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地形图的判读一、单选题1.周围高,中间低的地表形态是( ) A.平原B.丘陵C.山谷D.盆地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越深,表示的地形() A.海拔越低或水域越浅B.海拔越高或水域越深C.起伏越大D.起伏越小3.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甲点海拔为() A.1500 米B.1000 米C.500 米D.0 米(2)如果乙点的气温为15,那么甲点的气温应该是() A.15B.0C.18D.94.读图,若果雨后该地区形成一条小溪,最有可能的地点是() A.图中处B.图中处C.图中处D.图中处5.小敏班上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同学们都兴高采烈的为了安全,老师拿出一张等高线地形图(如图)说:“这次我们要登的山较高,大家注意”接着,强调了安全事项,顺便复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要求同学们上山后留心观察这些地形区老师告诉我们:“图上A、B、C、D、E五处等高线形态不一样,分别表示山地不同部位,上山后一定要留心观察,看它们在地形上有什么区别”请回答,图中E地是()A.鞍部B.山顶C.山谷D.陡崖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数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表示的是() A.山峰B.山脊C.鞍部D.陡崖7.图为我国华北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虎山的海拔高度应该在( )A.800至900米B.1000米C.900米D.900至1000米8.读下图,图1中下列、四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山谷B.是山顶C.是山脊D.是陡崖9.A点的海拔为1000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200米,则B点海拔为( ) A.800米B.1200米C.800米或1200米D.无法确定10.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 A.B.C.D.二、选择题11.读图,完成后面小题:(1)图中看不到的地形部位是() A.山脊B.山峰C.鞍部D.山谷(2)河流的落差约为() A.200米B.300米C.400米D.500米三、填空题12.中间高,四周低:_位于两个山峰之间:_等高线重合的地方:_等高线向低海拔凸,说明中间_,为_等高线向高海拔凸,说明中间_,为_ 13.假期,文文回到乡下的外婆家,把村子周围的情况绘成了等高线地图现在特来考考大家(1)图中 A、B、C三处等高线表示的地形分别是_、_和_(2)若要上山,走哪一条路线省力?_(AP还是AN)(3)河流的主干河道的流向是:自_向_流 14.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_ 15._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 四、综合题16.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问题(1)虚线AB表示 A.山脊B.山谷C.鞍部D.山顶(2)丙处的地貌形态名称是_ (3)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变化规律,乙地的海拔高度是_米 (4)山顶的海拔高度是_米 17.今年“六一”,小明同学外出旅游,登山到甲处,通过GPS定位确定了自己的经纬度位置(如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在城镇的_ 方向,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小明 _ (能、不能)用此图量 算出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理由是 _ (2)“六一”这天,图中城镇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 (3)“六一”这天,测得乙地的气温为20,那么山顶的气温是 _ (4)甲地到乙地与甲地到山顶比较,甲地到乙地的坡度_(陡、缓) (5)图示地区位于东、西半球的 _ 半球 (6)A、B两条线,表示山脊的是_线 18.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大青山顶峰的海拔是_米,大青山与小青山的相对高度是_米。 (2)图中甲地坡度比乙地_,原因是_。 (3)填出以下代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AB线是_,CD线是_,丙处是_,丁处是_。 (4)小清河的流向是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 【解析】【分析】地形是指地表的形态类型,世界的地形主要有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五种类型,其中盆地的特点是周围高,中间低。故答案为:D【点评】本知识点属于理解记忆类,比较简单。在这一知识点学习的时候,结合等高线地形图和山地部位的实体照片会更加的形象生动。2.【答案】B 【解析】【分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一般用蓝色表示海洋,蓝色越深则深度越大;绿色表示平原,绿色越深则地势越低;黄色表示高原、山地,黄色越深则地势越高颜色越深,表示的地形海拔越高或水域越深故选:B【点评】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绘制成的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对照高程表,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一目了然3.【答案】(1)A(2)D 【解析】【分析】(1)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读图可知,甲地的海拔是1500米,乙地的海拔是500米。故选:A。(2)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计算得出山顶甲的气温为:151000m1000.6=9。故选:D。【点评】(1)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本题考查了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理解答题即可。(2)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气候现象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的分布、地表的起伏等都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变化,因而,对气候的形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4.【答案】C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图中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处容易形成河流,根据题意,故选:C。【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5.【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图中A为山顶,B为山脊,C为山谷,D为陡崖,E为鞍部,依据题意。故选:A。【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6.【答案】D 【解析】【分析】等高线越密集,说明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说明坡度越缓,等高线重合在一起,说明是坡度很陡的地方,也就是陡崖,故选D。7.【答案】D 【解析】【分析】 图中的等高距是100米,图中虎山的海拔高度应该在9001000米之间故选:D【点评】 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读图可得,图中的等高距是100米8.【答案】D 【解析】【分析】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为山顶,为山脊,为山谷,为陡崖。故答案为:D。【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9.【答案】C 【解析】【分析】解:相对高度是指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如果A点的海拔高于B点,则B点海拔为:1000200=800米;如果A点的海拔低于B点,则B点海拔为:1000+200=1200米故选:C【点评】相对高度是指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海拔是指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10.【答案】D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图中A等高线呈闭合曲线,且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B中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C中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D处等高线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故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山体部位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二、选择题11.【答案】(1)C(2)C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有山顶,有山谷,有山脊,有盆地,没有鞍部;故选项C符合题意(2)从图中可以看出,处河流的海拔是600米,处河流的海拔是200米,则的落差约为400米,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C(2)C【点评】(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平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2)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叫等高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处河流的海拔是600米,处河流的海拔是200米,则的落差约为400米三、填空题12.【答案】盆地;鞍部;陡崖;高;山脊;低;山谷 【解析】【分析】中间高,四周低为盆地,位于两个山峰之间是鞍部,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是陡崖,等高线向低海拔凸,说明中间高,为山脊,等高线向高海拔凸,说明中间 低,为山谷故答案为:盆地;鞍部;陡崖;高;山脊;低;山谷【点 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 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13.【答案】山顶;山谷;陡崖;走AP线路省力;西南;东北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1)图中A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B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C处是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2)若要从AP、AN线路上山,走AP线路省力;因为AP线路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容易攀登;(3)河流自海拔高处向海拔低处流,故图中河流的主干河道的流向是自西南流向东北。故答案为:(1)山顶;山谷;陡崖;(2)走AP线路省力;(3)西南;东北。【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14.【答案】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故答案为:相对高度【点评】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15.【答案】地形剖面图 【解析】【分析】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和坡度的陡缓,因此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得用到地形剖面图故答案为:地形剖面图【点评】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是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能够直观反映地形高低起伏的状况四、综合题16.【答案】(1)A(2)陡崖(3)470(4)535 【解析】【分析】(1)虚线AB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故选项A符合题意(2)丙处为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3)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变化规律,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10米,则乙地的海拔高度是470米(4)山顶的海拔高度是535米故答案为:(1)A;(2)陡崖;(3)470;(4)535【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17.【答案】(1)东北;不能;图上缺少比例尺 (2)昼长夜短(3)16.7(4)缓(5)东(6)A 【解析】【分析】(1)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由此可推断出王先生由甲地前往乙地行走的方向是东北小明不能用此图量算出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理由是图上缺少比例尺(2)30N可以判定位于北半球,“六一”这天北半球昼长夜短,(3)海拔每增加1000米,气温下降约6C,测得乙地的气温为20,那么山顶的气温是16.7;(4)甲地到乙地与甲地到山顶比较,甲地到乙地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5)甲地的地理坐标为35N,60E,据此可知它小于160E,位于东半球(6)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故答案为:(1)东北,;不能;图上缺少比例尺;(2)昼长夜短;(3)16.7;(4)缓;(5)东;(6)A【点评】(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2)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专业农产品集市摊位租赁经营合同
- 2025年度汽车抵押融资平台服务协议
- 2025版国际贸易保险合同范本下载
- 分布式光伏与建筑一体化2025年市场推广挑战与技术突破创新路径研究报告
- 2025版教育培训机构信息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碧桂园物业用房施工与物业服务质量保证合同
- 2025年农业循环经济菜园大棚承包与资源利用合同
- 2025年度婚纱摄影作品居间代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租赁合同样本(含特殊条款定制服务)
- 2025电梯品牌代理商授权与区域市场管理合同范本
- 梅毒专题知识讲座
- 70周岁以上老年人换长久驾照三力测试题库
- 斜视患者的护理
- GB/T 18492-2001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
- 脓毒症诊断和治疗进展课件
- 急诊医学-中毒
- 欧体楷书特征及写法 完整版教学课件
- 现代农业技术讲座课件
- 学习《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课件
- 初中数学教材解读人教八年级上册(2023年修订)第十三章轴对称等边三角形 导学案
- DB11-T1515-2018养老服务驿站设施设备配置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