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5699-1985 采光测量方法》是中国国家标准之一,该标准主要针对建筑物内部自然光照条件的测量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技术要求。它适用于各类建筑室内环境的自然光照度测定,旨在为建筑设计、施工及验收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此标准,首先明确了采光系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式。采光系数是指在无遮挡情况下,房间内某一点接收到的日光水平照度与室外同时刻无遮挡天空下相同方向上水平面上的日光直射照度之比。通过这一比例关系,可以评估建筑物内部不同位置接受自然光线的程度。

接着,标准详细规定了进行采光测量时所需使用的仪器设备类型、精度要求等,并指出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测试点以及确定合理的测试时间段。例如,在选取测试点时应考虑到房间的功能布局、窗户分布等因素;而关于测试时间的选择,则需避开日出日落时刻,尽量选择晴朗天气条件下上午或下午太阳高度角较高的时段来进行。

此外,《GB/T 5699-1985 采光测量方法》还强调了数据记录与处理的重要性。每次测量完成后都应及时准确地记录相关参数信息,并按照既定公式计算出各测试点处的采光系数值。对于多组数据,则可通过平均值法或其他统计学手段来进一步分析整个空间内的整体采光状况。

最后,该标准也提到了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阴天、雨天)的处理原则,以及当遇到复杂结构或者大面积玻璃幕墙等情况时可能需要采取的补充措施。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5699-2008
  • 1985-12-05 颁布
  • 1986-09-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5699-1985 采光测量方法.pdf_第1页
GB 5699-1985 采光测量方法.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5699-1985 采光测量方法.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采光测量方法 GB5699-851 总则1.1 为统一采光的测量方法,确保测量的准确性,特制订本方法。1.2 测量目的1.2.1 检验采光设施与所规定标准的符合情况。1.2.2 调查采光设施与设计条件的符合情况。1.2.3 进行采光设施的采光比较的调查。1.2.4 测定采光设施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确定维护和改善采光的措施,以保障视觉工作要求和节省能源。1.3 测量内容1.3.1 室内典型剖面(工作面)上各点的照度、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的扩散光照度。1.3.2 室内墙面、顶棚、地面等饰面材料和主要设备的反射系数。1.3.3 采光材料透光系数。1.3.4 室内各表面的亮度。1.4 适用范围1.4.1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建筑的采光测量。1.4.2 采用本标准时,尚应符合有关规范和标准等条文的规定。2 测量仪器 2.1 照度计 2.1.1 用于采光测量的照度计宜为光电池式照度计,按接收器的材料,照度计可分为硒光电池式和硅光电池式照度计。 2.1.2 采光测量宜采用二级以上的照度计(指针式或数字式)。 2.1.3 照度计的检定,应按 JJ G 2458l光照度计进行。 注:光照度计又称照度计。 2.2 亮度计 2.2.1 采光测量主要采用光电式亮度计,光电式亮度计可分为视场光筒式亮度计和透镜成像亮度计,二者可用光电池(硒、硅)、光电管、光电倍增管作接收器。 2.2.2 亮度计的检定,应按 JJG 211一80亮度计进行。3 照度测量3. 1 测量条件3.1.1 照度测量的天气条件应选全阴天。 注:全阴天为整个天生被云遮挡,看不到太阳位置时的天空状况。3.1.2 照度测量应选在一天内照度相对稳定的时间内进行,一般选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3.2 室外照度的测量 3.2.1 室外照度的测量系指测量室外水平面全天空扩散光照度。 3.2.2 测量室外照度应选择周围无遮挡的空地或建筑物的顶上。接收器应置于与周围建筑物或其他遮挡物的距离大于遮挡物高度的六倍处,即l与h之比大于6,如图l所示。 图l 建筑物遮挡示意图3.2.3 测量室外照度时,操作人员应离开接收器,以防止测量人员的遮挡。 3.3 室内照度的测量 3.3.1 工作面高度一般取距地面08m高的水平面,通道可取地面或距地15cm的水平面,其他测量平面可按实际情况测定。3.3.2 测点位于建筑物典型剖面和假定工作面相交的位置。采光测量一般应选二个以上的典型横剖面(I、II)。顶部采光时,可增测二个以上典型纵剖面(、),如图2所示。图2 典型剖面布点图(1一IV剖面)3.3.3 根据需要也可选室内代表区域或整个室内等间距布点进行测量,如图3所示。 图3 等问路布点图(AK, 16剖面)3.3.4 测点间距般取24m,对于小面积的房间可取05l m间距。测点位置还可按采光口的布置选取。3.3.5 测点离墙或柱的距离为0.5l m。单侧采光时应在距内墙l4进深处设一测点, 双侧采光时应在横剖面中间设一测点。走廊、通道、楼梯处的测点,为在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按l2m的间隔布点。3.3.6 按实际情况确定的工作面。3.3.7 测量时应熄灭人工照明。3.3.8 测量室内照度时,测试人员应尽量避开光的入射方向,以防止对接收器产生遮挡。3.4 测量方法3.4.1 测量时接收器应水平放置或平放在实际工作面上。3.4.2 使用光电池式照度计时,测量前,使接收器曝光2分钟后,方可开始测量。3.4.3 要防止测试者人影和其他各种因素对接收器的影响。4 亮度测量 4.1 亮度测量包括测量室内各表面(窗、墙、顶棚、地面、室内设施和工作位置)的亮度。 4.2 测窗亮度时,应对透过窗的天空、室外建筑物、树木;窗框等分别进行测量并估算它们所占的窗面积比。 4.3 应分别测量工作对象和周围背景的亮度,并记录工作对象的表面特征,入射光的方向及观察者的相对位置。 4.4 应测量人眼经常注视的表面亮度,亮度计的放置高度一般应以观察者的高度为淮,通常站姿时采用150cm,坐姿时为120cm,特殊场合,应按实际情况确定。5 反射系数和透光系数的测量5.1 反射系数的测量5.1.1 室内各表面的反射系数的测量方法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根据设备条件采取相应的方法。直接法是指用样板比较和用反射系数仪直接得出反射系数值。间接法是通过被测表面的亮度和照度得出漫反射面的反射系数。5.1. 2 室内表面反射系数亦可用照度计测量。选择不受直接光影响的被测表面位置(例如被测位置不宜选择在狭的窗间墙、近窗的侧墙等处),将照度计接收器紧贴被测表面的某一位置,测其入射照度量ER,然后将接收器感光面对准同一被测表面的原来位置,逐渐平移离开,待照度稳定后,读取反射照度Ef,测量示意图如图4所示。 按下式求得反射系数: 5.1.3 对漫反射表面,分别用亮度计和照度计测出被测表面的亮度和照度后,由下式求出反射系数:式中:L被测表面的亮度,cd/m2 E被测表面的照度,1x.。5.1.4 每个被测面一般选取35个测点,然后求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被测面的反射系数。5.2 透光系数的测量5.2.1用照度计测量采光材料的透光系数。在天空扩散情况下,将照度计的接收器分别贴在被测窗透光材料的内,外两面,两测点应在同一轴心上。分别读取内,外两测点的照度值,如图5所示。按下式求出透光系数 式中: En内测点的照度1x; Ew外测点的照度,1x。 522 测量透光系数时,可选取具有代表性位置的窗透光材料35块作试件。 523 每块透光材料可选个测点或多个测点,取各测点的透光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采光材料的透光系数。亦可用透光系数仪精密测量。6 测量结果 6.1 将测量结果记入表A1和表A 2,此外,尚应记录以下各项: 6.1.1 测定地点名称。 6.1.2 测定地点的平面图和剖面图及方位(包括采光口)。 6.1.3 被测房间的装修情况和污染程度。 6.1.4 测量时的天气状况。 6.1.5 测量时的温度状况。6.1.6 测量地点周围建筑物和树木的遮挡情况。 6.1.7 测量高度和测点布置。 6.1.8 使用照度计型号和编号、校正和检定日期。 6.1.9 测定日期、起止时间、测定人。 6.2 采光系数最低值应取典型剖面和假定工作面(或地面)交线上测点数值中的最低值。遇有明显的设备遮挡时,可取相邻无遮挡测点上的采光系数值。 6.3 采光系数的平均值应取典型剖面与假定工作面交线上各测点的算术平均值。 6.4 绘制典型剖面的采光系数曲线图。根据测点位置应分别画在横剖面或纵剖面图上。纵坐标为采光系数值,横向为各点的位置,将各对应点采光系数值连成光滑曲线即可得出采光系数曲线图。6.5 绘制等采光系数图,在被测建筑的平面上标出窗口位置,并画出等系数曲线图。6.6 求出采光系数均匀度,采光系数均匀度为采光系数的最低值与其平均值之比。6. 7 绘制室内亮度分布图,各表面亮度可直接标在室内的透观图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