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清塘荷韵》同步练习.doc_第1页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清塘荷韵》同步练习.doc_第2页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清塘荷韵》同步练习.doc_第3页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清塘荷韵》同步练习.doc_第4页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清塘荷韵》同步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清塘荷韵同步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题 (共23题;共95分)1. (3分)指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_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_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_2. (8分)填空。江河,原名_,_人。1980年在_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是新时期_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_,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_,而是_,寄托了诗人的_。3. (5分)解释词语。歧视鉴别4. (5分)判断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这种化学,与我何干?我知道齐先生是学者,是专家,只可就见,不可屈致,所以我才亲顾茅庐,如一顾不成,我愿三顾。好,我一定效力,一定效力!停电倒不怕,怕就怕敌人破坏电厂,那就要一片漆黑了。5. (5分)海燕中描写海鸥、海鸭、企鹅这些海鸟的作用是什么?6. (5分)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7. (5分)课文喂出来中,透过小说情节我们可以领悟哪些道理?8. (5分)课文敬畏自然中,作者说:“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深意”在此应怎样理解?9. (5分)紫藤萝瀑布从形、色、味、神等多方面对紫藤萝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分别找出一些句子加以体会。整体形状体会:局部形状体会:整体颜色体会:局部颜色体会:香气体会:神情体会:10. (5分)俗世奇人中,杨巴的嘴到底“好”在何处?11. (5分)“孤独之旅”是什么含义?结合本文的内容谈一谈。12. (2分)(2016随州)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惟有勇立世界科技创新潮头,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B . 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时尚”,意在解决教育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C . 阅读不仅是夯实随州文化软实力、增强随州核心竞争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个随州人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D . 不懂英文的张艺谋,用一部中美合拍、全英文对白的怪兽特效大片长城,证明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国际价值。1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B . 现在大多数孩子在家中只知道接受爱,不知道感受爱,也不会付出爱,这样的家庭教育是有缺憾的。C . 中日关系走向正常化,取决于日本政府是否坚持正确的历史观。D . “阳光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要大力提倡。14. (2分)给划线的字注音。_徘徊淤泥15. (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y n ji zhng_16. (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bnxish_17. (2分)改正错别字:非回 浴泥 旖泥 _18. (2分)改正错别字。接重 脾倪 会炙人口_19. (4分)找出错字并改正。池唐 花辨 积畜 会炙人口_20. (4分)比较下列形似字,并组词。蔓 _ 踵 _慢 _ 憧 _21. (5分)解释词语。睥睨旖旎22. (5分)解释下列词语。脍炙人口接踵而至23. (5分)仿照画线句,写出你对“青春”的感悟。世界上,还有什么字眼比“青春”两个字更动人,更富有魅力?青春,是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瑰丽的光芒映照着我们灿烂的面庞;二、 阅读题 (共2题;共47分)24. (20分)阅读张 蛰的乡间学校的敲钟人一文,回答相关问题。乡间学校的敲钟人张 蛰那是苏北乡间最普通的一所学校。我在那里度过了六年的中学时光,又在那里度过了最初六年的教书生涯,我人生最青涩也最灿烂的时光都交给了那所非常宁静的乡间学校。在我珍藏于心间的有关那所乡间学校的记忆里,王老师是无法抹掉的人。读中学的最后一年我才注意到了王老师的存在。他中等个,瘦瘦的,看上去很和气,总是慢条斯理地走路,不慌不忙地说话。他是学校打上课铃的人,每天总是拉着细细的线绳催我们起床、出操、上课,告诉我们下课、吃饭、熄灯。他的铃声一如他的说话,不紧不慢,节奏匀称。有时候,他还会在上课的铃声里笑着对急忙忙冲向教室的学生喊:“慢一点儿,别磕着!”后来,做老师的我常常与他面对面地说些家长里短的话,就看出了他独有的善良来,才知道他做的工作远不止打铃,还承担着学校很多的工作。那个时候,打铃表面上看着轻松,实则不然。这是一件要时时刻刻想着的事,每天从早晨六点钟的起床铃到晚上九点半的熄灯铃,一天要打26次,到点就得拉铃绳,容不得马虎,而且要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除了按时打铃,最常见的情形是他坐在教务处的油印机前印学生的讲义,手一推一抬一翻,再一推一抬一翻,周而复始,全校学生的讲义都要靠他一张一张地推出来。一年冬天下过一场大雪。午饭后我刚刚躺在宿舍的床上准备休息,门被敲响了,王老师在外面喊我的名字。我高声答应着,问他什么事。他说你有电话。打开门,王老师已顶着随风打脸的雪花在雪地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回走了,我踩着他的脚印也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那时,学校只有一部手摇电话,每个老师有外来电话都是王老师到各个办公室去叫人,如果遇到非上班时间,他就要跑到老师的宿舍去找人。我的宿舍离教务处还算近,有两百多米远,多数老师的宿舍离教务处都有三四百米。那些年,王老师从未拒喊过一个老师,无论刮风下雨、酷暑寒夸,他都要找到人。这些工作王老师一直干到退休才算终了。那些年间,他的铃声接起来有多长呢?他那一推一抬一翻一张讲义的动作谁知道重复过多少遍?他喊过的电话谁还能记得?在那所乡间学校里,他,就像一个守夜的人。离开那所学校数年后的一天,与先前的同事叙旧,不经意间就说到王老师,说他待人的真诚,说他干活的实在恍惚间耳畔又传来那所乡间学校响起的铃声,不紧不慢,节奏匀称。(选自时文热读第3辑,有删改)(1)文中写了王老师的哪几件事情?请简要概括。(2)根据第段画线语句,展开合理想像,写出我当时的心理活动(40个字左右)。(3)文章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他,就像一个守夜的人”?(4)阅读全文,简要分析文章结尾再次写到铃声有什么作用。25. (2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远尘淡墨调烟雨瓷板上的中国书画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除书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由土与火淬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而一贯被誉为“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入到“冰肌玉骨”的瓷器、瓷板上,亦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瓷与纸有诸多类似,又大不相同。同样清白素净的基调,因为材质、料性、技法、成型的不同,书写者与欣赏者都得到不同的体验。陶瓷书画创作之前,书家对胚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需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以瓷板作书画,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而厚重。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力度,轻重缓急,提按使转,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色变幻,赖火之功,会完全“现形”,因而更胜“力透纸背”,而是笔触如刀刻。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若没有足够的好料和书写功力,也很容易“现丑”,釉中与釉下的书写,会让你笔行不畅,或浮或木,更遑论韵味,趣味。好的瓷板书画作品,非手功精湛、经验丰富、悟性超凡又学养丰厚的书画家不能为。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为藏家竟相追逐,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带有浓重的传达个性面貌的文人画色彩。八人的题款,也都是书法精品,色釉交映,凝练浑厚,浸透金石,尽现风流。古诗有七绝咏青花瓷之美:“雨过天青云破开,鬼谷下山入梦来。远尘淡墨调烟雨,一见倾心镌画台。”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china。瓷,连接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延续这种优美的传统技艺,更需在其中糅入书心、文心。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书画行走瓷板,笔墨线条在釉彩间舒展舞蹈,古典诗文在瓷板上低吟浅唱,刚强者有了柔软的面容,柔软者有了刚强的筋骨,正合乎中国人的太极之“道”。惟其得道,“瓷”与“书画”这两门中国传统技艺蕴含的人文精神、审美理念和艺术感染力才能更长远的彰显。(摘自中央国家机关书协微信平台)(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2)阅读全文,说说“瓷”和“书画”这两门传统技艺结合蕴含了哪些值得人们欣赏的品味?(3)中国陶瓷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需要一个过程,阅读段,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文字。古陶瓷文字陶瓷模印文字_(4)阅读,段,说一说瓷板作书画和纸上作书画的区别。(5)文章第段列举“珠山八友”的例子有什么作用?(6)链接积累: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请写出王维使至塞上体现“诗中有画”特色的句子。第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