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楼消防培训课件_第1页
居民楼消防培训课件_第2页
居民楼消防培训课件_第3页
居民楼消防培训课件_第4页
居民楼消防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消防培训的重要性认识 全国火灾案例 警钟长鸣 火灾发生时间 2013年1月4日火灾发生地点 河南兰考县城关镇一居民楼火灾伤亡人数 死亡7名儿童起火原因 孩童玩火 火灾发生时间 2015年6月15日火灾发生地点 河南省郑州市西关虎屯小区火灾伤亡人数 13人死亡 4人受伤起火原因 一楼门洞内的电表箱着火 火灾发生时间 2013年3月4日下午16点火灾发生地点 天津市南开区华苑鑫茂科技园一高层大厦火灾伤亡人数 无人员伤亡起火原因 违规钢梁切割作业引燃可燃物 火灾发生时间 2013年4月14日14日6时火灾发生地点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前进东路一景城市花园酒店火灾伤亡人数 14人死亡 47人受伤起火原因 网吧电线老化短路引发大火 火灾发生时间 2013年5月6日4时火灾发生地点 东莞市虎门镇一居民楼火灾伤亡人数 8死亡 3人受伤起火原因 电气线路短路引燃易燃物 火灾发生时间 2013年5月24日早晨5 26火灾发生地点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桂澜路与季华路交界一汽车美容护理中心火灾伤亡人数 9人死亡起火原因 为电气线路老化引燃可燃物 火灾发生时间 2013年6月3日早晨6 06火灾发生地点 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火灾伤亡人数 121死亡 76人受伤起火原因 宝源丰公司主厂房部分电气线路短路 引燃周围可燃物 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 常见家庭火灾发生的原因 一 人为原因引起的火灾1 厨房用火不慎 使用煤气灶时 锅壶装水过满 加热后溢出的水熄灭火焰 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发生爆炸燃烧 家庭炒菜炼油时 油锅过热起火 将做饭后的稻草灰 柴木灰随意倒在室外 而这些灰中的火并未完全熄灭 一旦遇到大风天气 将火星带到柴木稻草等易燃物上 极易酿成火灾 这种火灾在农村尤为突出 常见家庭火灾发生的原因 2 生活照明用火不慎 夏季使用灭蚊器或者蚊香时 由于摆放不当 或者灭蚊器长期处于工作状态引起的火灾 停电时使用蜡烛照明 由于粗心大意来电后忘记熄灭蜡烛或点燃的蜡烛过于靠近可燃物 燃烧蔓延成灾 常见家庭火灾发生的原因 3 吸烟不慎 在家中乱扔烟头 致使未熄灭的烟头点燃家里的可燃物 由于酒后或睡觉躺在床上 沙发上吸烟 烟未熄灭人已入睡 结果引燃被褥 沙发 引起火灾 由于有些居民在家里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吸烟引起火灾 常见家庭火灾发生的原因 4 小孩玩火儿童 天生对什么都好奇 又缺乏生活经验 不知道火的危险性 火对儿童而已是充满诱惑力的神奇之物 儿童常见的玩火方式有 在家中玩弄火柴 打火机 点生日蜡烛 把鞭炮内的火药拿出来点燃 开煤气的开关等 而且儿童一般在家长不在家的情况玩火 一旦起火 由于儿童不懂基本的灭火常识 常常惊慌而逃 躲进角落 从而酿成悲剧 常见家庭火灾发生的原因 5 人为纵火 邻里生活 难免有时会有磕磕碰碰口角之争 如果互相之间不能相互体谅一点宽容一点 势必会结怨 此时有些愚昧 狭隘 缺乏法律知识的人就会放火泄愤 引起火灾 还有部分精神病患者 当发病时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也有可能放火引起火灾 常见家庭火灾发生的原因 二 电器引起的火灾1 短路2 过负荷3 接触电阻过大 常见家庭火灾发生的原因 电器设备引起的火灾1 照明设备 1 高温灯泡烤燃可燃物 2 灯泡破碎起火 3 日光灯的镇流器由于质量低劣或者故障时 其内部温度过高引起周围可燃物起火 4 装饰用的霓虹灯变压器过热也会起火 常见家庭火灾发生的原因 电器设备引起的火灾2 电热设备 1 电热器具在正常通电或长时间通电情况下产生高温 由于可燃物与其靠近而被烤燃 2 电热器具由于长时间通电发热温度过高 引起自身燃烧 3 电热器具在切断电源后一段时间内仍有较高的温度 也有可能引燃可燃物 4 电热器具由于本身质量低劣 使用时产生电气事故引起火灾 常见家庭火灾发生的原因 电器设备引起的火灾3 家用电器 1 用电不正常 家用电器的电源通断过频 从而迫使电动机的启动电源剧增 温度急剧上升 导致过热烧毁起火 2 家用电器电线受潮 产生漏电打火 从而引起火灾 3 违反操作手册使用电器 导致电器故障引起火灾 4 家用电器本身质量低劣 绝缘隔热散热效果差引起火灾 家庭火灾发生的预防 家庭火灾的预防1 柴草 汽油 酒精 香蕉水等易燃易爆物品不要存放太多 并尽量远离火源 切勿在走廊 楼梯口等处堆放杂物 要保证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通 2 不乱扔烟头 特别要防止睡觉吸烟和醉酒吸烟 3 不要把小孩单独锁在家里 教育孩子不玩火 不玩弄电器设备 不在屋内切勿燃放鞭炮 4 正确使用家用电器 及时更换故障电器和老化电线 不乱接乱拉电线 不超负荷用电 离家前要切断电源 电路熔断器切勿用铜 铁丝代替 5 正确使用液化气 使用期间不离人 防止液化气泄露 不乱倒残渣 发现燃气泄漏 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 打开门窗通风 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并到屋外用手机报警 家庭火灾发生的预防 家用电器如何防火1 正确使用各类家用电器 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不在冰箱内存放易燃液体 不在洗衣机内洗涤浸过汽油的衣物 使用电熨斗 电吹风 电热杯 电暖器等家用电热具时 人不能离开 也不要用灯泡或取暖器烘烤衣物 2 不乱拉乱接电线 不超负荷使用家用电器 电视机 空调等家电不用时要关掉电源开关 拔去插头 不可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 3 所有电器都应该进行清洁和保养 经常清扫灰尘 添加润滑剂 及时更换老旧线路 当电器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切断电源 并提交给维修部门进行维修 不要自行拆开电器 以防对电器内部结构及电路系统造成损坏 4 当电器使用太多或者过于频繁的时候可能会造成保险丝熔断 保险丝不应越换越粗 以免短路时不能及时熔断 引起电线着火 不要用铜 铝 铁丝代替保险丝 常见的消防设施 灭火器大部分场所一般采用ABC类干粉灭火器 加油加气站一般采用BC类干粉灭火器 1211灭火器已被淘汰 禁止使用 如果发现使用此类产品 注意收集线索 并向消防部门反映 表针表针在绿区表示正常 红区为欠压 黄区压力过大 可以使用 但不能剧烈震荡 干粉灭火器使用5年后 必须重新送检充装 以后每两年重新送检充装 查看插销 铅封是否完好在位 软管有无龟裂灭火器一般为成组布置 即一个点不少于2具 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 应手提灭火的提把 迅速赶到火场 灭火器的使用 在距离起火点5米左右处 放下灭火器 在室外使用时 应站在上风方向 使用时 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 使筒内干粉松动 先拔下插销 一只手握住喷嘴 另一只手用力压下压把 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 对准火焰的根部扫射 注意事项 1 灭火过程中灭火器应始终保持直立 不得横卧或颠倒使用 否则不能喷粉2 防止复燃 因为干粉灭火的冷却作用甚微 在着火点存在着炙热物的条件下 灭火后易产生复燃 常见的消防设施 室内消火栓查看室内消火栓箱内配件是否齐全水带 水枪 接口 消火栓 连接水带水枪 查看管网是否有水 接口是否漏水 检查远程启泵按钮是否可以启动消火栓泵 启动消火栓泵后 水压是否增加 单 多层民用建筑 充实水柱7米 普通厂房10米 高层10米 消火栓的使用方法 常见的消防设施 室外消火栓系统消防水池 屋顶水箱 稳压设施 消防泵 管网等组成 常见的消防设施 应急灯 应急照明用的灯具的总称 消防应急照明系统主要包括事故应急照明 应急出口标志及指示灯 是在发生火灾时正常照明电源切断后 引导被困人员疏散或展开灭火救援行动而设置的 疏散指示标志疏散方向是否正确 疏散指示标志是否破损 灯光型疏散指示标志是否保持常亮 测试灯光型疏散指示标志 在电源切断的情况下 是否保持照明 常见的消防设施 如何报火警 拨打 119 报警电话必须讲清以下内容 一 火灾单位或个人的详细地址 包括街道名称 门牌号码 周围的明显建筑 农村火灾要讲明乡镇 村庄名称 大型企业要讲明分厂 车间或部位 高层建筑要讲明第几层楼等 二 起火物 即燃烧的物品 如化工原料 油类等 三 火势情况 如冒烟及火光程度 火势猛烈度 有多少房屋着火等 四 报警人姓名及所用电话号码 以便消防部门电话联系及时了解火场情况 调集灭火力量 报警人应到路口接应消防车 火灾自救法 一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 不要贪恋财物 二 平时就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 熟悉几条逃生路线 火灾自救 火灾自救法 三 受到火势威胁时 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 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 火灾自救法 四 炉灶附近不放置可燃易燃物品 炉灰完全熄灭后再倾倒 草垛要远离房屋 穿过浓烟逃生时 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 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火灾自救法 五 身上着火 千万不要奔跑 可就地找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 火灾自救法 六 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 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火灾自救法 七 室外着火 门已发烫 千万不要开门 以防大火蹿入室内 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