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教案18.童年的水墨画课题童年的水墨画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文是一组儿童诗.摄取了三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教学中.我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想象诗歌中描写的意境.欣赏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感受童年的快乐。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语。(学生)2.准备歌曲童年。(教师)3.制作教学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3.学习溪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学习重点读写生字、词语.想象溪边描绘的意境。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2.制作教学课件。(教师)教学环节一、歌曲导入。(用时:5分钟)1.播放歌曲童年。2.老师介绍自己的童年生活.启示学生谈谈自己的童年。3.板书课题:童年的水墨画。1.欣赏歌曲童年。2.全班交流自己的童年生活。3.齐读课题。二、初读诗歌.学习生字。(用时:13分钟)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记生字。2.出示本课生字.指导学生用合适的方法识记生字。3.指导书写:注意“染”的结构.“爽”的笔顺等。(教师范写)4.教师检查学生生字词的掌握情况。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词.多读几遍。2.用形近字加减法、换偏旁、部件组合等方法识记生字。3.同桌之间交流生字的写法.随教师书写。4.小组内采取组词、造句等方法进一步掌握生字。1.一字组多词。染( )( )碎( )( )爽( )( )浪( )( )三、学习溪边。(用时:17分钟)1.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朗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味。2.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3.理解“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是怎样的一幅画面。1.熟读诗歌.读出诗歌的韵味。2.小组讨论交流诗中描绘的画面。静静的溪水映着青翠的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身影.鱼竿上立着红蜻蜓。大家都静立不动.怕鱼受惊.而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一片欢乐。3.是在说鱼上钩了.打破了平静如镜的水面.人影便“碎”了。2.溪边主要是描绘了孩子在溪边_的情景。第一句诗运用了_和 _的修辞手法.将 拟人化.将小溪比作了_和_.突出了小溪静和绿的特点。四、赏读深化。(用时:5分钟)1.组织学生再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1.课件出示诗歌中的相应画面.赏析诗歌。2.交流生活中类似的美好生活画面教学反思教学本课.我以歌曲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学生字.掌握重点生字词。然后让学生熟读诗歌.想象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再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让学生对诗歌的意境有更深入的理解。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江上和林中.体会诗歌的意境.欣赏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2.激发学生阅读儿童诗的兴趣.并能进行简单地模仿创编。学习重点理解江上林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学前准备制作教学相关课件。(教师)教学环节一、学习江上。(用时:17分钟)1.指导学生朗读江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了什么场景。2.再读课文.画出你认为精彩的词句.体会其妙处。3.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深入体会诗歌意境。1.有感情地朗读江上.交流诗中的场景。一群孩子像鸭群一样跳入水中.在水里互相泼水、嬉戏。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洁白的牙齿。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水葫芦”“一阵水花两排银牙”的妙处.体会诗歌意境。3.第一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_4.“水葫芦”借代_的孩子;“两排银牙”写出了孩子的_。二、学习林中。(用时:17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读林中。2.课件出示雨后的松林和林中的蘑菇等图片.引导学生想象、欣赏诗歌描绘的画面。3.再读诗句.体会诗句中叠词和量词的用法。1.朗读林中。2.图文对照说说诗歌描绘的画面。雨后的松树更加翠绿.松针上挂着亮晶晶的雨珠.树下长出了一个个蘑菇.一群头戴斗笠的孩子正高兴地采摘.欢乐的叫声抖落了雨珠。3.交流体会诗中叠词和量词的作用。5.填上合适的量词。一( )雨珠一( )山花一( )欢叫一( )斗笠三、总结拓展。(用时:6分钟)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感受孩子们的欢乐。2.回顾自己的生活.仿写一首小诗。1.再读诗歌.感受快乐。2.三首诗歌都以地点为题.联系生活实际.仿写一首小诗。6.仿写一首小诗。_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边读诗句边想象画面.把文字变成画面.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这组儿童诗意境的美好。通过课件展示图片算是锦上添花.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了诗歌描绘的画面。童年的水墨画教学片段读想结合.走进画面。(教学重点)师:读了溪边.你有什么感觉?生:我感觉作者写的真是一幅画.是童年生活的一个美好的镜头。师: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大家在画上都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了澄澈碧绿的小溪.小溪中映出溪边的垂柳.映出了钓鱼孩子的影子。生2:我看见了孩子钓竿上的红蜻蜓。生3:我看见了当鱼钓上来时.那溪里的涟漪和碎了的人影、树影.以及在草地上蹦跳的鱼和手忙脚乱的孩子。师:对.就这样边读边想象.你才能真正地走进诗境。那么溪边这幅画给大家怎样的感觉?生1:这是一幅有静有动的画。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都是静止不动的.因为它们都在等待水里鱼儿上钩;当鱼儿上钩后.这种静被鱼的挣扎、人的欢笑打破了.溪边热闹起来了。生2:这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画。这里有绿色的柳树.有绿色的溪水.连人影都被这溪水染绿了.并且有红色的蜻蜓点缀.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多美的画面啊!生3:这是一幅充满快乐的画。柳树是快乐的.它快乐地照着溪水这面镜子;山溪是快乐的.因为它美得像绿色的玉带;蜻蜓是快乐的.因为它觉得钓竿真是有趣的地方;更快乐的是孩子.因为他钓上了活蹦乱跳的鱼。师:你们真的是用心去读书.用心去体会了.把这样的体会.融入我们的朗读中.一定会读得很美很美。 19.剃头大师课题剃头大师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课文讲述的是怕剃头的表弟小沙让“我”给他剃头.结果害他去理发店剃成了光头.还把姑父的睡衣弄满了碎发的闹剧。在教学设计中.我会通过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读、画、议.引导学生理解“我”给表弟剃头的过程.体会孩子们的天真、自由和快乐。最后让学生讲述自己童年有趣的事.对学生的语言进行训练。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生字卡片。(教师)2.回忆自己小时候剃头或剪头发的经历.预习生字。(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重点认识生字.正确读写文中的重点词语。学前准备1.制作课件。(教师)2.回忆自己小时候剃头或剪头发的经历.预习课文。(学生)教学环节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1.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小时候理发的有趣经历.并讲给大家听听。2.导入新课.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小沙有怎样的经历呢?板书课题。1.学生交流自己理发的经历。2.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识字理解词语。(用时:20分钟)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文中自然段的序号。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并理解重点词语。3.课堂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识记情况。1.学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2.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片.互相交流识字方法。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共同探讨。如:“执”“锃亮”“耿耿于怀”等。4.用词语卡片的形式学习、识记词语。1.读拼音.写词语。l f dn xio( ) ( )chu rn ( ) du mn r to(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锃亮:_耿耿于怀:_央求:_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0分钟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小沙剃头有怎样的经历?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3.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1.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感知文章各个部分的内容。2.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表弟天生胆小.什么都怕。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店里只有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小沙只得由他摆布。第三部分(第717自然段):写“我”给小沙理发的过程。第四部分(第18自然段):写最后小沙剃成了光头.姑父被睡衣上的碎发弄得睡不好觉。3.小沙为什么只得规规矩矩地由老剃头师傅摆布?_四、课堂小节。(用时:5分钟)1.教师引导归类复习本节课学习的生字。2.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学生认读生字、词语。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大声朗读。4.听写词语。表弟 胆小 理发 仇人 骂人 付钱 双倍 虽然教学反思教学本课时.我通过谈话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家都有理发的经历.所以在谈论小沙的剃头经历时.学生都能踊跃举手发言。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兴奋的状态.很容易就理清了课文顺序.也了解了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语言的生动有趣。2.体会文中孩子的天真、自由和快乐.感受童年的美好。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语言的生动有趣。学前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教师)教学环节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1.复习生字词。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1.学生复习生字、词语。2.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5.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_二、分段读议.体会两位“大师”剃头的不同。(用时:20分钟)1.引导学生读第26自然段.体会小沙对剃头的害怕心理。2.引导学生读第717自然段.体会小沙的情感变化。3.引导学生读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体会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4.指导学生自读第18自然段.了解故事的有趣结局。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生读第26自然段.交流小沙对剃头的害怕。3.学生读第717自然段.找出文中表示小沙情感变化的词。4.读文.交流“我”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我”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随意乱剪.导致头发长长短短.后来修头发时越修越糟.整个头上坑坑洼洼。6.老剃头师傅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_7.细读717自然段.找出反映小沙态度变化的词语。央求( )( )( )大叫一声三、再读课文.品味语言。(用时: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读文.理解“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是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2.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我”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1.学生读文后.小组讨论交流。2.师生互相交流。8.“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是指谁?_四、总结拓展。(用时:5分钟)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文中语言的生动有趣.还体会到作者童年的快乐和自由。你的童年有哪些快乐、有趣的事情?请讲给大家听一听。1.学生分小组自由交流自己童年的趣事。2.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设计本课时.我让学生分段读议“我”和老师傅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孩子们的天真、快乐和自由.课堂学习效果不错。不足之处是有些词语理解不到位.比如“害人精”这类生动性的日常用语没有进行拓展。剃头大师教学片段理解“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体会童年的自由、天真和快乐。(教学重点)师:小沙为什么要让“我”给他剃头?生1:小沙天生胆小.他怕剃头。生2:小沙吃尽了理发店里老剃头师傅的苦头.他不想再去理发店里受折磨了。师:所以小沙就想到了让“我”来给他理发。可是“我”不会理发呀。在小沙的央求下.“我”答应了给他理发.还摆出了剃头师傅的架势。那么“我”是怎样给小沙理发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717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边读边画句子)生1:“我”觉得自己有剃头的天分.先把姑父的睡衣给小沙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生2:“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头发纷纷飘落.睡衣上落满了黑发。生3:“我”发现头发长短不齐.开始修剪.可惜越修越糟.整个头上变得坑坑洼洼。师:是呀.“我”本来不会理发.可表弟央求“我”替他理发.结果却成了这样。那“我”为表弟理发时.表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呢?生:表弟先央求“我”为他理发.当他看到剪刀时.又有些慌;但当他看到剪掉的头发后.又高兴了起来;“我”发现头发剪得长短不齐时.表弟发现耳朵还在.对头发就无所谓了;最后他照了镜子却大叫起来。师:从这次剃头的过程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生1:体会到了童年的快乐。生2:体会到了孩子们的自由和天真。生3:我觉得这次理发很有趣。 20.肥皂泡课题肥皂泡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文是当代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文章反映了童年生活的乐趣与无忧无虑.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淳朴.意境深邃。童年的冰心吹肥皂泡.不但吹出了快乐.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梦想.寄托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学时.以读为主.用读感悟.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了解作者是怎样吹肥皂泡的。抓住学生对游戏的兴趣.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吹肥皂泡的乐趣。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2.尝试自制泡泡水。(学生)3.课文内容相关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吹肥皂泡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学习重点1.认识重点字、词。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吹肥皂泡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2.准备泡泡液。(学生)3.制作教学课件。(教师)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用时: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玩吹肥皂泡的游戏。2.游戏结束后.请学生谈玩游戏的感受。3.引出课题.板书课题。4.简介作者冰心。1.学生在教师带领下玩吹肥皂泡的游戏。2.与老师、同学交流游戏体验。3.齐读课题。4.了解冰心。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用时: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2.引导学生学习生字.理解生词。3.教师检查字词认读情况。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4.组织学生互考生字词。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做上记号。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生字词。小组交流字词。3.认读生字词卡片上的字词。4.同桌互考生字词.并互相检查订正。1.读拼音写词语。tu mn jio run( ) ( )fi yu yn r( ) ( )2.比一比.再组词。若( ) 娇( )苦( ) 骄( )三、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探研展示。(用时:15分钟)1.指名读第13自然段.引导学生说说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2.引导学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看看作者小时候是怎样制肥皂水、吹肥皂泡的。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先同桌互相说.然后再全班说。4.引导学生讨论:文中哪些词用得好?并说说为什么用得好。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第13自然段.交流段落大意。2.思考作者小时候是怎样制肥皂水、玩吹肥皂泡的游戏的.在书中做上记号。3.同桌互相说吹肥皂泡的过程.再全班讨论.交流。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采用点读、小组读、比赛读等方式。3.回答问题。(1)找出第3自然段中的动词.抄写下来。_(2)从以上动词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吹肥皂泡时的_。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教师总结.鼓励实践:吹肥皂泡是一个很有趣的游戏.请大家试着用课文介绍的方法制作肥皂水.体验吹肥皂泡的快乐.并学着写一写过程。1.朗读课文.抄写字词。2.学写自己吹肥皂泡的过程。教学反思用游戏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做好了铺垫。让学生初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的感知。第13自然段的学习中.让学生自由诵读、小组交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习效果较好。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理解作者是如何把肥皂泡的美丽写清楚的.体会作者由此产生的美好想象。学习重点学习作者描写细致有序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由此产生的想象。学前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教师)教学环节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1.引导学生复习字词。2.引导学生说说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肥皂泡的。1.复习字词。2.用自己的话说作者小时候玩吹肥皂泡的游戏的过程。4.给加点字注音。肥皂( ) 走廊( )脆薄( ) 山巅( )5.听写词语。木碗 假若 透明娇软 仰望 飞越婴儿 希望二、学习课文.把握重点。(用时:5分钟)自由读课文第4、5自然段.思考:作者小时候为什么最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学生自己读课文第4、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6.作者小时候为什么最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 )A.肥皂泡很美丽。B.下雨天很无聊。C.带来了乐趣.寄托着梦想。三、品读课文.感受乐趣。(用时:25分钟)1.教师引导:课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美丽、神奇的肥皂泡.请找出来。2.多读几遍.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3.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最后两句话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作者吹肥皂泡的快乐。5.说一说自己最爱玩的游戏.注意要把玩的过程说具体。1.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第4、5自然段。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找出来。然后多读几遍。3.学生说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4.学生谈体会。5.读全文.一个学生读一段。全班交流评价。6.说说自己最爱玩的游戏.注意要把玩的过程说具体。7.“我们”吹出来的肥皂泡是怎样的呢?请从文中找出对应的句子并抄下来。_8.看着肥皂泡远飞.“我”的心情如何?_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1.教师总结:冰心奶奶的童年真有趣。是啊.童年的时光多么难忘.童年的生活多彩并充满纯真的希望!2.布置作业:朗读课文,摘抄好词好句。1.朗读课文。2.摘抄好词好句。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我抓住“吹肥皂泡”这一游戏.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朗读课文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提出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读课文.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肥皂泡教学片段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教学重点)师:游戏承载着我们的快乐.游戏收录着我们童年的记忆.今天让我们跟随冰心奶奶一起来学学怎么玩吹肥皂泡的游戏。请同学们先读一读第3自然段。(学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师:谁能告诉我这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生1:写了怎么吹肥皂泡。生2:先简单写了怎么制肥皂水.然后详写了怎么吹肥皂泡。师:好.两位同学都说得非常好。我们先来看看怎么制肥皂水。作者是怎样写的?生: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师:那么.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动词来写制肥皂水的过程呢?生:放、加、和弄和弄。师:对.就是这几个动词。作者用简简单单的几个动词.就清楚地写出了制作肥皂水的过程.用词准确贴切.说明作者观察细致。作者接下来又写了什么呢?生:(齐答)吹肥皂泡。师:是的.先写制肥皂水.接着就详细介绍了怎么吹肥皂泡。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指名学生读)师:这一段的描写中.作者又用了哪些动词来写吹肥皂泡的过程呢?生:蘸上、吹、提。师:我们先来看看“蘸上”这个动作.从这个动作中能体会出什么?生:我能体会出吹肥皂泡时动作要轻.肥皂水不宜多。师:说得非常好。那么“提”这个词又强调了什么呢?生:“提”强调动作不仅要轻.而且要快。师:理解得非常好.这几个动词非常准确地写出了吹肥皂泡的过程。我们平时也要学习作者认真观察身边事物.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写作中准确用词.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21.我不能失信课题我不能失信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感受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二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与同学合作探究.分享阅读成果.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能力。学前准备1.收集宋庆龄的相关资料。(学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好品质。3.懂得诚信的可贵.力争在生活中做一个重信用、守诺言的人。学习重点从对话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懂得诚信的可贵。教学环节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1.直接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质疑。2.出示课件.认识宋庆龄。3.解释“失信”。1.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如“我指的是谁?”“我遇到了什么事情.不能失信”等问题。2.互相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关于宋庆龄的资料。1.课题中的“我”指的是_。二、初读感知.自读自悟。(用时:10分钟)1.安排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2.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2)文中有哪几个人?(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学生首先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本课生字.并将生字多读几遍。2.按照老师提出的问题再读课文。2.给生字注音。耀( )庆( )盼( )叠( )歉( )三、角色朗读.感悟品质。(用时:15分钟)1.给学生划分四人小组.自由分角色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理解宋庆龄的举动.感悟宋庆龄是一个怎样的人。3.品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1)宋庆龄走到门口.为什么要停下脚步?(2)爸爸妈妈是怎么劝她的?她是怎么说的?(3)你遇到这样的事情时是怎么处理的?1.学生分小组.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2.小组交流问题.体会人物心理.学习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3.宋庆龄不去伯伯家的原因是什么?_4.朗读宋庆龄的话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_5. 用自己的话说说宋庆龄是个怎样的孩子。_四、讨论深化.拓展延伸。(用时:10分钟)1.学习了课文.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你想对她说什么呢?2.当你遇到这类事时.应该怎么做呢?3.拓展延伸:说说其他类似的名人故事。1.交流对宋庆龄做法的评价。2.结合实际谈体会。3.讲名人的故事。(如:列宁打碎花瓶的故事等)6.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收获?_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文是略读课文.因此.我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在引导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给学生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不能失信教学片段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品质。(教学重点)(学生自读对话内容)师:庆龄和父母的对话.主要说了什么呢?生:主要说了她不能去大伯家的原因是她不想失信于小珍。师:我们一齐读读庆龄的话.体会她诚实守信的品质。(课件出示:“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师:庆龄知道明天再教小珍叠花篮是可以的.但是她怕小珍来了会扑空。这说明她是一个为他人着想的人。当妈妈劝她时.她又说了什么呢?(课件出示:“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可以向她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生1:庆龄认为如果自己假装忘记了这件事.不仅是失信.更是欺骗的表现。生2:这种明知故犯的行为.比无意中失信更不对。师:是啊.这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宋庆龄。如果在你身上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你会怎么办呢?生1:现在通讯很发达.我会给小珍打电话.征求她的意见。生2:我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我也会像庆龄那样做。师:你们说得真好。大家把掌声送给他们!(师生齐鼓掌)习作语文园地【学习目标】1.写一个身边熟悉的人.要抓住人物的特点。2通过交流平台.学会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或向别人请教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3.通过识字加油站.学习读词语想象画面.从而认识生字。4.通过词句段运用理解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思。5.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一段话。6.积累关于改过的名言警句。【学习重难点】1.学会抓住特点写人物。2.学会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生字卡片。(教师)【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一、谈话导入.引出文题。1.出示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热心肠、智多星、乐天派、昆虫迷、小问号、小书虫、幽默王子、故事大王、运动健将2.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描写人物特点的词语。二、议一议.拓展思维。1.再读上面的词语.说一说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谁?为什么会想到他?2.小组议一议.说一说。3.你还想到了哪些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这些词语可以形容谁?三、明确主题。 1.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不少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件出示:亲人、同学、朋友2.你最想说谁?他哪一方面的特点让你难以忘记?(性格、特长、品质、爱好)3.课堂交流。四、指导习作。1.引导学生回忆发生在某个人身上的能体现人物特点的事。2.引导观察.发现特点。(1)回顾本单元课文中描写人物的语句.感悟描写人物的方法。(2)教师小结:可见.我们在描写人物时.恰当地运用这些描写方法.才能将人物的特点展现出来.语言才会生动。每个人的特点不同.描写人物的时候不可能把语言、神态、动作等都写到.所以要针对每个人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表达方法。3.教师出示范例.学生读一读。(1)指名反馈:写的是谁?写了他的一件什么事?体现了他的什么特点?(2)品读例文中的语句.学习小作者出色的表达。4.学生习作.教师巡视辅导。五、作业。完善习作。第二课时(习作讲评)一、欣赏佳作。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我的“花迷”爷爷有人迷棋.有人迷戏.还有人迷球.而我爷爷迷的是花.他是一个地地道道、不折不扣的花迷。爷爷爱花.可真爱到“顶”了。为了得到奇花名花.他四处买花种.每次去书店也总不忘买几本有关养花的书。记得有一天.天还没有亮.我正甜甜地睡着.突然耳边传来爷爷的声音:“伊可.快起来.昙花开了。”我迷迷糊糊地来到桌前.果然一朵美丽的昙花正徐徐开放着.那粉白的花瓣真令人喜爱。再看看爷爷.一边满脸兴奋地欣赏.一边不住地说:“昙花一现难得一见啊!”过了一会儿.他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拿起放大镜专注地盯着昙花.仿佛要看清每根叶脉的颤动.每片花瓣的舒展。后来我才知道.爷爷为了观察昙花开放.一整夜没睡。奇怪的是.爷爷第二天还是那么精神。我问爷爷为什么能把花养得那么好.爷爷对我说:“做一件事.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专心.必须付出代价。”听了爷爷的话.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专心.必须付出代价。”这句话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点评:小作者重点抓住爷爷为了观察“昙花一现”而整夜不眠的典型事例做文章.并从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使人深受启迪。全文叙议结合.结尾使主题得到升华。2.全班同学听后进行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二、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评议。1.是否写出了人物的特点。2.选材是否恰当.对人物的描写是否生动细致.事情是否写清楚了。3.用词造句是否妥帖、顺畅。三、评析习作.交流真情。1.小组评析。教师:请同学们写好后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让同学们评一评。2. 集体评析。实物投影出示几个学生的习作.让全班同学评议四、小结延伸。教师:同学们.习作是心与心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6课 幻灯片的复制、移动和删除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六册黔教版
- 5.灵活巧妙的剪刀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
- (正式版)DB1502∕T 024-2024 《湿地植被碳汇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
- 2025协议解除劳动合同范本
- Unit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 Section B(2a-2e)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家新目标八年级英语上册
- 2025电商行业简易劳动合同
- 2024年酚项目项目投资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培训合作合同范本
- 农业技术员聘用合同-农业技术员聘用合同范本
- 2025年供货商采购合同范本
- 客户转让合同协议书范本
- 光伏发电工程竣工最终验收报告
- 发改价格〔2007〕670号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
- 2025年小学生科普知识竞赛练习题库及答案(200题)
- 传媒行业创新案例小红书
- 《美妆类电商产品销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13000字(论文)》
- T-JSQX 0016-2024 无人驾驶配送装备通.用技术要求
- 科技前沿下的生物医药研发实验室创新研究
- 《铝及铝合金》课件
- 2025年摩托车用锁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临床问诊技巧及病历书写要求(临床诊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