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综合文化站站长先进事迹材料范文_第1页
乡综合文化站站长先进事迹材料范文_第2页
乡综合文化站站长先进事迹材料范文_第3页
乡综合文化站站长先进事迹材料范文_第4页
乡综合文化站站长先进事迹材料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优质办公范文乡综合文化站站长先进事迹材料第一篇:王*,男,1965年11月30日出生于*省木兰县吉兴乡红旗村胡家窝棚屯,共产党员、复员军人。现任木兰县吉兴乡综合文化站站长。王*酷爱乡村文化工作。自担任吉兴乡综合文化站站长以来,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创新农村文化工作的新思路,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搞好农村文化生活。受到省市县文化部门领导的赞扬。中央电视台、中国文化报以及省内新闻媒体都曾重点报道过他的事迹。在吉兴乡36个自然屯中,到处都留下过他的脚印,每个村屯都有他的联系户,使他成为最受群众欢迎的文化站长。也成为在全省有名的乡村文化能人。自从20XX年以来,他就把扶持全乡各村屯成立具有一定规模的东北大秧歌队当作了农村文化工作的切入点。他说服弟弟开办的花嫁之约婚庆公司,拿出专款为农民秧歌队购买服装、乐器、扇子、腰带、音响等。到20XX年,全乡已有70%的村屯成立了大秧歌队,20XX年要达到90%的村屯有大秧歌队,20XX年达到100%的村屯有大秧歌队。为了统一动作,提高大秧歌的整体表演水平。他有计划的聘请县文化馆的老师深入到村屯进行培训,每年都利用春节、元宵节组织大秧歌参加县文化馆和乡文化站组织的汇演。为了全面展示吉兴乡文化工作的成果,鼓舞全乡干部群众做好乡村文化工作,王*克服人员少、没有经费等实际困难,自费xx了乡村文化工作专刊。20XX年共出4期。现在已经坚持出了7期,每期印数1000册。主要栏目有:封面人物、时代先锋、亲情故事、文化快讯、文化能人、乡村古风、绿野诗林、心灵鸡汤、理论学习等相对固定的栏目。免费发放到乡村干部,县直机关、学校,村屯小卖部和部分农民手中。乡村文化工作专刊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现在拥有固定作者群接近100名。省文化厅宋厅长还在刊物上亲自批阅,号召全省文化站长向王*同志学习。由王*个人出资扶持吉兴乡红旗村农民刘长林开办的农民文化创作室,于20XX年秋天正式挂牌成立。文化创作室不仅吸引了本村爱好书法、绘画、剪纸、根雕、文学创作的农民参加,还吸引了全乡有艺术爱好的农民参加。王*还经常帮助刘长林邀请县里的书法家、画家、诗人、剪纸家等光临创作室,交流创作经验,具体指导农民创作。20XX年1月,王*重点扶持由农民企业家栾长彬独家投资70多万元成立的吉兴乡晓光村农民文化小剧场,点燃了开张的礼炮。结束了这个乡没有专门演出场所的历史。为农民自娱自乐提供了具有专业水准的文艺舞台。使农民在农闲时节能够经常在小剧场汇聚,自演自唱,自娱自乐。王*对各村的文化大院的建设十分重视,每年都建设2个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大院。重点扶持了吉兴村永恒文化大院、乔家屯张春荣文化大院、韩家屯邱桂荣文化大院、刘家粉坊屯孙贵文化大院、大灰堆屯郑永利文化大院等提档升级。积极争取有关部门为各村的文化大院配备了相关的乐器、音响等设施,充分发挥了文化大院在农村文化市场上的主力军作用及示范带头作用。今年三月,王*配合吉兴乡中心小学筹备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丰富了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内容,提高了质量。校园文化艺术节为期一周,有歌舞等特长表演,有书画作品展览等。帮助该校成立了太极拳表演队,聘请了县城的太极拳协会的老师亲临辅导。他还帮助吉兴中心小学成立了红领巾广播站,建立了标准化的播音室。每天抽出一小时亲自培训小播音员、xx辑、小记者。建立常态化的运营管理机制,促进了校园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培养了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王*利用今年的挂锄季节,组建了一支完全由本乡农民加入的乡村文化小剧团,现有团员37人。平时,这些人就作为村子里的文化专业户,发动村民扭秧歌、跳舞,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农闲季节还集中组织排练文艺节目,不论是三八节、青年节、劳动节、儿童节、七一、八一、教师节、国庆节等都进行专场演出,还到各村巡回演出。这些演出即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也锻炼了自己的队伍。他还创造机会,让农民送文化进城表演。吉兴乡综合文化站的工作,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积极支持和肯定。被写入年初工作计划,确保文化专项资金全部用于文化活动,极大的鼓舞了王*的工作热情,也让他全身心的投入到乡村文化工作之中去。20XX年,王*被评为哈尔滨市创业创新成才模范;20XX年被评为哈尔滨市优秀共产党员;20XX年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优秀宣传文化干部;20XX年被县委宣传部评为木兰县乡村文化特别贡献奖。20XX年,他所领导的文化站还被*省文化厅评为:20XX年度全省优秀文化站,此刻,正在角逐十百千工程全省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带头人,在网络投票中,获得22名。第二篇:文化站站长先进事迹材料文化站站长先进事迹材料王xx,男,1965年11月30日出生于xx省xx县xx乡xx村xx屯,共产党员、复员军人。现任xx县xx乡综合文化站站长。王xx酷爱乡村文化工作。自担任xx乡综合文化站站长以来,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创新农村文化工作的新思路,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搞好农村文化生活。受到省市县文化部门领导的赞扬。中央电视台、中国文化报以及省内新闻媒体都曾重点报道过他的事迹。在xx乡36个自然屯中,到处都留下过他的脚印,每个村屯都有他的联系户,使他成为最受群众欢迎的文化站长。也成为在全省有名的乡村文化能人。自从20XX年以来,他就把扶持全乡各村屯成立具有一定规模的东北大秧歌队当作了农村文化工作的切入点。他说服弟弟开办的花嫁之约婚庆公司,拿出专款为农民秧歌队购买服装、乐器、扇子、腰带、音响等。到20XX年,全乡已有70%的村屯成立了大秧歌队,20XX年要达到90%的村屯有大秧歌队,20XX年达到100%的村屯有大秧歌队。为了统一动作,提高大秧歌的整体表演水平。他有计划的聘请县文化馆的老师深入到村屯进行培训,每年都利用春节、元宵节组织大秧歌参加县文化馆和乡文化站组织的汇演。为了全面展示xx乡文化工作的成果,鼓舞全乡干部群众做好乡村文化工作,王xx克服人员少、没有经费等实际困难,自费xx了乡村文化工作专刊。20XX年共出4期。现在已经坚持出了7期,每期印数1000册。主要栏目有:封面人物、时代先锋、亲情故事、文化快讯、文化能人、乡村古风、绿野诗林、心灵鸡汤、理论学习等相对固定的栏目。免费发放到乡村干部,县直机关、学校,村屯小卖部和部分农民手中。乡村文化工作专刊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现在拥有固定作者群接近100名。省文化厅宋厅长还在刊物上亲自批阅,号召全省文化站长向王xx同志学习。由王xx个人出资扶持xx乡xx村农民刘长林开办的农民文化创作室,于20XX年秋天正式挂牌成立。文化创作室不仅吸引了本村爱好书法、绘画、剪纸、根雕、文学创作的农民参加,还吸引了全乡有艺术爱好的农民参加。王xx还经常帮助刘长林邀请县里的书法家、画家、诗人、剪纸家等光临创作室,交流创作经验,具体指导农民创作。20XX年1月,王xx重点扶持由农民企业家栾长彬独家投资70多万元成立的xx乡晓光村农民文化小剧场,点燃了开张的礼炮。结束了这个乡没有专门演出场所的历史。为农民自娱自乐提供了具有专业水准的文艺舞台。使农民在农闲时节能够经常在小剧场汇聚,自演自唱,自娱自乐。王xx对各村的文化大院的建设十分重视,每年都建设2个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大院。重点扶持了xx村永恒文化大院、乔家屯张春荣文化大院、韩家屯邱桂荣文化大院、刘家粉坊屯孙贵文化大院、大灰堆屯郑永利文化大院等提档升级。积极争取有关部门为各村的文化大院配备了相关的乐器、音响等设施,充分发挥了文化大院在农村文化市场上的主力军作用及示范带头作用。今年三月,王xx配合xx乡中心小学筹备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丰富了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内容,提高了质量。校园文化艺术节为期一周,有歌舞等特长表演,有书画作品展览等。帮助该校成立了太极拳表演队,聘请了县城的太极拳协会的老师亲临辅导。他还帮助xx中心小学成立了红领巾广播站,建立了标准化的播音室。每天抽出一小时亲自培训小播音员、xx辑、小记者。建立常态化的运营管理机制,促进了校园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培养了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王xx利用今年的挂锄季节,组建了一支完全由本乡农民加入的乡村文化小剧团,现有团员37人。平时,这些人就作为村子里的文化专业户,发动村民扭秧歌、跳舞,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农闲季节还集中组织排练文艺节目,不论是三八节、青年节、劳动节、儿童节、七一、八一、教师节、国庆节等都进行专场演出,还到各村巡回演出。这些演出即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也锻炼了自己的队伍。他还创造机会,让农民送文化进城表演。xx乡综合文化站的工作,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积极支持和肯定。被写入年初工作计划,确保文化专项资金全部用于文化活动,极大的鼓舞了王xx的工作热情,也让他全身心的投入到乡村文化工作之中去。20XX年,王xx被评为哈尔滨市创业创新成才模范;20XX年被评为哈尔滨市优秀共产党员;20XX年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优秀宣传文化干部;20XX年被县委宣传部评为xx县乡村文化特别贡献奖。第三篇:镇文化站站长事迹材料老区文化播种人-记优秀共产党员、*市*镇文化站站长*陈 *在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深处,有这样一名党员:对文化工作一往情深,为文化活动牵肠挂肚,干文化事业热情似火,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处处留心。他就是优秀共产党员、*市*镇文化站站长*。科技下乡 送教入门*镇是黄麻起义革命老区经济薄弱乡镇之一,是有名的老区、山区、库区。自1994年春上任伊始,*便深入全镇对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和文化活动载体进行了调查。于是,一个坚实文化基础,走科技下乡、送教入门之路的想法在*的脑海萌发。他转换工作思路,从服务“三农”开始打开局面。先是跑省市电视台、各大书店、市科委,找来有关当地农业产业生产技术的录相、光盘、书籍等资料。后来还与中央电视台7频道保持联系,购买了“蚕桑、天麻、板粟、茯岑、黑木耳、灵芝、香菇”等科技光盘、录相带和书籍,上门为农户提供科技服务。从1994年至今文化站共印发各类生产技术资料3万份,下乡放映各类科教片6563场,培训民农近10万人次。现在全镇年产业收入达3亿元,人均纯收近6000元。20XX年5月15日,黄冈日报科教版以红土地上的科技轻骑为标题对该镇促进文化发展,服务经济建设的工作进行了报道。他个人1996年被黄冈地区文化局评为“优秀文化站长”,20XX年被湖北省“科学素质工程”领导小组、省科协授予“科技示范明星户”。发掘资源 典型引路为了树立榜样,做好典型引路,*有效利用了*镇少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20XX年冬,市政府、市文化局组织了20XX年春节文化周元宵龙灯活动。*抓住这个契机,想在活动中展示*的非遗项目“剪纸”。他主动和市、镇领导一起找到了有剪纸艺术一技之长的刘景荣。发掘新项目,买材料,租场所,资金有困难。*当场把自己的过年费20XX元钱给了刘景荣。*的主动感动了在场所有的领导,也引得镇政府高度重视。后来,镇政府帮助建起了剪纸工作室,把剪纸作为三河的品牌文化,对外宣传三河,书记还亲自卖剪纸作品。20XX年参加市级以上活动展览6次,在大别山试验区*现场会展览,展牌48块,展出作品103幅。黄冈电视台、湖北电视台先后拍专题片作了报道。刘锦荣的剪纸艺术20XX年获湖北电视台“龚口牛人”称号。今年,刘锦荣作为农民剪纸艺术家还参加了“中国农民春节联欢会”,以*剪纸“福”字为题的专题在湖北龚上频道、湖北卫视、中央7频道春节期间与观众见了面。招商引资 做亮品牌为了做大做实*镇的文化建设品牌,*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规范化建设中,他积极与镇领导一起筹划、招商引资8000余万元,建起了规模大、有特色的*镇民俗文化广场。结合文化*建设活动,他又配合镇政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