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蚕茧产业后基地立项建议书_第1页
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蚕茧产业后基地立项建议书_第2页
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蚕茧产业后基地立项建议书_第3页
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蚕茧产业后基地立项建议书_第4页
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蚕茧产业后基地立项建议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项建议书项目名称: 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蚕茧产业后 续加工产业化成都市研发基地项目申报人: 申报单位: 主要协作单位:2012年05月10日填项目名称(中文)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蚕茧产业后续加工产业化成都市研发基地项目名称(英文)申请者姓名性 别最后学位出生年月技术职称所在研究室从事专业学术兼职申请经费 万元联系电话研究期限摘要(400字以内):关键词(不多于4个)东桑西移 蚕茧纸 研发基地负责人及研究队伍简介:一、项目概要所谓“东桑西移”是指我国将逐步把蚕茧主产区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蚕丝产业发展战略。历史上的中国丝绸主产区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等东部省份,近年来伴随着浙江、江苏等东部省区经济的发展,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度的加快,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不断上涨,致使传统的蚕桑产业发展受到制约,生产规模逐年下降;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并拥有较为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具备发展蚕茧丝产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基础。气候地址条件也比较符合桑蚕的养殖环境,历史上也有过大规模养蚕的发展历史。为稳定我国蚕丝产业、保证我国茧丝绸大国地位、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都有具有重要意义。商务部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东桑西移”自2006年起实施,至今已经经历了5年的成熟运转。蚕食丝绸原料的主要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有重要地位。以为其久远的历史和经济上的重要性,家蚕的基因已成为现代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蚕茧纸食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灿烂文化的一块瑰宝,是有别于木浆纸、蚕浆纸,更有别于丝绸缎做书画载体的纸。而是以蚕为梭,顺丝平网自然天成。凡以此为底无论是泼墨丹青、工笔重彩还是狂草隶篆无不因蚕茧纸特有的纹理和质感使层次更加丰富,色彩更加饱满。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韵味。纵观历史,汉代就有用蚕茧壳制成的纸,取其洁白缜密。南朝宋时期刘义庆编著的世说新语中就有蚕茧纸的相关记载,“王羲之书兰亭序,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更无。”清朝郝懿行编著的证俗文卷七:“若乃古之名纸有侧理纸、蚕茧纸。世说纸似茧而泽也,王右军书兰亭记用之。案今高丽纸以绵茧造者。”从历史可知,蚕茧纸具有厚重的经济、历史、文化价值。此外蚕桑业在中国文化中的标杆作用是等同于瓷器对世界文化的影响,而蚕茧纸“一别千年”的重现江湖,必将加大对世界的影响!也必然使蚕桑业的业态更加丰满、使蚕桑业对中国文化的承载能量更加强大,从而实现在文化产业繁荣的蓝图上添上蚕茧纸浓墨重彩的一笔。2、 基地的区域优势、当前政策及国内现状 基地的区域优势:基地位于四川省金堂县城东南,距成都市区60km,在成南高速竹篙出口4km处的金堂县转龙镇被誉为四川省蚕桑第一镇,是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实施单位。经过多年的发展,结合宜桑宜蚕的土壤、气候、丰富的非耕地资源及充裕的劳动力优势,转龙镇在蚕桑基地规模、养蚕规模、蚕茧产量、农民养蚕收入、蚕业行业收入等方面实现了“五个第一”的目标,达到了良桑过万亩、年产茧超万担、全行业收入过万亿,走出了一条以蚕桑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全方位发展的新路子。本项目中的蚕茧纸正是以茧丝为原料经由独创的生产技术加工而成,转龙镇传统的桑蚕优势为本项目的开展实施提供了坚定的物质保证。当前政策: 商务部推行的“东桑西移”工程,只是东部产业向西移动的一个有机部分,从2010年开始,商务部将会同财政部,每年拿出超过1亿元的资金来支持“东桑西移”工程。自从2008年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正式在金堂县实施以来,金堂县委县政府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重要意义,决心把“东桑西移”真正做成“惠民工程”、“亮点工程”,决心以“东桑西移”为契机,全面带动四川茧丝绸行业的发展。把蚕茧纸生产及蚕茧纸绘画技艺合理植入“东桑西移”工程项目的子项目,是基于开辟蚕桑产业应用的新途径,并由此形成新的惠民产业链而提出的,因此得到商务部政策和资金支持是有理由的。国内现状:商务部茧丝绸协调办公室自1996年成立以来,为我国茧丝行业在国际上做大做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东桑西移”自2006年起实施,在商务部党组的统一部署下,工程覆盖了中西部和东北地区18个省(区、市)、106个县、近1000个乡镇,涉及革命老区、三峡库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茧丝绸是四川省的传统产业,也是其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四川作为全国三大主产区之一,蚕茧产量居全国第3位,生丝产量全国第一,总体规模居全国前三,是国内茧丝绸生产大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样的先前优势下,“东桑西移”先后在南充县、合江县实施,已取得良好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由丝绸业大国向丝绸业强国迈近了一步。“东桑西移”的成功实施,已使我国茧丝绸行业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生产经营显现“亮点”。过去冷淡的茧丝绸市场已出现明显的复苏,而且质量好、档次高的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三、项目的攻关目标、技术研发程度及价值 4、 项目成立方式及研发基地任务。5、 计划进度安排6、 经费预算表一 项目投入总经费(万元)资金来源拨款贷款自筹合计经费表二 项目经费预算表(元)序号项目分类数量标准小计1234七、项目主要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