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doc_第1页
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doc_第2页
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doc_第3页
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doc_第4页
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就在我们身边知识与能力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1.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3.引导学生以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2.通过了解自己身边的国企改革情况,使学生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3.通过广州、厦门等在近代史上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现代史上被开放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或经济特区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盛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教学思想阐述观念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发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创意本节课通过情境设置问题,让问题成为学习的动力与载体,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创造性地学习,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寻找新知识,在讨论交流中生成新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利用充分的文字、图片资料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我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局势,从而认识到农村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教学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这两个知识点理论性较强,需大量借助于改革后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和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瞩目成就去证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学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教学方法(1)提问引导法。(2)材料归纳法。充分利用课本上所提供的材料,归纳主要内容,加深理解。(3)讲述法、讲解法。(4)图片展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结合图片讲述:今年的世博会是在哪里举行?上海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是什么?如今上海的现代化建设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可是曾经的上海又是怎样的呢?上海发生如此翻天腹地的变化,这和“改革开放”是分不开的,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一起领略改革开放的风采。板书课题 改革开放教师讲述:首先请大家看到课本42页导入框中的内容,1978年安徽部分地区发生旱灾就如现在的西南旱灾,展示图片,土地干裂,曾经肥沃的土地而今是一毛不拔,面对这样的天灾,当时的政府和农民又是怎样应对的呢?小插曲:在安徽小岗村,生产队队长含着泪和18户农民秘密签订了一份协议,俗称“生死状”,内容是把人民公社的田地包干到户,即分给各户经营,自负盈亏。这在当时是违背了公社化精神的,加之文革风波刚刚平息,批斗的可能是存在的。可是正是这一“违法”举动却引领了中国农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并以农村为经济体制的突破口,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于是小岗村的秘密协议成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雏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是什么?提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达到了什么效果?(对照课本42页小字部分及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展示图片 师生共同小结:改革开放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一条探索之路,人民公社也是一条探索之路,可是两者的结果却有着本质的区别,人民公社运动是一次错误的尝试,原因在于它不符合现实实际,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成功在于它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政治学上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就好比人的脚和鞋,随着年龄的增长脚也大了,如果再穿小时侯的鞋子就不合适了。教师过渡:农村的经济改革,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改革的一个成功范例。那么随着对内改革的成功,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春天的故事想必大家听过吧,1979年邓小平在南海边上画了一个圈提问:1、这个圈指的是什么 2、为什么要画这个圈(即目的) 3、这个圈又是怎样扩大的?教师:通过一组开放后城市变化对照的图片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变化,使学生肯定改革开放这一决策的正确性。联系实际,展示上海世博会相关图片,给学生假设如果当时中国政府没有实行改革开放或是没有把上海纳入其中,上海能否有现在的发展与成就?让学生切身体验改革开放的成果。问题拓展:今天的对外开放城市与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中的开埠通商有何根本区别?引导学生回答: A. 背景不同:近代前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前已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国家行使主权情况不同:近代前期的反动政府仰人鼻息,国家主权无法独立;现在的人民政府完全掌握着国家主权,已经赢得独立自主。 C.内容不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实际上是被列强逼迫出来的,虽然有自救自强的内容,但是更重要的是便利列强进入并控制中国市场。现在的对外开放是遵循着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D.影响不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状态畸形,只能依附于列强,它不但没有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反而引发一系列政治问题,使中国始终陷于屈辱之中;现在的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处在“起飞”状态之中,已经取得许多令世界各国刮目相看的辉煌成就。 启示:通过这一对比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盛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树立为民族强大而努力学习的理想,拥护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教师过渡:随着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引进了外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可是原有的企业管理体制能否充分利用这些呢?企业改革也就成为了必然。国有企业改革教师首先提问: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出示材料:“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教师说明:这是2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提问:这番话体现了怎样的一种生产经营局面?引导学生回答:结合课本45页小字部分1、 企业里吃大锅饭的情况2、 工人生产没有积极性3、 生产纪律涣散4、 企业管理糟糕5、 企业生产效率低,缺少生机展示图片:美国纽约海尔集团大厦二十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04年全球营业额1016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这样的变化是怎样带来的?引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归纳总结,如下:1、 体制:单一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 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3、 分配方式: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国有企业改革成效: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后,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总 结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了改革开放,我想大家收获的不是简单的知识,而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足音;让我们继往开来,进取开拓,建设一个永远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中国。板书设计 改 革 开 放 2、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1)内容:体制、管理方式、分配方式(2)成效二、开 放: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1)目的:引进境外资金、先进科技和企业管理经验(2)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