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毕业论文】安徽省人寿保险市场发展的实证研究.doc_第1页
【精品毕业论文】安徽省人寿保险市场发展的实证研究.doc_第2页
【精品毕业论文】安徽省人寿保险市场发展的实证研究.doc_第3页
【精品毕业论文】安徽省人寿保险市场发展的实证研究.doc_第4页
【精品毕业论文】安徽省人寿保险市场发展的实证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人寿保险市场发展的实证研究XXXXXXXXXXXXXXX摘 要:自20世纪80年代,保险市场业务恢复以来,我省的人寿保险业经历了由复苏到繁荣、由独家经营到竞争发展的过程。特别是随着我省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省的人寿保险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虽然与我国其他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与我国的平均水平也相差很大,但是,随着皖江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环三角洲经济带的经济推动,我省的人寿保险业将会拥有更多的机遇,同时,所面临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对安徽省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指出我省人寿保险业的发展优势;并通过对近十年的寿险数据进行分析,运用模型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指出了我省人寿保险业与我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以及我省各地市间的差异。最后指出了我省人寿保险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与建议。本文主要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是安徽省人寿保险业发展的环境分析;第三部分是近10年安徽省人寿保险业的发展概况;第四部分是安徽省内各地市人寿保险发展水平的比较;第五部分是安徽省人寿保险市场的特征;第六部分是安徽省人寿保险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关键词: 安徽省;人寿保险;寿险市场;市场结构 Astract:Since from 1980s, the safe market recovery of business, our province life insurance has already undergone from recovered to the prosperity, from the sole management competi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Specially along with our province social economy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ur province life insurance industry also obtained the fast development.Although compares with our country other some economy developed area, but also has some disparities, also differs with our countrys average level very in a big way, but, along with the Anhui Giangthanh city economy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link delta economical belt economical impetus, our province life insurance industry will be able to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simultaneously, will face the challenge will also be able to be more and more big.This article through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o Anhui Provinces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condition, points out our province life insurance industry development superiority; And through carries on the minute to the near ten year life insurance data, unifies the way using the model and the theory, has pointed out our province life insurance industry and our country average level disparity, as well as difference between our province various prefectures.Finally has pointed out our province life insurance industry development existence question and the solution counter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This article mainly divides into 6 various part, the first part is an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part is the Anhui Province life insurance industry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alysis; The third part is the near 10 year Anhui Province life insurance industry development survey; The fourth part is in Anhui Province various prefectures life insurance level of development comparison; The fifth part is the Anhui Province life insurance market characteristic; The sixth part is the Anhui Province life insurance market development existence question and the solution countermeasure.Key word:Anhui Province;life insurance;life insurance market;market mechanism一、绪论(一)本文的研究背景自1980年国内恢复保险业务以来,安徽省的人寿保险业经历了一个由复苏到繁荣、由独家经营到竞争发展的过程。安徽省作为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其人寿保险的发展速度相对于全国其他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要缓慢,其寿险深度和寿险密度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此外,我省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导致了我省各地区的人寿保险业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但是,随着皖江城市带的发展及环长三角经济的推动,近几年,安徽省的社会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安徽省人寿保险市场的发展,其保费收入也逐年增加,寿险深度和寿险密度也逐渐接近我国人寿保险业的平均水平。2009年,安徽省的寿险保费收入达到2515584万元,在全国排在前列。但是其与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市相比,还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当前,我省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是:加快我省人寿保险市场的开发步伐,以更好地应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二)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目的众所周知,银行、保险、证券是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省人寿保险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金融自由化和金融业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也使得我省的人寿保险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由于我省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我省的人寿保险业的发展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省的寿险深度和寿险密度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本文通过对安徽省的社会环境及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指出人寿保险业在我省的发展优势;通过对近10年我省与全国人寿保险的保费收入、寿险深度、寿险密度进行比较,指出我省的人寿保险业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异;通过对我省各地市的人寿保险保费收入、寿险深度、寿险密度进行对比,分析其存在的差异及原因。同时,本文也对我省的人寿保险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人寿保险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与挑战。我省的人寿保险业发展应该不断地进行思想创新,通过和其他金融服务业如银行等建立合作关系,增强竞争实力,探索开发适应市场变化和需要的寿险产品,从而为我省人寿保险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条件。(三)文献综述1、国外关于人寿保险市场的研究目前,国外对人寿保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保险的价值、产品的创新、保险公司的合并以及保险市场的全球化等问题,对于影响人寿保险市场需求的因素所进行的研究已经应用了多个变量作为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解释变量。关于人寿保险需求的经济理论主要有:收入假设理论、生命周期假设理论和持久收入假设理论。绝对收入假设理论指出,收入越高,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就越小;相对收入假设理论认为消费行为并非根据实际收入而是与可参照的其他家庭的相对收入有关,且像保险这样的消费是不容易被观察到的。生命周期理论是由莫迪利亚尼和布伦伯格合作提出的。莫迪利亚尼和布伦伯格提出,由于消费者在现在和未来的收入与他所希望的消费不完全相符,因此,消费者在其生命周期的任一时期都会有正(或负)的储蓄。消费者将把他的收入在其生命余年中按均匀的速度进行消费,这就是消费的平滑(Consumption Smoothing)。如果消费者在老年期没有收入,那么其生命余年的平滑消费就必须依靠工作期的储蓄来实现。这样,生命周期理论就为研究养老金计划和总储蓄的关系奠定了一个微观的理论基础。持久收入假设则认为,为了维持一生中适当的消费水准,个人会对持久收入水平作出评估,持久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美国佐治亚大学的Zhu Minglai研究了个人收入所得税对人寿保险理想需求和来源于税收的个人养老金(Tax-qualified Private Pension)的影响。他认为在过去的大部分研究中,人寿保险需求和个人养老金主要通过运用生命周期模型(Life Cycle Model)来进行研究,但是税收对它们的影响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解释。因此他在研究中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该模型可以同时确定税收对于购买人寿保险和缴纳个人养老金的影响。虽然国外有关寿险需求的分析与研究,已经应用了多个变量作为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解释变量。其中不乏一些解释变量本身不因国家不同而可能被用作共同的因素。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国外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我国和我省人寿保险市场需求的借鉴作用是有限的,当考虑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有国情时,个别变量可能并不适用。因此应该结合我国和当前我省的经济、社会、人文以及人寿保险的实际情况,将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相联,系统地进行研究,从而推动我省人寿保险市场的发展。2、国内关于人寿保险市场的研究我国保险业经过20多年长足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对于寿险的研究也日趋深入广泛。近年来业内人士开始关注我国保险业合理发展速度与规模,以及保险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问题。国内的很多学者已经对影响我国人寿保险需求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大学的孙祁祥、孙金勇在保险需求因素分析兼论中国保险业增长潜在需求因素一文中将这些影响因素分为经济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大类,其中经济环境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体制变迁、政府的经济政策等方面。他们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产业结构进而风险结构的变化、消费结构的改变、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些都刺激了保险需求的增加;同时,体制的变迁不但产生了许多新的风险,而且使承担风险的主体发生了改变,从而扩大了保险需求;在政府的经济政策方面,社会保障政策、货币金融政策、财政税收政策都与寿险需求息息相关。社会环境因素包括人口状况、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社区的演变。在定量的研究方面,北京大学的孙祁祥和贲奔在中国保险产业发展的供需规模分析中将影响保险有效需求总量的因素概括为风险因素(R)、经济发展因素(Y)、价格因素(P)、风险管理因素(M)、利率因素(I)、科学技术进步因素(S)以及制度因素(Z);将制约保险供给的因素归纳为社会可用于经营保险业的资本量(K)、保险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L)、保险业自身的经营技术和管理水平,包括组织机构的效率(M)、保险价格(P)。文章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中国保险产业的发展回归模型,并得出结论:第一,在中国保险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制度因素,即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在转变人们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观念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我国保险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同于其他国家保险产业发展历程的地方。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对保险产业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它可以使保险业从原来被压制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呈现出跳跃式的飞速发展的状态。第二,保险产业的发展规模受到人们在满足当前积累和消费后的剩余的制约,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投资方式和投资手段日益丰富,这种趋势会更加明显。西南财经大学的卓志(2001)在我国人寿保险需求的实证分析中提出了可能影响人寿保险需求的因素的假定;并应用多元回归作为分析模型,对我国人寿保险需求进行了尝试性的实证分析,其基本结论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正成为影响我国人寿保险消费的重要且显著的因素,且收入弹性较大。在此基础上,国内的一些研究人员对我国人寿保险市场的前景进行了预测,李国东、臧鸿雁等(2003)在人寿保险收入的数学模型与预测中,为克服传统预测方法中用非时变参数模型预测时变参数系统的状态所造成的较大误差,将时间序列分析与数理统计分析相结合,设计了新的动态预测模型,并获得了相对于传统方法较高的预测准确度。该模型也为其他相似于保险业的行业发展预测提供了借鉴。从预测与结论中可知:动态方法优于传统的最小二乘法,准确且理论严谨,实践中也行之有效。但是该模型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是外界原因使采集观测数据与真实值之间存在观测误差,如何处理这部分误差所带来的影响,还有待研究。二、安徽人寿保险业发展的环境(一)安徽省的社会发展状况安徽,简称“皖”,位于中国东南部,在地理上属于华东地区,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 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长江、淮河横贯省境,分别流经我省长达416公里和430公里,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安徽位于东经11454一11937与北纬2941 34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 里,总面积约13.96万平方公里(其中:淮河流域6.7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6.6万平方公里,新安江流域0.6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 3位,全国第22位。截止到2009年底,安徽省常住人口为6131万人,较2008年减少了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3.07,较2008年上升0.002个千点。2009年年末全省户籍人口6794.5万人,比2008年增加了53.7万人。(二)安徽省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总量、国民收入)截止到2009年,安徽省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初步核算,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GDP)1005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95.6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4902.8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3654.5亿元,增长11.1%。三大产业结构为14.948.836.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6391元(折合2400美元),比上年增加1944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25438元人,比上年增加2548元。2009年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306.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996.1亿元,增长29.1%。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318.2亿元,增长4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619.5亿元,增长17.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5.7元,比上年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人均消费性支出10234元,增长7.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6%,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04.3元,比上年增长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55元,增长11.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9%,比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安徽省的社会发展繁荣安定,经济保持着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上安徽本身所具有的天然地理位置和人口优势,这些为安徽省的人寿保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三、近10年安徽省人寿保险业的发展概况(一)近10年安徽人寿保险业的保险深度、保险密度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 安徽省的人寿保险业与全国寿险业一样经历了一个由复苏到繁荣、由独家经营到竞争发展的过程。判断人寿保险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现在通常以寿险深度和寿险密度两个指标来加以衡量。人寿保险的保险深度是指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寿保险保费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GNP)或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来衡量;该比值越高,反映了该国或地区人寿保险业在该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较高。人寿保险的保险密度反映了一国或地区人民受保险保障的程度,一般用一国或地区当年人寿保险保费总额除以当年常住人口,也就是人均寿险保费。随着环长江三角洲经济和皖江城市带的推动和发展,安徽省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安徽省人寿保险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现通过收集最近10年的资料,整理出安徽省人寿保险保费收人、人寿保险深度、人寿保险密度,从中可看出其在近10年当中的一些变化发展趋势(见表1)。从表一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09年这10年中,安徽省的人寿保险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首先,就人寿保险的保费收入而言,安徽省寿险保费从2000年的208255万元,增长到2009年的2515584万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31.9%。再从安徽省人寿保险深度来看,2000年安徽省人寿保险深度为0.69%,而到2009年时,其保险深度达到了2.50%,这充分表明安徽省的人寿保险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在安徽省的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在不断增长的。最后,从安徽省的寿险密度来说,在2000至2009年这10年间,安徽省的寿险密度由最初的34.79元/人增长到了410.31元/人,可以说,这是一个质的飞跃(见图1、图2)。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发展成绩是在安徽省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中部地区取得的,由此可见,在近十年中,安徽省的人寿保险业的飞跃发展是在全省经济相对不景气的条件下取得辉煌战绩。表1 近10年安徽人寿保险业的人寿保险深度与人寿保险密度时间(年)人寿保险保费收入(万元)GDP(亿元)寿险深度%寿险密度(元/人)20002082553038.240.6934.7920012904693290.130.8847.420024678103553.561.3276.1420037448123972.381.87120.8520048722404812.71.81140.0520058805135375.81.64135.13200611287076141.91.84171.2200713898207345.71.90227.17200821846828874.22.46356.572009251558410052.862.50410.31数据来源: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9)、安徽统计年鉴(20002009)。(本数据没有经过CPI处理)图1 20002009年安徽省人寿保险的保险深度变化趋势图2 20002009年安徽省人寿保险的保险密度变化趋势(二)近10年安徽人寿保险业与全国水平的比较通过表二(见下表),可以看出近10年安徽省人寿保险业的发展趋势与全国人寿保险业发展趋势的一些差异:表2 近10年安徽省人寿保险业与全国水平比较时间(年)寿险保费收入(亿元)GDP(亿元)寿险深度 (%)寿险密度(元/人)安徽全国占比%安徽全国占比%安徽全国安徽全国200020.83851.172.453038.24894043.400.690.9534.7967.16200129.051287.572.263290.13959333.430.881.3447.4100.59200246.782073.682.263553.561023983.471.322.0376.14161.44200374.482434.753.053972.381166943.401.872.09120.85188.41200487.222851.33.064812.71365153.531.812.09140.05219.35200588.053244.282.715375.81823212.951.641.78135.13248.122006112.873592.643.146141.92094072.931.841.71171.2273.312007138.984948.972.807345.72573062.851.901.92227.17374.562008218.476558.43.338874.23140452.832.462.09356.57493.852009251.558144.183.0910052.93353533.002.502.43410.31594.81数据来源: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9)、安徽统计年鉴(20002009)。(本数据没有经过CPI处理,以当时数字为准。)首先从安徽省人寿保险的保费收入占全国寿险保费收入的比例来看,2000年安徽省人寿保险的保费收入占全国寿险保费收入的比例约为2.45%,而到2009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3.09%。而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在安徽省GDP占全国GDP总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3.4%下降到2009年的3.0%的情况下取得的。由此可见,近10年,安徽省人寿保险业所取得的成绩是非常显著的。其次,就人寿保险的深度和密度这两个指标来说,2000年安徽省人寿保险深度为0.69% ,到2009年上升到2.50;而同期全国的寿险深度由0.95%上升至2.43%。由此反映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寿保险业在安徽省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的加大,其地位也在不断的提升。虽然安徽省的人寿保险业在过去的十年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我省处于中部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相对于一些沿海发达的省份还是相对滞后的(见图3)。图3 近10年安徽省寿险深度与全国寿险深度比较(20002009)图4 近10年安徽省寿险密度与全国寿险密度比较(20002009)而在人寿保险密度上,我省与全国的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2000年我省的人寿保险密度为34.79元/人,到2009年这一指标上升为410.31元/人; 而同期全国的人寿保险密度由2000年的67.16元/人上升到2009年的594.81元/人(见图4)。由此可见,我省的人寿保险密度与我国寿险密度相比也有比较大的差距。从以上资料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我省人寿保险业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但是与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相比较,其发展的道路还是非常的漫长,其发展的任务也异常艰巨。四、安徽省内各地市人寿保险发展水平的比较(一)安徽省内各地市人寿保险业的发展状况及差异安徽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区域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有较大的差异,这也就导致了安徽省各地市的人寿保险业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以下通过收集安徽省内各地市2009年的GDP、人寿保险的保费收入和常住人口数,计算各地市的人寿保险密度和人寿保险深度(见表3),来分析安徽省内各地市的人寿保险业的发展状况及差异。表3 2009年安徽省各地市的人寿保险深度与人寿保险密度城市GDP(亿元)人寿保险保费收入(万元)常住人口(万人)人寿保险深度%人寿保险密度(元/人)合肥2102.12334386.94506.011.59660.83芜湖902132365.60230.441.47574.4蚌埠532.09128093.39360.642.41355.18淮南508.77145312.43229.512.86633.14马鞍山665.8994994.93128.611.43738.63淮北371.82109672.98205.552.95533.56铜陵343.7259108.7373.991.72798.87安庆802.66235966.07615.882.94383.14黄山266.9279393.81148.482.97534.71滁州576.18117924.96411.502.05286.57阜阳607.8266116.72833.974.38319.1宿州540.6172558.94566.013.19304.87巢湖529.36159041.71410.993386.97六安584.02202609.11606.003.47334.34亳州431.93121493.70509.532.81238.44池州245.9272570.21142.002.95511.06宣城432.7783973.55258.021.94325.45平均-2.6465.84数据来源:安徽省保险监督管理局网站和2009统计年鉴。图5 安徽省各地市人寿保险深度及安徽省平均保险深度的比较图6 安徽省各地市人寿保险深度及安徽省平均保险密度的比较从表3及图5、图6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安徽省内各城市中,淮南、淮北、安庆、黄山、阜阳、宿州、巢湖、六安、亳州、池州十市的寿险深度明显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就寿险密度来看,合肥、芜湖、淮南、马鞍山、淮北、铜陵、黄山、池州八市要远远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然而,在十七个地市中,只有淮南、淮北、黄山和池州四市在寿险深度和寿险密度两项指标上均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而作为省会的合肥和沿江经济较发达地区没有一个城市的两项指标均超出全省平均水平。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像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虽然寿险密度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其寿险深度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表明我省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人寿保险业发展的潜力有待进一步的发掘,发展空间还很广阔,需要进一步拓展寿险市场。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阜阳、宿州、六安、巢湖和亳州五市的寿险深度均远远超出2.6%的全省平均水平,但其寿险密度却大大落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对于经济较为发达的蚌埠、滁州两市来说,其寿险深度和寿险密度两项指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说明两市的人寿保险业发展还是相对滞后,其人寿保险市场有待进一步的开发。从总体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是制约人寿保险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从局部地区来看,人寿保险业的发展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又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在安徽省内的各地市中,有不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市,寿险业经营取得较好的成绩;而一部分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市,市场潜能却没有得到合理的释放,这说明开拓寿险市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二)各地市寿险保费收入与GDP的线性回归分析下面根据表3的数据信息,对2009年安徽省各地市的人寿保险的保费收入和GDP做一个简单的回归分析:我们假设各地市的人寿保险的保费收入pr为被解释变量,各地市的GDP为解释变量。首先,对寿险保费收入和各地市GDP作散点图(见图7):图7 2009年安徽省各地市人寿保险保费收入和各地市GDP散点图我们令各地市的人寿保险保费收入为被解释变量Y,各地市的GDP为解释变量X,那么可以假设回归方程为: 然后,通过Eviews软件得出以下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得出回归模型:Y=63.94419+0.136770X表4 人寿保险保费收入和各地市GDP的回归结果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05/22/10 Time: 14:01Sample: 1 17Included observations: 17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 C63.9441921.582142.9628280.0097X0.1367700.0292764.6718360.0003R-squared0.592680 Mean dependent var147.9741Adjusted R-squared0.565525 S.D. dependent var74.61162S.E. of regression49.18004 Akaike info criterion10.73898Sum squared resid36280.15 Schwarz criterion10.83701Log likelihood-89.28136 F-statistic21.82605Durbin-Watson stat1.873481 Prob(F-statistic)0.000301由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安徽省内各地市的人寿保险保费收入对各地市GDP的需求弹性为0.136770,这也充分显示了经济发展对人寿保险业发展的重要性;另外,由以上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人寿保险保费收入与GDP所对应的P值为0.000301,这充分表明安徽省各地市人寿保险的保费收入与各地市GDP之间的回归关系显著。五、安徽省人寿保险市场的特征(一)安徽省人寿保险市场的结构现状 截止2009年底,在安徽省正式营业的人寿保险公司共有18家,他们分别是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人寿、新华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华夏人寿、合众人寿、民生人寿、嘉禾人寿、平安养老保险、阳关人寿、幸福人寿、人保寿险、人保健康保险、国寿存续保险、生命人寿保险及一家外资寿险公司首创安泰。总体来看,安徽省人寿保险市场的主要特征有:1、市场上可供消费者选择的人寿保险公司较少截止到2009年末,全国共有人寿保险公司58家,但在安徽省开业运营的人寿保险公司才只有18家,与周边省份相比,在安徽省开业运营的寿险公司的数量明显偏少(见表5)。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对保险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寿保险公司将在安徽这片大地生根发展。此外,就寿险保费收入来看,安徽省的人寿保费收入与周边各省相比,也是比较低的,特别是与经济发达的省份差距很大。表5 安徽省及周边省份开业人寿保险公司的数量比较寿险公司省份人寿保险公司的数量2009年的人寿保险保费收入单位:万元中资公司外资公司总计安徽省171182515583.78河南省203234344465.78湖北省174212786488.64江苏省2318416194941.09江西省130131300827.06浙江省2111323020056.50山东省2111324505592.93数据来源: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2、人寿保险市场的集中度高从2006年到2009年安徽省的人寿保险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但其市场集中度的绝对值依然较高。2009年,在我省的人寿保险业市场,就其所占的市场份额来看,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在全省所占份额居第一达到46.02%以上;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和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四家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总和达到77.2%,远高出了全国的平均水平,同样也高于同期周边各省份的水平。3、中外资人寿保险公司的数量不平衡目前,在我省开业运营的18家人寿保险公司有17家为中资公司,只有首创安泰一家外资人寿保险公司进入安徽。但是从全国的寿险业来看,截至2009年末,全国中资人寿保险公司有27家、外资人寿保险公司有31家,可以看出,外资人寿保险公司的数量明显多于中资人寿保险公司。从这方面可以看出我省的人寿险业在保险机构的发展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性;而在另外一方面也反映出,我省的人寿保险业需要加强对外资人寿保险企业的引进和发展,以缩减中外资寿险企业的不均衡性。4、保险公司地域分布不均衡从目前我省人寿保险公司的分布情况来看,人寿保险公司的省级分公司基本上都设置在省会合肥,而中心支公司也大多设置在人口密集、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这就造成了我省人寿保险市场在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二)安徽省人寿保险市场结构的实证研究对于市场结构有多层的含义,我们依据市场竞争的不同条件和程度,可以将市场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即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市场结构的差别,会对市场经营主体的定价和生产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使不同类型的市场表现出不同的特市场结构主要显示的是相互竞争企业之间的规模分布。市场集中度(Concentration Ratio)是市场结构的重要内容,指某一特定市场中少数几个最大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是衡量某一市场(或行业)竞争程度的重要标志,并且是决定某一市场(或行业)绩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市场集中度是市场寡占程度的一个重要指示器,常见的市场集中度指标中常以市场份额最大的4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和(即CR4)为代表。而另一种表现市场结构的指标是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简称赫芬达尔指数(即HHI),是一种测量产业集中度的综合指数。它是指一个行业中各市场竞争主体所占行业总收入或总资产百分比的平方和,用来计量市场份额的变化,即市场中厂商规模的离散度。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是用某特定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来表示,其公式为: 式中:代表该行业市场的总规模 表示企业的规模 /表示第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n表示该产业内的企业数 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是计算某一市场上50家最大企业(如果少于50家企业就是所有企业)每家企业市场占有率的平方之和。显然, HHI越大,表示市场集中程度越高,垄断程度越高。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可以综合地反映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能够反映出行业集中度所无法反映的集中度的差别。当市场有一家企业独占,即X1X时,HHI指数=1;当所有的企业规模相同,即X1=X2=Xn1/n时,HHI指数=1/n。行业内企业的规模越是接近,且企业数越多,HHI指数就越接近于0。因此,HHI指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结构状况。但是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指数对数据的要求较高,而且直观性较差。 下面我们采用这两种方法来对安徽省寿险市场结构进行分析(以2007-2009年数据来分析,见表6)表6 2007-2009年安徽省各寿险公司市场份额、寿险市场集中度及HHI指数 市场份额%年度 公司2007年2008年2009年安徽省各人寿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国寿皖分公司52.2452.7546.02平安人寿皖分公司11.278.347.18太保寿险皖分公司12.9210.3412.55泰康人寿皖分公司12.7212.1612.03新华人寿皖分公司4.624.684.23太平人寿皖分公司2.523.164.05安徽省寿险市场集中度与HHI市场集中度CR489.1583.5977.78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321030672508数据来源:安徽保险监督管理局网站。由表6可以看出从2O07年到2009年安徽省人寿保险市场集中度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市场集中度CR4指数由89.15%下降到77.78%;赫芬达尔-赫希指数也由2007年的3210下降到2009年的2508。其中主要原因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保险市场份额在逐步的减少。在实践过程我们一般把HHI指数大于3000的称为高寡占I型市场,把大于1800而小于3000的称为高寡占型,可见在2007、2008年之前安徽省的人寿保险市场是很典型的高寡占I型市场,但到2009年其寿险市场转变为高寡占型市场。六、安徽省人寿保险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一)安徽省人寿保险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1、人寿保险的险种开发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根据对中国人寿保险市场需求的调查, 发现在中国人寿保险市场上少儿、健康和养老保险的需求量最大, 分别占20%、25%、36%。目前安徽省人寿保险市场与全国人寿保险市场形势基本相同,分红险种及非传统险种逐渐火爆, 成为各家保险公司险种开发的重头戏,而相对忽略了对少儿险、健康险等一些传统险种的开发。 2、当前的一些险种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迄今为止,中国的保险服务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的保险市场还处于拓荒阶段。同样,安徽省的人寿保险业务也主要只对于城镇居民,其许多险种也是针对城镇居民的情况来设计的。而安徽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其常住人口达到六千余万人,但其绝大部分人口是农民,对于农村人寿保险市场的开发还为充分展开,农村的人寿保险覆盖面窄,人寿保险的功能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此外,其许多险种的设计业不符合农村居民的需求。3、居民对保险的认识比较浅,保险意识还是比较弱受中国国情和历史环境的影响, 尤其是在安徽整体经济水平较落后的背景下, 大部分居民对人寿保险的了解和认识还比较薄弱,有的甚至对保险存在很大的成见,认为保险就是骗人的,这也使得一些人是“谈保险就变色”。此外,目前绝大部分居民对收入的消费习惯仍然以银行存款为主, 这一方面与经济收入高低有关;另一方面与居民的保险意识有关。4、人寿保险代理人的素质有待提高截止到2009年我省人寿保险代理人已达8744 人,来源于社会各个阶层,有很大一部分根本就没有专业的保险知识,加上各家公司的管理规范和培训力度差异,寿险代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销售产品时对产品的了解不够,从而导致在销售过程中误导客户的现象普遍,投诉案件不断增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寿保险企业的形象,影响了社会公众对人寿保险行业的信心。 5、人寿保险公司的售后服务有待加强保险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客户群是不断建立起来的, 在当今时代, 人们对服务水平的要求愈来愈高, 服务的好坏将直接引导人们的消费趋势。目前,对于目前的安徽省人寿保险业,其售后服务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二)解决的对策及建议1、加强对人寿保险险种的开发和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孩的健康成长成为父母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为孩子买保险已逐渐成为城镇父母的一个习惯,因此, 开发少儿保险也是保险公司应该注重研究的问题。同时,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命健康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从而为自己和家人购买一份生命健康保险亦成为一种趋势。而人寿保险公司对于健康险的开发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行和不断深化,居民对健康险的需求将愈来愈大,因此,开发适销对路的医疗险种是保险公司进一步深入市场的重要途径。同时,随着家庭收入的不断提高和家庭规模的逐渐缩小,养老问题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因此,应对传统的养老保险险种进行改造,并积极创新能满足社会需要的新的养老险种。2、注意加强对农村人寿保险市场的开发农村人寿保险市场的开发对整个人寿保险业的意义重大。农村人寿保险市场的开发,有利于人寿保险企业市场规模的拓展,有利于风险的分散,有利于人寿保险企业利润的增长。此外,农村人寿保险市场的开发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以及“三农”问题的解决,其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 安徽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其农村人口又占绝大部分;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中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和国家对农村的关注,我省的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地提高,这些为农村人寿保险市场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自然基础和社会经济基础。因此,我省人寿保险业因抓住这些优势,创新开发适合农村居民需要的险种,加速推进我省农村人寿保险市场的开发和发展。3、加强对人寿保险的宣传,努力提高居民的保险意识保险意识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作用的过程,对于提高居民的保险意识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硬件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一些公共基础设施,如休闲健身场所和小型儿童娱乐场所;软件方面可以通过保险展示会、保险知识普及宣传以及广告宣传等方式,向居民宣传人寿保险知识,从而让居民对人寿保险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对于我省的人寿保险企业,除了做好以上的保险宣传,还必须加强对自身形象的塑造,以全新的理念服务于民众,在提高居民保险意识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启动居民对人寿保险的需求,从而实现居民和人寿保险企业的双赢和互利。4、加强对寿险代理人的保险专业素质培养由于我省居民对人寿保险的理解不够深,以及保险意识的薄弱,因此,让居民主动地去购买人寿保险是和困难的。目前,绝大多数居民购买人寿保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