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期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doc_第1页
—一学期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doc_第2页
—一学期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doc_第3页
—一学期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doc_第4页
—一学期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及应用(45分)1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 (2分)A邹忌(zu) 一豆羹(gng) 胶鬲(g) 胡不见我于王(xin)B畎亩(qun)鼋鼍(yun tu) 昳丽(y ) 蹴尔而与之 (ji)C期年(q ) 乡为身死而不受(xing ) 一箪食(dn) 曾益其所不能( cng)D间进(jin) 法家拂士入则无(f ) 不屑(xi)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y)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释义相同的一组 ( ) (2分) A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也 故患有所不辟也C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3下列各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C.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D.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4对“吾义固不杀人”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我讲人道,一定不肯杀人。 B.我坚守道义,原本不肯杀人。C.我讲义气,向来不肯杀人。 D.我坚持义理,向来不肯杀人。5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2分)A.故患有所不辟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C.乡为身死而不受 D.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6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释义。 (4分)公输盘诎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7填空完成下列成语,然后指出它们各出自哪一篇课文。(每空1分,共8分)一( )作气 出自 门( )若市 出自 ( )公移山 出自 ( ), 君子好逑 出自 8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18分))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中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取信于民”用原文中话来说是 , , 。(3) ,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4) ,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饿其体肤, , , ,曾益其所不能。(6)成语“辗转反侧”出自关雎“_,_”一句。(7)成语“一鼓作气”是从课文中的 , , 一句化用而来的。9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2分)A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史记一书,我们还曾经学习了唐雎不辱使命也是出自此书。B左传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这一章着重阐述了孟子关于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思想。D“寡助之至”导致“亲戚畔之”,那么“多助之至”的结果就是“天下顺之”。10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宋何罪之有”公输墨子墨家B.“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儒家C.“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论语儒家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阅读理解(5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7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所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所不为也。_,_。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4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患: (2)蹴尔而与之 蹴: (3)乡为身死而不受乡: (4)是亦不可以已乎已: 12、把文中空缺的句子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翻译】: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翻译】: 14、文中以“舍鱼而取熊掌”这一生活常理为喻有什么作用? (4分) 15、文段(二)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6、孟子中有这样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你认为其中的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行道之人”和“乞人”的行为?请说明理由(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忌不自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B朝服衣冠 有时朝发白帝C吾妻之美我者吾与徐公孰美 D时时而间进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18、朗读下面的文言句子,语气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孰: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 期年之后 期年: 皆朝于齐 朝: 20、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译文】: 21、邹忌进谏齐王,出师表中诸葛亮进谏后主刘禅,他们采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这对我们与人交往有何启示?(4分)【不同之处】 【受到启示】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1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 2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3 分) 又何间焉_ 小惠未徧_ _神弗福也_23.下面加点的“之”与“小大之狱”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妾之美我这 B、行道之人弗受 C、故逐之 D、何陋之有 2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 分)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翻译】_ _ 25.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 分) 释盗遗布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训之曰:“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 性成梁上君子是矣。”俄闻自投地,伏罪。寔曰:“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 乃遗布二端,令改过之,后更无盗。 (节选自忍经劝忍百箴) 26.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3 分) 夫 不 喜 之 人 未 必 本 恶 习 以 性 成 梁 上 君 子 是 矣 2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4 分) A、呼其子训之曰(教诲) B、俄闻自投地(不久) C、乃遗布二端 (赠送) D、后更无盗 (强盗) 28.陈寔为什么不处罚梁上君子?(用原文句子回答)(2 分) _ 2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陈寔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 _ 九年级语文试卷答案1.A 2.B 3.C 4.B 5.D 6.略7. 略8. 略9.A 10. C11. 略12. 略13. 略14. 引出本文 “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充当论据;证明论点;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答出1要点给1分)15.运用举例论证(事实论证)和对比论证,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答准方法,1个1分,答准作用2分)16,打准(1分)“行道之人”和“乞人”都处于贫贱生活困境,但是他们没有被他人不敬的施舍丧失人格,改变做人的志向。所以用“贫贱不能移”来赞美他们行为最适合。(3分)17.B 18.C 19. 略20. 略 21.不同:邹忌采用设喻说理委婉规劝的方式。诸葛亮采用直言进谏的方式(2分)理由:忠言不一定逆耳,如果我们在人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