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人地协调观讨论从思想到实践 丁尧清博士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01 1 修订课标要求人地关系的本质人地关系的要点人地关系 社会实践人地关系 思想认识人地关系 地理科学的贡献 提纲 2 2020 4 17 一 修订版本课标 核心线索 多角度多要素思考 时空视角 学习方式 3 2020 4 17 1 定义 维度 具体表现 4 2020 4 17 五级水平 5 2020 4 17 模块学业要求必修课程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1 2 选修I课程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3 4 核心素养 水平分级 学业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 6 2020 4 17 必修1学业要求 能够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同时也能够理解人类活动作为一个因素对自然环境的作用 素养1人地观念 必修1学业要求 能够用图示和语言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和重要地理过程 以及常见的自然现象成因 并能举例说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人地观念 7 2020 4 17 核心素养水平 学业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 学习的条件学习的结果水平1 对应 模块1 水平2 对应 模块2 核心素养水平 学业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的关系 8 2020 4 17 9 2020 4 17 地理必修1 必修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水平分级方案一 水平1 2分别对应模块1 2方案二 水平1 2不分模块 在内容综合的基础上分出层次每个模块都应研制出学业质量标准 然后再根据需要整合成不同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 10 2020 4 17 11 2020 4 17 以 学业要求 为本 以 地理核心素养水平分级 为依据 进行模块学业质量标准水平的划分 运用绘制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的方法 描述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岩石圈物质循环 大气循环 水循环等基本地理过程的影响 以及人们在生产或生活中对它们的利用 人地观念 水平一 能够说出地球具有圈层结构 而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位于地球各圈层的交界处 水平二 能够用绘制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的方法展现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位置 并描述地理环境具有极其复杂性 能够举例说明人类通过对自然地理过程 如岩石圈物质循环 大气循环 水循环等 施加影响 进而影响自然地理环境 能够举例说明人们在生产或生活中对自然地理过程或原理的应用 必修地理1的学业质量标准 12 2020 4 17 水平分级的目的 用途是什么 实用性 可操作性 针对内容标准的分级 13 2020 4 17 14 2020 4 17 苏格兰课程 经验与结果的描述 科学领域地球科学 空间 15 2020 4 17 协调论就是和谐论协调论 和谐论 可持续发展论 协调就是合作 和谐incollaboration harmony with1972年6月斯德哥尔摩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协调 和谐1980年8月东京 第24届国际地理大会 和谐 二 人地关系的本质 矛盾VS和谐 16 2020 4 17 协调是相对的 矛盾是绝对的 王恩涌 1992 88 和谐或者协调不反映人地关系的本质 只能作为注意解决环境问题应当遵循的原则 协调PK矛盾 17 2020 4 17 四个要点 胡兆量 1996 25 1 整体 非决定 和局部 决定 2 直接和间接影响 3 遵循但不违背自然规律 4 技术是媒介和双刃剑 三 人地关系的四个要点 路线图 18 2020 4 17 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活动 性质 形式 阶段人类活动改造地理环境 性质 形式 阶段人地互动表现 自然灾害 环境问题 19 2020 4 17 詹秀婷 袁孝亭 2012 61 5要点三个维度6个方面 詹袁方案 20 2020 4 17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要素五环境与社会标准14人类活动如何改变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改造使用技术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标准15自然系统如何影响人类系统环境机遇和约束环境灾害对环境的适应标准16资源意义 利用 分布和重要性的变化资源的类型和意义资源的区位和分布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美国方案 1994 2012 21 2020 4 17 人地关系的四次异化 方修琦 张兰生 1996 4 7 方修琦 1999 四 人地关系 社会实践 22 2020 4 17 1狩猎 工具和火 猿300万 直立人150万 火60万aB P 2采集 农业文明1万aB P 23 2020 4 17 3城市 文明社会 5000aB P 4工业 18世纪中叶 24 2020 4 17 古代古典或者近代现代 五 人地关系 思想认识 25 2020 4 17 东西方思想巨星的珍贵文化遗产天命论或唯心论或神创论或征服论希罗多德 Herodotus 484 430 420B C 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 460 377B C 柏拉图 Plato 427 347B C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384 322B C 斯特拉波 Strabo 64B C 24 管仲 一645B C 孟子 372 289B C 荀子 313 238B C 1 古代 中西先哲 26 2020 4 17 中国古人对自然的态度 张岱年 1985 庄子的因任自然 顺天 说荀子的改造自然 制天 说 易传 的天人调谐说天人合一 1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2 自然界有普遍规律 人也服从这一规律 3 人性即天道 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是一致的 4 人生的理想是天人调谐 天人合一 合理因素 27 2020 4 17 荀子思想代表了一个高峰 超越时代 余谋昌 1986 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是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的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天论 只要做到 天地人和 就不患财货不足 天有其时 地有其才 人有其治 若是则万物失宜 事变失应 上失天时 下失地利 中失人和 天下敖然 若烧若焦 若是则万物得宜 事变得应 上得天时 下得地利 中得人和 则财货浑浑如泉源 访沽如河海 暴暴如山丘 不时焚烧 无所藏之 夫天下何患乎不足也 富国 从天而颂之 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望时而待之 孰与应时而使之 因物而多之 孰与骋能而化之 思物而物之 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 愿以物之所以生 孰与有物之所以成 故错人而思天 则失万物之情 王制 荀子 整体性思维 天地人和 28 2020 4 17 培根 1561 1626 笛卡尔 1596 1650 孟德斯鸿 1689一1755年 论法的精神 黑格尔 1770一1831年 历史哲学 斯宾塞 1820 1903 社会静力学 1850 社会有机体说 社会达尔文主义白克尔 1821 1862 英国文明史 2 古典 近代时期 1576 1945 29 2020 4 17 拉采尔 1844 1904 人类地理学 政治地理学 维达尔 白兰士 1845 1919 可能论或者或然论白吕纳 1869 1930 人地学原理 1926 普列汉诺夫 1856 1918 因子论和对生产力的影响麦金德 H J Mackindcr 1861 1947 历史的地理枢纽 辛普尔 EllenChurchillSemple1863 1932 地理环境的影响 1911 李约瑟 J Needham 1900 中国科学技术史 地理概述 章 30 2020 4 17 斯大林 1878 1953 传统地理环境理论英国罗士培 1880 1947 适应论美国巴罗斯 1877 1960 人类生态学 反应论 英国汤因比 1889 1975 澳大利亚泰勒 1880 1963 澳大利亚人口承载能力 水资源 法国历史学年鉴学派布罗代尔 1902 1985 1972年6月斯德哥尔摩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87年 我们共同的未来 1992年里约全球环境与发展大会 3 现代 31 2020 4 17 过去 影响 说得多一些 如归结为决定论政治正确 环境的影响或者决定 人们不爱听1澳大利亚 泰勒教授2苏联联共布党史教程3中国 胡焕庸 王恩涌 4 关于地理环境决定论 32 2020 4 17 斯大林撰写第四章第二节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地理环境的影响 并不是决定的影响 因为社会底变更和发展要比地理环境底变更和发展快得不可计量 数万年间几乎仍归不变的现象 决不能成为在那几百年间就发生根本变更的现象发展的主要原因 自然地理学 无人类的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反自然的地理学 巴朗斯基 33 2020 4 17 50年代资产阶级地理思想70年代儒法斗争胡焕庸 1901 1998 从南京大学到淮河委员会1949 1952年转岗 华北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 后在治淮委员会技术委员会1953年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1956年被批判 运用资源 人口公式 提倡节育优生 中国 两次批判环境决定论 34 2020 4 17 王恩涌 1927 1972年介绍西方的生态危机论 提出注意环境与发展的矛盾 被派往黄河委员会1976年返回北京大学 35 2020 4 17 1988年第二届全国地学哲学会议宋正海 1988 试论地理环境对经济 政治 意识形态的作用 过去强调人的要素 这自然是对的 但是我们也同样应强调生产力中最不能动要素的劳动对象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由于劳动对象的强烈地域性 以及其在生产力要素中的最不能动性 才造成了整个生产力的强烈地域性 而正是按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决定 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所阐述的基本原理 生产力的地域性造成了整个文化的地域性和自然属性 尽管生产力对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并非直接的 而是通过中间环节实现的 但也只有在具体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 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 民族性格 风俗习惯等方面某些基本特点才可以得到深层理解 解禁 80年代末 36 2020 4 17 环境的驱动因子不是几千年不变的 它不仅存在长期的自然振动 而且存在突变 后者对环境影响很大 中国历史时期的几次重要的气候突变 仅仅只经历了30年左右 张王远 王铮 刘啸雷 1994 更小的突变 大约只经历10一15年 小的突变 几十年可能发生一次 1 环境的变化可能很迅速 37 2020 4 17 影响的表现 生理的 精神的 社会的 王恩涌 1992 86 87 1生理的 人体特征或者体质特征 遗传的 先天的2精神的或者社会的 精神或者气质或者性格 勇敢 怯懦 呆板 孤僻 智慧 好客 掠夺成性 非先天的 非遗传的3社会发展 在一定的条件下 在一定地区 个别具体场合 自然环境可以成为人类活动的决定性条件 技术是人地关系媒介 胡兆量 1994 2 地理环境影响的客观性 或者决定论 38 2020 4 17 古埃及文明1驯化的小麦对栽种条件的要求 尼罗河下游定期泛滥形成的水文条件 泛滥造成的泥沙淤积所带来的土壤养分条件 地形所提供的有利的灌溉条件 2东 西两边的沙漠 北面三角洲上的沼泽 南面的瀑布与沙漠形成的封闭环境 对埃及避免早期历史的外族人侵 保证其王朝稳定发展则起着有利的决定性作用 古巴比伦 缺少安定的发展条件 成为各方战争之地现代海湾国家1沙漠环境 游牧生活 经济比较落后2地下石油资源丰富 掌握石油资源后 一跃而为富裕国家机车在山地 平原 39 2020 4 17 ThomasGriffith Grif Taylor澳洲承载人口1000万 1988 1479万 2013 2320万 1929年任教芝加哥大学1936年任教多伦多大学李春芬 1912 1996 1940 19431951年回到悉尼1954年入选澳大利亚科学院1959年当选澳大利亚地理学者学会首任主席TerraNovaExpedition 新星探险 RobertFalconScott 1868 1912 SouthPoleExpedition1910 1913 高级地质学者 气象服务 泰勒教授 1880 1963 40 2020 4 17 吴传钧 1980 1981 1991 1 人地关系 的 地域系统研究内容 吴传钧 1981 1 和人类活动有关的地理环境的地域综合体 2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产生的影响 包括地域的差异变化 以及种种连锁反应 即冲击一反应一影响过程 3 改变了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作用 包括资源再生产 环境质量的变化等 4 评价人地相互作用的经济及非经济后果 提出应用分类 区划 定量分析和模式 评价方法研究人地关系的基本技术轮廓 六 人地关系 地理科学的贡献 不执着于是否是 核心 黄秉维 41 2020 4 17 主要研究内容 吴传钧 1991 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 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的理论研究 2 人地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强度的分析 潜力估算 后效评价和风险分析 3 人与地两大系统间相互作用和物质 能量传递与转换的机理 功能 结构和整体调控的途径与对策 4 地域的人口承载力分析 关键是预测粮食增产的幅度 5 一定地域人地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 根据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结构和潜力 预测特定的地域系统的演变趋势 6 人地相关系统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地域类型分析 7 不同层次 不同尺度的各种类型地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优化调控模型 亦即区域开发的多目标 多属性优化模型 42 2020 4 17 1 自然环境脆弱区 黄土高原北部和蒙古高原南部的半农半收区为重点 2 干旱区 建设项目比较集中的天山北路为重点 3 热带区 开发潜力大而且地域比较完整的海南岛为重点 4 海陆交接的经济发达区 以往缺少综合研究的环勃海湾地带为重点 不同类型地域的典型调查研究 43 2020 4 17 方修琦 张兰生 1996 8 9就是要揭示自然环境 技术 物质产物为人为环境 和社会因素对人地系统状态的驱动机制 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 人为环境 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反馈机制 其最核心的问题是解决人地系统各组成成分对资源 自然环境 生产 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考试真题模拟卷(资产评估实务操作实战解析与)
- 2025年大学华文教育专业题库- 教师教育专业素质培养模式
- 2025年大学科学教育专业题库- 科学教育素材挖掘与利用
- 2025年大学体育教育专业题库- 大学体育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
- 2025年大学融合教育专业题库- 区域发展与融合教育政策
- 2025年大学科学教育专业题库- 科学教育的教学资源整合
- 2025年大学警卫学专业题库-校园保卫工作的信息化管理与监测
- 2025年大学科学教育专业题库- 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与规范培训
- 2025年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题库- 大学生体质健康与自我调节
- 2025年大学科学教育专业题库- 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发展
- DBJT15-147-2018 建筑智能工程施工、检测与验收规范
- 华为鸿蒙课件
- 全站仪使用课件
- 中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2025)解读
- 202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民法真题及答案
- 2024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参考答案详解
- 初中普法主题教育
- 多发骨折病人疑难病例讨论
- 草果种植技术课件大全
- 2025年水利A证考试题及答案
- 新疆就业政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