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先做人 PPT课件_第1页
做事先做人 PPT课件_第2页
做事先做人 PPT课件_第3页
做事先做人 PPT课件_第4页
做事先做人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保国qq852894162 1 做事先做人苏保国 苏保国qq852894162 2 人与动物的区别 美女眼前飘过你什么反应 诗经 关关雎鸠 j ji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增广贤文 一家养女百家求公鸡 公羊 苏保国qq852894162 3 思想 行为 人字的组成 一撇一捺 一撇是人的肉体 一捺是人的灵魂 魂魄 肉体承载者魂魄 魂魄依附着肉体 肉体为阳 魂魄为阴 阴阳互动生命不止 阴阳平衡人体健康 肉体 魂魄紧密合作 产生正思维 指导正业 苏保国qq852894162 4 苏保国qq852894162 5 善 恶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百善孝为先 万恶淫为首 论心不论迹 论迹不论心 围炉夜话 清 王永彬百善孝为先 原心不原迹 原迹贫门无孝子 百恶淫为首 论迹不论心 论心世上无完人 苏保国qq852894162 6 百善孝为先 中国自魏晋开始 至唐 宋 元 明 清一直下来 就提倡 以孝治天下 清兵入关 从上到下所有官员 有三本必读的书 其中之一就是 孝经 孝经 中告诉我们怎么样才算呢 孝经 中 子曰 夫孝 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民之行也 人之行 莫大于孝 教民亲爱 莫善于孝 夫孝 德之本也 父为子纲 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 苏保国qq852894162 7 论语 子游问孝 子曰 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何有别乎 老字下面是个刀 换成子就是孝 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 出门要尊敬兄长 做人言行要谨慎讲话要讲究信用 广泛地与众人友爱 亲近有仁德的人 这样做了还有余力 就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由此可见 孔子认为在学习知识之前应先尽孝道 这也正好证明了 孝 在孔子心中地位之高了 苏保国qq852894162 8 苏保国qq852894162 9 树欲静 而风不止 子欲孝 而亲不待 树欲静而风不止 来比喻他痛失双亲的无奈 树大不喜随风摆动太多 否则便枝歪叶落 无奈劲风始终不肯停息 而树木便不断被吹得摇头摆脑 风不止 是树的无奈 而亲不在则是孝子的无奈 因为这缘故 后人便以 风树之悲 来借喻丧亲之痛 不要以为扔两个钱 就叫孝顺 希望天下的儿女们都能了解父母的心 苏保国qq852894162 10 不仅仅是对父母要孝 还要扩而广之大孝于天下 爱天下人才为大孝 也就是说 你孝敬父母长辈 这是小孝 等你长大成家 你就有了两方的父母 你能用同等的心去孝敬双方的长辈 这算是中孝 普天下的人都会老 你也要做父母 父慈子孝 你能用平等的心孝敬天下的父母 视天下父母如同自己父母 用慈爱的心对待天下所有的人 视天下儿女如同自己的儿女 主管视员工就像自己的儿女一样 这才算孝 所以 你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 要做一个孝子 你不仅仅要对父母好 你还要尊敬你的长辈 尊敬你的上级 热爱你的顾客 热爱你的部属 热爱 这才算孝 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什么是佛教的大孝父母不慈见真孝 doc小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doc 苏保国qq852894162 11 恶 声妓晚景从良 一世之姻花无碍 贞妇白头失守 半生之清苦俱非 菜根谭 田看收成 人重晚晴 苏保国qq852894162 12 妓女从良了 其品行得到了最终的升华 论语 里仁第四 朝闻道 夕死可矣 妓女此时是闻道的人 而且放弃恶行 终得善果 可喜可贺 贞妇一生的德行操守在晚年毁坏了 有害于自己一生的善业 自然为人所惋惜 而若临终不能忏悔 就更是可惜可叹 当然这个失贞也看怎么理解 正常的改嫁自然不能算到其中 苏保国qq852894162 13 宋 朱熹 朱子语类 卷五十九 苦海无边 回头是岸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浪子回头金不换 世上有几人能真正回头 一阐提都能成佛 又有多少阐 ch n 提成佛呢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就算从良 真的会洗心革面吗 贞贤孰能无过呢 妇一时失守 真的就该永远受谴责 qi nz 人非圣贤 盖棺定论 苏保国qq852894162 14 尘世如同苦海 无边无际 只有悟道 才能获得超脱 亦以比喻罪恶虽重 只要悔改 便有出路 苏保国qq852894162 15 为善不见其益 如草里冬瓜自应暗长 为恶不见其损 如庭前春雪当必潜消 苏保国qq852894162 16 菜根谭 文章做到极处 无有他奇 只是恰好 人品做到极处 无有他异 只是本然人之初性本善随缘素位 中庸 有 君子素其位而行 不愿乎其外 苏保国qq852894162 17 君子 小人 你是君子是小人 君子一词早在 易经 中也已经出现了 但是被全面引用最后上升到士大夫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是自孔子始的 并且被以后的儒家学派不断完善 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 在 易经 一书中 中国人耳熟能道的 大人 小人 君子 等概念已经频频出现 一般认为 大人与小人相对 言其 有德 与君子相对 则言其 有位 然而在随着历史的推移 从古发展至今 大人 君子 小人 的语义已经远不局限于此 苏保国qq852894162 18 泰 和 否 两卦各有三个 一 和三个 一 但其意义却回然不同 泰 卦 泰 小往大来 吉 亨 否 卦 否之匪人 不利君子贞 大往小来 为什么为有如此不同呢 彖曰 泰 小往大来 吉 亨 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 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内阳而外阴 内健而外顺 内君子而外小人 君子道长 小人道消也 只要内心一直是君子 外表一点小人作风会慢慢消失的 苏保国qq852894162 19 在 大学 有 是故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中的 君子 应解释为 君王 还有类似的章句 如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 也是如此 可见 先秦的君子是有 君主 之意的 在论语中也对君子的描述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论语 里仁 苏保国qq852894162 20 仲尼曰 1 君于中庸 2 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 3 小人而无忌惮也 4 第2章 苏保国qq852894162 21 仲尼说 君子中庸 小人违背中庸 君于之所以中庸 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 无过无不及 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 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 专走极端 苏保国qq852894162 22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 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 孔子回答说 子张过分 子夏不够 子贡问 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 孔子说 过分与不够是一样的 论语 先进 苏保国qq852894162 23 这一段话是对 君子而时中 的生动说明 也就是说 过分与不够貌似不同 其实质却都是一样的 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 中庸的要求是恰到好处 如宋玉笔下的大美人东家之女 增之一分则太长 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 施朱则太赤 登徒子好色赋 所以 中庸就是恰到好处 苏保国qq852894162 24 以德报怨 有人问孔子 以德报怨 何如 孔子回答 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孔子不赞成以怨报怨 不赞成永远以一种恶意 一种怨恨 一种报复去面对别人的不道德 那么这个社会将是恶性循环 无休无止 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自己的和谐 当今的和谐 还有子孙后代的和谐 苏保国qq852894162 25 孔子也不赞成以德报怨 他说你献出太多的恩德 太多的慈悲 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和付出 去面对不讲是非标准 已经有负于你的人和事 这是一种人生的和人格的浪费 孔子的治国方略 提倡 德主刑辅 苏保国qq852894162 26 一个国家 一个社会 不能只讲道德 没有刑罚 以德治国 治家 治人 以讲究礼仪为主 以仁 义 礼 智 信为做人的标准 教化人民 互敬互爱 无欺无诈 达到高雅 高尚 和谐 对少数为非作歹 顽固不化的人 对道德不屑一顾的人 就不要一味讲究宽容 要辅以刑罚 孔子讲求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 一味姑息忍让 不是完美的处世之道 孔子提倡仁爱 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 苏保国qq852894162 27 孔子提倡以两者以外的第三种态度对待报怨的问题 他提倡 以直报怨 即用公正的 率直的 磊落的 高尚的人格 正确面对有过失的和行为不端的人 也就是说 讲道德要有一个标准 一不能冤冤相报 互相残杀 二不能姑息养奸 纵容犯罪 以直报怨 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拿起法律的武器 以公正的法治来解决不公正的问题 也是对不讲道德的人进行道德和普法教育 法律就是一个标准 一个尺度 人们不能偏离太大 孔子摄行相事 七日而诛少正卯 而鲁国之邪塞 就是一个很好的以直报怨的例子 苏保国qq852894162 28 对君子的论述 孔子还曾言 君子有九思 1 视思明 2 听思聪 3 色思温 4 貌思恭 5 言思忠 6 事思敬 7 疑思问 8 忿思难 9见得思义 论语 季氏 苏保国qq852894162 29 一 小人 小人主要含有以下内涵 1 庶民不是很重要的大众人群 或是必须受别人指引的人群 小人物 和他对应的 在易经中有个词 叫 大人 2 行事原则上跟着当下的感觉为主 也可说是当下快乐为主3 只注重眼前的小事和利益 而不大在意长远利益4 主体的变化往往是事件或环境的变化推动而造成 而不是自己的觉悟大家理解过 震 卦的后 都会明白 任何变化都是开始于内部的根本的 震 的变化 那是对当下记得利益有颠覆性的变化 那需要很大的觉悟性和慧根 苏保国qq852894162 30 5 小人的事情和小人的好处与坏处小人往往比较现实 只关注当下的利益变化和感觉 个体的能量比较小 只要相对满足需求 比较顺从 不大会多当下乾坤有原则性的和颠覆性的破坏力 但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如果只按照这种思路生存下去 路肯定会越做越窄 有时候快乐的存在只是为了等待颠覆性的事情的发生 当那天真的到来的时候 痛苦和迷茫会像当初快乐一样地让主体享受 苏保国qq852894162 31 二 君子 君子主要含有以下内涵 1 不大在意主体无意义的感受 一切行为以对主体有益 特别是长远利益有益为主也就是认为炫耀 耍酷 得瑟等 追求个人 暴爽 的行为 都是有害的行为 2 不一定是大人物主要是在个人操守上的定义 不一定是大人物就一定是君子 3 根据需要 主动变化 以在变化中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君子比较冷静 专注于整体和长远的变化 并不在意于当前的一城一地的得失 如果战略需要 可以毫不犹豫地放弃当前的既得利益 做到这点不容易 毕竟割肉是件肉痛的事 所以君子不好做 苏保国qq852894162 32 4 君子的事情和君子的好处与坏处君子谋划的都是大事情 战略上的事情 当然 当当前利益与战略利益冲突的时候 在个体能承受的基础上 会毫不犹豫地放弃当前利益 因此他比较清醒 不会为情绪影响决定 因此 君子往往容易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 正像我以上描述的一样 那不食人间烟火般的生活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 而且君子往往能量大 在有些脆弱的乾坤中 被君子一折腾起来 会很痛苦 苏保国qq852894162 33 君子 小人 论语 1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论语 里仁 义 就是 宜 也就是说 君子走的始终是一条适宜的正路 而小人则一心看重私利 在一己私利驱使下很容易走上邪路 2 君子怀德 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 论语 里仁 就是说 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记的事情是不同的 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的道德修缮 小人则记惦的是自己的家乡 君子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 法度 不得超越 小人则满脑子想的是些小恩小惠 小便宜 苏保国qq852894162 34 3 矜j n而不争 群而不党 论语 卫灵公 就是说 君子是合群的 虽然他内心里庄重 庄严不可侵犯 但他在一大群人里头却从来不争 同时 他也决不拉帮结派 谋取私利 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 君子和而不同 论语 子路 小人则刚好相反 他是 同而不和 论语 子路 苏保国qq852894162 35 4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 q 戚 论语 述而 小人之所以喜欢互相勾结 是因为他的心里有鬼 想通过这种勾结谋取私利和维护既得利益 所谓 结党营私 正是这个意思 而君子则胸怀坦荡 因为他坦然无私 所以能够平和 能够以善意跟所有人走到一起 苏保国qq852894162 36 5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说之不以道 不说也 及其使人也 器之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 说之虽不以道 说也 及其使人也 求备焉 论语 子路 说 同 悦 高兴 一个君子你很容易与他相处 但是你又难以取悦他 假如你想以不正当的手段取悦他 他反而会不高兴 决不会说你给他一个小恩小惠 他就给你大开绿灯 大开后门 等到他真正使用你的时候 他会根据你的才干 给你安排一个合适的位子 这就叫 器之 苏保国qq852894162 37 孔子说的小人恐怕更多是针对志向 情操 态度等内在品质来判断的 跟 地位 没有多大关系 也不一定是到达 道德败坏 的不堪境地 当孔门弟子樊迟问有关种田 种菜的方法时 孔子便毫不客气地批评他是 小人 苏保国qq852894162 38 菜根谭 君子之心事 天青日白 不可使人不知 君子之才华 玉韫珠藏y y nzh c ng 不可使人易知 为恶而畏人知 恶中犹有善路 为善而急人知 善处即是恶根 苏保国qq852894162 39 总结 1 君子和小人应该和道德定义不是非常一致的 2 按照现代人的观念 小人的生活是非常理想的快乐生活 无忧无虑 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不用负责任 一个字 爽 3 而君子的描述 也决定了他的稀缺性 因为没有几个人能在无始无终的时间齿轮上 安然 淡定底做着一个个看似简单 但对有情者绝对艰难的决定 其实 我现在发现其最根本的价值观着力点是 事情没有绝对的对错 有对就有错 有得必有失 有借需有还 有来必有去 当你享受了小人的快乐人生时 当你某天面对崩盘现象时 你应该坦然 苏保国qq852894162 40 当你享受着君子的高瞻远瞩 没有死地时 你应该能忍受君子的孤独和寂寞 这也引申出我认为的易经中的一个观念 64卦可以象一个乾坤周期中的64个有代表性的阶段 但卦有大小 没好坏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处的状况 只有显眼 热闹之分 没有绝对的好坏 人们往往只关注显性的东西 在优势的时候 忽视隐患 倒霉的时候 忽视疾患 其实 外界的一切 象你所谓的财富一样 增增减减 循环运行着 最后只留下你那弱弱的 伤痕累累的心 苏保国qq852894162 41 君子有四不 第一 君子不妄动 动必有道 第二 君子不徒语 语必有理 第三 君子不苟求 求必有义 第四 君子不虚行 行必有正 苏保国qq852894162 42 君子不妄动 动必有道 论语 说 君子道人以言 而禁以行 故言则虑其所终 行则稽 j 其所敝 b 则民慎于言而谨于行 所以一个君子说话必定有其道理 他们会要求自己谨言慎行 凡事讲求合乎礼仪 不随便 每当有所行动 必定有其用意 此即所谓不妄动 动必有道 苏保国qq852894162 43 君子不徒语 语必有理 谣言止于智者 因此 君子常是非礼勿言 守口如瓶 不说空话 不讲不实在的话 但在该说的时候也必定会说 因为应说而不说 有失于人 不应说而说 则是失言 要做个君子 必须能不失人也不失言 君子所言 都是有意义的话 慈悲的话 正义的话 所以君子不徒用语言 说话必定有理 苏保国qq852894162 44 君子不苟求 求必有义 古有名训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贞妇爱色 纳之以礼 君子相当爱惜自己的名誉 对于欲望有所节制 不会贪取妄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不会以苟且心态妄想获利 更不会落井下石 谋求私人利益 豪取强夺 一个君子假如有所求 一定是为了国家 为了社会 为了正义 必定是为民求利 代众生而求 苏保国qq852894162 45 君子不虚行 行必有正 如果是一个君子 他的一言一行 都不会随便 凡事他都会经过再三的考虑 这个行为会伤害到他人吗 这件事情会对别人不利吗 想清楚了 他才会有所行动 所以君子的行为必定合乎正道 另外 佛教说一个修行人 其言行必须合乎 八正道 所谓八正道 就是要讲真实的语言 要起正直的念头 要说正直的话 做正直的事 修正直的行 做人处事 如果能以八正道为原则 也不会有差错 苏保国qq852894162 46 论 小人 君子即小人 泰卦 苏保国qq852894162 47 苏保国qq852894162 48 修身齐家平治国天下 礼记 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苏保国qq852894162 49 物格而后知至的译文为为通过降低自己的欲望 减少自己的贪念 来让自己头脑清醒 是非曲直分明 正念分明后就要努力在待人处事的各方面做到真诚二字 努力断恶修善 久而久之自己的修养就起来了 有智慧了 这时就可以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好了 家庭是国家的缩影 把自己家庭的经营好了的人也一定可以把国家治理好 一个能把自己国家治理好的人 那么他 她 也一定能让世界充满和谐 天下太平 苏保国qq852894162 50 苏保国qq852894162 51 一 君子有絜矩 ji j 之道 二 民心的重要 得众则得国 失众则失国 三 德行的重要 德本财末 四 用人的问题 唯仁人为能爱人 能恶人 五 利与义的问题 国不以利为利 以义为利 苏保国qq852894162 52 孔子对季康子说 当政者的德行好比是风 老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 只要风吹草上 草必然随风倒伏 论语 颜渊 苏保国qq852894162 53 苏保国qq852894162 54 苏保国qq852894162 55 苏保国qq852894162 56 苏保国qq852894162 57 八正道第一 正见谓人修无漏道 见四谛分明 破外道有 无等种种邪见 是名正见 第二 正思维谓人见四谛时 正念思惟 观察筹量 令观增长 第三 正语谓人以无漏智慧常摄口业 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 是为正语 第四 正业谓人以无漏智慧修摄其身 住于清净正业 断除一切邪妄之行 是谓正业 苏保国qq852894162 58 第五 正命谓出家之人 当离五种邪命利养 常以乞食自活其命 假若因缘不具足 宁可心出家而身没出家 如此尚有功德 以出世的精神入世 发挥生命的功能 成为正信的在家居士 这也是功德 假使身出家而心没出家 不但在修行的道路上无法自立 反而破坏了佛法 这就是一种邪命 第六 正精进 正 就是不偏邪 不杂名精 无间名进 谓人勤修戒定慧之道 一心专精 无有间歇 是名精进 第七 正念谓人思念戒定慧正道 及 五停心 助道法 堪能进止涅槃 ni p n 是名正念 第八 正定谓人摄诸散乱 身心寂静 正住真空之理 决定不移 是名正定 苏保国qq852894162 59 苏保国qq852894162 60 无际大师心药方 无际大师大师谕世人曰凡欲齐家 治国 学道 修身 先须服我十味妙药方可成就 何名十味 慈悲心一片好肚肠一条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 zh 全用方便不拘多少 苏保国qq8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