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湖北公司室分代维人员 资质认证题库v1含答案.doc_第1页
中国移动湖北公司室分代维人员 资质认证题库v1含答案.doc_第2页
中国移动湖北公司室分代维人员 资质认证题库v1含答案.doc_第3页
中国移动湖北公司室分代维人员 资质认证题库v1含答案.doc_第4页
中国移动湖北公司室分代维人员 资质认证题库v1含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移动湖北公司室分代维人员资质认证题库中国移动湖北公司室分代维人员资质认证题库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2011 年 目录目录 目录 2 1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100 3 2 WLAN基础理论体系篇 AP 20 3 WLAN基础理论体系篇 AC 33 4 GSM室分基本知识题库 37 5 直放站类试题 40 6 验收类试题 45 7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48 8 简答题及看图填空题 63 9 方案设计题 计算题 66 1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100 1 GSM 系统中 手机的输出功率 5 级表示 Watts B A 1 B 0 8 C 2 D 5 2 导致 MS 切换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属于强制性切换的有 A A 功率太低导致的切换 距离原因导致的切换 B 更好小区 Better Cell 切换 C Direct Retry 切换 3 跳频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空中接口的干扰 以下哪种跳频方式的效果最好 B A 基带跳频 B 综合跳频 C 循环跳频 D 伪随机序列跳频 4 空闲状态下测试手机显示的是驻留小区的 信道的接收电平 A A BCCH B TCH C RACH D SDCCH 5 通话状态下测试手机显示的是服务小区 信道的接收电平 B A BCCH B TCH C RACH D SDCCH 6 在手机中 说话的声音通过语音编码后 速率达到多少 A A 13KBIT S B 16KBIT S C 9 6KBIT S D 22 8KBIT S 7 测试手机上显示当前服务小区的 TA 值为 10 请问此时距该基站大约多远 B A 4 5 公里 B 5 5 公里 C 6 5 公里 D 7 公里 8 在 GSM 系统中 正常小区的最大半径是 35 公里 这主要是因为什么因素的限制 D A 手机的发射功率 B 基站的发射功率 C 误码率 D TA 值 9 小区选择是由以下哪些网元参与完成 B A BSC MS B MS C BTSE MS D MS BTSE BSC 10 BSC 内小区切换是由以下哪些网元参与完成 D A BSC MS B MS C BTSE MS D MS BTSE BSC 11 周期位置更新的主要作用是 D A 防止对已正常关机的移动台进行不必要的寻呼 B 定期更新移动用户的业务功能 C 防止移动台与网络失步 D 防止对已超出信号覆盖范围或非正常掉电的移动台进行不必要的寻呼 12 中国移动使用的频段选频式直放站的工作频带应符合上行 下行 的要求 AC A 890 909MHZ B 909 200 915MHZ C 935 954MHZ D 954 200 960MHZ 13 在人口密集的市区 最适合使用以下哪种网络结构 D A 伞形小区 普通小区 B 伞形小区 普通小区 微蜂窝 C 伞形小区 微蜂窝 D 普通小区 微蜂窝 14 无线直放站的服务天线一般采用何种类型的天线 B A 全向天线 B 定向天线 C 抛物面天线 D 八木天线 15 按国家的直放站技术指标 单载波的 GSM 直放站输出功率不大于 C A 50W B 20W C 30W D 40W 16 在测量直放站使用标准输出负载是一个能承受被测设备输出功率的 非辐射性电 阴负载 B A 60 B 50 C 40 D 30 17 GSM 信道选择式直放站所在施主小区的载波数必须 直放站的信道数 B A 大于或等于 B 小于或等于 C 小于 D 大于 18 分别在直放站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测试其至施主天线和覆盖天线的驻波比 其驻波比 要求小于 C A 1 3 B 1 4 C 1 5 D 1 6 19 分别在直放站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测试上下行噪声电平 要求直放站的上行噪声小于 dBm B A 30 B 36 C 120 D 60 20 直放站标准输出负载是一个能承受被测设备输出功率的 欧姆非辐射性电阻负载 A A 50 B 75 C 125 D 90 21 下列直放站采用的设备中 没有信号放大功能 C A 直放机 B 有源天线 C 耦合器 D 干线放大器 22 若直放站的收发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不能达到要求 会对系统造成什么影响 C A 上行信号增益过大 B 下行信号增益过大 C 系统自激 D 天线不工作 23 无线中继站中由于使用了宽带放大器 带内的所有信号均得以放大 容易造成多个 信号间的何种干扰 C A 同频干扰 B 阻塞干扰 C 交调干扰 D 杂散干扰 24 测试室外无线直放站收发信两端的隔离度 直放站收发信隔离度的要求 A A 隔离度 I 直放站实际工作增益 G 10dB B 隔离度 I 直放站实际工作增益 G 20dB C 隔离度 I 直放站实际工作增益 G 30Db D 隔离度 I 直放站实际工作增益 G 15Db 25 以直放站为信号源的室内覆盖系统 覆盖区域内误码等级为 A A 不小于 85dBm 占 90 B 不小于 85dBm 占 95 C 大于 85dBm 占 95 D 大于 85dBm 占 100 26 以基站为信号源的室内覆盖系统 要求电梯覆盖区域内场强为 C A 不小于 90dBm 占 95 B 不小于 90dBm 占 90 C 大于 90dBm 占 100 27 100mW 等于 dBm C A 40 B 33 C 20 D 30 28 移动台在空闲状态下的小区选择和重选是由网络实体 来决定的 D A MSC B BSC C BTS D MS 29 GSM 系统所使用的多址方式为 D A 码分多址 B 时分多址 C 频分多址 D B 与 C 都用 30 若定义移动台的最大发射功率为 33dBm 则其对应的功率为 瓦 C A 5W B 10W C 2W D 1W 31 直放站系统中覆盖天线与施主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应大于直放站实际工作增益加上 dB 的冗余储备 C A 3 B 5 C 10 32 对于室外直放站 要求施主小区信号强度一次强小区信号强度 dB B A 6 B 10 C 12 33 小区内切换将在 的情况下发生 A A 强信号质差 B 弱信号质差 C AW ON 时 D 小区拥塞时 34 PDCH 信道分配不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在 B A 强信号质差 B 弱信号质差 C AW ON 时 D 小区拥塞时 35 一个 GPRS 的手机最多可能占用 个信道 D A 1 B 2 C 4 D 8 36 有多个用户在一个小区中上 GPRS 在小区 GSM 话务较繁忙有轻微拥塞的情况下以 下哪种操作能较明显的改善用户上网的速度 D A 将 TBFLIMIT 设小点 B 将 TBFLIMIT 设大点 C 改变 PDCHALLOC 方式 D 增加 PDCH 数 37 有三个小区 A B C 距离较近 B 和 C 的 BCCHNO 和 BSIC 相同 A 和 B 有邻区 关系 和 C 没有邻区关系 如此将可能造成以下哪种现象 B A A 切出成功率降低 B 接通率降低 B A 切出成功率降低 C 接通率降低 C A 切入成功率降低 B 接通率降低 D A 切入成功率降低 C 接通率降低 38 如果发现 BSC 空闲信道测量结果是四 五级干扰带内的信道数较大 可能是 B A 该小区的频率干扰太严重 应进行频率调整 B 小区周围可能存在同频放大器而出现上行链路干扰 应检覆盖区域内的同频放大 器 C 小区的发射下线的下倾角太小 结果接收到太多的干扰信号 应增大下倾角 D 小区的接收天线的灵敏度太大 应更换低增益的天线 39 为什么要在 GSM 系统上引进 GPRS C A 为了改善话音质量 B 为了更好的覆盖 C 为了提供新的数据业务 40 手机不可能从 状态直接转换到 状态 C A idle ready B ready idle C idle standby D standby idle 41 按照 GSM 协议 如果 MS 在通话过程中由于移动跨位置区时 以下哪种情况会发 生 B A 先进行位置更新流程再完成通话 B 通话结束后进行位置更新 C 不进行位置更新 D 掉话 然后进行位置更新 42 在空中接口协议栈中 由 BTSE 处理的协议有 A A LAPDm B MM C CM D BSSAP 43 DCS1800 上下行的频率间隔是 D A 45MHz B 200KHz C 75MHz D 95MHz 44 GSM 系统内的主要干扰为 A A 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 B 同频干扰和符号间干扰 C 同频干扰和工业干扰 D 邻频干扰和符号间干扰 45 无线信号在自由空间的衰落情况是 传播距离每增大一倍 信号强度减小 B A 3dB B 6dB C 9dB 46 无线信号在水面上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损耗 A A 小 B 大 C 一样 47 无线信号的频率越高 在空气中传播的损耗越 B A 小 B 大 C 一样 48 切换信令所使用的逻辑信道为 D A TCH B CCCH C SDCCH D FACCH 49 对于 GSM 系统 手机在通话状态中每 向网络提供一次测量报告 其中包含了 4 个 TCH 复帧 C A 120 ms B 240 ms C 480 ms D 960 ms 50 室内有源分布系统中 维护时一般需对以下器件进行性能测试 A A 干线放大器 天线 B 耦合器 C 功分器 51 BSC 依靠哪一个参数识别手机所报告的相邻小区信号强度为所需要测量的小区信号 强度 D A BA1 和 BA2 表 B 小区 CGI C 测量的 BSIC D 测量的 BCCH BSIC 52 采用 AMR 技术的原因为 C A 提高数据业务的速率 B 提高小区的容量 C 提高语音的音质 D 降低掉话率 53 BTSE 的告警消息最终存放在 D A BTSE B BSC C MSC D OMC 54 功率的单位有 A A mW dBm B dB dBm C dBm dbi 55 衰减器的主要用途是 B A 改变相位 调整电路中信号的大小 B 调整电路中信号的大小 改善阻抗匹配 C 改善阻抗匹配 改变相位 56 网络中出现同频同 BSIC 时 A A 有可能会出现切换成功率低 话音接通率低 信令接通低 B 一定会出现切换成功率低 话音接通率低 信令接通低 C 对信令接通率无影响 D 对通话质量有影响 57 如果发现小区的信令信道出现拥塞 最有效的方法是调整下列哪个参数 A A SDCCH B RLINKT C KOFFSET D LOFFSET 58 测试时 TA 5 MS 与基站的距离约为 米 B A 600 米 B 2500 米 C 3000 米 D 1100 米 59 以下关于 CS 1 和 CS 4 的说法正确的有 A A 物理层的传输数率相同 B 都可以用于传输语音 C 都采用了 Convulational Coding D 采用 CS 4 编码的空中信道在 Abis 口上只需要一个对应的子时隙来传输其数据 60 下面那种不属于据引起切换的原因 D A 通话质量差 B 信号电平低 C TA 值过大 D TCH 信道拥塞 61 对于 90 度的方向性天线 它的含义是 B A 天线覆盖范围是 90 度 B 天线半功率点是 90 度 C 天线安装方向为 90 度 D 以上都不正确 62 在 EDGE 中 关于 MCS 1 至 MCS 9 说法正确的有 D A 都采用了 GMSK 调制技术 B 有些采用了 GMSK 有些采用了 4PSK 调制技术 C 都采用了 8PSK 调制技术 D 有些采用了 GMSK 有些采用了 8PSK 调制技术 63 以下哪些器件不是宽带直放站的内部器件 B A 低噪放 电调衰减器 B 载波选频模块 波分复用器 腔体滤波器 C 监控模块 电源模块 D 双工滤波器 64 用于承载 BSSAP 的协议层为 C A MTP B MAP C SCCP D TCAP 65 GSM900 上下行的频率间隔是 A A 45MHz B 200KHz C 75MHz D 95MHz 66 某外国用户漫游到中国 通过 GPRS 方式上网 需要经过的设备是 B A 中国 SGSN 中国 GGSN B 中国 SGSN 外国 GGSN C 外国 SGSN 中国 GGSN D 外国 SGSN 外国 GGSN 67 导致 MS 切换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属于强制性切换的有 A A 功率太低导致的切换 距离原因导致的切换 B 更好小区 Better Cell 切换 距离原因导致的切换 C Direct Retry 切换 更好小区 Better Cell 切换 D 更好小区 Better Cell 切换 距离原因导致的切换 68 GSM 功率控制针对的最小对象是 C A 小区 B TRX C 时隙 D 基站 69 手机在服务小区接收到的系统消息中中 NCC Permitted 一项的取值为 00101000 此 时周围 2 个邻区的 NCC 分别为 3 和 4 请判断下列哪个说法正确 A A 可以切换到 NCC 3 的小区 B 可以切换到 NCC 4 的小区 C 两个邻区都可以切换 D 两个邻区都不能切换 70 为了实现空间分集接收 900 与 1800 的天线距离分别至少为 B A 2 3 米 4 6 米 B 4 6 米 2 3 米 C 2 3 米 2 3 米 D 4 6 米 4 6 米 71 可以通过跳频有效地改善 B A 时间色散 B 多径衰落 C 互调干扰 D 码间干扰 72 话音信号的间断传输 DTX 的直接作用不包括 C A 减少空中干扰 B 降低移动台电池消耗 C 优化话音质量 73 LAI 由 组成 A A MCC MNC LAC B MCC MNC MSIN C MCC MNC LAC CI D NCC BCC 74 当应用跳频技术时 哪些载波或时隙不能跳 A A BCCH 载波不能跳 B BCCH 载波的 TS0 和 TS1 不能跳 C BCCH 载波的 TS0 不能跳 D 所有传送 BCCH 和 SDCCH 的时隙都不能跳 75 在 GSM 无线接口中 语音传输速率 编码速率 信道总速率分别是 C A 13Kbit s 16Kbit s 22 8kbit s B 16kbit s 22 8kbit s 30kbit s C 13kbit s 22 8kbit s 270kbit s D 13kbits 16kbit s 270kbit s 76 MS 最多可同时测量多少个相邻小区的 BCCH 信号强度 D A 6 B 12 C 24 D 32 77 某种三端无源器件 不考虑插损 当输入信号功率为 36 dBm 时 测得输出端 1 的信 号功率为 29 dBm 另一输出端测得的功率为 35 dBm 则此无源器件为 D A 二功分器 B 三功分器 C 7 1 耦合器 D 4 1 耦合器 78 某站安装时 同站小区间有部分天馈线交叉接错 可能会出现下面情况 B A 合路器解开后立即出现 VSWR 告警 B 载波可以解开 基站没有故障 业务统计时才发现问题 C 交叉接错的天馈线相应的载波的合路器无法解开 D 全部载波的合路器都无法解开 79 为了克服系统在某些情况下接收不到移动台的关机信号而使系统对已关机的 MS 进 行无效的寻呼 系统采用了隐分离技术 B A 设置是设置隐分离的时间 B 周期性登记时间 C 位置登记时间 D MS 的关机时间 80 以下关于 DTX 的描述 是错误的 B A 采用 DTX 既可以延长手机电池的使用时间 又可以减少无线网络的干扰 B DTX 指有话音信号时发送话音 没有话音信号时发送空闲脉冲 C 系统采用 DTX 时需要有 transcoder 的支持 D 上下行链路都可以采用 DTX 81 你对天线的增益 dBd 是如何认识的 C A 这是一个绝对增益值 B 天线是无源器件 不可能有增益 所以此值没有实际意义 C 这是一个与集中幅射有关的相对值 D 全向天线没有增益 而定向天线才有增益 82 GSM 采用 技术 B A 频分多址 B 时分多址 C 码分多址 D 空分多址 83 1 个小区最多可以有 条 GPRS 物理信道 D A 8 B 16 C 32 D 由可用的 TCH 数限制 84 GPRS 的数据传输速率理论最高值是 D A 9 6kb s B 30 40K s C 96Kb s D 171 2Kb s 85 EDGE 理论上能够达到的最高速率为 B A 2Mbps B 384kbps C 256kbps D 512kbps 86 SCH 用于向移动台发送 信息 C A 频率校正信息 B 功率控制及时间提前量 C TDMA 帧号和 BSIC D 系统信息 87 某基站站型为S4 4 4 每个小区均配置了29个TCH信道 假设呼损率为2 每用 户平均忙时话务量为0 025Erl 结合下面的爱尔兰B表 计算得该基站可以容纳 个用 户 D 每小区载 波数 TCH数话务量 Erl 2 5 162 272 96 2148 29 73 32114 0316 18 42921 0323 82 53627 3330 65 A 2493 B 2503 C 2513 D 2523 88 位置更新分为 正常位置更新 周期性位置更新和 A A IMSI 附着和分离位置更新 B 下行位置更新 C 上行位置更新 D 随机位置更新 89 在切换过程中 目标小区的选择是由 决定的 A A 全部由 BSC 决定 B 全部由 MSC 决定 C 同一 BSC 内由 BSC 决定 不同 BSC 之间由 MSC 决定 D 同一 BSC 内由 MSC 决定 不同 BSC 之间由 BSC 决定 90 下列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到系统的切换性能 C A 频率及 BSIC 规划 逻辑信道的映射方案 B 多层小区间的门限值及逻辑信道的映射方案 C 频率及 BSIC 规划 多层小区间的门限值 D 上面三个答案都不对 91 以下关于寻呼 Paging 的说明 哪个是错误的 A A 对 MS 的寻呼是由 BSC 发起的 B 系统是通过 IMSI 或 TMSI 对 MS 进行寻呼的 C 系统在 MS 所在的位置区域范围内对该用户进行寻呼 D 对 MS 的寻呼是由 MSC 发起的 92 移动台接入网络时 它首先占用的逻辑信道是 C A AGCH B PCH C RACH D BCCH 93 若手机采用 TMSI 鉴权失败 则 C A 网络向手机发 鉴权失败 B 继续使用 TMSI 发起鉴权 C 继续使用 IMSI 发起鉴权 D 没有任何反应 94 如果某小区的 BSIC 为 44 在该小区的系统消息表将所有的 NCC 禁止 那么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D A 开关机时用户无法在该小区上网 B 用户无法从该网络中的别的小区重选到该小区 C 用户无法从该小区重选到任何小区 D 用户无法从该小区切换到别的小区 95 在下面哪些情况可能会出现用户不在服务区 A A 某小区 SDCCH 遇全忙次数较高 被叫手机在作位置更新 B BSC 丢失 MSC 发来的第一个 PAGING 消息 C 手机正常关机 96 小区重选时的参数 惩罚时间 和 临时偏移 作用于 B A 当前驻留小区 B 邻小区 C 所有小区 D 以上都不对 97 鉴权的目的是 A A 检查 MS 提供的 IMSI 是否真实 提供 MS 一个新的 Kc B 检查 MS 提供的 IMSI 是否真实 提供 MS 一个新的 RAND 随机数 C 检查 MS 提供的 IMSI 是否真实 提供 MS 一个新的 Ki 98 如果空闲状态下手机用户改变所属小区会通知网络吗 C A 会 B 不会 C 会 如果同时改变了位置区的话 D 会 如果同时改变了所属 BSC 99 极化是指天线辐射的电场矢量在空间的取向 可以分为线极化 圆极化 椭圆极化等各 种形式 天线极化又分为 不同极化的电波在传播时有不同的特点 A A 垂直极化 水平极化 B 天线极化 水平极化 C 天线极化 双极化 D 双极化 水平极化 100 单极化天线所采取的空间分集方式与双极化方式相比 双极化天线最主要的优 点是节省空间 方便安装 C A 效果一样 B 效果要稍好一些 C 效果要差一些 2 WLAN 基础理论体系篇 基础理论体系篇 AP 1 在我国公共免费开放的 5 8GHz 频段范围为 B 可用的带宽 D A 2400 2483 5MHz B 5725MHz 5850MHz C 83 5MHz D 125MHz 2 在我国无线网络中规定 802 11A 的工作频段范围为 B 可用的带宽 D A 2400 2483 5MHz B 5725MHz 5850MHz C 83 5MHz D 125MHz 3 2 4G 频段在国内有 个信道 5 8G 在国内有 个信道 D A 11 4 B 11 5 C 13 4 D 13 5 4 在下列协议中 理论上最高物理速率支持 54Mbps 且都采用 OFDM 调制技术的协议 C D A 802 11 B 802 11b C 802 11a D 802 11g 5 在无线局域网的拓朴结构中 关于对等模式 Ad hoC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 A Ad Hoc 模式需要使用无线网桥以连接两个或多个无线客户端 B Ad Hoc 模式需要使用 AP 以连接两个或多个无线客户端 C Ad Hoc 模式不需使用 AP 或无线网桥 D Ad Hoc 模式需要使用 AP 和无线网桥以连接两个或多个无线客户端 6 在无线局域网的拓朴结构中 关于集中模式 Infrastructure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B A 集中模式 InfrastructurE 需要使用需要一个或多个 AP B 集中模式 InfrastructurE 中任两客户通讯必须通过 AP C 集中模式 InfrastructurE 不需使用 AP 或无线网桥 D 以上说话都不正确 7 作为使用 5 8G 频率范围的 802 11A 协议 在地区码为 CN 时可公共开放可使用的信道是 A B C D E A 149 B 153 C 157 D 161 E 165 CN 中国 8 作为使用 5 8G 频率范围的 802 11A 协议 在地区码为 CN 时可使用的最大信道数量是 B A 4 B 5 C 8 D 12 9 802 11g 保护机制的作用是 D A 使 802 11g 客户端可以漫游到 11b AP 下 B 使 802 11b 无线网卡可以使用 802 11g 数据传输速率传输数据 C 可以将 802 11g AP 发射功率设置为 30 mW D 保证与 802 11b 无线网卡的兼容性 10 下列关于 802 11g WLAN 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B C A 802 11g 设备兼容 802 11a 设备 B 802 11g 设备兼容 802 11b 设备 C 802 11g 54 Mb 的调制方式与 802 11a 54 Mbps 的调制方式相同 都采用了 OFDM 技术 D 802 11g 提供的速率与 802 11b 相同 11 802 11n 通过对 和 进行技术改进 可实现 300Mbps 传输数率 C A 物理层 LLC 层 B 数据链路层 LLC 层 C 物理层 MAC 层 D 数据链路层 MAC 层 12 802 11MAC 层负责客户端与 AP 之间的通讯 报文分为 A B C A 数据帧 B 控制帧 C 管理帧 D 以上都不是 13 在无线覆盖以及无线桥接的操作调试中 如果无法终端搜索不到 SSID 或者桥接搜索 不到对端信号 以下方法中可以确认 AP 是否发送 Beacon 帧的是 B C D A 使用 Network Stumbler 扫描信道 B 使用 AirMagnet 软件进行空口扫描抓包 以确认 AP 是否发送 Beacon 帧 C 登录到 AP 上通过隐藏命令查看参数 BeaconIntCnt 是否在增长 D 使用 Omnipeek 软件进行空口扫描抓包 以确认 AP 是否发送 Beacon 帧 14 在 WLAN 中用来解决隐藏节点的问题所用到的传输技术为 C A CSMA CA B CSMA CD C CTS RTS D CTS to self 15 以下属于 IEEE802 11 无线局域网工作组中的 MAC 部分的是 A B C D E A 802 11e B 802 11i C 802 11h D 802 11s E 802 11f 16 以下属于 IEEE802 11 无线局域网工作组中的 PHY 部分的是 A B C D E A 802 11 B 802 11b C 802 11a D 802 11g E 802 11n 17 下列定义了无线局域网的服务质量 quality of service QOS 例如对语音 IP voice over IP 的支持 A A 802 11e B 802 11h C 802 11i 18 下列关于 802 11i 标准的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 A 802 11i 标准定义了基于 AES 的全新加密协议 CCMP B WPA 采用 802 11i 的草案 3 为蓝图设计 这个协定包含了向前兼容 RC4 的加密协 议 TKIP C WPA2 是经由 Wi Fi 联盟验证过的 IEEE 802 11i 标准的认证形式 D 相比 802 11i WAPI 是一个更为先进的安全标准 该标准由中国于 2003 年 5 月颁 布 19 协议规定最多可同时定义几个 WEP 密钥 D A 1 B 2 C 3 D 4 E 5 20 SSID 标示了一个无线服务 这个服务的内容包括了 A B C D A 接入速率 B 工作信道 C 认证加密方法 D 网络访问权限 21 关于二层漫游描述为在同一个子网内的 AP 间漫游 是否正确 A A True B False 22 关于三层漫游描述为在在不同子网内的 AP 间漫游 是否正确 A A True B False 23 移动规范中 室内放装型设备的输出功率是多少 A A 100mW B 200mW C 50mW D 500mW 24 AP 建议的供电方式 C A 交流 B 直流 C PoE 25 在实际应用中 WLAN 无线客户端要获得较好的上网效果 边缘场强最好 B A 90dBm B 75dBm C 80dBm 26 VLAN 与传统的 LAN 相比 具有以下哪些优势 ABCD A 有效限制广播风暴 分割广播域 B 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 C 减少移动和改变的代价 D 虚拟工作组 27 在无中继情况下 五类非屏蔽网线的理论最大传输距离为 A A 100 米 B 150 米 C 80 米 28 信噪比测试中一般要求 SNR A A 20B 15C 10 29 经常使用的 WLAN 信号信噪比测试软件为 A A Network Stumbler B IxChariot C WirelessMon 30 为满足同 AP 下用户隔离 WLAN 设备需开启的功能是 A A AP 下用户隔离 B AC 下用户隔离 C 防 DOS 攻击 31 IEEE802 11g 能提供的接入最高速率为 C A 100Mbps B 33Mbps C 54Mbps 32 VLAN 可以基于以下哪种方式划分 ACD A 基于 IP 地址划分 B 基于网络层次划分 C 基于 MAC 地址划分 D 基于端口划分 33 对于 CSMA CD 说法正确的是 B A 是 CDMA 技术的一种电信通讯机制 B CSMA CD 的中文含义是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冲突检测 C 以太网交换机 网桥 HUB 都可以支持 D 下一代的通讯技术 34 为用户增加带宽的方法可以为 ABCD A 组建交换式以太网 B 增加链路速率 C 减少在同一共享介质线缆段上的设备数量 D 减少用户 35 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登录到交换机 A B C D A 远程 telnet 登录 B 通过 CONSOLE 线登录 C 远程拨号登录 D 以上都可以 36 瘦 AP 模式下 下列说法不对的是 B A 瘦 AP 模式下 如果关联不上 AC 会每 5 分钟重启一次 B 瘦 AP 模式下 如果关联不上 AC 会每 10 分钟重启一次 C 瘦 AP 模式下 如果关联不上 AC 会每 30 分钟重启一次 D 瘦 AP 模式下 如果关联不上 AC 会每 1 分钟重启一次 37 POE 交换机单端口最大输出功率 B A 12 9W B 15 4W C 19 6W 38 下列关于 Null 帧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B A 它是由 MAC 标头与 FCS 标尾所组成 B 在 802 11 网络中 移动工作站会利用 Null 帧来通知基站省电状态的改变 C 在帧交换过程中用来保护传输介质 D 必须同时将 Frame Control 帧控制 位的 Power Management 电源管理 位设为 1 39 在 AC Fit AP 的组网中 Fit AP 可通过下列 A B C 哪几种方式注册到 AC A 二层方式 AP 与无线交换机直连或通过二层网络连接 B 三层方式 AP 通过三层网络连接时 通过 DHCP option 43 方式取得 AC 地址 C 三层方式 AP 通过三层网络连接时 AP 通过 DHCP server 获取 IP 地址 DNS server 地址 域名 D 四层方式 AP 通过三层网络连接时 与 AC 建立 TCP 连接 获取注册所需信息 40 下面关于 Fit AP 注册失败的表述中 其中可能的原因是 A B C D A 连接 AP 的网线存在问题 B AC 上关于 AP 的配套信息配置有误 如 serial id 错误 版本不匹配 C AP 三层注册情况下 DHCP Server 中 Option43 配置错误 D AP 设备出现个体异常 上行接口出现异常 41 fit ap 可以工作在以下哪几种模式 B C D A Enchance 模式 B Monitor 模式 C Hybrid 模式 D Normal 模式 42 支持通过 RADIUS 或无线控制器本地数据库认证无线用户 支持的认证方式为 A B C D A 802 1X 认证 B MAC 认证 C PORTAL 认证 D PPPOE 认证 43 AP 同时接上本地电源和 POE 交换机 下面正确是 A A 电源优先供电 B poe 和电源同时进行供电 C POE 优先供电 D 随机选择 44 下面关于 AP PoE 供电及网线要求的描述中 正确的是 B C D A 连接 AP 到上行设备的网线没有特别要求 5 类即可 B AP 上连至交换机的网线要求至少在超 5 类以上 C AP 可以支持 PoE 模块供电 也可以支持 PoE 交换机供电 D PoE 供电时除了对网线类型规格有要求外 其长度也建议在 90 米以内 45 下面各种操作和配置中 可能造成用户无线终端无法搜索到无线信号问题的有 A B C D A 服务模板 service template 没有 enable B AP 天线连接错误或线路硬件存在故障 C 用户笔记本无线网卡的硬件开关没有打开 D 用户开启了无线网卡应用软件 如 Network Stumbler 46 H3C 通过远程 TELNET 到 FAT AP 的默认用户名 密码是 D A H3C H3C B admin admin C admin H3C D admin h3capadmin 47 ZTE 无线控制登陆时缺省的 IP 地址 B 默认登陆用户名 A 默认登陆密 码 C A A admin B 192 168 1 228 C password D admin01 48 MOTO 无线控制器登陆时缺省的 IP 地址是 A 默认登陆用户名 B 密码是 C A 10 1 1 100 B admin C superuser D password 49 对无线上网用户进行 WEB 认证 需在无线控制器 AC 上做如下配置 A B C A 配置 Portal 服务器的 URL 设备重认证时间 B 配置 RADIUS 服务器的 IP 地址 端口号和共享值 C 配置 portal 白名单 允许用户在没有经过认证即可访问的网址 D 以上描述错误 50 以下 Intel 迅驰系列无线网卡支持 11N 协议标准的是 A B D A 4965AGN B 5100AGN C 3965ABG D 5300AGN 51 H3C FIT AP 的功率有以下哪些 A B D A 100Mw B 200mW C 300mW D 500mW 52 ZTE FIT AP 的功率有以下哪些 B D A 100Mw B 200mW C 300mW D 500mW 53 MOTO FIT AP 的功率有以下哪些 A C D A 100Mw B 200mW C 500mW D 1000mW 54 MOTO RFS 7010 10020 WR 无线控制器满配可管理个 Fit AP B 个 Fit AP A 1024 B 256 C 512 D 2048 55 在 AC Fit AP 组网中 Probe 帧是谁发的 B A AP B 网卡 56 以下 H3C AP 可以同时工作在 2 4G 和 5G 频段的是 B D A WA2110 AG B WA2220 AG C WA2210 AG D WA2620 AG 57 以下 ZTE AP 可以同时工作在 2 4G 和 5G 频段的是 D A W860A B W815 C W660A D W615 58 馈线实际使用长度与设计长度的正向误差不大于 A A 10 B 5 C 15 D 20 59 有源设备 交换机 AP 等 安装位置附近确保远离 A B C 设备 A 强电 B 强磁 C 强腐蚀性 60 无线网络优化的手段 B C D A 增加 AP 数量 B 天线的相关调整 C 功率调整 D 信道调整 61 防雷接地线根据设计要求布放 并要求接地线弯曲角度大于 A 曲率半径大于 C A 90 B 120 C 130mm D 90mm 62 使用 WLAN 专用测试仪表或在插有无线网卡 迅驰 2 代以上产品 的笔记本电脑上 运行专用测试软件 优先选用 NetStumbler 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进行覆盖电平测 试 测试指标要求 每 A 测试地点不应少于 1 个 测试点的选取应均匀分布 并 且能够反映该区域的覆盖情况 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 C 以上位置 接收信号 强度大于等于 E A 20 平方米 B 15 平方米 C 95 D 97 E 75dBm F 80dBm 63 在 WLAN 验收测试 Ping AC 或 AC 上连端口的 IP 地址 Ping 包大小为 A Ping 包次数为 C 次 指标要求 时延 响应时间 C 丢包率 E 单用户接入吞吐量的下行速度 G A 1500bytes B 1000bytes C 50ms D 10ms E 3 F 5 G 8Mbps H 1Mbps 64 常用的查看信号的软件 Network Stumbler 当前信号强度小于 80 时可能会显示颜色的 是 B C D E A 绿色 B 黄绿色 C 黄色 D 红色 E 灰色 65 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 A 以上位置 用户终端无线网卡接收到的信噪比 SNR 大于 C A 95 B 97 C 20dB D 15dB 66 关于 在系统吞吐量与接入带宽测试 指标要求在下载过程中没有明显中断 单用 户接入时 在信号强度大于 70dBm 的区域 802 11a 和 802 11g 模式终端平均下载速率 不低于 8Mbps 的描述是否正确 A A True B Flase 67 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 A 以上位置 用户终端无线网卡接收到的信噪比 SNR 大于 C A 95 B 97 C 20dB D 15dB 68 基于 WEB 认证测试 在热点覆盖区域内不同地点使用 用户名 密码 方式进行 A DHCP WEB 认证 记录是否认证成功 指标要求为认证失败次数 C A 20 次 B 10 次 C 1 次 D 3 次 69 基于 SIM 认证测试 使用 SIM 终端 在网络覆盖的区域内不同地点进行 A SIM 认证 记录是否认证成功 指标要求认证失败次数 C A 20 次 B 10 次 C 1 次 D 3 次 70 基于 MAC 认证测试 用户使用即拍即传相机 或可模拟此功能的笔记本测试终端 在网络覆盖的区域内不同地点进行 A MAC 认证 记录是否认证成功 指标要 求认证失败次数 C A 20 次 B 10 次 C 1 次 D 3 次 71 基于 WAPI WEB 下线测试 使用 WAPI 终端 在 WAPI 网络覆盖的区域内不同地点 使用 用户名 密码 方式进行 A WEB 认证 接入超过 1 分钟后 进行下线 记录是否下线成功 指标要求认证失败次数 C A 20 次 B 10 次 C 1 次 D 3 次 72 WEB 认证接入时延测试 要求选取设计覆盖范围内不同地点 不同 AP 重复进行 A 接入测试 分别记录响应延时 指标要求 平均登陆时延不大于 D A 20 次 B 10 次 C 3 秒 D 5 秒 73 基于 WEB 用户下线测试 在热点不同覆盖区域使用 用户名 密码 方式进行 A Web 认证 接入超过 1 分钟后 进行下线 记录是否下线成功 指标要求下线失败次 数 C A 20 次 B 10 次 C 1 次 D 3 次 74 基于 SIM 用户下线测试 在热点不同覆盖区域分别进行 A SIM 认证 接入超过 1 分钟后 进行下线 记录是否下线成功 指标要求下线失败次数 C A 20 次 B 10 次 C 1 次 D 3 次 75 笔记本终端由目前接入 AP 的覆盖范围移动至相邻 AP 的覆盖范围内后 一直进行的 Ping 本地网关仍然成功 连续测试 A 以上 测试包含热点所有相邻 AP 且 AP 切 换成功率测试指标不小于 C A 10 次 B 20 次 C 90 D 97 76 在无线网桥验收测试中点对点 Ping 包测试中 一台笔记本接入其中一个远端 另一 台笔记本接入近端 接入远端的笔记本 Ping 接入近端笔记本的 IP 地址 Ping 包大小为 A Ping 包次数为 C 指标要求响应时间 时延 不大于 E Ping 包的丢包率不大于 G A 1500bytes B 1000bytes C 100 次 D 500 次 E 10ms F 3ms G 3 H 1 77 在无线网桥验收测试中点对点传输带宽测试中 一台笔记本接入其中一个远端 另 一台笔记本接入近端 接入远端的笔记本登录接入近端笔记本的共享文件夹 进行 100M 文件的上传下载操作 重复 3 次 记录平均上传下载速率 测试指标要求 要求 在下载过程中没有明显中断 要求平均下载速率不低于 D A 54Mbps B 10Mbps C 24Mbps D 15Mbps 78 无线网桥验收测试中多点对点 Ping 包测试 第一台笔记本接入其中一个远端 第二台 笔记本接入另一个远端 最后一台笔记本接入近端 所有接入远端的笔记本同时 Ping 接入近端笔记本的 IP 地址 Ping 包大小为 1500bytes Ping 包次数为 C 次 要求响应时间 时延 不大于 E Ping 包的丢包率不大于 G A 1500bytes B 1000bytes C 100 次 D 500 次 E 10ms F 3ms G 3 H 1 79 无线网桥性能测试表 点对点 A 远端 Ping 近端响应时间 10ms B 远端 Ping 近端丢包率 3 C 传输带宽 下行传输带宽 15Mbps 上行传输带宽 5Mbps 80 无线网桥性能测试表 多点对点 A 远端 Ping 近端响应时间 10ms B 远端 Ping 近端丢包率 3 81 如用户需要 WLAN 网络实现漫游功能 多台 AP 必须使用相同 B A AP 信道 B SSID C 管理 IP 地址 D VLAN 82 在实施无线网络勘测前 需要准备的常用软件 A B C D A AIRMAGNET B NETSTUMBLER C NETIQ CHARIOT D EKAHAU 83 下列哪种设备能使用标准 POE 交换机供电 A B A W860A B W815 C W812 D W660A 84 当室外型 WLAN 设备使用外接天线时 对于馈线的选择有哪些原则 ABC A 馈线接口必须与所选天线匹配 B 馈线阻抗为 50 欧 C 通常选择 1 2 规格馈线 D 馈线长度不能超过 1 米 85 无线客户站搜索不到 WLAN 信号 有可能是什么原因 ABC A 客户站无线网卡不支持 12 13 信道 B AP 设置为桥接模式 C AP 无线模式为 11G D AP 启用 802 1Q VLAN 86 在多个频道同时工作的情况下 为保证频道之间不相互干扰 要求两个频道的中心 频率间隔不能低于 C A 15MHZ B 22MHZ C 25MHZ D 35MHZ 87 WLAN 与 2G 3G 共用室内分布系统时 1 2 馈线的线损为 B dB 7 8 馈线的 线损为 C dB A 21 B 12 1 C 7 D 4 88 WLAN 中 ESS Extended Service Set 是采用相同的 B 的多个 BSS 形成的 更大规模的虚拟 BSS A APN B SSID C Hostname D Domain name 89 在 WLAN 的覆盖区域内 用户的无线客户端检测不到信号 可能的原因是 ABC A 配置有误可能导致 AP 没有发射信号 B 信号弱可能导致覆盖不到 C 客户端错误设置可能导致搜索不到信号 D DHCP 服务器地址池内的地址已全部分配完而无法给用户分配 IP 地址可能导致搜 索不到信 90 在 WLAN 的覆盖区域内 用户的无线客户端能检测到信号却无法接入网络 可能的 原因是 ABCD A AP 配置不当会导致无法接入无线网络 B 信号干扰影响客户端连接效果 C 客户端设置不当会导致无线使用异常 D 信号强度无法满足客户端接入要求 91 在 WLAN 的覆盖区域内 无线客户端能接入网络 但批量用户工作异常 可能的原 因是 ABDE A 版本不匹配可能造成运行不正常现象 B 设备安装不规范会造成无线网络隐患 C 配置有误可能导致 AP 没有发射信号 D 复杂的无线环境会影响网络接入效果 E 有线带宽占用 网络攻击等问题会影响网络接入效果 92 AC 接入控制器 在 WLAN 与 Internet 之间充当网关功能 将来自不同接入点的数 据进行汇聚 接入 Internet AC 的主要功能是 ABCD A 对用户进行认证 管理 B 对带宽 访问 切换 安全进行控制 C 收集计费信息并支持各种计费策略 D 实现强制 Portal 应用 用户可以输入任何 URL 地址 宽带接入服务器强制下推 Web 页面 93 信道规划基本原则 A B C D A 同一区域内所选的频率应该至少间隔 25MHz 我们可以使用 3 个不重叠信道 如 信道 1 6 11 B 相邻 AP 选择不同的信道 并确保在选择相同信道号的 AP 之间 有其它选择了不 同信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