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点 石 成 金 刻 骨 铭 心-中学生作文如何升华主题老湾中心学校作文课程化课题研究组 刘彩云关键词:作文 升华主题 方法内容提要:文章的主题能直接体现作者的思想境界、生活情趣、价值观念和审美品位,正确的文章主题能使学生作文真正具有打动人心的深刻力量。主题升华的正确做法是,在运用典型充分的材料表现文章主题时,对材料的本质内涵加以分析、概括、提炼、延伸,并通过富于理性色彩的、优美的语言点拨、渲染,激起读者的心理共鸣,从而将读者的思维和感知引向一个更深邃、更崇高的境界,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让读者产生高度的认同感。论文正文:学生作文应有正确鲜明的主题,文章的主题能直接体现作者的思想境界、生活情趣、价值观念和审美品位,正确的文章主题能使学生作文真正具有打动人心的深刻力量。然而,表现文章的主题又不能流于空洞的说教、平淡的叙述和人云亦云的老生常谈。它是将一个浅显、普遍的问题,提升到一个精神层面,从而使得文章中心更深刻、更突出,是作者的思想境界从所描述的事物的表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凸现出文章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的关键所在。主题升华正确的做法是,在运用典型充分的材料表现文章主题时,及时对材料的本质内涵加以分析、概括、提炼、延伸,并通过富于理性色彩的、优美的语言点拨、渲染,激起读者的心理共鸣,从而将读者的思维和感知引向一个更深邃、更崇高的境界,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让读者产生高度的认同感。那么,如何来升华文章的主题呢?一、找准切口,精美语言巧进入。对材料的理解应当有一个准确的切入点,只有找准这个切入点才能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唯有这样才能使读者对材料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把握,让读者对主题的认识有一种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而又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最终刻骨铭心的感觉。材料的切口可能是翔实的数据,我们可以从数据上看问题;可能是对比的反衬,从对比中看出反差;可能是先抑后扬的手法,从抑扬中彰显精神;可能是动人的细节,从细节描写中透露情感;可能是哲理性的语言,从语言中看出审美品位;笔者曾有一位学生,在升华文章主题的时候,就贵州一位学生每天背砖坯每块走十公里赚一分钱,湖南一学生背煤炭每篓五毛钱引发议论,谈到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父母,谈到珍惜生活,获得力量,深刻深入,效果极好。找准切口要能够敏锐捕捉社会发展中的新事物、新苗头,体现新思维、新理念,从小题材当中升华出大主题,从小切口中开拓出大的视野。看到要害之后还要以精美的语言作指引。文章升华的语言是有质地和重量的,是可触可感、知冷知热的,甚至是可以放到天平上称称,拿在手里捏捏,再用鼻子嗅嗅,用牙齿嚼嚼的。那些句子或词语生动典雅,或句式灵活铿锵;或善于运用层层叠叠的修辞手法;或包蕴着深深浅浅的意蕴,或嬉笑怒骂自成文章,或质朴平淡饱含深情。比如感动中国的颁奖词,比如掌心化雪等的语言。如果一篇文章的语言能够具备隽永的意境美、生动的情趣美和诗意的哲理美,必能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精神一振,顿觉一种发现的愉悦,这样的文章不得到高分也难啊。二、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有些蕴含着深层意义、深厚情感的事实材料,不揭示内涵,听众也许理解不透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而一旦经过作者的揭示与深化提炼,就如同在沙砾中发掘出闪亮的金子,在贝壳里发现晶莹的珍珠,催人感悟,发人深思。这种由外表行动或客观存在事实的叙述,升华为内在思想或深层含义的表达方法,就是由表及里升华主题的技巧。莫怀戚的散步中,一家人走到一处难走的地方,家中的两个中年人分别背起了一老一小,这是很平常的一件事。背人是表象,但透过“背人”这一表象,作者揭示了中年人身上应该具备“承前启后”“尊老抚幼”的人生责任的道理。这样,揭示了表象背后的深刻本质,文章的主题就被提升了。比如广东一考生的纪 念写到: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我们悄悄地走过,贪婪地看着这些晶莹珍贵的财富,时而拾起一两颗打动心灵的贝壳,怀着一份爱的心情、感恩的心情,好好收藏,以作纪念。(开头)升华是这样的:有人从黄河的各水段中采集不同的样本,来纪念创造灿烂华夏文化的先人;有人羁旅在外,仍随身带着泥土,纪念自己的祖国;而我们,在细雨纷纷的清明时节,总会带着思念,去纪念为我们幸福献出生命的烈士们。怀着一份感恩,怀着一份信念,我在沙滩上拾取几颗贝壳,珍藏在身,纪念历史,心中已准备好,创造未来。这就把“纪念”写得有了生活感,有了现实意义,有了精神力量关乎人生,关乎未来了。三、由点及面,揭示性质升主题。文章的事实材料是丰富多样的,如一次亲身的经历、一个小故事、一段人物描写,甚至人物的片言只语等等,这些虽是个别的却是很典型的材料,往往就能成为升华文章主题的“点”。由对“这一个”事实的叙述推及包含“这一类”的全部或部分事实内涵的概括,就是由点及面的扩展演讲主题的技巧。例如,铭记国耻,把握今天中的一段话:吉鸿昌高挂写有“我是中国人”标语的木牌,走在一片蓝眼睛、黄头发的洋人群中。作者是这样揭示主题的。正是这千百万个赤子,才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祖国的希望;正是他们,在自己的“今天”,用满腔的热血,冒着敌人的炮火,谱写了无愧于时代的义勇军进行曲,才使得我们今天的共和国国歌响彻神州,那么气势磅礴,那么雄壮嘹亮;正是他们,才使得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一次又一次地登上世界最高领奖台,并使那声音越来越大,那旋律越来越强! 作者以吉鸿昌的爱国行为做基点,然后高屋建瓴,联想到千千万万个爱国者的精神,用“正是这千百万个赤子”“正是他们”的提示语,通过三层铺排推进,概括出一代代爱国者的崇高情怀,使单一的事例所体现的思想意义得到扩展、升华。燃起读者的爱国主义情感,产生强烈的感召力。再比如: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周素珊第一次真好)生活总是由具体的一件件事、一个个人组成的,在事与事、人与人之间存在一种普遍性。我们在作文中如果能由点到面,由具体的某个人某件事揭示出人类社会中存在的普遍规律,文章的主题就得到了升华。第一次真好从第一次做各种事的美好感觉上升到生命中诸多的第一次,这样由个体到整体,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阅读体验,文章的主题也就得到了升华。因此,写作文时,结尾处可上升到国家社会,思想认识、人生见地等上层建筑层面,可以“由点及面”,由一个人联想到一类人群,由一件小事联想到一类现象,并引发思考。比方说写一个人对自己母亲的爱,最后升华到天下儿女对母亲的爱,由一个不文明现象联想到人的素质问题或国家体制问题等等。使用这种手法升华主题一定要注意:一、“理”要从“事”中自然地生发出来,切忌离开事件去空发议论;二、“理”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且较新颖深刻,切忌片面肤浅和过分牵强。四、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作引申。在作文中,有时也可以以某一典型事件或自然现象作触发点和媒介来加以引申,联系到另一类相关事物和事理,以此来升华文章的主题。这种由此及彼引申的升华主题的技巧,通过形象化的渲染,不仅可以启迪读者的智慧和洞察力,还可以创设充满哲理美的境界和氛围,引起读者共鸣。例如,一位在某医学院任职的教师对学生演讲时,他先讲了一则小故事: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在海边散步,沙滩上有许多被昨夜暴风雨卷上岸的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忽然,他看到一个小男孩正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问道:“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孩头也不抬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小男孩边扔小鱼边回答:“这条小鱼在乎!这条,还有这条”教师讲完了这则小故事,满怀深情地说道:今天,你们在这里开始大学生活。你们每一个人都将在这里学会如何去拯救生命。虽然你们救不了全世界的人,救不了全中国的人,甚至救不了一个省一个市的人,但是,你还是可以救一些人,你们可以减轻他们的痛苦。因为你们的存在,他们的生活从此有所不同你们可以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是你们能够并且一定会做得到的。这位教师在演讲中对一个富有哲理意味的小故事进行了由此及彼的引申,形象地阐发了医学院学生应树立的高尚的职业道德,升华了演讲的主题,使演讲具有了一种隽永的感召力。再例如: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由具体的人事向为人处世的一般道理提升,这就是常说的小中见大,小故事大道理。写这种文章,最忌就事论事,而应该见微知著,见一叶而知秋。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讲的是一件小事,从小体弱多病的自己,冒险爬上了高高的悬崖,但“我”的父亲告诉“我”,不要想碰上远在下面的岩石,每次只要走一小步就行了。“我”就凭着每次走一小步终于成功地爬下了悬崖。这是一件具体的事情,但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跳出这件小事本身,转而谈论人应该如何对待困难。从这件小事的经验里,作者想到对待困境也是如此,只要把困境化大为小,每次克服一个小困难,就能积小胜为大胜,从而获得整个人生的成功。 事物之间总是相类似的,有些在其他事物间的规律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如果在描写其他事物时,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并把它提炼出来,用于规范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就能做到主题的升华。五、情景交融,具体事件变抽象。在文章中,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典型事件进行渲染,创设出一种紧扣题旨的情景,并由此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可达到升华演讲主题的效果。例如,有这样一个实例:德国的亨格尔小姐与同伴来到神往已久的长江三峡游览。一路上,她俩饱览了长江两岸醉人的风光,也深深领略了“中国人”肆意破坏环境的无情。在中国游客眼中,长江竟然无异于一个天然的废物场,滚滚东流的长江“毫无怨言”地包揽了中国游客抛弃的一切:果皮、废纸、饭盒、塑料作为外国游客,她俩怎么也不忍心这样做,在无法找到垃圾桶的情况下,她俩只好将旅程中的废弃物用塑料袋一一装好,下船前彬彬有礼地请乘务员代为处理。不料,乘务员竟嗤之以鼻,毫不犹豫地把垃圾袋投入长江的怀抱。看到这里,我不由地要问一句:长江之歌中描述的“用纯洁的清流浇灌花的国土”、“用巨大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的长江,能够挽起它所养育的人们对它一次次无情摧残的重压吗?水对我们人类有恩有情,我们决不能做出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蠢事,也不能将我们自己酿成的苦酒逼着我们的后代喝下去,更不能做出杀鸡取卵,贻害子孙的傻事。这是责任!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经济学常识选修教案(2025-2026学年)
- 急性腹膜炎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教学教程教案(2025-2026学年)
- 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画味道》含反思(2025-2026学年)
- 资料年收藏小学数学经典教案模板(2025-2026学年)
- UnitSectionBae九年级英语教学精美人教版教案(2025-2026学年)
- 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机械设计上课教案(2025-2026学年)
- 幼儿园大班两猫相争教案反思(2025-2026学年)
- 名校联盟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教案(2025-2026学年)
- 工程制图教案(2025-2026学年)
- 电梯管理培训教案(2025-2026学年)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课文英文原文和翻译
- 中国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共同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
- 企业所得税培训班教学课件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朝阳区北京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锂离子电池相关项目实施方案
- 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接触网施工》课件 3项目一 软横跨安装
- 杭州市202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模) 政治试题卷(含答案 )
- 四川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经济法基础与实务》期末考试试卷3套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 曲靖市市级机关统一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20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