multiple research method.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93(1):48-61.进一步思考:与国外高等教育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为什么在国际培养不出那么多创新性的人才与杰出的科研成果。追究其深层次的原因,跟社会对整个教育的急近功利性要求有关系。具体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尽可能加大教育投入,推进小班化建设,扩大师生互动覆盖率。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国外在班级组织形式的变革上早有研究,“道尔顿制”、“ 特朗普制”,以及现在所倡导并已实施的小班化教育, 都试图寻找一种既高效又能关注到个体差异的组织形式。尽管不能完全消除课堂教学中不平等的教育现象, 但在目前尚没有更好的教学组织形式取代的情况下,小班化的教育组织形式不失为实现师生互动渐趋均等的有效形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华东师范大学马和民教授主持的“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管理系统”5 马和民.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系统软件1.0 版简介Z.教育信息测评管理系统项目汇报. 建设这一项目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该系统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成长环境质量等几大方面,包括66个自主研发的测评标准化量表。通过上述几大方面的测试, 可系统地反映出现阶段学生成长综合素质发展状况。这样就可以使得教师明白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有可能在其他方面发展很好,这样他们就可以因势利导,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学生评价多元化不断落实的基础上,教师评价必定也会多元化。3. 既要重视教师的教学技能培养,又要注重培养教师教育理念培养及人格的提升。教师的情感态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本人的执教行为,学生的情感态度也影响教师的执教行为和学生本人的学习行为,甚至学习成绩。喜欢、愉快、满意等积极的情感态度,会推动教学。因此,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并使其潜在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教学中,忽视了“情”,则“理”无从渗透,教学中教师要用创造性、审美性、情感性的教育方法,促进师生间的积极情感交流。6 叶筱裴“双主体”的最佳结合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4):28行为来源于理念,所以不同教育理念下培养出不同的学生。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有培养出具有创新、批判、质疑精神、独立人格精神的学生。4. 教师应尽量避免情感偏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也不例外。然而,教师面对的对象是人,是有需要的个体,他们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爱与关心,总希望教师能对自己好一些。可是如果教师对个别学生过度偏爱的话,容易使其他学生产生嫉妒心理。正如一项研究表明的那样,“教师心中的宝贝” 反而是最受同学们所孤立、所排挤的对象。我们知道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育生命个体,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教师应尽量避免自己的情感偏好,对所有学生能一视同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7 侯立元课堂师生互动不平等现象的成因与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09(10):1115.应改变传统的“秧田式”的座位结构,因地制宜地采用马蹄型、组块型、伞状型、多元空间型等多种布局模式, 这样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更多的对视与非言语交流的机会,同时也增加了更多的生生互动,让每位学生在互动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课堂教学是“教育中的核心社会活动。”8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较高的要求。建立良好有效的师生互动,是教学中需要坚持的一项长期任务。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教师教育理念的提升与转变、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化,我们相信会出现一个有效、科学、情感、多样的师生互动的时代。Discuss Problems on Class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in Instruction and Purpose Strategies Abstract:Both people who hold the teacher center theory and student center theory, they can not deny the important role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teraction in instruction. However, the classroom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 China is not optimistic, 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