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1讲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考点一宋明理学 主干回顾 一 背景1 道教 佛教等的传播 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2 唐宋士大夫们掀起了 运动 儒学复兴 二 理学的概念 将儒家的忠 孝 节 义提升到 的高度 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 又称新儒学 天理 三 创立 北宋五子 精神结构 气学 天理 仁 四 成熟 朱熹理学1 内容 1 理气论 互相依存 理先于气 理不能离开气 2 修养论 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 即 慎思明辨 强调 仁 和仁者境界 3 政治理论 道的价值内涵是 干预政治的关键是 正君心 理气 格物致知 三纲五常 特别提醒 1 宋明理学对儒学的新发展宋明时期 儒学吸收佛 道思想 将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社会道德规范融进天理之中 将儒家思想中的 天人合一 思想发展成 天人一理 进一步用 三纲五常 维系专制统治 压抑人们的自然需求 使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 思辨化的过程 是中国儒学的大发展 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 2 格物致知 的含义 格物致知 就是花时间 讲方法 深刻探究万事万物的本质 以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格物是致知的基础 致知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 2 影响 朱熹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 他的思想对维护 起了重要作用 专制主义政治制度 特别提醒 3 正确理解 理学 和 理 的涵义 1 理学是以 理 或 天理 为核心 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 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它的出现标志着儒学的成熟 2 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是天地万物遵循的普遍原则 其实质是封建的儒家伦理道德规范 主要是三纲五常 五 发展 陆王心学1 概况 心即理也 发明本心 心学 心外无物 知行合一 特别提醒 4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关系 5 心学 与 理学 不是继承关系 理学 和 心学 是从属关系 心学 是 理学 的一个流派 心学 也是 理学 2 地位 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 特别提醒 6 宋明理学的积极作用 1 具有和谐意识 强调人与自然 家庭 国家的和谐意识 2 具有忧患意识 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 奋发进取 为理想不懈追求 3 崇尚道德 重义轻利 强调自我约束 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4 强调身体力行 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 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史论要旨 1 北宋五子开创了理学 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 陆王心学推进了理学新的发展 2 程朱理学主张 理 是万物的本原 强调格物致知 陆王心学认为 心 是万物的本原 强调内心的修养 3 理学追求的 理 即儒学倡导的忠孝节义 三纲五常观念 实质是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4 理学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力量 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史料探究 1 朱熹的思想主张材料 天理 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 仁义礼智 便是天理之件数 格物须是到处求 博学之 审问之 谨思之 明辨之 皆格物之谓也 若只求诸己 亦恐有见错处 不可执一 朱子语类 探究1 据材料 概括朱熹的基本主张 提示 朱熹强调天理就是三纲五常 与儒家传统道德一致 要通过博学 审问 谨思 明辨等途径实现 2 理学的影响及发展原因材料 2015 江苏单科改编 理学家提出 理 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 它以儒家的礼法 伦理思想为核心 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 形成了析理精微 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 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理学家以儒家 圣人 为最高境界 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 道德精神的意义 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 不相信灵魂不灭 轮回转世之说 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 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马克垚 世界文明史 探究2 据材料 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儒学由 粗糙 趋向 精微 的原因 提示 1 作用 引导人们关注现实 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 2 原因 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 冲击 复兴儒学的需要 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区别材料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 不仅如此 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 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 析心与理为二 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 阳明说 如其理外在于心 则亲没之后 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陈荣捷 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探究 材料中两派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 提示 程朱认为理是万物本原 王守仁认为心是万物本原 程朱主张探究外物 王守仁强调内心自省 名家评史 观点 理学将伦理之理与物理之理 心理之理混为一体 朱子的穷学问也不是以穷学问为目的 而是以宇宙事物去证实他心中的伦理和道德 理学家的思想 因其目的是 卫道 表示其文化的保守性格 他们的思想 将人欲与天理对立 抹杀个人私利观 替以后专制皇权加强张本 其影响所及 达几百年 今日中国民法未尽展开 仍有以道德观念代替法律的倾向 也不能与宋儒无关 黄仁宇 现代中国的历程 解读 本段材料描述了史学家黄仁宇对理学的评论 1 理学的发展 从哲学的高度 将伦理 物理 心理之理混同 以一切知识去证实儒家伦理道德 对立天理与人欲 抹杀个人私利观 以卫道为目的 文化性格保守 2 理学的消极影响 为皇权专制张本 以道德代替法律 影响中国近代法制化建设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主干回顾 一 李贽1 思想 1 提出 穿衣吃饭 即是人伦物理 提出 童心说 2 反对盲从孔子 认为儒家经典不是 3 写作风格上 主张 反对摹古文风 2 影响 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一定意义上反映了 时代的要求 万世之至论 真心 资本主义萌芽 特别提醒 1 明末清初儒家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原因 1 经济因素 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 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 阶级基础 工商业市民阶层队伍扩大 3 思想因素 宋明理学日益僵化 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 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因循守旧 4 政治因素 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专制统治走向腐化 2 评价李贽的思想 1 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带有民主性的色彩 代表了中小地主阶级和工商业者的利益 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2 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 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二 黄宗羲1 思想 1 批判 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 2 限制君权 以 取代 一家之法 以 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3 反对重农抑商 认为 2 影响 为中国近代反 的思想家们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 君主专制 天下之法 工商皆本 专制主义 学校 三 顾炎武1 思想 1 提倡 批判君主专制 提出 2 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提出 的思想 梁启超归纳 2 地位 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 经世致用 众治 天下兴亡 匹夫 有责 四 王夫之1 思想 1 政治观 主张 抨击 孤秦 陋宋 2 哲学观 在 气一元论 基础上 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 和社会史观 强调 天地之化日新 循天下之公 自然史观 2 地位 王夫之的 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哲学思辨 特别提醒 3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共同点 1 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主张限制君权 2 经济上重视手工业 商业的发展 主张 工商皆本 3 思想上批判继承儒学 主张 经世致用 五 唐甄1 思想 1 儒学能定乱除暴安百姓 2 大胆批判 对 官 也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专制君主 2 评价 1 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对专制主义君权和官吏腐败行为的批判 并没有上升到 的高度 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 3 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 仍然没能跳出儒家修身 齐家 治国 的理想 制度批判 平天下 特别提醒 4 明清之际的进步儒学思想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1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虽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作用 但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 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 更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制度的主张 2 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 仍然没有跳出 修齐治平 的儒家传统思想范畴 因此绝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史论要旨 1 李贽的离经叛道思想 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儒家传统道德 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战斗精神 2 明清进步思想家批判宋明理学 反对君主专制 倡导经世致用和唯物思想等 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 3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 三大进步思想家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 史料探究 1 李贽的思想材料千百余年 而独无是非者 岂其人无是非哉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故未尝有是非耳 虽使夫子复生于今 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 无以孔子之定本行赏罚 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 藏书 探究1 据材料指出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是怎样的 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提示 1 李贽认为不应以儒家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 2 时代特征 封建社会日趋衰落 工商业兴盛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 顾炎武的思想材料 2015 天津文综改编 君子之为学也 非利己而已也 有明道淑人之心 有拨乱反正之事 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 则思起而有以救之 近世 号为通经者 大都皆口耳之学 无得于心 既无心得 尚安望其致用哉 顾炎武 顾亭林诗文集 探究2 材料中 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 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 提示 目的 经世致用 明道救世 意义 批判空谈 开朴实学风先河 3 黄宗羲的思想材料后之为人君者不然 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 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 是以其未得之也 屠毒天下之肝脑 离散天下之子女 以博我一人之产业 曾不惨然 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 敲剥天下之骨髓 离散天下之子女 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视为当然 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 明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原君 探究3 材料反映了黄宗羲的哪些观点 黄宗羲这一思想有何影响 提示 1 观点 揭露专制帝王的罪恶 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 影响 黄宗羲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具有民主色彩 为近代反专制斗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对明清进步思想的认识材料16 17世纪的中国 虽然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 脆嫩 但明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早已经吹响了 解放人自身 的号角 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 而只能用扩大相权 限制君权 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新时代的曙光 明清 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明清早期的启蒙思想家们 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 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1 经济 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 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 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 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3 政治 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名家评史 观点 清初之儒 皆讲 致用 所谓 经世之务 是也 黄 宗羲以史学为根柢 故言之尤辩 其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 则 明夷待访录 也 此等论调 由今日观之 固甚普通甚肤浅 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 真极大胆之创论也 故顾炎武见之而叹 谓 三代之治可复 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 则将其书节抄 印数万本 秘密散布 于晚清思想之骤变 极有力焉 梁启超 清代学术概论 解读 本段材料是梁启超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总体评价 梁启超认为 清初三大思想家都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 黄宗羲以史经世的学术方法使他的思想更能说服人 而他的学术著作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要数 明夷待访录 梁启超认为近代的民权共和思想深受黄宗羲思想的影响 一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考题印证 2014 全国卷 t26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 宋明理学家主张 存天理 灭人欲 他们认为人性 a 本质是善b 本质为恶c 非善非恶d 本善习远 解题思路 解析 选d 孟子主张性本善 荀子主张性本恶 佛教主张非善非恶 故a b c不是宋明理学家思想主张的新认识 本善习远就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习性却相差很远 语出 三字经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三字经 是理学思想的普及读物 性本善属于天理 应当加以保存 习相远正是邪恶的人欲造成的 因此应当灭人欲 故d是宋明理学家认为的人性 考向揭秘 1 已考角度 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宋明理学的主张 影响及主要代表人物 宋明理学对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2 预测角度 1 从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和汉代儒学的异同角度命题 考查理学的思想主张 特点及影响 2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异同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或将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放在整个儒家思想发展进程中考查 认识两者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 3 从社会热点角度 分析宋明理学的历史意义及现实影响 考查理学中的合理成分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及影响 二 明清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 特点及评价1 主要内容 1 政治上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提倡 人民为主 2 经济上 重视手工业 商业的发展 强调经世致用 3 思想上 批判继承传统儒学 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2 特点 1 反传统 反教条 如以 异端 自居的思想家李贽 指责儒家经典并非 万世之至论 否定孔子是 天生圣人 批判理学家的 存天理 去人欲 的虚假说教 2 反对君主专制 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 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 顾炎武提倡 众治 反对 独治 3 提倡 经世致用 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 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4 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要求 黄宗羲反对传统的 重农抑商 思想 主张 工商皆本 3 评价 1 积极 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 重视手工业 商业 批判继承传统儒学 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一定程度上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构成我国早期启蒙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站二次监控课件
- 高考化学重庆题讲解课件
- 高级摄影基础知识培训班课件
- 1.4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 分层练习(含答案)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 音乐三年级下册 卖报歌 课件(内嵌音频)
- GLP-1R-agonist-32-生命科学试剂-MCE
- 5-Azacytosine-15N4-生命科学试剂-MCE
- 初级社工考试题及答案
- 英美拼写考试题及答案
- 电源电路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医院设备采购培训课件
- 2025年电力工程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保护患者合法权益培训课件
- 2025年湖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 2025年汽车修理工(高级)实操考试题带答案
- 气道支架植入术后护理查房
- 2025年时事政治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乡村文化振兴培训课件
- 子痫前期预测与预防指南(2025)解读
- 2025年卫生院信息化建设年初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