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老师(第一课时).doc_第1页
人类的老师(第一课时).doc_第2页
人类的老师(第一课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 人类的“老师”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自读课文,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愿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自读课文,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愿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教学过程一、揭题激趣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读题。2、激趣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人类的老师是谁?为什么说它们是人类的老师?为什么加引号)(板书:谁? 为什么? 引号?)3、这些问题作者都想到了,所以他在文章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写到。(出示1、2小节)(1)自读。读了这两小节,你们一定能自己解决刚刚提出的问题了吧。(因为人类从它们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许多东西;因为它们不是人,而是自然界中的生物;自然界中的生物)解决的问题擦去(2)为了加深我们对这些“老师”的印象,作者不仅在开头写到,在文章的结尾也写到了。(出示最后一小节)(3)齐读。除了鱼类,文中还介绍了哪些人类的“老师”呢?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找一个说一个。(学生畅所欲言)(4)(出示)“鱼、鸟、蜻蜓、苍蝇、蚊子、蜜蜂、鲸、鸡蛋、袋鼠、贝壳”师齐读,还有很多很多,(出示“”)这些都是自然界中的种种生物(引读)(5)为什么说自然界中的种种生物是人类的好(重读)老师呢?(板书“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探询答案,刚刚已经读了开头和结尾,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3-6小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初读课文1、出示生字词。惨祸 教训 均匀 坦克节省 鲸 某些 轻而易举 机毁人亡 (1)在生字的字音上,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省、鲸后鼻音,点红的字“省”,它是一个多音字,还有个读音读“xng”,组词。)3、除了“省”,课文中还有一个多音字(出示)“薄”(bo b)。(出示)能根据老师给的意思选择在文中的读音吗?(领读)薄(bo)可以组单薄(出示)。4、把这些生字词和难读的词语带入到句子中,你们能读好吗?(出示三句长话)(1)自由读句子。老师发现许多同学在读最后一句的时候有困难,不会正确停顿,老师来帮帮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读好吗?(自读,指读)(出示最后一句)(2)你看,长句中适当停顿就能读得更流利,另外两句你能适当停顿读流利吗?。(出示前两句)(指读)(出示给提示的句子)自读。5、同学们,现在你们能把课文读通顺了吗?指读(3-6)小节。6、刚刚我们把难读的句子带到文章中,你们读得很通顺,再仔细读一读这些句子还会引发我们的思考呢?(出示句子)7、读一读这两句话,你想到了哪些问题呢?8、是呀,正是这种种疑惑,让我们想到了(指题引读)人类的“老师”。那么,它们是怎样帮助人类解决这些困惑的呢?这些老师“好”在哪儿呢?默读课文3-4小节,思考。9、同座互相说一说。随机出示:3节“过了好久好久,关键所在!”(1)、蜻蜓的翅膀,你留意过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师讲解:蜻蜓的每片翅膀前缘的上方,都有一块漂亮的角质加厚部分,生物学上叫翅痣或翼眼,它起着飞行平稳的作用,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引读)关键所在。(出示句子)(2)同学们刚刚强调的这个词叫(关键),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是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能结合对这个词的理解,揣摩一下当科学家们发现了蜻蜓翅膀的秘密时会想些什么吗?(3)是呀,他们正是这样想才在飞机两翼末端的前缘,制成一块加厚区。(出示图),这个加厚区就成了防止飞机翅膀因抖动而破碎的关键所在。从此再也不会有机毁人亡的惨祸了。所以文中会写到(出示句子),谁再来读一读。(4)、是呀,小小的蜻蜓竟有这么大的作用,难怪人们会说(出示最后一段引读“好”点红,要强调)(出示那2句话)它们又是怎样帮助人类解决这样的困惑的呢?(师指第2句)。出示(第4节)(1)知道什么是“流线体”吗?(出示图片和文字)看看图,再读读文字,猜猜什么是流线体呢?(这种前圆后尖、表面光滑,像水滴一样的形状,就叫流线体)。(出示第4节)流线体放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来,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难怪人们会说(出示最后一段读“好”点红,要强调)10、出示并同步小结“机毁人亡非常安全,速度慢速度快”这些都离不开(指读课题)现在你知道人类的“老师”好在哪儿了吗?(它们对人类现有的事物进行了改进,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板书:改进)让我们结合此时的体会再一次读读这句话(出示最后一段读“好”点红)指读11、它们的好处还不仅如此呢!(手指“改进”)还好在哪里呢?自读课文5、6小节。学生说到时随机(出示)第5节(1) 你能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你对“薄壳结构”的理解吗?(你是从哪句话得知的,给我们大家读一读)( 除了“薄壳结构”的原理,联系上下文,你还对它有什么了解?你不仅说出了薄壳结构的原理,还说出了它的作用。对一些比较难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是一种很好的方法)(2) 除了书上介绍的,你还知道哪些采用“薄壳结构”特点建造的建筑物呢?(会展中心、奥体中心、白宫、厂房、克里姆林宫)(3)一个薄壳结构就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启示,难怪人们会说自然界中的种种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还“好”在哪儿呢?接着说说你还在文中找到了什么?12、“薄壳结构”、坦克这些新鲜的事物都是因为有了(读题)才诞生的,可见,人类的老师不仅能帮助人类对事物进行(读“改进”),还能(学生说)(板书:创造)难怪人们会说(出示最后一节引读“好”点红,要强调)13、看,这些就是人类的好“老师”。(出示图片)同学们,学到这儿,你想对这些人类的“老师”说些什么呢?带着现在的感受,再来读一读最后一小节吧。14、下节课,我们将学习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交流课本之外的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15、指导书写。(出示生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