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讲 声现象课件.ppt_第1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讲 声现象课件.ppt_第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讲 声现象课件.ppt_第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讲 声现象课件.ppt_第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讲 声现象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声现象 第1讲 声现象 考点1声现象的实验探究 考点自主梳理与热身反馈 1 探究一 声音的传播 1 实验装置 如图1 1所示 第1讲 声现象 2 实验现象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 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 声音会越来越 3 得出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 4 实验拓展 抽干罩内空气后 我们听不到闹铃声 但却能看到表针走动 说明 5 补充说明 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停止 发声停止 声音可以在固体 液体 气体中传播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 和 有关 一般情况下 v气体 v液体 v固体 声音在空气中 15 的传播速度是 m s 小 介质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振动 振动 介质种类 温度 340 第1讲 声现象 2 探究二 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1 实验装置 如图1 2所示 2 实验现象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 观察到钢尺伸出桌边越短 振动越 音调越 快 高 第1讲 声现象 3 实验结论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 决定 越高 音调越 4 实验拓展 如果利用该器材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可以控制钢尺 不变 改变 5 实验方法 该实验用到的探究方法是 6 补充说明 物体振动的快慢用 来表示 单位是 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 20000hz 低于 hz的次声波 高于 hz的超声波 人耳都不能听见 频率 频率 高 伸出桌边的长度 拨动钢尺的力度 控制变量法 频率 赫兹 20 20000 3 探究三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1 实验装置 如图1 3所示 第1讲 声现象 第1讲 声现象 2 实验现象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 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 观察到与音叉轻触的乒乓球被弹开 响度越大 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 3 实验结论 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 越大 响度越 4 实验方法 实验中通过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 来显示音叉振动幅度的大小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 5 补充说明 声音的响度不但与物体的振幅有关 还与 有关 大 幅度 振幅 大 幅度 转换法 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第1讲 声现象 考点2音调 响度与音色的比较 高低 频率 强弱 振幅 品质 考点3噪声的防治和声的利用 第1讲 声现象 从物理学角度看 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选填 有规则 或 无规则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 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都属于噪声 1 认识噪声 无规则 第1讲 声现象 1 交通运输噪声 如交通工具的喇叭声 汽笛声 刹车声 机械运转声等 2 工业噪声 如纺织厂 印刷厂 机械车间的噪声 3 施工噪声 如筑楼 打桩的声音等 4 社会生活噪声 如娱乐场所 商店 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 2 噪声的来源 第1讲 声现象 人们以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其符号是 30 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 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 头痛 高血压等疾病 3 声音等级的划分 分贝 db 第1讲 声现象 在 处防止噪声产生 如排气管上加消声器 在 过程中阻断噪声传播 如加隔音设备以及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 在 处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如戴耳塞 4 噪声减弱的途径 声源 传播 人耳 第1讲 声现象 5 回声的利用 反射 信息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 回来形成回声 回声的重要应用是测距和定位 其原理是 声呐是回声定位的具体应用 同时也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第1讲 声现象 6 噪声的利用 利用噪声可以除尘 除草 克敌等 同时也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能量 第1讲 声现象 7 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利用 1 超声波 通常把高于 hz的声称为超声波 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如 b超和声呐 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可以用来除去污垢 粉碎结石等 2 次声波 低于 hz的声称为次声波 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如预报破坏性较大的地震 海啸 台风等 20000 20 第1讲 声现象 c 第1讲 声现象 c 第1讲 声现象 d 第1讲 声现象 甲 第1讲 声现象 振动 响度 音调 第1讲 声现象 考向互动探究与方法归纳 第1讲 声现象 审 审题要点 本题考查了声音产生的原因及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析 分析思路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还跟发声体的长度 粗细 松紧程度有关 用手指堵住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 改变了发声体 空气柱 的长度 故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据 答题有据 解答本题需要的知识点 空气柱振动发声时 空气柱越短 音调越高 答 参考答案 音调 第1讲 声现象 打击乐器 以鼓为例 鼓皮绷得越紧 音调越高 击鼓力量越大 响度越大 弦乐器 长而粗的弦发声音调低 短而细的弦发声音调高 绷紧的弦发声音调高 松弛的弦发声音调低 管乐器 空气柱越长发声音调越低 空气柱越短发声音调越高 中考警示 第1讲 声现象 d 第1讲 声现象 审 审题要点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 析 分析思路 a项中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 这个现象表明发声体在振动 b项中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 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 即声音的响度和振幅有关 c项中钢尺振动越快听到声音的音调越高 说明音调和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关 d项中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 传声介质越来越少 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差 实验过程中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 设想空气全部抽净时 就听不到声音了 证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故选d 据 答题有据 解答本题需要的知识点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影响音调高低 响度大小的因素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介质可以是固体 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答 参考答案 d 第1讲 声现象 转换法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 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题中的a b项所示实验均为转换法的应用 控制变量法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 多变量 的问题 常常采用控制变量 因素 的方法 把多因素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 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个因素 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 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 对多个因素分别加以研究 最后再综合解决 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题中的c项所示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实验推理法 有一些物理现象 由于受实验条件所限 无法直接验证 需要先进行实验 再进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确结论 称为实验推理法 题中的d项所示实验用到了实验推理法 技巧贴士 第1讲 声现象 考题自主训练与名师预测 c 第1讲 声现象 2 2014 福州 举世瞩目的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 女高音歌唱家安娜的歌声倾倒了无数观众 女高音 是指声音的 a 响度大b 音色好c 音调高d 振幅大3 2014 菏泽 关于声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 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c 振动的物体一定会发出声音d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 d 第1讲 声现象 4 2014 扬州 请大家安静 现在准备考试 监考老师要求考生减小声音的 a 频率b 音调c 响度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