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安全教育教案龙门中心小学 任园琴 授课周次:第三周 班级:五年级 授课教师:任园琴 参加人数:21人教育主题:卫生食品安全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记得有个伟人说过我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祖国的未来属我们,而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应该珍爱它,才能为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学生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 师:听完以上这些,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指名让个别学生回答。小结:由此看来,掌握食物中毒方面的知识,学会预防食物中毒,这是非常重要的!师:那么,你知道什么是食物中毒吗?食物中毒有哪些特征吗?怎样类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呢?请你联系生活和你收集的案例资料,选择一个问题在小组里讨论。 二、先让学生汇报交流,教师边讲解边补充。 1.什么是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人吃了有毒食物所引起的一类急性疾病的总称。 2.食物中毒的分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由于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发生于温度较高的夏秋季,因为这个时期的气温适合病原菌增殖和产毒,致使病原菌污染食品而发生中毒。 (2)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动植物或食用方法不当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包括: 有毒动物组织中毒。 有毒植物中毒,如毒覃、木薯、四季豆、发芽马铃薯、山大茴及鲜黄花菜 (3)化学性食物中毒 a.蔬菜不新鲜,腐烂变质时可能产生亚硝酸盐中毒。 b.制作熟食加过量的发色剂,亚硝酸盐过量引起中毒。 c.有机磷农药中毒。 (4)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a.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b.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 c.不吃变质剩饭菜。 d.少吃、不吃冷饮,少吃、不吃零食。 e.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 f.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 g.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喝水。 3.陈述一些因食品卫生而出现问题的学生有什么症状。(有腹泻、腹痛、呕吐等) 4.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问题食品,预防食品中毒。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5.提高自我救护意识(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报告老师。总结:只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监理工程师课件更新情况
- 幼儿园免疫培训管理制度
- 二零二五版防火窗研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合同
- 创新教学实践报告
- 地理与旅行知识融合
- 远程监测设备的安全护理标准
- 心脏并发症护理查房研究
- 术后疼痛管理与患者舒适度提升
- 呼吸机使用中的安全护理原则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基本知识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贵州贵阳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智力残疾测试题及答案
- 校长选拔试题及答案
-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手册
- 陕西商洛“7·19”高速公路桥梁垮塌灾害调查评估报告学习及警示教育
- 医院保安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5年海南会考试题及答案地理
- 【高考真题】2023年高考理综物理真题试卷-全国甲卷(含答案)
- 2025慢性阻塞性肺病(GOLD)指南更新要点解读课件
- 智能小区业主委员会职责与科技应用
- 2025年上半年湖北黄冈黄梅县乡镇综合执法中心招聘工作人员15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