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 第八单元测试卷(I)卷.doc_第1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 第八单元测试卷(I)卷.doc_第2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 第八单元测试卷(I)卷.doc_第3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 第八单元测试卷(I)卷.doc_第4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 第八单元测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 第八单元测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试用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或做法中错误的是( )A . 幼儿及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摄入多于成人的钙B . 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C . 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D . 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应尽可能多吃2. (2分)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为探究钢铁锈蚀的原因。某探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数天后,只有试管中铁钉在水面处生锈明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 常温下,铁和氧气不易发生反应B . 常温下,铁和水不易发生反应C . 常温下,铁和水、氧气不易发生反应D . 铁的防锈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水3. (2分)有X、Y、Z三种金属,只有Z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把Y加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 XYZB . ZXYC . YXZD . ZYX4. (2分)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单质和盐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 )A . FeCl3B . ZnCl2C . MgCl2D . AlCl35. (2分)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 . 比较可燃物的着火点 C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 证明铁生锈是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6. (2分)为比较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图实验。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 . XYZB . ZYXC . YX、YZD . XY、ZY7. (2分)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波尔多液的配制可以在铁制容器中进行B . 铝制品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C . 工业炼铁的主要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用一氧化碳将铁从铁矿石中置换出来D . 铁制品生锈产生的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Fe3O48.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为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可以在自行车链条上喷漆B . 将牵牛花等有色花瓣在研钵中捣烂,加入无水乙醇浸泡,浸出液即酸碱指示剂C . 若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可用大量水冲洗后涂3%5%的碳酸氢钠溶液D . 人体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9. (2分)铝、铜、铁、金四种金属都具有的相似性质是( ) A . 都是银白色的固体B . 都有导电性C . 都能和稀硫酸反应D . 通常状况下都能与氧气反应10. (2分)右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 . 分子由原子构成B . 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C .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D . 该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11. (2分)向盛有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M和溶液N。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锌有剩余时,M中一定有Fe、Cu和ZnB . 锌有剩余时,N中一定没有FeCl2和CuCl2C . 锌无剩余时,M中一定有Cu、可能有FeD . 锌无剩余时,N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12. (2分)据探测卫星发回的数据分析,火星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氢气,还找到了有液态水存在的证据。根据以上信息,某同学作出如下推断:火星大气是混合物;火星大气与地球大气成分相似;火星上钢铁不容易生锈;火星环境适宜人类生存;火星上温室效应显著。你认为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 (共4题;共9分)13. (2分)现有氧气、氢气、铁、稀硫酸、水、氧化铜、碳酸钠溶液七种物质,请从中选择恰当的物质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各种物质不能重复使用)。 (1)化合反应_; (2)分解反应_; (3)置换反应_; (4)复分解反应_。 14. (2分)“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如图是共享单车的图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示的各部件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填序号)。 (2)车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铁与_接触而生锈。防止链条生锈的方法是_。 (3)共享单车有些零件用了铝合金材料,其优点是质量轻、硬度大和_。 15. (2分)我国高铁、航空航天、手机制造等都已经跻身世界一流水平,根据下列材料的应用回答问题。 应用“复兴号”高铁车轮“鲲龙”水陆两栖飞机零部件华为折叠手机屏幕用到的材料高速钢钛合金、铝合金聚酰亚胺塑料(1)上述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写一种即可)。 (2)飞机外壳用钛合金、铝合金的优点是_。 (3)在对高铁钢轨中的缝隙进行焊接时,常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熔融状态下的铁和另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基本类型是_。 16. (3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1)除掉衣物上的铁锈痕迹可用厨房中的_。 (2)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作用; (3)下列物品中,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 a黄铜戒指b羊毛衫c塑料盆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1分)17. (5分)矿山废水中含有大量的H2SO4和CuSO4 , 直接排放会影响水体酸碱性,并造成重金属污染。通过处理可以回收金属铜,并使废水pH和重金属含量达到排放标准。 已知:步骤无蓝色沉淀生成。(1)步骤和步骤都需进行的操作是_。 (2)步骤得到金属铜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_。 (3)加入Ca(OH)2可以降低铁屑的消耗量,原因是_。(请用文字解释) (4)步骤需加入Na2S,由此推测废水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其中含有_。 18. (4分)对比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实验均利用到对比思维。 (1)实验用于探究铁生锈是否与_有关。 (2)实验二中,通过对比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可得出物质燃烧与_有关。 (3)实验三中,甲乙两瓶内装有等体积的CO2 , 甲瓶加入少量水,乙瓶加入等体积的NaOH溶液。乙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若只通过乙瓶产生的现象,_(填“能”或“不能”)得出CO2能与NaOH反应。 19. (2分)在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华雪同学把两根绕成螺旋状的洁净铜丝分别浸入硫酸铝溶液、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 (1)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 (2)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可观察到铜丝上有_色物质生成,溶液逐渐变成蓝色。 (3)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离子数目减少的是_,离子数目增加的是_。 (4)根据上述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华雪同学_(填“能”或者“不能”)证明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AlCuAg 四、 推断题 (共1题;共4分)20. (4分)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D为蓝色沉淀,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1)A物质的化学式为:_;A物质还可以与_(写一种)反应生成B物质(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在的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类型的有_(填写序号)五、 计算题 (共2题;共10分)21. (5分)烧杯中现有10gCu-Zn合金,在其中加入50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59.9g。求: (1)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 (2)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 (3)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 22. (5分)将4.0 g Cu-Zn合金粉末放到盛有10g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Cu不与硫酸反应。相关实验数据如下: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Cu-Zn合金稀硫酸烧杯中的物质4.01013.96(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 (2)若不考虑该合金中除Cu、Zn以外的其他成分,请计算原Cu-Zn合金中Zn的质量。写出要的计算过程。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 填空题 (共4题;共9分)13-1、13-2、13-3、13-4、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