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药和仿制药之争 PPT课件_第1页
原研药和仿制药之争 PPT课件_第2页
原研药和仿制药之争 PPT课件_第3页
原研药和仿制药之争 PPT课件_第4页
原研药和仿制药之争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我国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市场之争 马葵芬2014 12 8 2 3 近年与 仿制药原研药 相关政策 2012年2月 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 2013年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CFDA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2014年1月公开征求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有关指导原则等意见2013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正调研跨国药企原研药 国产仿制药等额报销制度 选择合适时机准备推出今年5月中旬 国家卫计委等八部委出台 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 4 5 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 其一 做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 加快出台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案 开展相关技术指导原则起草和宣贯 启动20个品种一致性评价试点 其二 要做好标准提高工作 加快修订 药品标准管理办法 尽快发布 药品标准提高工作计划 2012 2015 加强国家药品标准数据库建设 加强药品标准提高工作督导 确保药品标准提高工作全面完成 其三 要加快信息化建设 全面推进国家药品监管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建设 6 7 8 2014年5月 国家卫计委等八部委出台 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 国家卫计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指出 要 引导医务人员尽量用价廉质优的药品 能用便宜的不用贵的 能用仿制药不用原研药 这一政策将大大提升国产药品使用率 同时可能重挫外资药企 但引起热议 政府有没有权力定价 原研药与仿制药疗效是否有可比性 国家卫计委等八部委出台 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 9 内容 一 原研药与仿制药概念及背景二 仿制药 原研药的价格之争三 原研药和仿制药的质量之争 10 原研药概念 原研药RLD Referencelisteddrug 是指原创性的新药 经过对成千上万种化合物层层筛选和严格的临床前和临床试验才得以获准上市 需要花费15年左右的研发时间和数亿美元 目前只有大型跨国制药企业才有能力研制 原研药 专利药 一般专利药可享受20年的专利保护期 11 原研药研发的动力 90 70 年代 技术 管理 病人 治疗需要 医疗费用与效果 市场接受 动力 重要性 12 原研药 原研药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临床需要高效 安全 依从好的药物对疾病认识的深入促进新药的开发新疾病的出现推动药物的原始创新新的耐药菌或病原体的不断出现需要原研药 13 原研药的市场情况 数量上 原研药 含专利药 占药品数量的5 覆盖率 覆盖了所有的治疗领域市场份额 比较低 14 仿制药 GenericDrugs 仿制药是指与原研药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结构 作用机理或者作用靶点的药物 未考虑辅料 制剂工艺等 15 仿制药开发的意义 是对专利失效的原研药的仿制简单 快速上市的途径节约大量的研发 注册和上市成本及资金基本无风险 16 国内仿制药的种类 国产仿制药 我国基本药物目录收载的绝大多数药品均为国产仿制药 国外进口 国外在国内的独资或合资制药企业的仿制药 17 国内药品生产现状 中国是一个以生产仿制药为主的国家 我国的医药企业在原研药上的能力比较薄弱 所以很多医药企业都以生产仿制药为主 中国目前的药品结构格局为 市场上95 左右的药品均为仿制药 18 仿制药首仿与二仿的区别 医药企业之所以要竞争首仿药 除了能获得优先审批权外 还有两个重要因素 一是新药上市一般有3 5年的监测期 这相当于给予最新生产销售的企业3 5年的保护 阻止了其它药厂相同品种的竞争 二是现有政策对首仿药的定价有重要激励 首仿药的定价参照原研药 可自主定价 而二仿药的价格只能是首仿药的70 所以等二仿药 三仿药出来时 首仿药的利润一般已经出来了 19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计至2014年12月8日止 20 截止2014年12月8日 国产药品168258种 进口药品4552种 21 生产各种 阿德福韦酯 产品的有40家 22 生产各种 环孢素 产品的有39家 存在严重的低水平仿制 23 二 原研药与仿制药的价格之争 24 原研药的 单独定价 机制 专利药价格比较贵 全球几乎是统一价格 但一过专利期后 由于大量的仿制药上市 专利药的价格下降幅度很大 大约在40 左右 但10多年来 我国一直对原研药进行单独定价 25 原研药的 单独定价 机制 原研药定高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 药品政府定价办法 第六条的规定 区别GMP与非GMP药品 原研制与仿制药品 新药和名优药品与普通药品定价 优质优价 26 原研药与仿制药价格差异 由于原研药的投入大 周期长 风险高 所以在专利保护期内 价格都比较高 这一方面是为原研药厂家的创造性工作提供经济上的投资回报 另一方面则是鼓励他们继续研究推出新的药品 以治疗人类疾病 而仿制药一般只需要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 而不需要做大规模的临床和研究试验 所以在很多方面都节省下了资金 使得价格远低于原研药 27 据原国家计委2000年出台的 药品政府定价办法 已过发明国专利保护期的原研制药品比通过药品GMP认证的企业生产的仿制药品 针剂差价率不超过35 其他剂型差价率不超过30 同时规定 药品政府定价 要综合考虑其合理生产经营成本 利润 同类药品或替代药品的价格 必要时要参考国际市场同种药品价格 28 但实际上 最近几年 各地药品招标政策往往实行 唯低价是取 导致原研药与仿制药的价格差距越来越大 有的甚至达到数十倍 29 原研药与仿制药价格差异 头孢曲松钠罗氏 57 1元 华北制药 1 73元 奥沙利铂冻干粉针药物 原研药 572美元 国内一厂家的仿制药仅557元克拉霉素江苏恒瑞 42元 中美华东 9 3元 30 患者对原研药的 价格 之痛 对于众多已经国产化程度很高的品种来说 原研药的确存在 超国民 的待遇 药品价格偏高一直是广大患者心头抹不去的痛 其中原研药品价格过高更是拉高了整体药价水平 31 2013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正调研跨国药企原研药 国产仿制药等额报销制度 选择合适时机准备推出 32 仿制药相对于原研药的市场竞争优势 1 政策优势 目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启动了制订仿制药指南的前期工作 符合中国实际的仿制药简化审批程序或将出台 33 政策优势 药监局已经启动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 可能加速行业升级 日本 药品再评价工程 实施后 仿制药企业数量两年内迅速下降60 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开展有望改善长期以来我国仿制药行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管理混乱 低端价格战泛滥的局面 利好优质企业 34 2 国情优势 从我国目前的国情出发 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 尤其是医疗消费水平还不高 一些需要专利药物治疗的疾病在广大农村 甚至很多城市都不能得到有效地供给 即使有供给 价格也远远超出了患者的消费水平 导致供求的失衡和公共健康的潜力危机 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为仿制药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市场机遇 35 3 原料优势 原料药生产优势明显 资源丰富 我国是原料药生产大国 原料供给可以有效地配合仿制药的生产进度 目前我国众多生产厂家基本上是自产原料药 自己分装制剂销售 36 4 仿制能力优势 多数仿制药生产企业的实力较高 其基础设施 研发实力 劳动力成本均具有相对优势 人力资源的优势也很明显 中国有20万科研人员从事生物医药科技的工作 37 近年来 每年都有100多种药物专利到期 这一现象被业内称为 专利悬崖 为仿制药的研制生产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业内人士表示 仿制药正在全球爆发式增长 将有助于国产仿制药打破国际原研药的市场垄断地位 与其形成竞争 有效降低药价 减轻老百姓医疗负担 未来十年内 市场对生物仿制药的需求可能迎来一轮高潮 38 三 原研药和仿制药质量之争 39 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区别 原研药和仿制药的研发过程不同原研药和仿制药的批准法规不同原研药和仿制药的生产与质量管理可能存在差异原研药和仿制药晶型不同对药物质量影响原研药和仿制药生物利用度等效 临床等效性 40 1 原研药和仿制药的研发过程不同 41 原研药的开发过程 化学物质 组合物 发现 高通量筛选 阐明理化性质 体外筛选 体内筛选 I期临床试验 II期临床试验 III期临床试验 注册 上市 42 原研药研发概况 从实验室的化合物到成为具有专利的药物一般平均需要12 15年的时间 5000个化合物种只有5个可以进入临床试验 而其中只有1个能得到最后的注册和批准上市 43 原研药在研发期间以及上市前和上市后很长时间都将进行大量的相关研究仿制药不需要进行全部相关研究 可以直接引用 应用原研药的相关资料 44 2原研药和仿制药的批准法规不同 45 不同种类药物批准的法规比较 FDASFDANDA一类新药MeToo一类新药Generic 化学药 二类新药 制剂 五类新药 46 一类药与二类药的审批要求比较 47 与原研药的审批要求相比 化学仿制药 二类新药 只需呈报 生产阶段 急性毒性 III期临床不需提供 药效学 药理学 长期毒性 特殊安全性 三致研究 依赖性研究 动物药代学 I期 II期临床 48 3原研药和仿制药的生产与质量管理可能存在差异 49 药品生产的原 辅料的质量 生产工艺等环节直接影响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50 药品生产的原 辅料的质量 生产工艺等环节直接影响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8月8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全国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方案 其中提到必须加强对原辅料合法来源 说明书和标签内容 改变剂型和增加规格的合理性以及仿制药申请的质量可控性等要素的技术审查 既然国家局已经批准了 说明就是合格的 那这药的风险性就不该由我们考虑 在国家主管部门下发批文和GMP认证之后 每批药品的合格性主要由企业自己的检测部门控制 国家只能进行抽检 欣弗 生产商家安徽华源药业有限公司质量保障部人士表示 51 原研药的生产与质量管理 原料药物纯度和相关物质的研究 分析方法及结构确证原料药物理化特性的研究 高通量结晶筛选 稳定性 溶解度 生物利用度等原料药物加工性质的研究 流动性与可压性 包装 52 头孢曲松合成的专门技术优势廿多年不断的改进纯化技术 控制杂质 提高含量纯度头孢曲松聚合物控制 降低过敏反应的可能性二钠盐成盐技术没有颗粒的罗氏芬 例 罗氏芬 53 原料合成的专门技术优势头孢曲松合成的专门技术头孢曲松钠原料杂质标准对比 54 头孢曲松原料合成的专门技术头孢曲松聚合物控制 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专门的控制技术严格的控制标准罗氏公司的内控标准 0 2 中国药典2005版标准 0 5 提高用药安全 降低病人风险 55 1 原料合成的专门技术优势头孢曲松钠无菌粉末质量标准对比中国药典2005版标准共15项罗氏公司标准共24项 多9项 且严格 主要有 光吸收性420nm 0 040丙酮 0 20 三乙胺 200ppm颗粒数25 100 m 20细菌内毒素 0 08EU mg 中国药典 0 2EU mg 56 市售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部分产品质量比较 结果 按照中国药典的要求 所测各厂市售产品均合格 但如依更严格的标准来衡量则可发现差异 结论 不同厂家产品的确实存在一定差异 梅丹 杜小莉 李大魁中国药学杂志 57 进口和国产斯皮仁诺胶囊的质量研究 结论 进口斯皮仁诺胶囊的质量比国内另2个厂家产品更稳定 与制剂工艺水平质量 主辅料质量及包装材料水平密切相关 中国新药杂志2006年第15卷第14期 58 进口与国产吲哒帕胺片溶出度的考察 结论 不同厂家吲哒帕胺抽检品的溶出参数有显著差异 吴朝辉 曾晓芳海峡药学2004年第17卷第6期 59 4原研药和仿制药晶型不同对疗效的影响 60 药物晶型的改变 在原料合成及制剂工艺过程中引起的晶型变化可能产生药效的改变物质的晶型是指物质的空间排列 是其物理结构同一化学结构的物质其晶型不一定相同 61 药物晶型的改变 各种生产 制备过程中条件的差异可使同一化学物质局部的氢键发生作用力的改变 从而导致晶型的不同同一化学物质 由于晶型不同 会引起物质稳定性 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差异 从而引起其物质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作用效果 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 62 例 阿德福韦酯有多种晶态出现无定型A晶型 美国GileadSciences公司专利保护晶型 专利申请号CN98803744 E晶型 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利保护晶型 专利申请号为CN02137905X 一种新的不含水及其它溶剂的结晶形态 晶型影响溶出度 63 阿德福韦酯溶出度比较试验 试药 阿德福韦酯对照品 葛兰素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纯度99 92 阿德福韦酯片A制剂 以下简称A制剂 商品名 贺维力 葛兰素史克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 07070076 阿德福韦酯片B制剂 以下简称B制剂 商品名 代丁 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责任有限公司 批号 070647 阿德福韦酯胶囊C制剂 以下简称C制剂 商品名 名正 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批号 071106 64 A制剂溶出度高 A制剂在溶出速度和溶出程度上均显著大于B制剂和C制剂 P 0 05 65 A制剂溶出度高 张建军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8 27 9 641 645 结果显示 在0 01mol L盐酸溶液中 10分钟时 贺维力的溶出度就已经接近100 而国产品仅为20 和50 而到了30分钟 国产品的溶出度仍只有80 左右 因此 贺维力的溶出度要显著优于国产品 66 A制剂在溶出速度和溶出程度上均显著大于B制剂和C制剂 P 0 05 67 A制剂溶出度高 张建军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8 27 9 641 645 同样在磷酸盐缓冲液中 贺维力的溶出度也显著优于国产品 68 A制剂溶出度高 张建军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8 27 9 641 645 在4种溶出介质中 贺维力 A制剂 的溶出效率显著优于国产ADV 69 制剂学因素对疗效的影响 1 理化 晶型 粒子大小 溶解度2 剂型3 制备工艺4 杂质含量 体内 生物利用度体外 溶出度 释放度稳定性 药品疗效 制剂学因素 70 5原研药和仿制药生物等效 临床等效性 71 FDA和SFDA都要求对仿制药与原研药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方法 18 24例健康志愿者单剂量服药前后测定24 36 小时药代动力学 72 目前的FDA生物等效性指南 结果取一个群体的平均值 而不是以个体为单位进行分析研究人群通常为24到36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年龄为18到50岁研究方法单剂量 交叉设计空腹给药要求检验结果的90 可信度区间 AUC的参考比率位于80 125 的范围内 FDA OrangeBook 1997 vii xiiiPatnaikRNet al ClinPharmaokinet 1997 33 1 6JohnsonAet Al TherDrugMonit 1997 19 375 381 73 目前的生物等效性指南 需要考虑的问题 生物等效性没有说明以下原因引起的个体差异药物相互作用疾病相互作用患者特征无活性成分健康志愿者中的药代动力学不一定可以准确反映患病受体中的药代动力学仅凭生物等效性无法证实治疗等效性 74 例 环孢素原研药与仿制药比较剂型依赖性生物等效性研究 在26名健康男性志愿者中 证实具有生物等效性 采用HPLC测定环孢素浓度 SmithHTetal PharmRes 1989 6 S230 Abstra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