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讲运动和力 广西专用 考点一 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考点二 二力平衡1 二力平衡 特别提醒 1 二力平衡时要求四个条件同时具备 缺一不可 2 判断二力是否平衡既可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来判断 也可以根据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来确定受到的是否是平衡力 2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3 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考点三 摩擦力 特别提醒 1 摩擦力的大小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判定 如水平推车 车未动 f静 f推 当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f滑 f推 若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不变 则f滑大小不变 此时f滑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 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2 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当摩擦力作为动力时 其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如人走路 例1 2016 钦州 一小车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 撤去拉力f后 小车将 a 继续做加速运动b 加速一段时间后再做匀速直线运动c 做减速运动 直至速度为零d 做匀速直线运动 点拨 对于突然不受力的作用的物体 如果物体原来静止 以后仍静止 如果原来运动 不管是匀速还是变速 不受力后以不受力的瞬时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即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 对应训练 1 2015 柳州 如果下落的雨滴受到的所有作用力突然消失10s 在这10s内雨滴将 a 匀速下落b 减速下落c 加速下落d 变成静止2 2017 百色预测 2016年8月10日 里约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中 陈若琳与刘蕙瑕搭档以总分354 00夺冠 如果陈若琳起跳到达最高点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 那么她将 a 做匀速直线运动b 保持静止c 匀速下降d 加速下落 a b 例2 2016 桂林 公安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 因为一旦发生碰撞 车身停止运动 而乘客身体由于 继续向前运动 此时安全带会阻碍人体向前运动 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方法归纳 用惯性知识解释实际现象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明确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 2 观察研究对象是否受到改变其运动状态的力 3 确定研究对象由于惯性而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另外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不能称为力或者作用 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与其他因素无关 且物体的质量越大 其惯性越大 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惯性 运动状态 对应训练 3 2016 贵港 如图所示 一木块立在光滑的水平平板小车上 并随小车一起沿粗糙的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小车突然加速 车上的木块将 a 也跟着小车加速运动b 向左平滑出小车 落地后向左倾倒c 向左倾倒在小车上d 向左平滑出小车 落地后向右倾倒 d 4 2016 来宾 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a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b 公路上禁止汽车 超速 行驶c 汽车超载时 要卸下部分货物d 驾驶员和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5 2016 北海 下列做法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 骑电动车过程中要经常看后视镜b 中考体育项目中跳绳不要跳得太高c 快速骑自行车紧急刹车时不能只刹前闸d 跳远时要取得好成绩一定要助跑 a c 6 2016 河池 重50n的平板车在2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 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它受到的阻力是 n 撤走拉力后仍能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是因为平板车具有 20 惯性 例3 2015 梧州 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分别以v1 v2 v3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 且v1f2 f3c f1 f2 f3d 无法确定 点拨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前的牵引力f和向后的摩擦阻力f 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大小相等 由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均不变 所以汽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不变 因此 不管运动速度多大 牵引力f1 f2 f3都等于摩擦力f a 对应训练 7 2016 来宾 人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 如图所示 但没有推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车对人的作用力b 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c 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 沙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8 2016 贵港 如图所示 物体重10n 被水平向左的f压在竖直墙壁上 当f 50n时 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 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 当f 80n时 物体在墙壁上保持静止 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 10 10 例4 2014 贺州 如图所示的做法中 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点拨 a选项握紧球拍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b c选项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d选项通过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减小摩擦力 d 对应训练 9 2015 钦州 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 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 10 2016 柳州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 总保持静止状态或状态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鞋底上的花纹是为了 选填 增大 或 减小 摩擦 匀速直线运动 增大 例5 2015 桂林 如图所示 滑板车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 如果人不再用脚蹬地 它最终就会停下来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需要力来维持b 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c 蹬力越大车的惯性越大d 蹬力越小地面对车的摩擦力越小 点拨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质量越大 惯性越大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接触面所受的压力的大小有关 接触面越粗糙 压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越大 b 对应训练 11 2016 梧州 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情景 运动员下落到蹦床时 对蹦床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蹦床对他的作用力 关于这两个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b 运动员对蹦床施的力改变了蹦床的形状c 蹦床对运动员施的力改变了蹦床的形状d 运动员对蹦床施的力改变了自己的运动状态 b 图片与命题 实验一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命题点1 每次实验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自由滑下 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 相同 2 改变水平面上的材料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 的大小 3 使小车滑下沿水平方向运动 能保证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 因为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相互平衡 对小车水平方向上运动没有影响 4 小车到达水平面能继续向前运动 是因为小车具有 5 转换法的应用 通过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不同来判断阻力的大小 6 实验推理 若物体不受阻力 运动的小车将做 运动 速度 阻力 摩擦力 惯性 匀速直线 实验二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命题点1 选择小车而不选择木块的原因 减小 对实验的影响 2 定滑轮的作用 减小摩擦 改变 3 实验中选择卡片为研究对象 是为了不考虑 的影响 4 应选择小车处于静止为研究状态 因为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好控制 5 两边挂上相同的钩码 目的是为了研究 关系 6 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 是否同体 等大 反向 共线 摩擦 用力方向 卡片自重 力的大小 例1 2016 吉林模拟 如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 小华将系于小卡片 重力可忽略不计 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 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 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 当小卡片平衡时 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定角度 松手后小卡片 填 能 或 不能 平衡 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 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 在如图甲所示情况下 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 在探究同一问题时 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 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 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 其主要原因是 a 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 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 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 小卡片容易扭转 点拨 1 根据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 拉力方向相反 由图甲可知拉力的大小是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实现的 2 当小卡片平衡时 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定角度 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 因为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 3 其他条件不变 把一个物体变成两个物体 4 木块放在桌面上 当物体发生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会产生摩擦力 对实验有影响 答案 1 相反钩码数量 2 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 3 把小卡片剪成两半 4 a 拓展设问 在探究 二力平衡的条件 的实验中 小刚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 小锐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 5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 状态时 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6 这两个实验装置中 你认为装置 填 丙 或 丁 更科学 7 在装置丁中 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 松手后 发现小车旋转后又恢复原状 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 填 物体 或 直线 上 物体才能平衡 匀速直线运动 丁 直线 实验三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命题点1 实验时 一定要水平拉动物体做 运动 这样物体受力平衡 f f拉 2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 控制接触面的 不变 改变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关系时 必须控制 不变 改变接触面的 3 实验中很难保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可以改进 测力计固定 拉动木块下面的长木板 这样既便于读数 也方便操作 4 结论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可以用公式表示 f fn fn为总压力 为摩擦因数 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匀速直线 粗糙程度 压力大小 压力 粗糙程度 例2 玉林中考 为了探究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实验过程中 弹簧测力计 填 必须 或 不必 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此时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填 大于 等于 或 小于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 在四次实验中 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 填 甲 乙 丙 或 丁 3 比较甲 乙实验 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有关 比较乙 丙实验 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有关 以上两空填 压力 或 接触面粗糙程度 4 比较甲 丁实验 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小明得出结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填 正确 或 错误 的 5 小明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 如图戊所示 重复实验 发现效果更好 实验中 小明 填 一定 或 不一定 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戊 点拨 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若将各实验的命题点理解了 此类实验探究题就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专题攻克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章节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市政道路综合管网项目建设工程方案
- 消防设施安装调试与验收方案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温度》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章节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起重设备安装材料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方案
- 建筑电气安装调试方案
- 冻融循环下土壤水热溶质迁移规律及多场耦合模拟研究
- 基于设备群画像的铝电解系统寻优的研究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标准解读
- 一道美丽的风景作文500字
- 个人简历模板表格式
- 现网终端问题分析报告
- 第十五章巷道与井筒施工测量
- GB/T 1864-2012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颜料颜色的比较
- GB/T 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 FZ/T 07019-2021针织印染面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 电厂化学运行规程
- 新版香港朗文1A-6B全部单词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