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章 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承办单位简况 (一)建设单位: (二)建设地址: X 风景名胜区西神道 (三)项目负责人: (四)联系电话: (五)总 投 资:约 3亿人民币 (六)建 设 期: 3 5年 三、项目简介 X 是世界文化遗产、我国著名道教圣地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汉江上游南岸,山体地质、区域峰林地貌、气候垂直变化和野生动植物融为一体,形成绚丽的自然景观,主峰天主峰海拔 域面积 312平方公里。自隋唐迄于北 宋,不少帝王崇信道教,开始在 永乐十年至嘉靖年间建成 9宫、 8观、 36庵堂、 72岩庙,形成气势宏大、雄伟壮观的 33座古建筑群,成为当时“皇室家庙”和全国最大的道场。一千多年来, X 积淀了异常深厚、源远流长的武当文化(含道教文化、古建筑文化、武当武术及武当民俗风情文化等)。 X 素以迤逦的自然风光、神秘的道教文化、惊世绝伦的古建筑群和玄妙的武当武术强烈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是我国众多旅游胜地中的一朵奇葩。 X 东神道于 1984 年对外开放,已成为 X 旅游热线。特别是 2003 年湖北省省委、省政府关于“ 6 17” 予 行封闭式的管理,并提出了“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的十六字方针, X 特区以“创世界知名风景区,建中国山水园林城”为宏伟目标, X 特区在湖北省委、省政府和十堰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团结一心,扎实工作,开拓创新,稳步推进,使 X 风景区面貌日新月异,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旅游数量稳中递增,旅游经济收入不断增加。 然而, X 西神道即 X 国家森林公园是尚待开发的处女地,仍处于旅游冷线。该公园是通过有关专家考察、论证,经原国家林业 部林造批字 1992108 号、湖北省林业厅鄂林场字1992222 号等文件批复,于 1992年 8月建立,并与 齿相依,主要由五龙宫、仁威观、鲁家寨和东河等四大景区构成,约占 X 旅游风景区的三分之一,是 X 旅游风景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 成东、西循环旅游圈。同时, 2 也可独树一帜,其森林覆盖率达 84%以上,以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古建筑众多、生态环境优越而著称。目前, X 国家森林公园已具备开发建设的条件。通过开发和建设一些相关的浏览和娱乐服务配套设施,为中外游客提供全方位的“ 行、游、住、食、购、娱”基本条件,实现“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疗养避暑、天然沐浴、漂流探险、青少年野营、文化娱乐、商贸洽谈”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一流森林公园,成为 X 风景区的后花园。使游客达到“情在自然中净化,意在自然中升华”和“物我两忘,山水相融,天人合一”的神妙境界,充分体验和享受回归大自然、反璞归真的无穷乐趣。因此,有效整合 X 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 X 旅游整体上水平,培植 来更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一)旅游基础设施项目 1、公园大门建设 2、兴建旅游 公路 3、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4、加强供水排污设施建设 5、辟建索道 (二)古建筑景点恢复与修缮 1、五龙行宫恢复与修缮 2、仁威观恢复与修缮 3、隐仙岩恢复与修缮 4、五龙宫恢复与修缮 5、西神道古神道的修缮 (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项目 为增进 X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服务水平,新建旅游休闲度假村、避暑山庄、水上娱乐园、旅游购物、旅游运输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第二章 项目背景概况 一、资源条件 (一)自然地理状况 1、地理位置 X 国家森林公园地处道教 X 北麓,汉江南岸,其地理位置是东径 110 59 11 110 3 02 39,北纬 32 27 39 32 31 24,东与 依原始森林神农架,西与车城十堰接壤,北临南水北调中线取水源地丹江口水库。 2、地势地貌 X 国家森林公园属大巴山脉东延部分北坡的 X 系地段,境内崇山峻岭,沟壑纵横,高峰林立,局部地区涧深谷幽,低洼如盆,主要山峰有五龙峰、松萝、腊梅峰、青羊靖峰等,最高海拔 1080米,最低海拔 168米。主要有红桐河、东河等两大流域。 3、气候 X 国家森林公园属北亚热带半湿润温暖季风气候区,由于秦岭大巴山脉天然屏障,削弱了北方冷空气的 侵袭,呈现出东南季风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不小于 10天数 220 240天,全年日照数 2200小时,年日照率 56%,无霜期 260天,一年降雨量 936 毫米,大气相对湿度约为 80%。 (二)动植物资源概况 1、森林资源 优越的气候土壤条件有利于植物种群的生存和繁衍。 X 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植被属北亚热带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带,鄂西北低山松栎混交植被区。由于海拔高差悬殊,植物垂直分布带系明显,既有人工栽培,又有天然分布。海拔 500 米以下,多为马尾松、杉木、柏类、栎 类等用林木树种和油桐、乌桕、柑桔、板栗等经济林,林下多为马桑等灌木树种。海拔 500 米以上多为杉木、马尾松、栎类等针、阔叶树种,木本多为化香、盐肤木和黄檀等,草本多为黄毛草、野白菊花、蕨类等。 普查,树种资源共有 152科、 443 属、 751种,其中受国家保护的树种有 24 科、 33 属、 46 种,如银杏、铁坚杉、园柏、高山栎等。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水杉等 31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有国槐、杜仲、香果树、水青树、鹅掌楸、天师栗、金钱槭、领春木、紫茎、白梓、天目木兰、红椿等。有种类繁多的林下植物 ,尤其是中草药植物十分丰富。据本草纲目中记载,中草药 1892种中 00多种,其中就有九仙子、绞股蓝、追风草、天麻、田七以及江边一碗水、文王一支笔、头顶一颗珠、七叶一支花、金钗、灵芝等名贵药材。 2、动物资源 森林是两栖动物生存繁衍和栖居的场所, X 国家森林公园动物资源非常丰富。据调查,公园内兽类 7目、 18科、 49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金钱豹、金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大灵猫、王冠鹿、斑羚、林麝(香獐)、穿山甲、水獭、小灵猫、飞鼠等。川鼢、玉龙绒鼠在次首次发现,林间潭溪还有珍贵的娃娃鱼分布。 4 鸟 类资源也很丰富,据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考察,林间鸟类有 133种、 15目、 15科,其中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有 12种,主要有红腹锦鸡、凤头鹰、太阳鸟等,较为珍贵的有布谷鸟、白头翁、画眉、啄木鸟等。 (三)人文资源条件 建于唐贞观年间( 627 649),宋元时期进一步扩大了建筑规模。明代自永乐十年至二十一年( 1412 1424)年间,御用军民工匠 30 万人,经过 12 年的营建,形成了号称 9宫、 8观、 36 庵堂、 72岩庙的 33座道教古建筑群, X 作为道教仙山、名山,古代建筑源远流 长,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化,也是人类建筑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遗产。 X 古代建筑宏伟壮观、技艺精湛、雕塑细腻、工程艰巨,实乃巧夺天工,为世所罕见,闪耀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之光,被称为“补秦皇汉武之遗,历朝罕见,张金阙琳宫之胜,亦环宇所无。”呈现出庄严、威武、玄妙和神奇。我国著名建筑师杨廷宝教授在 1982年 5月登 登遍王 嶽 孰为先,清奇首推 X;大唐初供五龙宫,元帝诚制小金龛;成祖发动三十万,十里一宫五里庵;金顶稳坐玄武真,民族雄姿传人间”。 在 中,森林公园有 24 峰; 24 洞,森林公园各占 一半; ,森林公园占5 泉; 林公园占 7池; 林公园占 4观; 林公园占 60%。森林公园古景点资源丰富,公园的五龙行宫、皇歇坪、系马峰、仁威观、金华洞、隐仙岩、关公祠、五龙宫、五龙顶、灵应岩、华阳岩、碑林和塔林等 50余处景点。公园内自然资源、水资源、人文景观、土特产资源等都十分丰富,主要景点五龙宫是 X 山岳中最早、最大的宫殿。 据太和志记载:唐贞观年间大旱,太宗遣均州太守姚简(即威烈王,紫霄宫殿有威烈观)上山祈雨。五龙君显灵,降下甘霖,解除了旱情。太宗降旨,勒点五龙祠。 到宋孝宗淳熙九年( 1182年)时,又赐灵应观。元至十六年( 1279年)升观为宫,改为“五龙灵应宫”,又赐灵应宫。元朝末年毁于兵火。明永乐十年( 1412 年)又勒点五龙宫,在旧址上建殿、堂、楼、阁、亭 215 间,由正六品提点 4 人,道士 500 名共同管理。嘉靖年间,庙房护点达 850间。辛亥革命后毁于火。现存宫门,龙虎殿红墙,碑亭及泉池,五口古井等,建筑面积达 9万多平方米,占地面积 25 万平方米。 五龙宫前列金锁峰,左绕磨针涧,进宫门是龙虎殿,高达 4 米多的青龙、白虎锯饰金泥像,肃穆威严,侍立两旁。出宫门,有两夹道九曲十八 折,极为壮观。上有祖师,君圣殿等遗址,同九重殿阶拱拥,百余级层层而上,举目仰望,皆联苍天。祖师殿供奉的 神态安恙泰然,庄严肃穆。殿前院中“五龙宫古井”,相传井内卧有五龙,一井打水,五井皆动,故名。在玉像殿山坡下尚存元至元四年( 1338年)所立的“大五龙灵 5 应万寿宫碑”和大量的明代碑刻,记述了五龙宫的兴废始末。五龙宫的南边是五代宋初著名道士陈抟诵经处名曰“诵经台”。从五龙宫门登山,为“榔梅台”,立有“勒五龙宫道士李素希碑”,记述了明永乐三年( 1405李素希将榔梅果 子进贡给皇上及厚赐的经过。由此可见,当时建筑之宏伟壮观。 二、社会经济条件 005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45000 万元,同比增长 完成财政收入 4670万元,同比增长 18%;接待旅游人数 73万人次,同比增长 门票收入 3361万元,同比增长 26%;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2498 元,同比净增 74 元。被中央文明委、国家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文明风景区创建先进单位”,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先进单位”。 X 特区以湖北省省委、省政府“ 6 17” X 现场办公会议精神为指针,始 终围绕“创世界知名风景区,建中国山水园林城”宏伟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的总体要求,以保护好 X 世界文化遗产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稳步推进 X 资源保护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发展大旅游,培育大产业,深度挖掘 X 森林公园,加快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好旅游经济发展的大文章,以旅游业为 X 特区经济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旅游业在改善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摆脱贫困、积累财富和增强地域的综合经济实力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加强生态保护,充分发挥森林生态资源优 势,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创造一个适宜于旅游业发展的环境,从而把整个 X 的社会经济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实现 X 旅游经济跨越式发展。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X 西神道即 X 国家森林公园是 X 旅游风景区又一核心部位,其原始森林和人工林相互交错,层峦叠嶂,谷涧纵横,潭泉相映,环境幽雅,气候宜人。一片林海茫茫,呈现出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众多的文物古建筑景观点缀其间,构成一幅风景迷人的美丽画卷,真是游客游览观光、休闲疗养和度假避暑的最佳理想场所。 因此,为了更好地 保护、开发和利用 X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森林资源生态环境,深度开发森林资源,形成 X 东、西线循环旅游圈,同构互动,培植 X 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推动 X 旅游事业稳步、快速和健康发展。我们认为时机成熟,很有必要开发和建设 X 国家森 6 林公园,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两山一江”( X、神农架和三峡)是湖北省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并作为湖北旅游的王牌产品进行重点开发与建设。而 X 是十堰市旅游发展的龙头和重头戏, X 西神道即 X 国家森林公园又与 X 东神道相互照应,实现资源优势 互补,构成东、西线循环旅游圈。东线旅游的迅猛发展为 设与发展提供了成功经验和“蓝本”,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建设与完善,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人们回归大自然的实际需要,更是旅游发展的朝阳产业(即无烟环保工厂)。从 20世纪 80年代开始,我国森林公园这一朝阳产业发展迅猛,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处涌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已发展国家级森林公园大约有 220 多家,省级森林公园发展大约有 700 多家,到森林中的游客大约在 2 亿人以上。据有关专家预测,在 21世纪,森林旅游将跃居前列,成为我国的支柱产 业。因此,开发建设 在必行,是繁荣本区域经济的需要,也是 X 走向世界,实现大旅游的需要,是 X 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操作也是完全可能和可行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源优势 源档次高。作为湖北省旅游三大王牌之一, 中国道教第一名山,而且早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融自然风光、道教文化和武当武术、古代建筑于一体,兼具“雄、险、奇、幽、秀、古、神”等多种特色,在全国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作为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和古老的道教 圣地而蜚声中外。 1、气候条件优越,森林动植物资源丰富 拟建的 X 国家森林公园属北亚热带半湿润温暖季风气候区,境外由于秦岭大巴山天然屏障,削弱北方冷空气的侵袭,有利于东南季风气流的流入,加之海拔高差悬殊,地形复杂,因此具有垂直气候明显和小气候的特征。据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 极端高温 极端低温 据地质资料,公园土壤是由中基性大山岩沉积变质而形成的石英片岩和局部夹含碳岩发育而成的黄棕壤土类,黄棕壤亚类,山地黄棕壤土,土壤 6 间,呈微酸性反应,土壤厚度 40 50 越的气候土壤条件有利于植物种群的生存和繁衍,公园内森林植被属北亚热带落叶阔叶与常绿叶混交林带、鄂西北低山松栎混交植被区。受海拔高差悬殊的影响,植物垂直分布带系明显。公园内森林资源丰富,据普查,树种资源共有 152科、 443属、 751种。其中受国家保护的树种有 24 科、 33属、 46种,树龄 100年以上的名木有 42种。有种类繁多的林下植物,尤其是中草药植物。鸟类资源也很丰富,据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考察,林间鸟类有 133种、 15个目、 15科,其中被列为国家二类保护的有 12种。 7 2、得天独厚的地貌景观 一是造型独特,惟妙 惟肖的奇峰异石:茫茫林海,层峦叠嶂,山川地势雄伟,群峰林立,奇岩秀壁,沟壑溪流纵横,云雾飘渺,与武当金顶、南岩相映生辉;二是纵横交错的溪流瀑泉:由于山体切割强烈,高差悬殊,因而形成了水从天降的许多瀑布壮观;三是地下水资源丰富,泉眼分布较多,泉水含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长饮可以延年益寿,且有动人的传说;四是公园内的东河亦引人入胜,素有十里长峡之称,水清如莹,水族繁多。 3、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丰富的古景资源 X 是全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自周朝以来,就有许多达官显贵来 X 修炼,东汉末年道教诞生以后, 中原的道教活动发源圣地。 X 建筑起始于唐代,以后年代各增建许多建筑,建成 9 宫、 8 观、 36 庵堂、 72 岩庙,形成 33座古建筑群,庙宇达 1800余座 160多万平方米, 4、具有革命传统教育意义 龙、李先念等曾先后率领红三军驻扎于此,“五师”突围时牺牲87 名红军,其烈士墓待公园开放供后人瞻仰。 (二)区位优势 X 地处鄂西北,是连接鄂、豫、渝、陕的战略要地,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重点,由东向西、由南向北转移的交汇点,是 21世纪中国投资战略重点和由东向西、由南向北转 移的融合点。在距 里的较佳旅游里程内,大、中城市 9 个,在这个区域内,人口在 15 万以上的县(市)近 60个,这一区域的城市总人口群为 X 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而且,X 与国际知名度极高的三大国家级风景旅游区长江三峡、神农架和古城西安相距不远,作为三区的连接点,“花一次钱,游几个世界级景点”的诱惑必将有效地吸引更多的游客。湖北省“十一五”及 2015年远景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将 X 作为鄂西北及毗邻地区旅游中心来建设,并努力使之发展为全国旅游网络的重要结点。 (三)交通便利优势 X 国家森林公园交通十分便利, 2005 年开通了 X 飞机场,汉十公路、银川 西安 武汉高速公路、襄渝铁路复线等横贯公园北端,上接车城十堰、古城西安,下连古城襄樊、江城武汉,南融宜昌三峡,北通南阳、北京,可谓交通道路四通八达,构成了通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交通网络。 (四)产业优势 X 旅游经过多年的发展,不仅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而且在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与规范化管理方面,初步形成了独具的特色。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集 8 行、游、住、食、购、娱于一体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旅游产业体系。整个 X 旅游资源的开发已确定为以文化旅游为核心,以 生态旅游为主导的集自然风光、道教文化、武当武术和古代建筑四位一体的旅游发展格局。 第四章 客源市场分析与规模预测 一、客源市场分析 X 是世界文化遗产、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和国家 4A 级风景名胜区, X 西神道即 X 国家森林公园又是 X 旅游风景区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森林环境特别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品位较高、具有一定规模和区位条件较好的森林公园,与 X 东神道互为映射、相互照应,形成循环旅游圈而合二为一,也可独树一帜,其客源市场不仅与 X 风景名胜区同构,而且形成互动共振。因此, X 国家森林公园的客源市场,应以 X 东神道风景名胜区的客源市场为基础。 (一)客源现状分析 1996 年以前, 0 30万人次, 1996 1998年游客量平均在 40万人次左右, 1999年游客量为 54万人次, 2000年游客量为 63万人次, 2001年游客量为 71万人次, 2002 年游客量为 86万人次, 2003年游客量为 30万人次(“非典”时期和景区公路升级改造阶段), 2004年游客量为 人次, 2005年游客量为 73万人次。目前, 1、随着 高以及宣传促销力度加大等,游客数量明显平稳递增,承载力空间越来越大; 2、 外游客相对较少; 3、十堰地区和周边地区客源体,远距离大、中城市游客所占比例份量不重; 4、朝拜的香客和观光旅游者占据一定数量,而专程来 随着 X 景区旅游公路档次提升、达到标准化,防护安全措施达到国际标准一流化,景区基础设施大大改观,旅游环境优越,旅游秩序井然有序,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交通条件便捷、高效。 因此, X 凭借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优惠政策和武当仙山名气, 深信未来的游客量极为可观,势头强劲。 (二)客源市场前景分析 展前景广阔,客源市场潜 9 力很大。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 际品牌旅游区,特别近几年对国内外的宣传促销,其效果颇为明显,使 在的客源总量速增。 2、 江两山”黄金旅游圈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湖北省旅游发展的战略重要龙头,堪称国内黄金旅游线,对国内外游客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并且得到各级政府的全力以赴支持,发展潜力巨大,后发优势强劲 。 3、 沟通东、西部交通要道提供了极为良好的发展机遇,又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取水源地,构建了“北建故宫,南修武当,西接车城,东临丹江”,形成了两大遗产同渊源、三处景观任君游的良好局面,极大地吸引着我国北部饮水区等中远程游客。 4、 光、休闲、疗养、娱乐、度假和健身等,与 成 X 的后花园,势必成为将来中外游客旅游的热点。 5、交通条件的改善为 广的客源市场。如:襄渝铁路复线建设、西安至安康铁路的开通、十堰 至西安高速公路、十堰至重庆等公路的修通, 209 国道加宽改造以及 X 飞机场的开通,进一步加强与改善了 X 旅游区的交通条件,为四面八方游客提供了更为便利的交通条件。 可以说, 点一圈五线”,即以武汉、北京为重点,培植依托市场;巩固十堰、襄樊、南阳、荆州等周边城市圈市场;辐射郑州、津京唐线(北线),西安、重庆、成都市场(西线),上海、浙江、江苏三角市场(东线),广州、深圳、珠海三角市场(南线),欧美、韩国、日本、台湾、东南亚市场(外线),以及开发香港客源市场,因为香港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既有 “钱”,又有“闲”,外出旅游人数庞大,每年到内地旅游的香港居民人数达 5500多万至 5900多万人次之间,比欧美许多国家外出旅游人数还要高。 二、市场预测 从国内客源市场来看,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和认识观念的改变,人们外出旅游会大大增加,国内旅游发展的前景十分可观。而 X 旅游的发展由于受到一系列制约因素的影响,大大地落后于原本与之齐名的庐山、泰山等国内热点旅游区,随着基础条件的改善, 客源市场潜力十分巨大,旅游发展前景十 分广阔。与此同时,从国际客源市场看,由于 已为海内外旅游者青睐,是东南亚和港澳台旅游者的重要旅游目的地。随着 X 旅游整体形象的不断提升,旅游资源开发层次的不断深入, X 旅游市场必将对欧美游客产生强大的吸引力。特别是近年来 X 城区、景区变化日新月异,旅游环境优越,交 10 通条件十分便利,特区对 X 宣传力度加大,旅游人数增长势头更加迅猛。因此,作为 X 森林公园,具有十分丰富的人文景观和雄伟秀丽的自然景观,又是 X 风景名胜区重要组成部分,将使 X 东神道与西神道景区发展相互促进,将来 X 森林公园游客人数按 X 东神道 游客量 20%测算,也是十分可观的。其游客总量预测表如下: 表 4 1 单位:万人次 年份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游客人次 14 17 20 24 29 35 41 50 60 72 86 103 124 148 148 根据上表预测结果, 第五章 总体布局及项目设计 一、项目指导思想 X 国家森林公园项目建设指导思想是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保 护为主,合理利用,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的十六字方针,紧紧围绕特区“创世界知名风景区,建中国山水园林城”宏伟目标,以 纲要,立足 分利用和发挥 X 森林公园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古建筑景观作用,实行“边建设、边发展、边受益”,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二、项目建设原则 X 国家森林公园项目建设原则是在生态上要注重开发与保护并重,自始自终确保自然景观、水体和大气的保护,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塑造优美的生态环境, 同时走开发与再就业工程相结合的道路,实现社会稳定、发展与繁荣。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客源市场的需求确定旅游资源开发的取舍、先后和方式,根据自身的资源、地理区位等条件,选择和确定目标客源市场,并据此确定资源建设,使资源条件与市场需求两个方面得到最佳的结合。凭借“天下第一道教仙山名山”的品牌,突出森林公园鲜明特色。在政策上,将森林公园的开发与建设纳入 X 旅游经济特区的政策及管理体制下,以保证管理的可操作性,并在时间和空间的安排上,切实采取整体规划、分期开发的层次安排,进一步确保开发与建设的可操作性。 三、项目总体思路 X 国家森林公园开发与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在保持森林植被、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依 11 山就势,就地取材,严格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要求,把 X 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成以森林生态景观为主体,绿色植物为格调,发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古建筑景观等优势,辅以人工饰景,融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疗养避暑、天然沐浴、漂流探险、文化娱乐、青少年野营和商贸洽谈于一体综合性的一流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四、总体布局及开发项目 X 森林公园实行“一个核心,两条发展轴,中空边实”的布局,形成“一道屏障,两条景观廊道”。即:以五龙宫景区为核心 ,以仁威观景区、鲁家寨景区和东河景区两翼为发展轴,成为低密度、低层数、高深化、适度后退、道路距离的、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绿树笼罩的森林公园。 根据 X 风景区总体规划和 X 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其总体布局可分为四大旅游功能区。 (一)五龙景区 1、景区范围:以天然次生森林为主,集地貌景观、人文景观和文物古迹为一体。五龙宫是 大、别具一格而引人入胜的主要景点,五龙宫遗址总面积 30亩,天然植物园面积 亩。这里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景色秀丽,文物价值高,道教文化内涵丰富。主要有五龙宫、姥 姆祠、磨针庵、榔梅真人墓、榔梅台、灵应岩、凝虚岩、诵经台、华阳岩、五龙顶等景点构成。 2、旅游功能:以文物古迹、道教文化、自然景观为特色,重点开发道教文化旅游产品。 3、项目开发内容: ( 1)基础设施项目 五龙宫旅游公路 修建从蒿口进入森林公园长 级山区旅游公路。 辟建五龙宫停车场 购置客运观光汽车 15辆 恢复和修缮五龙宫 五龙顶修复 旅游步道 修通接通景区内的旅游步道,由游客徒步或乘山地自行车、马车、牛车、人轿等方式进入该景区。 五龙宫景区供水、排污基础设施 五龙宫景区电力基 础设施 12 古神道修复 10其它古景点修复 架设五龙宫至南岩宫 2建设五龙宫至南岩索道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年来, X 特区认真贯彻“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的指导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打造诚信武当,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大力拓展服务领域,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大,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加大对外促销和宣传力度,名气不断提升,强烈地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旅游人数逐年攀升,这样以来,大量慕名而来的游客在 X 东线旅游景区容留、容纳、承载超负荷。 因此,加快开发森林公园步伐,开通 X 旅游西线,串联X 东、西神道主要景点,形成东、西循环旅游圈,共同承载和分担游客人数,减少容纳客流量,使游客东上、西下或西上、东下,同构互动,增添游客的吞吐量,增加旅游经济收入。但由于东、西旅游线的南岩宫和五龙宫两大主要景点之间有一条东河大峡谷相阻隔,因此,经有关专家考察、论证,认定在该景区内很有必要架设五龙宫至南岩宫 2客运索道。许多旅游国家实践证明,索道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方便游客、多快好省的山地最理想的交通游览设施。 根据国内外经验,在风景名胜区建设索道总的指导 思想是:保护风景,方便游客。因此在索道线路和站址选择上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索道路线和站址尽可能隐蔽,不与景区争景;二是尽可能保护地形地貌,不破坏或少破坏植被;三是站房体量尽可能小,附属设施尽可能少;四是站房建筑物应和风景区建筑物风格相协调和统一;五是便于游客集散和游览;六是索道建设要和景区近期、远期规划相适应。根据以上原则,结合实际,经专家论证,精心选址,将索道设于五龙宫南侧小山凸平台处,整个线路处于 X 后山,较为隐蔽。同时该线路与站址的选择也与国家建设部门的基本要求相符。根据已选线路的地貌、地形和平均游客量的分析确定,索道梯型采用单线固定抱索器乘坐 2、 4、 6 人不等吊厢循环式客运架空索道。该类索道,运载工具美观大方,乘坐舒适,视野开阔,节能源,无污染,破坏植被少,在 8 级风以下、雪雾天气均可照常运行,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运输和游览设施。该类型的索道主要由上、下站房、钢索及钢支架、器械及电气设备等组成。为了高效、便捷、耐用和确保安全系数大,因此,计划采用和购置国外最先进、最优质的索道建设设备器材,实行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建设索道,争取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 2)、旅游配套项目 3个五龙旅游观景亭 在五龙景区 内兴建 3 个观景亭(包括五龙顶处的观光电梯),让游客能够远眺 3 碧辉煌,一览森林公园美丽全景。 休闲度假山庄 (二)仁威观景区 1、景区范围:本景区位于五龙宫景区和鲁家寨景区之间,以天然次生森林为主,野生动植物与文物古迹互为映射。主要景点有系马峰、皇歇坪、过风垭、金华洞、蝴蝶谷、隐仙岩、关公祠、仁威观等。 2、旅游功能: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主体,突出“乡土文化、乡村风情、古朴民歌、地方民俗”特色,发展休闲、度假、乡村民俗风情为主的生态旅游产品。 3、项目开发内容: ( 1)基础设施项目 仁威观电力基础设施 仁威观供水、排污基础设施 恢复与修缮仁威观 其它古景点修复 ( 2)旅游配套项目 2个农家乐院 休闲度假山庄 (三)鲁家寨景区 1、景区范围:该景区作为森林公园第一个景区,在鲁家寨窑场处兴建森林公园行政管理综合大楼,作为公园政治、文化、经济活动中心。主要景点有:公园大门、八卦绝壁、烽火台、响水潭、神泉茶肆、皇歇坪、红军墓、龙凤亭、鲁家寨。 2、旅游功能:以人工自然林为主,辅以观光农业,兼顾民歌民俗文化。 3、项目开发内容: ( 1)基础设施项目 公园大门 公园大门停车场设施 电力基础设施 供 水、排污基础设施 森林公园综合办公楼 五龙行宫修复 其它古景点修复 14 ( 2)旅游活动项目 商务会展中心 ( 3)旅游配套项目 2个农家乐院 3个观景亭 休闲度假山庄 (四)东河景区 1、景区范围:本区位于 X 北麓的五龙峡谷,长约 10要景点有附马桥、白龙潭、漂流探险、水上乐园等。 2、旅游功能:以人文景观为主体,突出“地方民俗、娱乐探险”为特色,重点开发生态观光及民俗活动参与性旅游产品。 3、项目开发内容: ( 1)基础设施项目 东河停车场 东河电力基础设施 东河供水、排污基础设施 ( 2) 旅游活动项目 东河水上乐园 购置游船、快艇、帆板等系列水上娱乐设施和垂钓及天然沐浴等服务设施。 第六章 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一、空间开发次序 分四大景区,五龙宫景区、仁威观景区、鲁家寨景区、东河景区。以五龙宫景区为核心,呈东、西两条放射状主要纵向旅游主线,这两条主线将整个森林公园连接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其中西线旅游主线上分布有五龙宫景区、仁威观景区、鲁家寨景区,东线旅游主线上分布有东河景区,成为“有山则仙,有水则灵”。 根据 其空间开发次序安排了 20062008着重开发东线旅游主线,形成“人”字型开发格局,构筑完整的网络状区域旅游格局。 (一) 2006在东线旅游主线上,着力开发五龙宫景区、仁威观景区和鲁家寨景 15 区。 以五龙宫景区、仁威观景区为依托,以古建筑景观为主轴线,辅以鲁家寨景区民俗文化、农业观光带为发展轴线,在保持原始原貌、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恢复和修缮以五龙宫、仁威观、隐仙岩和关公祠等为主的宫观庙宇,加强各景区内公路、索道、公园大门、供水供电、环保等基础设施 和相关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以及旅游活动场所等建设。 (二) 2008力开发东河景区。 以东河流域为轴线,建立 3 个拦水坝,建成水上乐园,开发系列水上娱乐设施和垂钓以及天然沐浴等服务设施。 二、时间进度安排 5年进行。 (一) 2006年 2007 年底建设的主要项目包括: 基础设施项目 五龙宫旅游公路 旅游步道 10公园大门 五龙宫、公园大门、东河停车场 各景点电力基础设施 古神道修复 森林公园综合办公楼 客运观光汽 车 15辆 各景点供水、排污基础设施 (二) 2008年 2009 年底建设的主要项目包括: 1、基础设施项目 五龙宫至南岩宫 2五龙宫修复 仁威观修复 五龙行宫修复 五龙顶修复 2、旅游活动项目 商务会展中心 3、旅游配套项目 16 休闲度假山庄 9个观景亭 (三) 2010年建设的主要项目: 1、基础设施项目 其它景点修复 2、旅游活动项目 东河水上乐园 3、旅游配套项目 4个农家乐院 1 表 6 1 项 目类型 项 目 名 称 建设时间 1 基 础 设 施 项 目 1、公园大门( 5000 2006年 2、五龙宫旅游公路硬化( 2006年 3、古神道修复 10006年 4、电力设施 2006年 5、供水、排污设施 2006年 6、游步道 10007年 7、 3个停车场建设 2007年 8、客运观光汽车 15 辆 2007年 9、森林公园综合办公楼 2007年 10、索道 2龙宫至南岩) 2008年 11、五龙宫修复(建 筑面积 600 2008年 12、仁威观修复( 3000 2009年 13、五龙行宫修复 2009年 14、五龙顶修复 2009年 15、其他古景点修复 2010年 17 2 旅游活动项目 1、商务会展中心( 3000 2008年 2、东河水上乐园 2010年 3 旅游配套项目 1、 9个观景亭 2008年 2、休闲度假山庄 2009年 3、 4个农家乐院( 4700 2010年 第七章 安全保护与消防 一、公园安全保护 (一)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3、建筑灭火的配置设计规范 4、电气设备安全设计系列 (二)安全保护措施 1、公园内应设消防设施。 2、对所有设备均设安全防护罩,并设有明显标志。 3、对索道、游乐设施等设备按规定检修,保证运行安全。 4、对公园公路急弯、上下坡处设醒目标志,险道处设斑马墩、防护层。 5、隐仙岩、华阳岩、关公祠、诵经台等处险景点设防护栏杆。 (三)消防要求 本项目将遵循“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立足自防自救,采用可靠的防火措施,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各建筑物均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布置消防通道,并合理配置消防器材。 2、建筑物内均设室外消防栓,采用环状消防给水网。 3、室外消防水量为 20升 /秒,室内消防水量为 20升 /秒。 4、电气消防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电气设备应达到规范的规定,各消防控制室内根据消防要求设置消防紧急启动按钮。 5、所有消防用电气设备配电线路应穿管保护,暗敷在非燃烧的结构内,保护厚度不少于30 6、防雷。风景区年暴日数为 23天 /年,对原有古建筑物以及新建筑物均需要防雷,均属 18 三类防雷建筑,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国家标准有关规定 装设防雷及接地装置。 二、森林安全与保护 根据 X 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防火系统建设的实际发展需要,本着经济、实用、科学、可行的原则,实施森林防火数字化监控网络体系建设。主要以森林公园安全保卫部门作为监控中心,在五龙顶和系马峰 2 处建立监控站,其中系马峰监控站作为微波传输的中继站。 (一)五龙顶监控站。五龙顶监控站海拔高 1080 米,安装森林防火监控设备。在五龙顶两侧安装一个大镜头摄像机和一个智能高速快球。大镜头摄像机负责中远距离林火监控,高速球负责近距离林火监控以及系统本身的防盗。 (二)系马峰监控站。该监控站海拔高 630 米,由于海拔相对较低,因此要在山顶上竖立一个 8 米高的丁字型杆子,在其上安装森林防火监控摄像机,同样安装一个大镜头摄像机和一个智能高速快球,与五龙顶起到同样作用。因此, 2 个网络视频编码器与网络交换机相连,再通过无线网桥传输到监控中心,同时系马峰也接收来自五龙顶的信号,将系马峰作为中继站。 (三)监控中心。监控中心设在公园综合办公大楼,监控中心接收前端传来信号,在监控中心配置一个网络交换机,无线网桥与系马峰监控站的无线网桥配对使用,整个系统形成一个 络,在 络基础上实现网络视频监控,将来也可扩展很 多其它的网络应用。监控中心后端监控设备主要是网络视频存储管理服务器和视频监控客户端计算机,服务器负责前端所有网络视频编码器的管理、存储转发等,客户端计算机是整人机界面,服务器和客户机安装相应软件,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只坐在计算机前就能够对前端公园的情况了如指掌。 该系统建成以后,不仅能够在林火多发季节对公园火险进行及早的发现、制止、扑灭,同时还能够一年四季实现其它辅助功能,将起到以下作用: 1、对林火监控作用。本系统能够将前面山顶监控点的图像数据通过微波设备传输到监控中心; 2、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作用。通过大镜 头摄像机与智能快球对风景区野生动植物进行实时监控,防止非法的砍伐和猎取野生动物; 3、对旅游景点监控作用。 园扑火监控把风景区监控起来,能够更好的保护风景区的名胜古迹; 4、系统防盗作用,防盗是对本系统本身的要求,山顶安装的智能设备箱具有防盗设备,不仅能够保证自身的可靠运行,也能防止非法人员的蓄意破坏。一旦遭到破坏,就会接响警笛,同时监控中心计算机显示现场画面,值班人员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赶到现场进行制止。 19 第八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根据建筑项目概算编制办法及各项概算指 标和国家、省、市有关规定以及湖北省建筑工程综合预算定额、湖北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全国统一安装工程定额湖北省单位估价表、湖北省建筑安装工程预算费用定额、十堰市建设工程造价信息。设备及工具以国内主要生产厂家 2005年 5月份的报价为依据, 国家森林公园项目投资估算总额为 (一)各景区投资结构 按不同景区划为:五龙宫景区投资 22054万元,仁威观景区投资 元,鲁家寨景区投资 河景区投资 494万元。 (二)各类项目投资结构 按不同项目 类别划分为基础设施项目投资 游配套项目投资 游活动项目投资 200万元。 表 8 1 项目类别 投资估算(万元) 占总投资比例( %) 备 注 基础设施项目 可预见费 1425 旅游配套项目 游活动项目 300 额 28495 20 21 表 8X 国家森林公园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表 单位:人民币万元 景区 项目类别 项 目 名 称 估 算 价 值 投资估算 合计 建设时间 备注 建筑工程 设备购置 安装工程 其它费用 五 龙 景 区 1 基 础 设 施 五龙宫旅游公路 400 2400 2006年 古神道修复 1000 200 2006年 五龙宫景区电力基础设施 12 38 27 77 2006年 五龙宫景区供水、排污基础设施 8 25 25 58 2006年 购置客运观光汽车 15 辆 525 525 2007年 旅游步道 1000 100 2007年 五龙宫停车场 80 80 2007年 五龙宫至南岩宫 2公里索道 3200 6800 2000 12000 2008年 五龙宫修复 5800 200 6000 2009年 五龙顶修复 280 20 300 2009年 其它景点修复 80 4 84 2010年 2、旅游 配套服务 3个五龙旅游观光亭 68 2 70 2008年 休闲度假山庄 60 60 40 160 小 计 12288 7448 2313 22054 仁 威 观 景 区 1 基 础 设 施 仁威观电力基础设施 10 37 26 73 2006年 仁威观供水、排污基础设施 7 25 25 57 2006年 3个观 景亭 62 008年 仁威观修复 2900 100 3000 2009年 其它古景点修复 90 4 94 2010年 2、旅游 配套服务 休闲度假山庄 50 60 30 140 2009年 2个农家乐园 85 12 2 99 2010年 22 小 计 3204 234 鲁 家 寨 景 区 1 基 础 设 施 公园大门 600 180 20 800 2006年 鲁家寨电力基础设施 11 37 26 74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