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道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某国道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某国道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某国道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某国道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某国道 连接线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2 第一章 概 述 制依据 受 通局 委托, 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承担 舶 02 省道( 快速 高速)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编制依据如下: 1、 政府 编制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一 个五年规划 纲要; 2、 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 ; 3、 交通局 编制的 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 ; 4、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 现 行有关标准,规范 ; 5、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6、各区、县 (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交通建设规划。 究过程及内容 通局 于 2004 年 10 月委托 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承担 道至 船舶 02 省道( 快速 高速)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 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接到项目委托后,积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组成项目工作组并拟定工作大纲,在经总工办对项目组工作进行前期技术指导后,正式开展该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在纸上定线的基础上, 2004 年 11 月 、 2005 年 5 月、 2006 年 7 月 , 3 由公路、工程地质、交通运输和经济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外业调查组先后 多 次进入现场,在地方政府的大力配合下,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项目建设条件等进行了全面调查,重点对路线走向、工程技术方案、起终点接线方案、项目与沿线各城镇的衔接情况以及重要工程路段等进行了详细踏勘,并充分听取了当地政府及交通部门对该项目的意见和要求。在完成外业调查工作后,项目组以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为基础,对拟建项目未来交通量进行了预测分析,对拟建项目的技术标准 、建设规模、路线方案及投资估算等进行了论证分析 ,并于 2006 年 8 月,完成项目 工可 送审稿 。 9 月 4 日,由省公路局召开本项目的工可评审会,会后,我院根据评审会专家意见以及工可咨询报告,对工可文本进行修改完善,并于 9 月底完成 道至 船舶 02 省道( 快速 高速)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本项目在研究过程中, 主要 涉及 工作内容如下 : 对现有公路的技术等级,使用状况,以及沿线地形、地物和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进行重点踏勘; 对路线走向和主要控制点进行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地方意见; 进行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调查 ,分析研究地区经济发展趋势,推算远景交通量; 充分论证本项目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在多方案论证分析 4 比较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拟建项目的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 测算工程量、估算工程投资; 项目经济评价。 主要结论 设 必要性 1、 是实施城镇总体规划和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 的需要 市布局结构为 “一水两城区,舒菇西山左右抱;两桥跨富春,东西南北六出口;老城主中心,南北新区片中心;鹳(山)、鹿(山)、镬子(山)隔江瞰新(沙岛)月(亮岛),三渠四浦翻绿浪 ”。从 城市建设的规划及 总体布局可以看出,随着西、北片城建项目的逐步改善,特别是随着江南片经济的高速发展,村镇建设的不断进步,高桥镇位于 东北片区 ,是 济技术较发达地区。本工程对整个 城乡一体化建设必将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船舶 自 2001 年 撤市设区以来,随着大 观念逐渐加强,使船舶 区的地位和城市有了飞速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要求其与周边地区的交流进一步的加强。本项目的建成对于沟通船舶与 及 2、 是适应本地区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船舶 位于上海为中心的沪、宁、杭城镇密集地带的 南缘,会 西部,地处中国沿海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属于沿海 5 经济开发区的范围,是联系长三角洲和浙西丘陵地区的中转站,是发达的长三角洲向内地经济发展的主要通道。 建国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船舶 的交通事业建设更是成绩斐然,发展迅速。目前该地区对外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为主,为了使该地区交通能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需求,必须让城镇内交通基础设施与初步建设的高速公路,国省道为骨架的干线更好的衔接,形成网络,才能为该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奠定可靠的基础。 近几年 舶 经济发展迅速,村镇 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全面推广,使得目前的交通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原有的公路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要求,原有公路混合交通量已超过原设计 通行 能力,因此,面对过境车辆管理另辟新途,才能提高集疏能力,才能改变现有公路的服务水准。 3、 是 促经本地区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旅游也是本地区的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逐渐形成了一股新生力量,要把旅游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必须具备现代化地交通条件。多年来交通发展地滞后问题使得本地区的旅游经济乃至旅游事业发展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本项目的建设,将较大地促进本地区资源的合理开 发和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4、是改善 舶区 公路网结构 的需要 目前 往 船舶 等地的主要通道是 320 国道 , 杭富公 6 路,绕城高速等, 船舶 通往 南部地区也是通过上述 通道 绕道出行。本项目的建 设 对完善区域路网布局将起到 极大的促进 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本项目连接 320 国道、 02 省道、杭千高速、快速高速,同时本项目通过东西大道的衔接,能与 104 国道及杭宁高速相沟通。 2、通过本项目 中心)、船舶的距离可缩短 8 公里左右, 临安、安徽方向可缩短 20 公里左右,该项目的实施对绕城高速公路 及 320 国道将起到分流作用,能有效减轻上述公路的交通压力。 通量预测结果 交通量预测采用 “四阶段法 ”进行预测,具体预测结果见表 1 表 本项目交通量预测结果 辆 /日(小客车) 年份 00 00 00终点 合计 客车 货车 合计 客车 货车 2009 9195 5502 3693 7081 4126 2955 2010 10476 6268 4208 8067 4701 3366 2015 17221 9624 7598 12637 6559 6078 2020 22942 11767 11175 18808 9868 8940 2028 29054 14033 15021 23786 11769 12017 注:本表交通量为已转化为标准小客车。 术标准 依据交通量预测结果,结合通行能力、服务水平及交通适应性分析, 根据公路所在地区的地形条件,设计标准采用设计速度 80km/h 的一级公路 。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1 表 1本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表 公路等级 一级 设计速度 (Km/h) 80 7 单车道宽 (m) 基宽度 (m) 限最小平曲线半径 (m) 250 一般最小平曲线半径 (m) 400 不设超高小曲线半径 (m) 2500 停车视距 110 最大纵坡 (%) 涵设计车辆荷载 公路 路面宽度 (m) 2 面结构类型 沥青混凝土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 100 桥涵设计洪水频率 桥梁 1 100 涵洞 1 100 线走向、主要控制点及建设规模 线位方案共布设二个线位,其中有两大路线走廊,一个是从起点沿高桦线至军民桥后,向北走新线, 沿线经过 桥 镇和船舶区中泰乡; 另一个是沿高桦线至军民桥后向 东 沿高桦线及闲祝线老路 ,沿线经过 桥镇和船舶区闲林镇 。 1、 A 线方案 路线起点位于 桥北路于高桥镇的接口处,路线向北沿高桦线改建,经横路头、六家山后与规划中的 320 国道 北经郜村、跨越北渠,经木桥头、石墓村、唐家坞至军民桥后继续向北经白 昇 村后进入 船舶 境内,在 船舶 境内向北经李家、杨家、金村、花园里后穿越山间的田贩至终点张家桥与 02 省道、 快速 高速、 东西大 道相衔接。 2、 B 线方案 路线起点至军民桥路段线位与 A 线方案一致,至军民桥后,路线向东沿高 桦线老路改建,穿越阿五岭进入 船舶 境内,经灵溪、桐村至桦树村西侧后沿闲祝线改建,终点在闲林镇 8 内,通过现有市镇道路与 02 省道相接。 根据两个线位方案的路线走向、建设规模等情况,对两方案的技术经济进行分析。其中 A 线方案里程较短,路线顺直、终点接口顺畅,走廊带适应区域路网的规划及发展,同时沿线征地拆迁数量较少,投资较省。 B 线方案里程较长,路线线形较差,终点穿越闲林镇,行车干扰较大,同时对区域高等级公路网的衔接较差且投资较大。因此,经综合比选,确定 A 线方案为推荐方案。 3、主要控制点 本项目推荐方案主要控制点为:起点 、 家坞路段、 舶交界的筱岭、终点。 4、 路基横断面布置 本项目全线 路基宽度 中行车道宽 2侧硬路肩 2路肩宽 2央分隔带 2m,左侧路缘带 2 路基标准断面布置见 下: 5、 建设规模 9 方案的主要建设规模如表 11示。 表 1要建设规模表 项目 指标 路线长度( 算总额(亿元) 路用地(亩) 含利用老路部分) 路基土方( 基排水防护( 面工程( 洞 (道) 40 中 桥 ( m/座) 203/3 隧道 ( m/座) 400/1 表 1要建设规模表 项目 指标 路线长度( 算总额(亿元) 路用地(亩) 含利用老路部分) 路基土方( 基排水防护( 面工程( 洞 (道) 38 中 桥 ( m/座) 400/8 程环境影响 本项目位于浙北地区钱塘江、富春江冲积平原,地形起伏较小,人口、村镇分布集中,密度较大,社会经济较发达,人均耕地较少。路线所经区域村庄、居民点星罗棋布,村居多呈带状分布,本项目的实施将对沿线环境带来诸如减少土地资源、破坏原有植被和环境质量下降等影响,但采取相应 10 的措施后,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减轻或消除,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为环境所接受。因此,本项目是可行的。 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 对 A、 B 线位 进行 了同深 度 投资估算, 具体计算结果为: A 线全长 里,投资总额为 元 。 其中 里,总投资 元,平均每公里造价 舶段 里,总投资 元,平均每公里造价 元。 总估算所需人工及主要材料数量如表 1 5。 1 5 人工及主要材料数量 序 号 项 目 单 位 数量 1 人 工 工 日 1221265 2 钢 材 吨 2527 3 石油沥青 吨 5404 4 水 泥 吨 46488 B 线全长 里 ,投资总额为 元 。 其中 里,总投资 元,平均每公里造价 舶段长 里,总投资 元,平均每公里造价 元。 总估算所需人工及主要材料数量如表 1 6。 1 6 人工及主要材料数量 序 号 项 目 单 位 数量 1 人 工 工 日 975781 2 钢 材 吨 2412 3 石油沥青 吨 5757 4 水 泥 吨 38906 11 资金筹措: 根据业主提供的信息,本 项目 建设资金由 舶区 政府、交通部门 及其他投资人负责实施。 期安排及项目经济评价结果 根据 、 交通“十一五”规划 ,建议本项目实施时间安排如下: (1)2006 年 9 月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2007 年 1 月前完成勘察设计工作; (3)2007 年 4 月前完成三通一平征地拆迁; (4)2008 年 12 月 建成通车,施工总工期 20 个月。 除前期工作 (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等 )费用外,年度资金在建设期 两 年内按如下比例分配: 2007 年 55%; 2008 年 45%。 从国民经济评价角度看,本项目国民经济 大于社会折现率 8%,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较好。在费用增加 20%、效益下降 20%的情况下,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 仍大于 8%的社会折现率,说明本项目的国民经济具有 较 强的抗风险能力 ,本项目是 可行的 。 能分析结果 根据各特征年分车型节油量,到 2009 年,平均每辆车在本项目上全程行驶比在老路上行驶节约 油,到 2028 年可节约 合计算得到本项目评价期内总节油量为 10181 万升 ;同时 12 新建项目缩短里程 合计算得到本项目评价期内总节油量为 3363 万 升。 按当前汽油价格计算, 两项 节约燃油费达人民币 能效益明显。 题及建议 1、本项目涉及船舶和 个区市,在项目建设进度上,建议双方统一协调,同步建成,以发挥项目的整体效益。 2、关于起终点,考虑与当地路网的衔接,起点与 桥北路直接相接,与原高桦线相距约 100m,但需拆迁部分高压杆和厂房;终点与 02 省道、东西大道相接;建议在下阶段的设计中根据路网的布局和相交道路的规模合理确定交叉方案。 3、本项目在 舶交界的筱岭处地势较高 ,山坡顶高程在 135位走廊带的平坦地带 的高程在 10本次工可报告中对拉沟方案和隧道方案进行了方案比选,从线形指标、山体稳定性、环境保护、景观、行车安全性等方面考虑,推荐隧道方案。建议在下阶段设计中应根据详勘地质资料,对过筱岭路段的建设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比选。 4、本项目路线长度虽不长,但其建设意义重大。为尽快实施,建议组织项目法人着手资金筹集和前期准备工作,尽快研究征地和拆迁行动计划。 5、建议在下阶段设计工作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进行研究。 13 第二章 社会经济、交 通运输发展现状及预测 目研究区域概况 14 道至 船舶 02 省道( 快速 高速)连接线工程 沿线经过 桥镇、船舶区中泰乡。目前项目影响区内有 桥北路 、 320 国道,高桦线、闲祝线、 02 省道、东西大道、 104 国道等道路。 本项目的建成,将为 320 国道、 02 省道、 104 国道乃至杭新景高速及快速高速的相互连接提供一条快速通道。同时对进一步加强 区、船舶区、临安等地的相互联系;缓解 320国道、 02 省道、绕城高速的交通压力,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报告按照项目的影响程度将影响区分 为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项目的直接影响区域包括 桥镇、受降镇、船舶区中泰乡、闲林镇,间接影响区域包括 舶区、 区、及杭市的其它市 (县 )以及安徽省等。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 社会经济现状及社会发展概况 1、 (1)概述 位于 北部地区,长江三角洲南翼,市域界位于北纬 29114,东经 118207之间。东频 ,南接绍兴、金华、衢州,西邻安徽、江西两省,北连嘉兴、湖州二市。 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 化中心,是蜚声海内外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和我国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全市辖 8 区 5 市 (县 ),总面积16596中市区面积 3068 2005 年末全市总人口 15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丰富,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盛吹西北风,以晴冷干燥天气为主,是低温少雨季节;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东南风为主, 气湿润,是高温、强光照射季节,春秋两季为过渡时期,雨量较多,冷暖变化较大。 貌类别多样 ,西部、中部和南部属浙西中山丘陵,全市最高点是 1787 米的清凉峰。市东北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在全市土地面积中,平原只占 地表 横、湖泊密布,市域内主要河流有钱塘江 (境内长 74 公里 ),东苕溪 (境内长 96 公里 ),以及京杭大运河,另外还有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最大的水库 新安江水库 (又称千岛湖 ),库区面积 570 多平方公里。 运交通以京杭运河、钱塘江为骨干航道,其中京杭运河为国家水运主通道之一,钱塘江是全省 10 条主要航道之一。京杭运河沟通钱塘江以后,使杭嘉湖水网、钱塘水系融为一体,具有往北能深入 长江,往东能驶向沿海的通江达海航运能力,将直接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服务,同时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江浙 (苏、锡、常、杭、嘉、湖 )六个经济技术协作区城市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内河航运力量。钱塘江下游河口及 航道是 唯一的出海通道和对外辐射扇形面的必经通道。 游资源极为丰富,自然赋予的独特环境和几千年的人类文化积累,共同塑造了驰名中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 此成为闻名中外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尤其拥有西湖和“三江两湖一山 ”,是我国东南部风景名胜荟萃之地。 (2)社会经济现状 16 经过 20 多年的 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八五 ”是 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 速度增长, 1993 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元,提前 7 年实现了在 1980 年基础上翻两番的目标,1995 年全市人均 12797 元,提前 5 年实现到本世纪末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万元的发展战略目标。进入 21 世纪, 认真贯彻中央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2005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 值 元,增长 4%;第二产业增加值 元,增长 第三产业增加值 元,增长 三次产业构成为 户籍人口计算的 人均生产总值为 44487 元,比上年增长 11%;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 39677 元,比上年增长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2005 年全市财政总收入 元, 比上年增长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元,比上年增长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 上年增长 的经济总量继 续居全国省会城市第 2 位,副省级城市第 3位。工业形成以食品、机械、通讯电子、丝绸纺织行业为支柱产业的产业结构,工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总体发展水平持续提高。 2005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 元,比上年增长 1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农业生产发展平稳,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发展效益农业成效显著,农林牧副渔业各展其长, 2005 17 年农业总产值 元,较上年增长 的产业结构正趋于合理,第三产业比例逐年提高, 2005年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元,比上年增 长 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 1990 年的 高到 2005 见图 2旅游市场在假日经济、会展经济、节庆活动的带动下,全年接待国内外旅客 人次,旅游外汇收入 美元,国内旅游收入 404 亿元,较上年分别增加 旅游业已成为 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 1990 年产业结构比例图 2005 年产业结构比例图 图 2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商品市场发展很快,丝绸市场,四季青服装市场,环北小商品市场等 12 家市场年成交额在 10 亿元以上。全市各类商品市场年成交额达 841 亿元。 国家级的开发区有 济技术开发区, 新技术开发区, 江国家旅游度假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上述四个开发区 2005 年上交利税总额 元,出口创汇 美元,分别较上年增长 2%和 50%。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及相关内容详见表 2 2 2 表 2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表 (2005 年 ) 指标 人口 土地 国内 外贸 社会消费 接待海外 旅游外 一产业 第二产业 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8 省市 (万人 ) (生产总值(亿元 ) 进出口额(亿美元 ) 品零售总额 (亿元 ) 旅游者 (万人 ) 汇收入 (亿美元 ) 4898 3365 1074 4632 348 X 市 X 所占比例(%) 2历 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指 标 年 份 人口 (万人 )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 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 (元 ) 工农业总产值 (亿元 ) 1995 2797 996 5095 997 7113 998 8611 999 9961 000 2342 001 3682 002 5103 003 6610 004 515 38858 005 4487 均增长率 注:表中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为可比价,以 1978 年价格为不变价。 单位:亿元 图 2X 市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图 2、 1)概述 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 工农业总产值 19 于 西北部,富春江下游,隶属 。地理位置为东经 11925 12009,北纬 2944 3011。市境东接萧山,南连诸暨市,西倚桐庐县,北与临安市、 船舶 区接壤,东北与 西湖区毗邻。市域东西长 里,南北宽 里,方公里。富春江斜贯中部, 320 国道穿越市境,市区距 7 公里。全市辖 17 个镇, 8 个乡,人口总数 人。 产丰富,地理位置优 越,东南与西北地势较高,为山区丘陵,少量的河谷平地。富春江自西向东流经本市,沿江两侧为大面积的冲积平原,溪流众多,为鱼米之乡。 (2)社会经济现状 改革开放已来, 住机遇,全市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进入 “九五 ”后, 实际出发,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顺利完成了 “九五 ”计划提出的主要任务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2005 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 元,较上年增长 财政收入 元,较上年增长 工业经济实现新跨越, 经济效益持续增长,支柱行业初具规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的比重由 1980 降到 2005 年的 第二、三产业的比重都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尤其是第三产业的比重从 升至 超过第一 20 产业。 2005 年三大产业的比重是 见图 2 旅游业是 民经济的新兴产业,境内的鹳山、新沙、孙权故里、富春江等风景名胜日益吸引中外游客,新的旅游实施正在开工建设。 2005 年 待旅 游人数 人次 ,增长 近几年 民经济各项主要指标见表 2图 2 图 2图 2位:亿元) 一产业 第二产业 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江河 1980 年产业结构比例图 江河 2005年产业结构比例图 01002003004005006007001990年 1996年 2000年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 工农业总产值 21 表 2近几年 指 标 单位 1990 年 1995 年 2000 年 2005 年 年均递增率( %) 1990 996 000 口 万人 内生产总值 亿元 农业总产值 亿元 18 中工业 亿元 政预算内收入 亿元 会消费零售总额 亿元 社会全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贸自营出口总值 亿美元 社会货运量 万吨 518 952 1258 社会客运量 万人 1029 829 1239 食 万吨 茧 万吨 叶 吨 2362 2313 2600 16 水泥 万吨 :表中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为当年价 单位:亿元 3、 船舶区 (1)概述 船舶 区位于杭嘉湖平原南端,西依天目山,南濒钱塘江,是长 江三角洲的圆心地。地理坐标为北纬 3009 3034、东经11940 12023,东西长约 63 公里,南北宽约 30 公里,总面积约1220 平方公里。 船舶 区从东、北、西三面成弧形拱卫 心城区,东面与海宁市接壤,东北与桐乡市交界,北面与德清县毗连,西北与安吉县相交,西面与临安市为邻,西南与 接。 全区辖 14个镇、 1 个乡、 4 个街道,总人口 。 22 船舶 ,地处 北部,位于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是 “中华文明曙光 ”良渚文化的发祥地,素称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 果之地,文化之邦 ”。 (2)社会经济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全区已形成纺织、服装、机械、建材、塑化、食品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并出现了华立集团、协和陶瓷、华鼎集团等全国民营经济五百强企业。以运河镇、崇贤镇、仁和镇为中心的2700 余家高档家纺布织造企业, 2005 元,增长 自营出口突破 10 亿美元大关,达 长 华立集团的核心业务电能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 40%,荣获 “中国名牌 ”和全国 “驰名商标 ”,中国五百强企业;协和陶瓷公司,已成为全国高 档墙地砖行业的领头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船舶 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国内生产总值中,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长 第二产业增加值 元,增长 第三产业增加值 元,增长 人均 35312 元(按户籍人口计算) 船舶 山水如画,钟灵毓秀,自然人文景观极为丰富。区境内文物分布点多面广,现有历代文物遗存 500 余处,入藏各类文物 4361件。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19 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 1处,即良渚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 处,包括塘栖广济桥、超山 23 吴昌硕墓、仓前章太炎故居、瓶窑南山造像、径山小古城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3 处。 2005 年实现旅游总收入 元,接待入境游客 长 旅游外汇收入 长 接待国内游客 人次,增长 国内旅游收入 元,增长 2004 年 船舶 市国民经济各项主要指标见表 2 表 22004船舶区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发展情况表 主要指标 计量单位 2004 年 增长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全社会固定资产 亿元 中:房地产开发投资 亿元 业性投资 亿元 经外贸 全社会出口交货值 万元 1252757 中:自营出口总额 万美元 76124 同利用外资 万美元 55481 际利用外资 万美元 9290 政 财政总收入 万元 251608 中:地方财政收入 万元 155780 政总支出 万元 165107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1、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带中一个中心城市,是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其社会和经济发展较快, 2005 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元;初步形成了外贸、外资、外经工作并举,四个国家级开发区联动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对外 24 开放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 的经济在全省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正在发挥着较强的区域经济的中心作用。 “十五 ”是新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 提出了建经济强市,创文化名城,率先在全省实现现代化的 “十五 ”奋斗目标。 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为 “北接浦东,南进闽粤,东托宁波,西联皖赣 ”,形成以 “南北、东北相连,全方位开放 ”的新格局。到 2010 年, 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进一步发挥在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心作用,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发挥重要中心城市的作用,使 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社会安定、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 长速度为 11%,大力发展高层次,社会化、现代化的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 “三、二、一 ”的转变。 根据 到 2010 年,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 达到 4900 亿元 。 2、 会经济发展趋势 “十五 ”期间和本世纪前十年,是 快经济和社会发展,向现代化进军的重要阶段,将逐渐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式机制,以进一步增长综合经济实力,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对外开放进一步向高层次、宽领域、纵深化方向推进。为促进经济发展,各项基础设施要有较大改善。为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25 农业 的开发由量的增长开发向质的方向变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对第一、二产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到 2010 年, 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国民经济的技术水平和整体实力大大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在 2000 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年平均递增 11%;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三大产业结构为:第一产业 6%左右,第二产业61%,第三产业 31%;经过努力把 设成为经济发达,科技先进,交通便捷,市场兴旺,环境优美,文化繁荣,文明富裕的现代化城市。 2010 年以后, 根据现有的经济发展后劲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头,其经济仍将高速发展,预测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达 元,年平均增长率 右。 2020 2025 年年均 速度增长,预测 2025 年为 元。 3、船舶区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根据 船舶 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五 ” 计划, “十五 ”期间,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为目标,调整优化农业,提高优化工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积极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全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 点。力争 200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 2015 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 2005 年翻一番,把 船舶 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城市。 “十五 ”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主要预期指标:国内生产总值 (按 2000 年价格计算,下同 )年递增 10%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6 期末达到 次产业比例调整为 业总产值 (现价 )年递增 15%,农业总产值 (现价 )年递增 10%;财政总收入年递增 13%,其中地方财政收 入年递增 外贸出口交货值年递增 14%,自营出口创年递增 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递增 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25%。此外, “十五 ”期间, 船舶区 将抓住 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契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构建以黄鹤山、超山为中心的东部旅游带,以良渚文化为中心的中部旅游带,以 船舶 、径山及双溪为中心的西部旅游带,创造条件建设若干个旅游特色城镇,使 船舶 区以风景名胜为依托,以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为特色的旅游业格局初步形成。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根据项目影响区 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趋势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并参照其国民经济 和 社会发展第十 一 个五年 规 划纲要,预测出项目影响区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速度见表 2 表 2项目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预测表 年份 舶区 人口 (万人 ) 元 ) 人口 (万人 ) 元 ) 人口 (万人 ) 元 ) 2010 015 020 030 平均增长速度 (%) 200520102015 27 20206% 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 交通运输现状 1、项目所在地区交通运输现状 (1) 作为 的省会,是 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和旅游中心,同时也是 的交通中心,我国华东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我国 45 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也是上海通往我国南方和大西南陆地通道的必经之地,优越的地理位置,较高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方便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使之成为我国华东地区重要交通枢纽之一,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组成了 江达海、水陆衔接 、四通八达的立体综合运输网络。 a、铁路 沪杭、浙赣、杭甬、杭宣四条铁路线并汇于 路分局共有营业里程 里,现沪杭复线工程、浙赣复线工程、杭甬复线工程已投入运行,钱江二桥、铁路客运东站、乔司编组站、 2005年 站场完成运输量 2011万人和 525 万吨,分别比上年 增长 b、公路 全国公路主枢纽之一,是全省公路网络中心,已建成通车的有 杭新景、 沪杭甬 、 杭金衢、杭宁 等 高速公路以及 城高速公路, 104 国道 、 320 国道以及 01 省道 (沪杭 线 )、 02 省道 (杭昱线 )、03 省道 (杭金线 )等均汇聚 区。 的公路交通基本上已经 28 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以高速公路、国道主干线、国道和省道为骨架,以县、乡道路为网络,贯通城乡、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 2005 年末全市 公路 总里程 米,比上年分别增长 25 。 c、水运 处在钱江下游,钱塘江、京杭运河、杭甬运河、杭湖锡线、杭申线等 5 条内河干线汇聚杭城,使 为全国内河水运枢纽之一。京杭运河是国家水运主通道之一,京杭运河沟通钱塘江以后, 使杭嘉湖水系、萧绍甬水系、钱塘江水系融为一体,具有往北深入长江、往东驶入东海的通江达海能力, 到 2005 年底,全市内河航道里程 里,其中四级航道 里,五级航道 头泊位长度 61444 米,泊位数 1365 个,年通过能力 7567万吨。 现在,京杭运河、杭申线航道 (区运河除外 )均已改造为四级航道,杭甬运河改造为四级航道的工作正在进行。 是 内河吞吐量最大的港口,是全国 23 个内河主枢纽港之一,是 最大的内河港,由钱江和运河两大港区组成,归口管理岸线长 41 公里,码头泊位 775 个。 d、民航 山 )国际机场是 2000 年投入运营的现代化国际民用机场,已开通国内外航线 159 条,其中国际航线 22 条 , 形成了以 中心,连接省内宁波、温州、黄岩、衢州、义乌、通往全国 各 个主要城市和新加坡、香港地区的民用航空网络。 (2)X 现有运输系统包括公路和水运两个系统,至今尚无铁路和机场。 29 a、公路 改革开放以来, 路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320 国道、新淳线 (05 省道 )、牧松线 (14 省道 )、横樟线 (19 省道 )穿越市境,初步形成了以国省道干线为骨架,以县乡道路为分 支的路网。公路运输是 主要运输方式,是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动脉。 2005 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 里,公路网密度为 里 /百 2005年全市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 1626 万人次,货运量 1556 万吨。 b、水运 富春江位于钱塘江水系中游,属国家四级航道,下游和京杭运河、杭甬运河相连,北能伸入长江、东能驶向沿海各港口、上朔桐庐、建德、金华、兰溪方向,境内可通过渌渚江、壶源江、大源江等支流,辐射到 他地区, 2005 年底 通航道为 里, 300级的船舶可常年通航。 几年来 一些货物吞吐量大的工矿企业和商贸公司,从企业长效发展的战略眼光考虑,先后建起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建材、煤炭和成品油专用码头,年吞吐量达到 1000 万吨左右,不仅有力地促进了 经济建设,而且为 运业的振兴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船舶区 船舶 交通便利。沪杭、宣杭铁路穿境而过,在境内设有 5 个站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