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三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1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 5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 区域的概念 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 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2 区域的特征 1 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以及一定的面积 形状和边界 2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 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考点一区域特征的分析 6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016四川资阳二模 某岛屿 下图 面积1 1万平方千米 人口280万 最高海拔2256米 铝土矿储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 据此完成第1 3题 7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 下列关于该岛屿说法正确的是 d a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b 土壤为较为贫瘠的荒漠土c 植被均为热带雨林d 北部河流平均流速比南部河流快2 图中铁路修建于19世纪末 目前客运已经停运 当初修建该铁路的主要原因是 a a 便于矿产的出口b 岛上经济发达 人口稠密c 满足岛上居民的出行d 建设成本较公路低3 推测图中城市中最大的是 b a b c d 8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解析第1题 从经纬度位置和岛屿轮廓看 该岛屿位于西印度群岛 属于东北信风带 从河流的流向看 该岛屿地势中间高 南北低 a项错 区域降水较多 土壤不可能为较为贫瘠的荒漠土 b项错 东北部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 降水较丰富 植被为热带雨林 而西南部位于背风坡 植被为草原 c项错 图中北部河流较为短小 平均流速比南部河流快 d项正确 第2题 图中铁路连接内陆与沿海 由材料 铝土矿储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 推断出当初修建该铁路的主要原因是便于矿产的出口 选a项 第3题 城市位于河流中下游 同时位于铁路与河流会合处 规模可能最大 选b项 9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0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 区域地理要素间的联系根据某一区域的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进而结合地形分析河流水文 水系特征以及植被类型 土壤等 根据人地相关原理推断该区域自然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由地形 气候条件可确定区域农业类型 综合考虑地形 气候 河流 资源等自然因素 可以推断人口 城市 交通线的分布及工业布局 如下图所示 11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016全国 卷 36 1 3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 乘船沿内格罗河 下图 溯源而上 见两岸植被繁茂 河上很少有桥 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 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 呈一黑黄分明的界限 景色令人震撼 船继续前行 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 当晚他查阅资料 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 颜色乌黑 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12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 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答案气温高 湿度大 降水多 生物量大 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 地处平原 地势低平 河流流速慢 多沼泽 泥沙沉积 2 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赞同 理由 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 具有全球吸引力 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 经济效益好 增加当地就业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不赞同 理由 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 产生污染 对当地居民生活 文化等带来冲击 来自自然的威胁 疾病 野生动物袭击等 较大 13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解析第 1 题 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形成原因 可抓住文字材料中 两岸植被繁茂 地图中的纬度 等高线等信息 从流域内的气候 地形 外力作用等方面分析 第 2 题 开放性试题 应先表明观点 再说明理由 若赞同 应结合文字材料从适宜拓展旅游观光业 旅游资源 和拓展旅游观光业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两方面来论证 若不赞同 需要结合所学知识从不适宜拓展旅游观光业 自然威胁 和拓展旅游观光业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 生态破坏 文化冲击 两方面来探讨 14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考点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5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6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016北京海淀一模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1 2题 17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 图中数码表示的区域 c a 降水稀少 河流均为内流河b 光照充足 植被类型为荒漠c 雨热同期 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d 水热充足 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地区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 到 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b 到 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c 到 人口密度逐渐增加d 到 的植被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8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解析第1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 位于西北地区 深居内陆 降水稀少 河流以内流河为主 位于内蒙古高原 植被多为草原 位于东北地区 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雨热同期 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位于南方地区 水热充足 主要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所以c项正确 第2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 位于西北地区 位于内蒙古高原 位于东北地区 位于南方地区 到 地势都在第二级阶梯 到 人口密度变化不大 到 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 所以b项正确 19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0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4 土壤差异的形成 不同区域的气候 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 厚度 肥力 酸碱度的差异 5 植被差异的形成 不同的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文等因素造成植被数量 种类 形态等方面的差异 21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2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3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4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 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a a 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b 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 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 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2 图中甲 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c a 关中平原 浙闽丘陵b 江汉平原 山东丘陵c 汉水谷地 黄淮平原d 汾河谷地 松嫩平原 25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解析第1题 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及相关信息判断甲 乙城市纬度大致相当 且均位于我国 因纬度大致相当 排除纬度位置的影响 结合纬度及所学知识判断 甲城市位于秦岭以南 因秦岭阻挡冬季风 1月平均气温较高 结合乙城市的经纬度判断 乙城市位于黄淮平原 1月受冬季风影响大 故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比乙城市高 a项正确 甲 乙两城市纬度相当 7月普遍高温 气温相差不大 第2题 根据上一题的判断 结合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及我国地形区分布可得出甲 乙两城市分别位于汉水谷地 黄淮平原 26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3 2016北京卷 36 1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题 27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 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 山之南山花烂漫 山之北白雪皑皑 此山大别于他山也 推断古人登山的季节 分析该季节南北景色差异的原因 答案春季 位于亚热带北部 主峰海拔高 气温低 有季节性积雪 山北为阴坡 山南为阳坡 阴坡气温低于阳坡 解析由 山之南山花烂漫 可知 古人登山的季节为春季 分析春季南北景色差异原因的线索 纬度 海拔 地形 阴坡或阳坡 气温差异 景观差异 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 大气环流 地形 分析大别山南北两侧由于气温的不同导致景观的不同 28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考点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29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016福建泉州二模 2002 2013年 国家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了吉林省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下图示意我国吉林省三次产业比重及人口城市化演进趋势 据此完成第1 2题 30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 图中代表吉林城市化水平的是曲线 a a b c d 2 2000年后影响吉林省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原因是 d a 国家政策支持b 矿产资源枯竭c 农业比重下滑d 产业结构不合理 31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解析第1题 图中 线呈下降趋势 应为第一产业 线从20世纪90年代上升迅速 应为第二产业 城市化水平曲线与第二产业比重变化趋势应基本一致 故 代表城市化水平 第2题 2000年后吉林省城市化进程减缓 其最主要原因是第二产业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 结构单一 发展缓慢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 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 32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33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34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016江苏卷改编 28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候鸟式 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 旅游 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 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 攀枝花正在实现由 钢城 向 阳光花城 的转型 35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材料三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 下表为攀枝花气温 降水资料 36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37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 简述攀枝花发展成为 钢城 的有利条件及其作为老工业基地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答案有利条件 煤 铁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水源充足 主要问题 经济增长乏力 产业结构单一 2 概括攀枝花成为 候鸟式 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及其他地理原因 答案气候条件 冬季气温较高 晴天多 光照充足 其他地理条件 交通便利 环境优美 旅游资源丰富 3 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 阳光花城 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答案促进房地产 旅游 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带动当地的消费 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38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解析第 1 题 根据图示信息 从资源 交通等方面概括攀枝花发展成为 钢城 的有利条件 结合所学知识 从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两方面推断攀枝花作为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 2 题 从气温和光照来分析攀枝花成为 候鸟式 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 结合图文材料从交通 环境 旅游资源等角度归纳作为养老目的地的其他地理条件 第 3 题 从经济 产业发展 结构调整 消费 社会 文化交流 生态等角度分析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 阳光花城 兴起的积极影响 39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常考图形之19 区域地图区域地图是区域地理事物 现象等所有地理要素的载体 以下图所示岛屿为例说明区域地图的判读思路 40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 在哪里 定位 分布 即区域的空间位置 区域定位要利用经纬度 海陆轮廓 参照性地理事物等确认区域位置 描述区域位置特点 如上图中岛屿地处热带 位于西半球 北半球 是加勒比海上的岛屿 2 有什么 在这个区域有哪些地理事物和现象 这些自然 人文地理要素有什么突出的特征 如上图中标注了经纬度 濒临海洋 着重显示了该岛屿的河流分布与山峰海拔 3 为什么 区域内的地理要素有何联系 如何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成因 如上图中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河流及山峰海拔 地形以山地 丘陵为主 中部山脉横贯东西 南北为狭窄的沿海平原 经纬度 地处东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