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 22.1生物的分类课件 (新版)北师大版.ppt_第1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22.1生物的分类课件 (新版)北师大版.ppt_第2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22.1生物的分类课件 (新版)北师大版.ppt_第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22.1生物的分类课件 (新版)北师大版.ppt_第4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22.1生物的分类课件 (新版)北师大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 第1节生物的分类 一 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其进行分类1 以生物和为依据 将生物分为界 纲 科 7个等级 其中 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2 犬属于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纲 目 犬科 属 犬种 二 依据生物的特征来编制生物检索表在检索表中 将某一性状特征分为的两类 具有性状的生物归为一类 与该性状特征的生物归为另一类 特征相反的两类性状相对排列 然后 在每个类别中再寻找另一些特征 依据继续归类 相对排列 直至确定出不同种生物的为止 性状差异的程度 亲缘关系的远近 门 目 属 种 种 哺乳 食肉 犬 对立 相似 相异 新的性状差异 分类地位 三 双名法统一了生物的命名法1 为了避免生物命名的混乱 便于研究 交流和开发利用 瑞典科学家林奈于1753年创立了 2 双名法规定 每一种生物只能有一个学名 一种生物的学名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 第一个词为 第二个词为 思考讨论 蜜蜂既是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又是昆虫 为什么同一种动物要冠以不同的类群名称 名师启迪 分类单位中 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分类单位越高 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 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 相反 分类单位越低 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 双名法 属名 种名 答案 不同的类群名称属于不同的分类等级 给蜜蜂冠以不同的类群名称是分类上的需要 它表明了蜜蜂在不同的分类等级中的位置 四 地球上的生物可以分为五大类群人类很早就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 将生物分为和两大类群 20世纪以来 随着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很多生物学家认可将生物分为五大类群 原生生物界 真菌界和动物界 动物 植物 原核生物界 植物界 1 分类单位与共同特征的关系在生物各类群之间 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 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 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 反之 相似程度越小 则亲缘关系越远 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 也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在自然条件下 同种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可以生育出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生育后代 例题1 在生物的分类单位中 包含的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最多 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a 界b 门c 科d 种 解析 生物学家将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依次分为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即最小 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为种 一种生物便是一个物种 一种生物的所有特征就是这个物种的共同特征 所以共同特征最多 答案 d 2 编制检索表检索表是以对比的方式编制的区分生物类群的表格 具体来说 就是把生物类群的性状特征进行比较 相同的归在一项 不同的归在另一项 在相同的项下依据新的性状差异继续归类 相对排列 直至确定出不同种生物的分类地位为止 例题2 观察表1和表2 表1 比较一串红和小麦 表2 比较杨和月季 根据表1和表2 在下面尝试制作简单的检索表 解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 一串红和小麦是草本植物 杨和月季是木本植物 先将其列出 在草本植物中 继续观察叶的特点 一串红的叶呈卵形 叶脉网状 小麦的叶呈线形 叶脉平行 列出后就可以将一串红和小麦区分开 在木本植物中按同样的方法将杨和月季区分开 答案 1 草本植物2 叶呈卵形 网状叶脉 一串红2 叶呈线形 平行叶脉 小麦1 木本植物2 灌木 复叶 枝条有皮刺 月季2 乔木 单叶 枝条无皮刺 杨 1 2 3 4 5 1 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意义是 a 认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b 便于人类采集生物标本c 消灭所有对人类有害的生物d 大量捕获对人类有用的生物 答案 1 2 3 4 5 2 在下列分类单位中 生物之间性状差异程度最小的是 a 界b 门c 纲d 科 答案 1 2 3 4 5 3 如果增加 亚科 这一分类单位 其分类地位应处于 a 界与纲之间b 门与目之间c 科与属之间d 属与种之间 答案 1 2 3 4 5 4 公园里各种植物的标牌就是采用双名法来表示该种植物的国际通用名称 正确的表示方法是 a 种名 属名b 属名 种名c 种名 科名d 科名 种名 答案 1 2 3 4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