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D卷_第1页
2019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D卷_第2页
2019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D卷_第3页
2019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D卷_第4页
2019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填空题1 . 按要求填空。1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_”歌颂了菊花傲视风霜的气节,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敬佩、赞美之情。“_,最是橙黄橘绿时”两句,诗人勉励朋友要珍惜大好时光,希望友人能够乐观向上、努力不懈。2夜书所见一诗中,“萧萧梧叶送寒声,_”两句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_,夜深篱落一灯明”描写了儿童挑灯夜游去捉蟋蟀的生活情景。品读全诗,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全诗抒发了诗人_、_的情感。3“_,歌声振林樾”描写了小牧童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_”刻画了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接下来的举动产生的原因。“_”一句栩栩如生地表现了牧童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小牧童的_之情。4望天门山这首诗围绕一个“_”字展开。“_”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_”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_,_”写诗人乘孤舟顺流而下,远处的青山扑进眼帘的景象。2 . 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任(_)道(_)大义(_)(_)图治(_)吞枣诗(_)画(_)奇(_)异(_)(_)不休(_)心裁(_)不安(_)不绝(_)大物如(_)似(_)3 . 看拼音写词语。fn n(_) xun z(_) sh sh(_) kun ku(_)xu y(_) xn ch(_) z ho(_) wi kn(_)4 .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_)飞(_)散苦心(_)(_)胸(_)点(_)(_)笑(_)非(_)然大(_)尽(_)(_)力美(_)美(_)脱(_)而(_)二、语言表达5 . 按要求写句子。1.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仿写夸张句)_2.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修改病句)_3.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缩写句子)_4.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改为把字句)_5.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改为转述句)_阅读短文,完成问题。关于班级同学近视问题的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为了了解班内同学近视的情况,查找近视的原因,更好地进行预防,我对班内同学的视力状况进行了调查。(二)调查方法1通过观察、询问和计算,了解班级同学近视的人数和比例。2通过观察和询问,了解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中的用眼习惯。3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近视的原因,统计其他国家学生近视的情况。(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1四(1)班学生近视情况。2中国学生与其他国家学生近视率比较。小学生近视率中学生近视率高中生近视率大学生近视率中国26.96%54.43%72.8%77.95%德国25.7%49%63.8%高于63.8%日本8.8%15.6%20.4%(四)结论1一些同学没有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在年级升高、学习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休息时间呈递减趋势。2抗疲劳眼药水与眼保健操对眼睛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但同学们却没有引起重视。有些同学近视但未治疗和佩戴眼镜,说明对近视问题不够重视。3除遗传因素之外,姿势不正确、用眼习惯不良以及营养和睡眠不足都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6 . 这份报告调查的问题是_,调查的对象是_,调查采用的主要方法有_。7 . 在本次调查中,作者还了解了其他国家学生近视的情况。有人说,这与所在班级学生的近视情况关系不大。你认为能不能去掉?为什么?_8 . 请你根据本次调查的情况,给四(1)班的同学提出用眼的建议。(至少2条)_9 . 请设计一则富有情趣、能打动人的保护眼睛的提示语。_三、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10 . 选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11 . 照样子,写词语(限写三个)。五光十色_12 . 为什么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请用“”划出有关句子。我爱大山我爱家小溪叮咚响,鸟儿叫喳喳,穿过金竹林,绕过绿山茶。山路弯弯山中行,白云深处是我家。人在半山腰,满眼都是画儿。绿林像大海,红花遍山崖。山是摇篮我是娃,我爱大山我爱家。13 . 用儿歌中的声音词填一填,再模仿写一写。小溪鸟儿雷雨青蛙14 . 填一填。“穿过金竹林,绕过绿山茶。”找出这句话中的颜色词,分别是和。“山是摇篮我是娃,我爱大山我爱家。”这句话中把“山”比作。表达了“我”对大山、对家乡的之情。15 . “人在半山腰,满眼都是画儿。” 想一想,人在半山腰,会看到_和_。16 . 你爱你的家乡吗?为什么?_快乐阅读。解放目己的空间教育家陶行知多次告诫青少年:不要把自己关在笼子里,要学会“解放自己的空间”,努力到自然,到社会中去扩大眼界,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自己的空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利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在掌握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多读一些课外书,会使课内的知识学得更好,更活。鲁迅曾经多次号召广大青年:可以多看看本分以外的书,比如学理科的,可以看看文学书;学文科的可以看看科学方面的书。他还认为:“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青少年时期,精力旺盛,多读书储存下丰富的知识,则可终身受益。参加课外活动小组,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课外积极参加兴趣小组活动,不断培养自己的特长爱好,以后可以把自己的爱好,特长发展成自己的职业和事业。科学家达尔文从小有收集标本的爱好,这一爱好后来发展为专长,使他成了举世闻名的生物学家。走出校门,开阔视野,开辟学习的新天地。同学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读社会这本无字巨著。参观工厂、农村,观看画展、科技展览,可以获取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调查访问,接触和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丰富阅历,增长才干;游览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解放自己的空间”,可以使我们变得更聪明,更有实力。17 . 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开阔(_)开辟(_)陶冶(_)博览(_)增长(_)提高(_)18 . 理解加点的字,并用所给词语造句。告诫:_举世闻名:_受益:_19 . “他还认为: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句话中,“他”是指_,“叮在一处”是指_。20 . 短文第2、3、4自然段中,第一句话与后面的内容是_关系,这几句话告诉我们,“_”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四、信息匹配21 . 用“”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我着(zhuzho)迷地欣赏着(zhezho)这盘精彩的棋局,只见双方都沉着(zhozhu)应战,高着(zhezho)儿迭出,让人大开眼界。22 . 选词填空观察观望观看(1)我和爸妈一起(_)春节联欢晚会。(2)我站在那儿,向四下里(_),冻得直打哆嗦。(3)教育的真谛就是让孩子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_),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五、书面表达23 . 习作。生活,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