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教法分析 教学方案设计 课堂互动探究 课前自主导学 当堂双基达标 课后知能检测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课程标准展现本课课标 并总结出具体的知识点 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目标做到了然于胸 重点难点通过多媒体或者小黑板展现 让学生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 便于在学习中重点把握 重点学习 新课导入建议案例一 情景导入通过设计学生熟悉的图片或者易懂的材料 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 中国古代有种说法 人生有四大喜事 久旱逢甘霖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金榜题名时 这句话主要反映了历史上的什么考试制度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 本课就学习与之相关的内容 案例二 问题导入从汉代到元朝是我国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的政治制度逐渐走向成熟 影响非常深远 那么这一时期究竟有哪些制度 他们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学习本课 教学流程设计 1 确立 1 背景 以 为核心的政治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加强 2 时间 萌芽于魏晋时期 确立于 时期 3 职能 皇权 隋唐 4 特点 三省之间既 又互为补充 分工明确 5 作用 提高了 有利于加强皇权 相互牵制 办事效率 2 演变 1 宋代 2 元代 只设 长官为宰相 六部归入中书省 中书省 3 评价 1 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深刻变化 2 审议 执行权力的分解 既明确了行政分工 又使三省相互牵制 对后世影响深远 决策 阅读教材第10页 唐代三省六部示意图 我们从中可以读出哪些有效信息 提示 1 决策 审议 执行机构权力分解 2 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 互相牵制 最终集权于皇帝 1 军功爵制度 战国至汉初 2 察举和征辟 汉武帝时期 推荐 征聘 3 科举制度 隋唐时期 1 背景 隋朝统一之后 由于士族没落 依据 选官的制度已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2 过程 隋文帝时规定每州每年贡士三人 后又分设不同科目推举人才 隋炀帝时设 以试策取士 日臻完善 成为中央统一分科 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 进士科 唐代 门第 3 影响 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 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 为 提供了大批的高素质人才 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参政的机会 官僚队伍 1 监察制度 1 形成 从 时期开始确立 2 发展 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在中央 既设有 设立监察御史 又设有 与六部相对应 进行业务监督 合称 科道 在地方 省级机构设有 秦汉 都察院 六科给事中 按察使司 2 谏议制度 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制度 1 隋唐时期 负责谏议和封驳 2 宋代 出现了独立的 机构 谏院 3 评价 1 积极 在整顿吏治 打击 势力 维护中央集权 谏正 过失 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消极 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 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 现象 门下省 谏官 地方割据 皇帝 低效 4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1 表现 以 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 以 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 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 制度 2 特点 适应 国家发展的需要 反映了 的变化 不断吸纳新生力量 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 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监察 大一统中央集权 社会结构 阅读教材第12页 明监察御史王忬的腰牌 可以获得哪些相关的历史信息 提示 1 这可以作为研究当时监察制度的原始资料 2 腰牌 的文字 图案是研究当时文字 绘画艺术的重要资料 判断回扣 1 实行三省六部制的根本目的是分权 提示 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直接目的是分权 根本目的是通过分权从而加强皇权专制 分权的目的是集权 2 宰相就是丞相 提示 宰相是一种泛指 包括权力 地位相当于丞相但称谓不同的其他官员 而丞相是正式的官称 宰相或相当于宰相职位的官员可以有很多人 但丞相只能有一至二人 3 唐代的中书省不同于元代的中书省 提示 唐代的中书省是中央决策机构之一 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 元代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掌管六部 4 元代实行一省制但不是一相制 提示 元代只设中书省 实行一省制但不是一相制 中书省的长官为左 右丞相和平章政事 是元代的宰相 1 史料 初 唐因隋制 以三省之长中书令 侍中 尚书令共议国政 此宰相职也 新唐书 百官志一 问题 上述史料表明 唐代三省长官的地位如何 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 提示 表明唐代三省长官皆为宰相 实质是分散宰相权力 2 史料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工作流程问题 有学者指出 三省六部制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请结合上述史料及其简要的解读进行说明 提示 三省六部制度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 在这一制度之下 三省长官分工明确 互相牵制 提高了行政效率高 分散了相权 集中了皇权 3 史料中国帝制时代的政治体制两千多年间似无实质性的重大变化 但在国家权力的运作方式上 却因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运作机制 唐代 在三省体制下 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 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刘后滨 唐代中书门下体制下的三省机构与职权 问题 上述史料说明 三省六部制度还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 三省拥有一定的决策权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专制 2013 河北学业水平考试 白居易在 郑覃可给事中制 中云 给事中之职 凡制敕有不便于时者 得封奏之 刑狱有未合于理者 得驳正之 天下冤滞无告者 得与御史纠理之 有司选补不当者 得与侍中裁退之 率是而行 号为称职 固不专于掌侍奉 赞诏令而已 其论述的部门是 a 中书省b 门下省c 尚书省d 六部 解析 从材料中 封奏 驳正 等可判断这是论述的门下省 唐朝三省六部制度下 门下省的职责是封驳审议 答案 b 备选史料 教师用书独具 1 太尉一人 正一品 司徒一人 正一品 司空一人 正一品 三公 论道之官也 盖以佐天子理阴阳 平邦国 无所不统 故不以一职名其官 然周汉已来 代存其任 自隋文帝罢三公府僚 皇朝因之 其或亲王拜者 亦但存其名位耳 唐六典 卷一 三公 2 长庆元年正月 以前检校大理少卿 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 给事中韦弘景 薛存庆封还诏书 上谕之曰 士泾父昌有边功 久为少列十余年 又以尚云安公主 朕欲加恩 制官敕下 制命始行 五代后晋 刘昫 旧唐书 卷一六 穆宗纪 1 史料在东汉时 有民谣唱道 举秀才 不知书 举孝廉 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问题 民谣反映的是哪一制度 出现这些弊端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反映的是察举制 原因 察举制的主要环节是主管官员推荐 他们往往借以培植亲信 发展个人势力 一些人为了谋取推荐则沽名钓誉 作假求名 2 史料中国因此制度 科举制 政府乃经由全国各地所选拔之贤才共同组织 此乃一种直接民权 乃一种由社会直接参加政府之权 钱穆 国史新论 问题 史料中的选官制度与史料一中的选官制度相比 有哪些积极作用 提示 科举制的实行 用客观标准挑选人才 使之参与政治 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理清历史发展线索与把握阶段性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面 依据下图显示的内容 空格处应依次填入 世卿世禄 门阀地位 才能道德 文化文章a b c d 解析 本题只要理解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即可回答 西周春秋时期实行分封制 其突出特点是世卿世禄 战国秦汉时期 军功爵制 和 察举制 占主流 唐宋至明清时期实行科举考试 主要依据是文化才能的高低 由此判断 应选择b项 答案 b 备选史料 教师用书独具 1 史料一元光元年 汉武帝 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此后至东汉末年封建统治者不断补充健全岁举孝廉的有关规定 察举标准为 四科取士 一曰德行高妙 志节清白 二曰学通行修 经中博士 三曰明达法令 足以决疑 能宰章覆问 文中御史 四曰刚毅多略 遇事不惑 明足以决 才任三辅令 后汉书 左雄传 当时未有黜落法 对策者皆被选 但有高下尔 此后 郡国每岁荐举孝廉 由朝廷加以考核 任命为官 成为定制 阎步克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2 史料二美国学者柯睿格在 哈佛亚洲研究学报 上发表论文说 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立 是中国对世界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美国汉学家卜德说 科举制无疑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 剑桥中国隋唐史 的编者崔瑞德认为 科举制度 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科举制被称为中国古代的 第五大发明 从汉到元我国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1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 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皇权和相权 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贯穿始终 3 皇权至高无上 4 辅之以不断成熟的官吏选拔制度和监察与考核制度 5 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的基础 6 注重思想控制 7 相权不断削弱 皇权不断加强 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 中央集权逐步加强 2013 山东高考 自秦汉至宋元 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 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 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 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 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解析 题目考查对历史趋势的总体理解 从汉到元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国家行政权力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是在明朝废除宰相之后 排除b项 元朝宰相位高权重 直到明朝末年宰相才被废除 排除c项 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从秦朝就开始被打破了 排除d项 秦朝实行郡县制 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 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对地方有效管理 汉朝时期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宋朝时期对地方的行政 经济 兵权都收归中央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所以a项正确 答案 a 一 选择题1 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 皇权下的民主 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 这一制度最有可能是 a 分封制b 中外朝制c 三省六部制d 郡县制度 解析 分封制与 皇权下的民主 无关 排除a项 中外朝制和郡县制都不能说 分权制衡 排除b d两项 三省六部制下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集体决策 故选c项 答案 c 2 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 宰相制国用 从古然也 今中书主民 枢密院主兵 三司立财 各不相知 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a 西周b 秦朝c 宋朝d 清朝 解析 材料中说的 中书主民 枢密院主兵 三司立财 各不相知 是宋太祖采取分权措施后的政治现象 答案 c 3 选官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所学知识推测 右图漫画表示的最有可能是我国古代的 a 监察制度b 征辟制c 刺史制度d 科举制 解析 漫画形象地反映了相关选官制度的进步之处 即 得 才 是是否能入仕的重要标准 从而有利于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治理国家 与之相符的最佳答案是科举制度 答案 d 4 昔者天子有争 同 诤 臣七人 虽无道 不失其天下 诸侯有争臣五人 虽无道 不失其国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目的在于实现对各级官员的监察b 该制度防止各级政府决策失误c 该制度能从法律的角度约束王权d 目的是实现对天子和王侯的谏议 解析 从材料中 天子有争臣 诸侯有争臣 虽无道 不失其天下 虽无道 不失其国 反映了谏议制对巩固天子和诸侯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但应看到这种谏议并不具备法律意义 故选d项 答案 d 二 非选择题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门有公 卿门有卿 贱有常辱 贵有常荣 赏不能劝其努力 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汉代察举制 四科取士 为 一曰德行高妙 志节清白 二曰学通行修 经中博士 三曰明达法令 四曰刚毅多略 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 百官志注 材料三唐人沈既济说 故太平君子 唯门调户选 征文射策 以取禄位 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 父教其子 兄教其弟 无所易业 大者登台阁 小者任郡县 资身奉家 各得其足 是以五尺童子 耻不言文墨焉 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 四方视听 希其风采 每岁得第之人 不浃旬而周天下 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 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 隋唐五代史论集 请回答 1 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2 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青年教师培养考核
- 2025湖南湘潭湘乡市教育局公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沧州市人民医院医患沟通记录与知情同意书质量评审试题
- 天津市人民医院推拿新技术应用考核
- 2025江苏徐州医科大学招聘专职辅导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天津市人民医院水疗技术准入考核
- 秦皇岛市中医院儿科患者放射治疗安抚与固定技术考核
- 张家口市中医院董氏奇穴技术考核
- 2025湖北荆州市石首市面向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专项招聘事业岗位人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湖南张家界市桑植县卫生健康局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工作人员3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4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考试命题趋势分析
- 脑肿瘤的症状和早期诊断方法
-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历年真题
- 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文档
- CREO基础培训教程
- 食品保质期检测记录表
- 诗化小说示范课
- (17)-第三节 反抗外国武装侵略的斗争
- 04质量奖(现场)评审报告
- 《罗织经》全文及翻译
- 《中药商品学》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