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新题新解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春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新题新解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新题新解有一天夜里,隋炀帝做了一个梦 ,梦见一种非常漂亮的花,但是不知道这花叫什么名字,产在什么地方。醒来以后,就命令人把他梦中的花画成图形,张皇榜寻找认识者。正好当时在扬州见过琼花的王世充恰好在京城,看到这张皇榜,便揭榜进宫。他对隋炀帝说,图上所画之花叫做琼花,生在扬州。隋炀帝听后,很想见一见,便下令开运河、造龙舟,与皇后和嫔妃一起下扬州看琼花。待隋炀帝来到扬州,满树琼花皆落,隋炀帝始终没有看到琼花的芳姿。接着爆发了各地的农民起义;隋政权崩溃,隋炀帝死于扬州。因而有花死隋官灭,看花真无谓的说法。问题:人们传说隋炀帝都是因为要看琼花才开凿运河,导致亡国的?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提示:不正确。因为,隋朝的灭亡固然和隋炀帝开凿运河,三下扬州而滥用民力,横征暴敛有关,但大运河的修建,却不能说是亡国之举。唐人有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可见其对于加强都城与南北的联系,巩固统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只可惜隋炀帝的本意却并不在此,他只不过是为了自己游玩得更加舒服罢了。所以因为这“水殿龙舟事”,让大运河也跟着背上了亡国的骂名,倒是很冤枉的。【知能易用】唐太宗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贞观政要问题:上述材料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请概括这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举例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治国思想的?产生了怎样的效果?这一思想对我们几天有何启示?提示:“民为本”“存百姓”的思想;背景:隋朝因暴政被农民起义所推翻,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实践:知人善任,虚心纳谏;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等。效果: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较快,国力增强,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启示:以史为鉴,善于总结和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关心百姓,注意减轻农民负担,使人民安居乐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文成公主庙大日如来佛殿也叫文成公主庙。在公元641年(唐贞观十五年),唐蕃第一次联姻,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随同文成公主入藏的还有精通造纸、雕刻、酿造等各种技法的工匠、艺人,这送亲的队伍既是和平的使者,同时又是传播文化的使者。当时,文成公主携浩浩荡荡的陪嫁队伍离开长安,经日月山、勒巴沟,驻驿贝沟,因长途劳顿,便决定在贝沟休整一个月。在这里,当地藏族头领和群众为公主举行了她进入吐蕃地界以来第一次极为隆重热烈的欢迎仪式。为弘扬佛教文化,也为感谢和报答当地藏族人民,文成公主令随行工匠于贝沟坐北朝南的悬崖上雕刻了汉式浮雕佛像九尊,佛像的尺寸和图案都是文成公主亲自制定的。九尊佛像中,端坐中央高达7.3米的巨型佛像是大日如来佛,他双手禅定,吉祥端坐于莲花狮座上,在菩提树的陪衬下,显得十分凝重。佛像雕刻精致细腻,是藏汉文化互相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