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离奇钻石案 1教案 沪教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离奇钻石案 1教案 沪教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离奇钻石案 1教案 沪教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离奇钻石案 1教案 沪教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离奇钻石案 1教案 沪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离奇钻石案 1教案 沪教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独立认识“侦、冠、检、查”等10个生字,理解并积累“璀璨夺目、完好无损、难以捉摸”等词语的意思。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案件的离奇之处,以及巴特洛甫破案的经过。能用自己的话介绍巴特洛甫破案的经过。情感目标:体会巴特洛甫十个善于观察、足智多谋的人,我们也要向他学习。教学重点:1. 识记生字“撬”注意第11笔的笔画,“冠”注意在本课中的发音,理解“璀璨夺目、完好无损、难以捉摸”等词语的意思,并能积累。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案件的离奇之处,以及巴特洛甫破案的经过,体会巴特洛甫十个善于观察、足智多谋的人。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名侦探柯南吗?为什么?这是大家熟悉的大侦探,破案的故事也很多,很精彩。今天向大家介绍的也是一位大侦探-(板书:巴特洛甫)指名读,齐读(出示课题)他曾经破获一起非常离奇的案件,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读课题)(离奇是什么意思)说明: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求知欲,指导理解课题中的重点词“离奇”,从而对课题进行质疑。二、整体感知,学习部分生字。媒体播放17节。要求:思考并完成填空。出示填空:( )的钻石被盗,让人惊异的是( ),然而,巴特洛甫经过侦查,想出了办法,最终( )。 指名回答。学习部分生字。“侦、冠、损、撬、归”(“撬”的第11笔)理解“璀璨夺目”(“璀璨”什么意思?“璀璨夺目”呢? ) 璀璨夺目的( ) “完好无损”的“损”意思。“完好无损”?课文中是讲( )完好无损。出示句子:今天开馆前,我检查展品,第一眼就发现那璀璨夺目的皇冠钻石不见了。令人惊异的事,报警器没有响,皇冠展橱和馆内所有的门窗都完好无损,没有撬动的痕迹,那颗宝石仿佛是被巫师施了魔法似的消失了。 读生字“检查、橱”自己轻声读读,说说自己的想法。(令人惊异,真是一起离奇的案件)指导朗读。(激动的语气)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说明:从整体入手,利用填空练习感知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从而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生字教学各有侧重点,对关键词的理解,遵守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并和课文内容贯通,及时进行朗读的指导。三、学习37节,体会巴特洛甫善于观察、足智多谋。既然案件是那样离奇,巴特洛甫怎样破案?结果怎样?让我们再来看看大屏幕。(媒体动画37节的内容)自己在轻声读37节,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说明: 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有一段距离,如果单是书面形式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课文中提到的皇冠展橱到底是什么样,“罪犯”怎样把钻石盗窃,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学生对这起离奇钻石案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对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大组交流,提出还没解决的问题。为什么巴特洛甫用放大镜仔细端详后,眼里闪出了一丝难以捉摸的微笑?巴特洛甫用放大镜仔细端详,他究竟看到了什么?巴特洛甫在展橱下面的小孔边发现( ),想到( ),由此看出他是个( )的人。 指导读第二节。(现场也是这样离奇,但大侦探还能发现蛛丝马迹,他可真是火眼睛睛)板书:发现作案线索 善于观察为什么大侦探在报纸上登出已经抓到“罪犯”的消息?为什么半个月后,又在报纸上刊登“取表”启示?大侦探在报纸上登出已经抓到“罪犯”的消息是为了( ),又在报纸上刊登“取表”启示是为了( )小结:大侦探在“发现作案线索”后,想出巧妙的办法:(板书)宣称“罪犯”归案,刊登取表启示 最终抓获罪犯他的破案计划完全是掌握了罪犯心理来设计的,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这个计划吗?(神了,天衣无缝、引蛇出洞、欲擒故纵)由此看出他是个( )的人。 板书:足智多谋说明:通过媒体的演示,学生在读课文,一定能加深印象,这时候让学生进行提问,并且在小组内讨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大组交流,教师抓住契机进行指导,想把问题进行延伸,帮助学生体会大侦探的善于思考,足智多谋。 有感情朗读46节,体会大着谈破案的精妙之处。 读生字:刊 归老师引读第6节。四、有感情地读全文。五、拓展练习,发散思维。师:再高明的罪犯也无法逃脱正义、逃脱法律的制裁,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当这颗璀璨夺目的钻石又一次出现在皇冠展橱后,应该怎样吸取教训呢?如果你是大侦探、博物馆馆长或值班员,你会说些什么?小组讨论,交流。说明: 让学生谈谈对这件事的感受,发掘学生的生活经验,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防止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让学生有多一些机会进行说话练习,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六、总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明白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做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板书: 巴特洛甫(善于思考 足智多谋) 发现作案线索 宣称“罪犯”归案 破获 刊登取表启示 最终抓获罪犯离奇钻石案 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离奇钻石案教案 沪教版教学目标:1、正确朗读“撬、甫、侦”三个字的字音,理解“侦探、离奇、璀璨夺目”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节意,并能用连贯的话来介绍巴特洛甫的破案经过。3、了解案件的离奇之处和巴特洛甫的破案过程,赞叹巴特洛甫高明的破案手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zhn1、(出示:侦探)指名一生读词2、你知道侦探是干什么的吗?3、那些能根据蛛丝马迹破案的人就叫做侦探。f4、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位大侦探。(出示:巴特洛甫)(指名一人读开火车读齐读)5、他今天要破的是一个钻石案。(板书:钻石案)这是一颗怎样的钻石?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介绍?媒体出示:中世纪出土的皇冠上的特大宝石6、(中世纪颜色泛红)中世纪是什么时候?书上有个注释:(媒体出示,生齐读)现在是21世纪,算起来已经有很长的一段的历史了。所以这颗钻石非常昂贵。(指名一人读短语齐读)7、课文中还有一个描写钻石光泽的词语(出示卡片:璀璨夺目)师:璀璨:这两个字都是王字旁,王字旁的字大多和“玉”有关。璀璨的意思就是珠宝、玉石的光泽很夺目的样子。(媒体出示钻石图片)你看,这颗钻石熠熠生辉,光芒四射。一起来读好这个词。二、学习第三小节,了解案情的离奇1、正因为它价值连城,所以在博物馆展览时,对他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措施。2、轻声朗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地方让你感到了措施的严密,把你认为关键的词语或句子划出来,然后同桌交流。3、交流句子并说明理由,媒体随机出示关键词 大侦探看着皇冠展橱,那是一个很大的透明罩,精致而坚固。(媒体显示:透明罩、精致而坚固) 唯独在它的基部有一个拆装的小孔,窄小得只能容三根手指通过,人的手是无论如何也伸不进去的,即使伸进去,也无法取得宝石。1)(“三根手指”字体变红)三根手指的小孔有多大?我们用手来比比看。(师生共同做动作,体会小孔的窄小,媒体出示:基部小孔窄小)能读出这种窄小的感觉吗?(生自由练读指名一人读)2)(出示皇冠展图的剖面图)小孔在这儿,钻石在这儿,要想把手伸进去,偷走钻石,看来是不可能的。3)师生配合读。师:唯独(生齐读:在它的基部有一个拆装的小孔,窄小得只能容三根手指通过,人的手是无论如何也伸不进去的),退一万步讲(生齐读:即使伸进去,也无法取得宝石)。 安装了报警器(媒体出示:安装了报警器)看来,人们把能想的都想到了,你觉得这样的保护措施怎么样?(板书:保护严密)4、这么严密,却还是发生了钻石被盗的案件,难怪人们说这是一桩(离奇钻石案)。(板书:离奇)1)离奇什么意思?2)课文中有一句话直接点出了它的这种不可思议。快速朗读课文,把句子找出来,然后同桌互相说说它的离奇之处。3)指名一生交流(媒体出示:令人惊异的是,报警器没有响,皇冠展橱和馆内所有的门窗都完好无损,没有撬动的痕迹,那颗宝石仿佛是被巫师施了魔法似的消失了。)4)的确,从案发现场来看,这起案件实在是让人想不通。安装了报警器,但(生读:报警器没有响)透明罩(生读:精致而坚固。)小孔又(生读:窄小),都不容易被损坏,它们和馆内所有的门窗一样都(生读:完好无损,没有撬动的痕迹),可是钻石却(生齐读:仿佛是被巫师施了魔法似的消失了。)就像变魔术一样,钻石不翼而飞。(板书:不翼而飞)5)你觉得这个案子的案情(板书:案情)怎么样?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匪夷所思、不可思议)老师这里有一个词语,也是形容情况难以想象,难以辨别的。(板书:扑朔迷离)6)这个案子真是太离奇了,自己准备一下,说说他的离奇之处。(媒体出示:这个案子真是太离奇了!)三、学习第4-7节,了解破案过程1、这样的案子真是让人大伤脑筋,于是赶紧请来巴特洛甫。毕竟是大侦探,旁人看来天衣无缝的现场,巴特洛甫却看出了破绽。他发现了什么?2、媒体出示:大侦探在小孔的边沿发现了一根头发丝般的白色细毛。3、这可是个重要的发现,在用放大镜仔细端详了之后,他的眼里闪出了一丝难以捉摸的微笑。(媒体出示句子:难以捉摸泛红。)从他的这个表情中,你读懂了什么?4、巴特洛甫只是在小孔的边沿发现了一根细毛,他就对整个案件胸有成竹了?他是怎么做的?5、自由轻声读第4-7小节,试着用“先接着最后”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巴特洛甫破案的经过。(媒体出示:先接着最后)1)开火车分节读文。仔细听:他们有没有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巴特洛甫先做了什么? 巴特洛甫先让布兰克在当地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消息:盗窃皇冠钻石的罪犯已经捉拿归案。(注:要引导学生关注消息不是巴特洛甫登的,是让别人登的。)3)接着做了什么? 登了一则启事,请高手把金表从下水管道中取出来(注:说“取金表”不准确)启事就是公布一件事情,(出示卡片:启事)告诉别人要怎么做,那么启示呢?(启发、启迪)(出示卡片:启示)所以用的时候要特别当心。4)破案的最后一步当然就是(当场抓住罪犯):小6、刚才大家用比较概括的语言介绍了巴特洛甫的破案经过,老师觉得在介绍的时候,还有两个表示时间的短语不得不提:(媒体出示:第二天,半个月后)你觉得有必要吗?同桌讨论一下。(板书:迷惑罪犯)7、你能不能把破案的整个经过概括地说一说。看来,巴特洛甫的每一步都是大有用意的。他们环环相扣,而启事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8、是什么样的启事有这么大的魔力?1)(媒体出示启事) 自由轻声练读,要求:读的时候不能加一个字,也不能漏一个字。 指名一生读启事2)同样是启事,如果这么写,(媒体出示另一则启事)能破案吗?3)比较一下这2则启事,找到它的高明之处,注意:要联系第1、2、3节中对钻石案的描写一起来思考。9、交流: 瑞士产的高级金表(价值不菲,普通的也要几万元,好的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金表价值的一半(这样才能引诱贪财的人上当) 不损坏建筑设施的前提下(案发现场保持一致,好要让罪犯故伎重演。) 二十五层楼的下水管道1)拆装小孔和下水管道一样,都很窄小(媒体出示图片)2)为什么要二十五层楼呢?3)就像案发现场那样。(媒体出示:第三小节的第二句话)齐读。10、巴特洛甫登启事的这一招,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你会用哪个? (板书:引蛇出洞)抓住罪犯这一招又可以怎么形容?(自投罗网、请君入瓮)(板书:请君入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