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度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_课内阅读理解(三)D卷_第1页
2019-2020年度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_课内阅读理解(三)D卷_第2页
2019-2020年度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_课内阅读理解(三)D卷_第3页
2019-2020年度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_课内阅读理解(三)D卷_第4页
2019-2020年度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_课内阅读理解(三)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度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_课内阅读理解(三)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赶海(节选)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竞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在)也神气不起来了。1 . 划去括号中用错的字A2 . “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中的“武将”和“俘虏”指的是_A3 . 这段话重点描写了“我”在赶海时和,小伙伴在赶海时A4 . “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要读出( )的语气。A惊喜万分B恍然大悟C疑惑不解D感叹赞扬课内阅读。牛和鹅(节选)金奎叔帮我穿上鞋,拾起书包,用大手摸摸我的头,说:“鹅有什么可怕的!看把你吓成这样。”我说:“因为鹅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哇!”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摔到池塘里去。记着,霖哥儿,下次可别怕它们。”我记住金奎叔的话,从此不再怕鹅了。有什么可怕的!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怕它干吗?果然,我不怕它,它也不敢咬我,碰到了,只是吭吭叫几声,扇几下翅膀,就摇摇摆摆走开了。看到牛,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我觉得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我们平白地去欺负它干吗?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5 . 画线句子是对金奎叔的_描写,从中“我”明白了_。6 . “我”改变了对鹅的看法后,鹅对“我”的态度有什么改变?用“”画出来。7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害怕鹅不害怕牛是因为鹅把我们看得比它小,牛把我们看得比它大。B听了金奎叔的话,“我”从此不再怕鹅,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牛是因为“我学会了改变角度看问题,对怕与不怕的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C“我”怕鹅是从鹅的角度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我”不怕鹅是从人的角度看鹅,觉得鹅比人小,不同的角度导致结果截然不同。由此可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时,一定会得到不同的结果。8 . 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_重点段落品析。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9 . 从语段中找出相应的词语。爬山虎的脚像_,又像_。10 . 爬山虎的脚长在哪?_11 . 读短文,说说爬山虎是如何爬的?_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扬州清明(节选)张岱扬州清明日,城中男女毕出,家家展墓,虽家有数墓,日必展之。故轻车骏马,箫鼓画船,转折再三,不辞往复。监门小户,亦携肴核纸钱,走至墓所,祭毕,则席地饮胙。注释展墓:扫墓。监门小户:一般平民人家。肴核:肉类和果类食品。饮胙(zu):扫墓之后,参与祭祀的人分食祭品。胙,古代祭祀时用的肉。12 . 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1)城中男女毕出毕:_(2)席地饮胙席地:_13 . 说说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虽家有数墓,日必展之。_14 . 张岱的这篇文章反映了明清之际扬州人扫墓的哪些习惯?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清明当日,要拜扫先人的坟墓。B一日可以扫多处坟墓,不辞往复。C祭祀先人,须备肴核纸钱。D祭祀完毕,祭品要留给先人享用,扫墓的人不能食用。三、诗词曲鉴赏古诗阅读题西林壁_,_。_,_。15 . 默写古诗。16 . 解释下列字、词。(1)题:(2)缘:(3)不识:(4)西林:17 .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代诗人苏轼。前两句诗写了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在_、_、_、_不同位置观看的感觉。前两句诗的意思是。18 . 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 诗中有哪句诗说明了这个道理,请写在横线上。_19 . 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