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至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当堂达标教学学期教学计划学校实验小学姓名年级一学科数学单元划分单元内容课时单元内容课时一100以内数的认识5二认识钟表2三方位与图形5四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9五人民币的认识5六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8七厘米、米的认识5八统计3学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地认识100以内的数和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也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及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了解人民币单位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学生还要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也能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学会初步简单整理数据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100以内容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在认识图形、方向、长度单位及统计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教学难点明确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算理。学期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周次教学内容第1周100以内数的认识第2周100以内数的认识第3周100以内数的认识第4周认识钟表第5周方位与图形第6周方位与图形第7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8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9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10周其中质量检测第11周人民币的认识第12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13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14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15周厘米、米的认识第16周厘米、米的认识第17周厘米、米的认识第18周统计第19周复习第20周期末质量检测第21周第22周第一单元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2借助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3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三、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数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用多种方法计算整十数之间、整十数与一位数、两位数的加减法。能用多种方法计算整十数之间、整十数与一位数、两位数的加减法。四、课时安排南极小客人(1) 2课时南极小客人(2) 2课时我学会了吗 1课时第一单元 南极小客人100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一 100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理解数的组成。3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难点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百以内各数的含义,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体会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及联系。课前准备:小棒、计数器、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内容:教材2-3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下面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一位先生在南极,不怕冰天和雪地,身穿黑色燕尾服,里面套着白衬衣。这位先生是谁呢?(企鹅)它生活在哪里?(南极)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南极?(学生介绍)大家愿不愿意多了解一些有关企鹅和南极的知识呢?那可要听好了。(P19) 现在,南极的小主人欢迎同学们到冰雪覆盖的美丽的南极大陆上做客。(出示挂图)你看到了什么?能告诉大家南极的小主人都有谁吗?(板书企鹅、海豹、贼鸥) 二、新授 (一)教学红点标示的内容 1. 数一数 (1)仔细观察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企鹅、海豹、贼鸥各有多少只) (2)咱们先来看一下企鹅,这么多的企鹅,大约有多少只呢?同学们想怎样来数呢?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式来数出企鹅的只数,一会儿汇报给大家。 学生汇报数的方法(3)刚才我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一只一只地数,二只二只地数,五只五只地数,十只十只地数,这么多不同的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4)到底谁说得最接近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多数同学喜欢用十只十只地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数较大宗物品时也可以用10个放在一起或圈一圈的方法来数一数。 2.摆一摆 (1) 刚才我们用了数一数、估一估的方法,现在你能用你手里的学具摆一摆吗?如果一根小棒代表一只企鹅,你能用小棒摆出100只企鹅来吗? (2)你摆出了吗?说说你是怎样摆的?谁能想个好方法,让其他同学可以一眼看出有100只。 (3)10个一是10,1个十是10,2个十是20,那么10个十是多少?引导学生说出10个十是100;100里面有10个十。 3.拨一拨 (1)你能否在计数器上拨出10吗?学生拨珠。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你能拨出50、70、100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拨出100的。 (2)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就是说百位在十位的左面,我们说在百位上拨出一个珠子就是100。 (二)教学绿点标示的内容 1.刚才我们数了企鹅的数量,现在我们来数一下海豹和贼鸥的数量。怎样用小棒表示它们的数量?用刚才我们学过的方法数出海豹和贼鸥的数量,然后用小棒表示,集体交流,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怎样用小棒表示它们的数量。 2. 能否在计数器上拨出它们的数量?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的方式来进行拨珠子,十位上拨几个珠子,个位上拨几个珠子。 (三)练习 自主练习1: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分别估出题目中物体的数量,再数一数,看看你估得准不准,最后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了估算,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理解了数的组成。第二课时1 40、41、()、()、45、46、()、()、() 25、30、()、40、()、()、55、60 10、20、()、()、()、()、()、()、()、100 54、53、52、()、()、()、()、47交流时,引导学生说一说,多读几遍。2复习100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和写数。指名按要求数数:(1)从21起,一个一个地数到43;(2)从30起,十个十个地数到100;(3)从48起,两个两个地数到68;(4)从35起,五个五个地数到65;(5)从92起,往前一个一个地数到78325、 35、45的个位上的数字是几?还有哪些两位数个位上也是5,谁能报出来?(指定1名学生报数,教师板书,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数:(515 55 65 75 85 95)4学生自评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再在小组中互相评一评。板书设计100以内数的认识10个十是一百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主备人:实验小学 邢万里 )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后感:教后感:信息窗二 100以内数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 2会比较数的大小。3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和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加法。教学重点、难点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和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加法,体会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和联系。课前准备:多媒体、小棒、计数器课时安排:二课时预习内容:教材6-7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1师:上一节课,我们参观了企鹅的家乡南极,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老师先考考你们。2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教师说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来。3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解决提出的问题。(请翻开书第2页)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1数一数有多少只海豹。(1)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数出海豹有多少只。(组间交流)(2)师:你能用小棒来表示出海豹的只数吗?(学生独立数、摆)(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摆小棒就能一眼看出是24根?(4)引导学生借助小棒归纳出“24里面有2个十和4个一”。2在计数器上表示24。(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几个十就在十位上拨几个珠子,几个一就在个位上拨几个珠子)3同桌合作,进行几十几的拨数练习,教师巡视指导。4排排队:教师出示“个位”、“十位”、“百位”的卡片,请学生按顺序排队。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1自主练习第3题 数一数,填一填。弄懂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提问:你为什么这样填?完成后进行扩充练习。2自主练习第4题(1)师同学们认真观察画面,图中给了你哪些信息?你能用这些信息编一个有趣味的故事吗?(2)师:小动物们着急了,同学们快快帮它们把气球拉回来吧。(3)集体订正(4)对于多余的信息,鼓励学生想办法解决。3补充练习,写一写,画一画。4补充练习 40、41、()、()、45、46、()、()、() 25、30、()、40、()、()、55、60 10、20、()、()、()、()、()、()、()、100 54、53、52、()、()、()、()、47四、走进生活你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100以内的数吗?五、课堂小结评选出会思考、会合作、会倾听的好孩子,并到“丰收园”选一个大苹果。第二课时一、师:今天我们复习100以内数的数、读、写以及它们的组成、顺序和比较大小看谁能够勤于思考,积极发言(一)复习100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和写数1指名按要求数数(1)从27起,一个一个地数到43;(2)从60起,十个十个地数到100;(3)从48起,两个两个地数到68;(4)从35起,五个五个地数到65;(5)从92起,往前一个一个地数到78师:刚才我们能用各种方法数数,有1个1个地数,2个2个地数,3个3个地数,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还能够逆着1个1个地往前数说明同学们对100以内的数掌握得很好好,同学们真聪明2看图读数、写数(投影片)师:看图读出并写出计数器图上所表示的各数(1)指名4个学生读数后,在黑板上写数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写数,集体订正(2)指名回答:这4个数里面两位数的是几?三位数的是几?(3)说一说每个数的特点: 师: 25、 35、45的个位上的数字是几?还有哪些两位数个位上也是5,谁能报出来?(指定1名学生报数,教师板书,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数:(515 55 65 75 85 95)师:这些两位数是按怎样的规律变化的?(按一个比一个大10的规律变化的)师:谁还能报出个位上的数字都相同的一组数?(如:12 22 32 42 52 62 72 82 92)师: 33这个两位数有什么特点?(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一样,都是3)师:十位上的3表示什么?个位上的3表示什么?(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个位上的3表示3个一)师:像这样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一样的两位数还有哪些?谁能报出来?(同上写出:11 2233 44 55 66 77 88 99)师:这些两位数又是按怎样的规律变化的?(按一个比一个大11的规律变化的)师:60这个两位数有什么特点?(个位上的数字是0)师:谁能报出个位上的数字是0的两位数?(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师:还有一个数,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也是0,这个数是多少?它是几位数?(这个数是100,它是三位数)二、计算题:40+50= 40-40=100-70= 50+5= 70+30= 90+3=8+60= 88-8= 30+9= 74-4=65-5= 20+80=38-8= 50-30=三、选一选:(1)比45大得多的数是: 49 35 12 83(2)比61小得多的数是: 100 63 61 25(3)比57小一些的数是: 10 54 58 93板书设计100以内数的认识47读作:四十七32 读作:三十二(主备人:实验小学 邢万里 )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后感:教后感:我学会了吗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本单元学的知识 2让学生经历单元知识的小结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整理意识和能力。3让学生在反思自己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收获后的成就感。教学重点、难点数数、数的组成及整十数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计数单位和数位。课前准备:小棒、计数器、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预习内容:教材10页教学过程1完成第10页我学会了吗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引导学生复习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数数。如两个两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等。2完成第10页我学会了吗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引导学生复习数位和有关顺序的知识。如92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92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后面两个数是多少?3完成第10页我学会了吗的第3题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个练习,练习时,注意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4完成教科书第10页丰收园的内容 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有哪些收获,教师应积极给与鼓励5.计算比赛40+50= 40-40=100-70= 50+5= 70+30= 90+3=8+60= 88-8= 30+9= 74-4=65-5= 20+80=38-8= 50-30=板书设计我学会了吗丰收园 比赛(主备人:实验小学 邢万里)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后感:教后感: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这部分是主要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刻。教材先让学生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弄清楚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在此基础上再认识钟表面上接近整点的时间,理解“大约几时”的含义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钟表,知道钟面上短针叫“时针”,长针叫“分针”。2使学生初步的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整时刻。会读、会写整时、几时半和快几时。3。使学生建立时间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初步的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整时刻。使学生建立时间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四、课时安排学看钟表 2课时第二单元 下雨了认识钟表信息窗一 学看钟表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整时、半时和接近整时三种时刻。2让学生经历认识、对比和归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分清整时、半时和接近整时的特征。3结合日常作息时间,逐步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会认整时、半时和接近整时三种时刻形式。课前准备:钟表、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内容:教材1112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老师再给大家猜一个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停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看看能不能猜出它是谁?(闹钟)今天咱们就来认识一下钟表。二、新授(一)教学第一个红点标示的内容1.情境图钟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有一天放学后下起了大雨,王老师很担心同学们是否安全回家,于是便打电话给同学,问一问他们是什么时间到家的,钟表告诉了我们,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认识钟面(1)出示钟面,先看一下钟面,你从钟面上都看到了什么?(2)钟面上有两根针,那么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谁愿意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呢?(“钟面上的短针叫时针,长针叫分针”。)(3)钟面上还有12个数字。(4)自己动手来指着你的钟表盘上的两根针,来说一说它们的名字。3.认识“整时”(1)刚才我们认识了钟面,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同学们都是几点到家的。(2)王老师首先打电话给小力,“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我们需要看一下表。观察小力回家时的钟面:时针指在哪里?分针指在哪里?(3)现在是几时呢?你是怎样知道的?(钟面上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5,就是5时。)(4)这就是整时,对于整时来说,如果分针指在12上,时针指在几上就是几时。(5)补充:整时的两种写法5时5:00(6)做几个小练习:读时间、拨时间。(二)教学第二个红点标示的内容小云、小青和小力,谁最先到家?我们首先要知道他们三人分别是什么时候到家的,然后才能进行比较。1.认识“半时”(1)我们先来看看小云的回家时间,先观察这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在哪里?(时针指在5和6的中间,分针在6上)那现在是什么时间?(2)自己在学具上拨一拨。(3)我们习惯说5点半,但在数学上说5时半,如果分针指在6上,时针转过几就是几时半。2.认识“快到几时”(1)我们再来看看小青是几时到的家?观察钟表,时针、分针分别指在哪里?(2)分针接近12,说明什么?那现在是快几时了?(3)如果分针指在接近12的数上,时针指着几就是快几时。3.认识“几时刚过”(1)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小林是几时到家的?分针和时针分别指在哪里?(2)分针指在刚过12的数上,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刚过。4.谁最先到家?比较一下,这四位同学谁最先到家?把书上的时间填写完整。补充:顺时针、逆时针(三)练习 1.同桌两个人,一个拨钟表,一个说出钟表的时间,比一比谁说得最准。 2.给钟表画指针。三、小结我们今天学习了四个表示时间的方法,他们分别是:“整时”、“半时”、“快到几时”和“几时刚过。第二课时一、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1:用水彩笔涂色 8时的涂红色,11时半的涂蓝色,快1时的涂黄色,2时刚过的涂绿色。自己涂色,集体订正。2.自主练习2:认一认,说一说(1)看图讲一讲小红在什么时间做了哪些事?(2)说一说你一天的安排。(3)珍惜时间,养成有规律的作息时间。3.自主练习4:填一填说出每幅图呈现的时间,他们在做什么?按时间的顺序编一个小故事,教育学生要孝敬老人。(1)小刚和爸爸、妈妈几时出门?(2)他们快几时来到了食品专柜?(3)他们几时刚过来到了奶奶家?(4)他们几时半吃的晚饭?4.自主练习5:你发现了什么?(1)说一说这两幅图的钟表上的指针有什么相同?(2)小朋友在做什么?周围的环境有什么区别吗?这两幅图是一天中同一时间发生的事吗?(3)引导学生理解一天中相同的时间出现两次,一早一晚,一天有24小时。5.自主练习6:先连一连,再编一个数学小故事。(1)看图观察,这三幅图画的是什么事?(2)你能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把图与钟表连接起来吗?二、我学会了吗?在下面四个时刻观察旗杆的影子,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三、“丰收园”通过“你觉得自己又有哪些新收获?”、“在学习过程中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样?”、“哪些方面比较满意?”、“哪些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与小伙伴的合作怎样?”这些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有哪些收获,并把相应的绿苹果涂红。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学会了板书设计认识钟表整时、半时、快几时、几时刚过(主备人:实验小学 刘洪霞 )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后感:教后感: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教科书第16-21页的内容。信息窗口一是通过连环画的形式展示出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北极星在天空的北方的信息。信息窗口二通过一幅卡通画引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物体平面图形的认识,并引导学生学会分辨这五种不同的图形。二、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参照物,感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常见的平面图形。2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判断能力和方位意识。3经历探究辨别方位的过程,体验合作探讨问题的乐趣。三、教学重点、难点结合参照物,感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判断能力和方位意识。四、课时安排 认识东西南北 2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2课时我学会了吗 1课时第三单元 农夫与牧童方位与图形信息窗一 认识东西南北教学目标1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能借助太阳等参照物,辨别生活中的东西南北。2通过对图片的观察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再在实际生活中观察,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位。3体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能借助太阳等参照物,辨别生活中的东西南北。课前准备:主题图、指南针 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内容:教材16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游戏导入:教师:同学们,前面你认识过哪些方位?(学生回答)我们用以前学过的方位来做拍手游戏好吗?师生一起做拍手游戏。教师:我们再加上东、西、南、北你还会做吗?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新知。学生做拍手游戏。评价:你认为你的同桌做得怎样?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怎样记住东、西、南、北?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记东、西、南、北。(让学生多说)。(适时解决自主练习1、2、5题。)再让学生做拍手游戏。教师:谁知道咱们教室的东、西、南、北分别是哪边呢?教师:怎样判断哪边是东、哪边是西、哪边是南、哪边是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教师:开动脑筋,在小组里商量一下,看哪个小组能想出好办法?反馈、交流。教师:哪个小组想到了好办法?你能到前面来指一指哪边是东、哪边是西、哪边是南、哪边是北吗?一组指方位,老师引导其他小组与这个小组提问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判断。教师:同学们想出的办法太棒了,你们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方法来判断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教师:你知道教室的四个方位了吗?找一个小组的同学分别站到教室的四个方位。教师:看来同学们都知道教室的四个方位了。那我们来举行一个找位置的比赛。听好要求:请每个小组的同学按照头饰上的方位,是东的就坐在桌子的东西,是西的就坐在桌子的西面,是南的怎么坐?是北的怎么坐?比一比,哪个小组坐的又对又快。出示教材信息窗的情境图。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请你看图讲一个故事,并用上今天我们学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学生讲故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三、布置作业。教师:方位在我们生活中用的可多了,老师还想知道你家在学校的什么方位?课下同学们可以通过调查了解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二课时一、忆一忆同学们,在学习第三单元农夫与牧童信息窗一中,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先在小组内说说,然后教师再指名说。二、巩固拓展1出示第17页自主练习3。问:你座位的东、西、南、北各是谁?你能将他们的名字填在表中吗?教师:不会写的字用拼音。填完后,全班交流一下。教师:同学们,填完这个表格,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边让学生提问题,边让学生解决,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2走出课堂,辨认方向。先在校园内带领学生到学生喜欢的地方,让学生看看他们的东西南北分别有什么?走出校门口,看看自己学校的东西南北分别有什么?3教师小结。板书设计认识东西南北太阳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东-西 北-南(主备人:实验小学 刘洪霞 )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后感:教后感:信息窗二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体会“面在体上”。2.通过画一画、摸一摸、认一认等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感知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体会“面在体上”。3.能利用所学图形进行拼图,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难点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课前准备:立体实物图形、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内容:教材16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幅漂亮的图画,你们想看吗?学生:想看。出示牧童骑牛图。教师:好看吗?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答。教师:我们先来看牧童骑牛图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你能将图中相同的图形找出来吗?分分看。二、合作探究,认识平面图形。教师先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将图中的图形标记下来进行分类。然后小组长组织好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组间交流,及时抽象出几何名称,如:树干的开头是长方形、太阳的开头是圆形举例:看看身边的物体,什么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圆?教师:你能利用手中的学具将这些图形画出来吗?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展示作品,让学生参与评价,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1.先认识图形,然后写名称。2.出示物体,让学生认识它们的开头,接着让学生举例,你见过的哪些物体的开头是这样的?3.出示组合图,让学生数图形。(1)完成自主练习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完成自主练习第二题先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物体的形状,然后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还有那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3)完成自主练习第三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体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说一说规律是什么。4.数一数、填一填。课件出示图形,学生独立完成。5.找规律、画一画。教师出示图形,学生找规律画一画。第二课时板书设计认识平行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圆(主备人:实验小学 刘洪霞 )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后感:教后感:我学会了吗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熟悉方向。2能够从图形中找出所学图形。3感受拼图美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认识所学平面图形,认识生活中的东西南北,从拼图中找平面图形,认识东西南北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预习内容:教材20页教学过程1我学会了吗?先让学生观察这幅图上都有什么?然后根据要求涂一涂颜色,涂完颜色后,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在这里重点是房子的侧面,在实际生活中,房子的侧面是长方形的,而在图中,房子的侧面是由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辨。完成后集体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说一说每种物体各由什么图形拼成的。2总结本单元学生的收获。学生自评自己在本单元中的收获,再在小组中互相评一评。3走出课外辨别方向板书设计 我学会了吗东 西 南 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圆(主备人:实验小学 刘洪霞 )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后感:教后感: 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第四单元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多位数加减法的重要基础。二、单元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2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环保意识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及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四、课时安排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不进位) 2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2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2课时综合练习 2课时我学会了吗 1课时第一单元:绿色行动信息窗一: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环境,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法的含义。2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3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难点: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内容:教材22页25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同学们,我们在3月5日下午举行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是什么活动? 今天老师将大家植树浇花的活动画下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活动二:1展示教科书第22页信息窗口一的情景 这幅图中有什么?学生介绍整幅图展示的内容,从中渗透环保的理念通过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数学问题。对于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让学生提问的同时解答问题。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教师板书。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放置到问题口袋中去。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板书: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一共有多少棵花?2刚才老师将大家的问题板书到了黑板上,这是我们这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怎样列式? 这道题应该怎样解答呢?请大家拿出学具盒,利用学具盒中的内容想想办法。大家解决出来问题了吗?谁能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解决的?学生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明确23+20,可将23分乘20和3,用20+30=50再用50+3=53。在交流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十位上的数要和十位上的数相加,个位上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相加。活动三:课堂练习(先让学生同桌交流口算过程,最后集体订正,每小题多几个学生说) 26+20 50+34 53+40 26+2 5+34 53+4活动四:谈话: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第二课时一、课堂引入 上节课我们曾提出了许多的问题,有一些问题还没有解决,今天我们就来解决他们。二、教学新课1从问题口袋中找出今天所需要的问题。教师板书: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怎样才能知道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呢?当你遇到困难时,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交流时不仅要知道怎样求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还要能说出道理。学生交流时,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板书,引导学生可利用线段图的方式来表示不同的人数。刚才同学们自己分析出“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就是用挂牌的人数减去浇花的人数。那么你能口算出结果吗?谁愿意把自己的口算方法和结果一起展示给大家?学生一边交流算法,教师一边板书:15-10=52现在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分析和口算已经得出了问题的答案,就是挂牌的比浇花的多5人。老师还想知道浇花的比挂牌的少多少人,你能告诉老师吗?3挂牌的同学在一个课间里挂好了3个牌子,还有26个牌子没有挂。根据他们的劳动情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同学们问“挂好的牌子比没挂的牌子少几个?”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一边交流,教师一边板书:挂好的牌子比没挂的牌子少几个? 没挂的牌子数-挂好的牌子数 26-3=23 6-3=3 20+3=234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在解决“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和“挂好的牌子比没挂的少几个”的问题时,你的分析思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口算方法呢?三、课堂练习参加“校园护绿”行动的同学个个口算熟练,所以才能很快的解决行动中遇到的问题,你愿意来试一试吗? 出示口算卡片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有什么评价?想对自己说些什么?第三课时1教科书第24页第1题先让学生利用计数器完成21+3这道题,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这道题是怎样进行计算的,最后独立完成练习一的所有题目,集体订正,定正时引导学生说一说58-20是怎样计算的。2完成教科书第24页第2题先引导学生说一说两幅图的含义,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完成教科书第24页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引导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解答的。4完成教科书第24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5完成教科书第25页第5题教师讲解做题格式6完成教科书第25页第6题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从中找出有关的数学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地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等问题的解题思路。板书设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不进位)(1)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2)一一共有多少棵花? 26+3=29(个) 23+20=43(棵)6+3=9 20+20=4020+9=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模板
- 《鱼我所欲也》经典篇目理解默写
- 旋塞质量监控报告
- 公司软件采购审批管理办法
- 建筑创意方案设计模板图片
-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 第1节 物质的构成说课稿
- Unit 1 Animals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牛津上海版(试用本)
- 瓦斯抽放工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秦皇岛策划方案咨询公司
- 《第8课 家乡赞歌-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教案)-2023-2024学年人音版(2012)音乐三年级下册
- 《中国古代建筑》课件
-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汇编
- 假期安全提醒小学
-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圆》 大单元作业设计
- 村委会收养关系证明
- 物流运输市场调研报告
- 初中生学习的最佳策略
- 全科助理医生培训
-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临床前药效学与安全性研究技术指南
- 拆除工程施工安全培训
- 岐黄天使中医西学中专项128学时试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