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绝缘试验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绝缘试验,规定了交接验收试验、预防性试验、大修后试验项目的引用标准、仪器设备要求、作业程序和方法、试验结果判断方法和试验注意事项等。该试验的目的是判定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绝缘状况,能否投入使用或继续使用。制定本指导书的目的是规范试验操作、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为设备运行、监督、检修提供依据。被试设备所涉及的其它试验如准确级检定试验不在本指导书范围内。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然而,鼓励根据本作业指导书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GB4703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JB/T8169 耦合电容器及电容分压器GB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DL/T727 互感器运行检修导则3 安全措施3.1 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应严格遵守安全规程DL408-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中有关规定;3.2 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在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后应对试品充分放电;3.3 在进行tgd及电容量测量时,应注意高压测试线对地绝缘问题;3.4 在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和局部放电测试等高电压试验时,要求必须在试验设备及被试品周围设围栏并有专人监护,负责升压的人要随时注意周围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刻断开电源停止试验,查明原因并排除后方可继续试验。4 试验项目及程序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绝缘试验包括以下试验项目:a) 中间变压器一次、二次绕组的直流电阻测量b) 各电容器单元及中间变压器各部位绝缘电阻测量c) 电容器各单元的电容量及tgd测量d) 交流耐压试验与局部放电测试应在试验开始之前检查试品的状态并进行记录,有影响试验进行的异常状态时要研究、并向有关人员请示调整试验项目。详细记录试品的铭牌参数。试验后要将试品的各种接线、盖板等进行恢复。应根据交接或预试等不同的情况依据相关规程规定从上述项目中确定本次试验所需进行的试验项目和程序。一般情况下,应先进行低电压试验再进行高电压试验;应在绝缘电阻测量之后再进行tgd及电容量测量,这两项试验数据正常的情况下方可进行试验电压较高的局部放电测试和交流耐压试验;交流耐压试验后宜重复进行局部放电测试和介损及电容量测量,以判断耐压试验前后试品的绝缘有无变化。推荐的试验程序如图1所示。图1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绝缘试验推荐程序5 试验方法及主要设备要求5.1 中间变压器一次、二次绕组的直流电阻测量5.1.1 使用仪器:测量二次绕组使用双臂直流电阻电桥,测量一次绕组使用双臂直流电阻电桥或单臂直流电阻电桥。当一次绕组与分压电容器在内部连接而无法测量时可不测。5.1.2 试验结果判断依据:与出厂值或初始值比较应无明显差别。5.1.3 注意事项试验时应记录环境温度。5.2 各电容器单元及中间变压器各部位绝缘电阻测量5.2.1 使用仪器:2500V绝缘电阻测量仪(又称绝缘兆欧表,包含绝缘摇表)5.2.2 测量要求:各电容器单元测极间;中间变压器测各二次绕组、N端(有时称J或d)、X端等。5.2.3 试验结果判断依据:电容器单元极间绝阻一般不低于5000MW;中间变一次绕组(X端)对二次绕组及地应大于1000MW,二次绕组之间及对地应大于10MW。5.2.4 注意事项:试验时应记录环境湿度。测量二次绕组绝阻时其它绕组及端子应接地,时间应持续60s,以替代二次绕组交流耐压试验。5.3 电容器各单元的电容量及tgd测量5.3.1 使用仪器:电容/介损电桥(或自动测量仪)及标准电容器、升压装置(有的自动介损测量仪内置10kV标准电容器和升压装置);现场用测量仪应选择具有较好抗干扰能力的型号,并采用倒相、移相等抗干扰措施。5.3.2 测量方法: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高压电容器C1一般会分节,对于其中各独立电容器分节,宜采用正接线测量,测量电压10kV。对于C1下节连同中压电容器C2,一般建议采用自激法(一般分两次分别进行,个别型号的仪器一次接线可同时完成测量),测量电压一般不应超过2kV;对于某些型号的CVT自激法测试不理想,也可采用测量C1串联C2的总体电容量及介损,介损仪用正接线测量方式,从下节电容器高压侧施加电压,中间变X端子悬空,N端子(有时称J或d)不接地、接入介损仪测量信号端,测量电压5kV。如果CVT下节带有中压测试抽头,则优先采用利用测试抽头的接线方法,即:测量C1下节时从电容器高压侧一次加压,从测试抽头取信号,而X端子及N端(有时称J或d)应悬空,介损仪用正接线测量方式,测量电压10kV;测量中压电容器C2时从测试抽头加压,从N端(有时称J或d)取信号,而电容器高压侧应悬空、X端子应悬空,介损仪用正接线测量方式,测量电压不应高于C2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5.3.3 试验结果判断依据:a) 电容量:每节电容值不超出额定值的-5+10,电容值大于出厂值的102时应缩短试验周期;一相中任两节实测电容值差不超过5。b) tgd,交接时,膜纸复合绝缘型不超过0.0015,油纸绝缘型不超过0.005;运行中,膜纸复合绝缘型不超过0.003,超过0.0015的应加强监视,超过0.003的应更换。油纸绝缘型不超过0.005,超过0.005但与历年测试值比较无明显变化且不大于0.008的可监督运行。5.3.4 注意事项:试验时应记录环境温度、湿度。测量完成后恢复中间变各端子的正确连接状态。5.4 交流耐压试验与局部放电测试5.4.1 使用仪器:无局放高电压试验变压器及测量装置(电压测量总不确定度3)、局部放电测量仪。5.4.2 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判断依据:高压电容器C1中各独立分节宜分节进行试验,耐压值为出厂值的75,耐压60s应无内外绝缘闪络或击穿;耐压后将电压降至局部放电测试预加电压0.81.3Um历时10s,再降至局放测量电压1.1Um/保持60s,局部放电量应不大于10pC。如果耐压值低于局部放电测试预加电压0.81.3Um则只进行局部放电测试、不耐压。对于下节整体,不进行耐压试验,局部放电试验不进行预加压,测量电压为1.2Un/,局部放电量不应大于15pC。对于高压电容器的各分节,计算上述试验电压时,Um和Un应用该CVT设备的相应参数除以节数。5.4.3 注意事项:a) 试验时应记录环境湿度,相对湿度超过75时不应进行本试验;b) 升压设备的容量应足够,试验前应确认高压升压等设备功能正常;c) 所用测量仪器、仪表在检定有效期内,局部放电测试仪及校准方波发生器应定期进行性能校核。d) 耐压试验后宜重复进行主绝缘的局部放电测试、介损及电容量测量,注意耐压前后应无明显变化。6 原始记录与正式报告6.1 对原始记录与正式报告的要求a) 原始记录的填写要字迹清晰、完整、准确,不得随意涂改,不得留有空白,并在原始记录上注明使用的仪器设备名称及编号。b) 当记录表格出现某些“表格”确无数据记录时,可用“/”表示此格无数据。c) 若确属笔误,出现记录错误时,允许用“单线划改”,并要求更改者在更改旁边签名。d) 原始记录应由纪录人员和审核人员二级审核签字;试验报告应由拟稿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三级审核签字。e) 原始记录的记录人与审核人不得是同一人,正式报告的拟稿人与审核/批准人不得是同一人。f) 原始记录及试验报告应按规定存档。6.2 原始记录的内容及格式试验原始记录的内容及格式参考附表A。精品文档附录 A (资料性附录)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绝缘试验记录 标识与编号试验日期单位安装地点型 号制 造 厂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单元编号环境温度环境湿度试验负责人试验参加人记 录审 核绕组直流电阻(W)测量仪器型号测量仪器编号1a-1n2a-2n3a-3naf-nf绝缘电阻测量(MW)测量仪器型号测量仪器编号1a-1n2a-2n3a-3naf-nfXC11C12C13C14N电容量及介损测试耐压前仪器型号仪器编号2kV10kVtg/%C/nF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市青华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数学试题(含部分答案)
- 广西南宁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化学试题(含答案)
- 甘肃省百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部分答案)
- 少先队员演讲稿范文
- 汉字单人旁的演变课件
- 2025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书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5以内数加与减 第4课时 还剩下多少
- 实验小学交通安全应急预案10篇
- 水表井安全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建筑施工现场噪音控制方案
- 2025年职工技能大赛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规范大件运输管理制度
- 药学处方审核培训
- T-MSC 005-2024 灵芝孢子油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 职业院校班主任辅导员培训
- 贸易意向合作协议书范本
- 校园活动讲安全
- DB37T 5230-2022 岩棉复合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外科腹腔镜手术护理
- 浅析立体心何模块在新高考中的命题方向研究课件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