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还有人活着吗简单引导教学设计冀教版 .doc_第1页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还有人活着吗简单引导教学设计冀教版 .doc_第2页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还有人活着吗简单引导教学设计冀教版 .doc_第3页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还有人活着吗简单引导教学设计冀教版 .doc_第4页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还有人活着吗简单引导教学设计冀教版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还有人活着吗简单引导教学设计冀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信念、突如其来、魂飞魄散”等词语,自觉积累词语。2、默读课文,能抓住关键词句,独立读懂课文内容。3、了解发生在唐山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体会救生人员一心排险救人以及遇险人员奋力自救的不屈精神,从而感受那种人间真情。教学重点:了解发生在唐山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体会救生人员一心排险救人以及遇险人员奋力自救的不屈精神,从而感受那种人间真情。教学难点:了解发生在唐山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体会救生人员一心排险救人以及遇险人员奋力自救的不屈精神,从而感受那种人间真情。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课题。1976年唐山发生了大地震。对每一个唐山人来说,这都是一场特大灾难。值得庆幸的是,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派出了医疗队和解放军战士赶往灾区,抢救生命财产,妥善安排受伤人员,与灾区人民一起重建家园。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交流:课文记叙了唐山大地震中三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小故事,表现了遇难者对生命的渴望以及永不放弃的精神,赞扬了抢险人员为了抢救他人生命,全然不顾自己安危的高贵品质,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生命之歌。三、感知课文内容。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2、交流:第一部分(15自然段):写作者于xx年夏天在电影院观看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时深受感动的场面,一句“还有人活着吗?”深深触动了作者的心,自然引起下文。第二部分(68自然段):作者生动地给我们讲述了1976年大地震时三个遇难者死里逃生、被人救起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自己永不放弃,不断争取,就有生的希望;人间自有真情在。第三部分(9自然段):作者又回到了影院现场,将自己的真实情感体验告诉读者:观众们感受到的是电影作品的震撼,这仅仅是一种源于电影作品的体验,而作者切身感受到的是对“人类高贵的精神”的震撼。四、作业。1、完成练习册。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课文。二、感知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体会情感。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感知文字所负载的情感。2、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自己的语气、表情等方面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三、学习课文。1、紧扣重点,读中有所感悟。2、感悟“还有人活着吗?”这句话在当时对救生人员和遇险人员都意味着什么,让学生充分表达个人意见的基础上,由老师进行小结。“还有人活着吗?”对救生人员来说,体现了他们对每一个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要让更多的人活下来;对遇险人员来说,则意味着生还的希望、被救的可能。3、谈一谈,课文中的哪些事情感动了你?“我的泪,为人类高贵的精神而抛洒。”这“高贵的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一方面指的是面对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灾难,要有一种不气馁、不服输、不放弃的精神,另一方面指的是救生员高度负责、决不留下一点儿遗憾、视他人生命如自己生命的崇高思想。4、总结写法(文章以救生员的问话“还有人活着吗?”为作文题目,贯穿课文全过程,使文章形散神聚,中心突出。四、感悟真情。这篇课文,作者以自己的真情实感,以生动传神的言辞,描绘了在灾难和不幸面前,人们对生的留恋、对生的渴望。唐山人是不幸的,唐山人又是幸运的,因为在这场灾难中,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浓浓深情,感受到了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可亲可敬的解放军战士。真可谓“苍天无情,人有情”。五、灾难再现。1、观看唐山大地震的录像资料,感受地震时的场景,激起学生对战士的敬仰之情和对现实生活的无限热爱。2、谈地震灾区孤儿的安置问题,感受党对灾区人民的关怀之情。六、作业。写一篇读后感。附送: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我的母亲品读语言教学设计冀教版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敷衍、筹划、嘱咐”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笔下所塑造的伟大的母亲形象,感受母亲的美好品质,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体会作者一直强调的母亲对其的“生命教育”,从而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3、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表达方式。教学重点:感受母亲的美好品质,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体会作者一直强调的母亲对其的“生命教育”,从而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表达方式。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搜集到的资料,走近老舍。(一)说说你了解的老舍先生。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自己对老舍先生的了解。(二)教师介绍老舍先生。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杰出艺术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二、体味母爱,走进文本。(一)学生背诵有关母爱的诗句,吟唱有关母爱的歌曲。(二)教师小结: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古今中外有无数赞美母亲的作品。老舍先生在母亲去世快一年后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他用饱含血泪的笔写下我的母亲,以此作为回忆。让我们走进老舍和他的我的母亲,去感受这位语言大师如何赞美母亲。三、初读全文,把握文章脉络。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同桌说说老舍是如何赞美母亲的。四、品读课文,围绕话题体会“母亲”形象。(一)快速阅读课文,说说老舍笔下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勾画出相关的语句。(二)交流自读课文情况。教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概括。1、勤俭诚实,做事认真。通过语句“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终年没有休息残破的铜活发着光。”来感受。2、母亲乐于助人,不怕吃亏。通过“给亲友邻居帮忙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来感受。3、母亲的坚强。通过语句“北平有多少变乱哪!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来感受。4、母亲对子女的爱。通过语句“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我由师范毕业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来感受。在这部分,还有许多细微的词句,要引导学生从一句话、一个词或一个字中细细品味。第二课时一、感情朗读,体味母亲情怀。(一)画出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并用一句格言式的话写下感受。(二)学生伴随音乐读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读完将自己格言式的感受读给大家听。二、默读课文,理解“生命的教育”的丰富内涵。(一)学生默读课文,看从哪些语句中能感受到母亲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反馈交流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表现母亲给我影响的语段和语句。结合课文前面的导语,从以下几方面重点理解。1、“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留着。”2、引导关注第六自然段,“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3、重点通过最后一自然段感受。(二)通过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并总结:母亲的勤劳诚实,做事认真,爱清洁,守秩序,待人真诚等良好品质及做人的宗旨,都是通过身教给予“我”深刻久远的影响,因此是“生命的教育”。三、抓住重点语句,品味语言特色。(一)课件出示两句话,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理解的。1、“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这一句连用四个“怕”字,表现内心的恐惧,写出了对母亲的挚爱深情,语言表达则十分朴素。2、“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赤子之心,溢于篇外;戛然而止,余味无穷。(二)学生小组互相交流其他类似的语句,品味作者平实而又千变万化、意蕴丰厚、充满韵味的语言。四、书写生字。本文要求会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