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 马说练习 语文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 马说练习 语文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 马说练习 语文版.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 马说练习 语文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马说1写作背景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循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幕下,郁郁不得志,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2主题解说本文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不仅不能识别人才,而且埋没和摧残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之情。3文言文考点链接文言文句式【特殊文言句式】(1)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如“其真不知马也”(“也”表判断)。(2)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等标志性词表被动;二是没有被动词,隐含被动义,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3)倒装句。常见的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宾结构后置四种。如“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句,“千里”为“马”的定语)。(4)省略句。常见的是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和定语等。如“策之不以其道”省略了“食马者”。(5)固定句式。例如“不亦乎”“得无乎”“如何”“然则”等。01积累与运用1字词积累给加点字注音。一食或尽粟一石(sh)祗辱于奴隶人之手(zh)骈死于槽枥之间(pin) 才美不外见(xin)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2)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同,一样)(4)策之不以其道(规律,方法)(5)食之不能尽其材(才能)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不同含义。(1)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食不饱,力不足(吃)(2)策策之不以其道(动词,以鞭打马)执策而临之(名词,马鞭)(3)以不以千里称也(用)策之不以其道(按照)(4)其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代指千里马)其真无马邪(表示诘问语气,难道)其真不知马也(表示推测,恐怕)(5)能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虽有千里之能(能力,才能)4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限标两处)(2)安求/其能千里也(限标一处)(3)才美/不外见(限标一处)5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1)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2)“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马说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3)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其真不知马也。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可以吃光一石粮食。(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让它)和普通马一样尚且不能得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鞭打它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它,却不能充分施展出它的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吧!02课内精读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题目。7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8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伯乐”喻指善于识别、发现、任用人才的人;“千里马”喻指有才华、有才能的人;“食马者”喻指愚妄浅薄、昏庸无能的封建统治者。9“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是什么句式?其作用是什么?反问。加强语气,表达了对统治者埋没人才的不平之意及愤懑之情。10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怀才不遇之情;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控诉之情。11马说中作者指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而实际情况是这样吗?如果伯乐发现了千里马,那么它一定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千里马吗?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50字以上。【示例】实际情况不一定如此。即使伯乐发现了千里马,如果千里马自己不发愤图强的话,它也成不了千里马。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自己的才能,为将来成为“千里马”做好准备。03拓展阅读千里之马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注释】涓人:宫中打扫清洁的人。捐:丢失。隗:即郭隗,战国时燕国大臣。此文即为郭隗所说。见事:被侍奉,被重视,受重用。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臣闻古之君人闻:听说(2)君遣之遣:派遣(3)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市:买(4)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反:同“返”,返回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所要购求的是活马,怎么带回死马而丢失五百金?14马说与千里之马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答它们的不同之处。马说中的“千里马”因为不能得到统治者的赏识、任用,最终不能“以千里称”。千里之马中的“千里马”因为君主渴求并能够采纳正确的建议,而得以脱颖而出。(意思接近即可)附参考译文:我听说古时的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三年也没买到。宫中打扫清洁的人对他说:“请允许我去寻求它。”国君派遣他去了。三个月后获得千里马,马已经死了,用五百金买了死马的头,返回去把此事报告给国君。国君大怒,说道:“所要购求的是活马,怎么带回死马而丢失五百金?”那个人答道:“死马尚且花五百金购买,何况活马呢?天下必定认为大王您是能出高价买马的人,千里马现在就会到来了。”不到一年,千里马来了好几匹。现在大王果真想要招揽贤士,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被重视,何况比我贤能的人呢?04综合性学习学习完马说一文后,你所在的班级拟开展一次有关“马”的知识竞赛活动。假如你也是参赛选手之一,请完成下面的任务。15马和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经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成为我们忠实的朋友。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出关于“马”的成语、谚语以及古诗各两个。(1)成语:马到成功;一马当先。(2)谚语:牛头不对马嘴。人奔家乡马奔草。(3)古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