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一:工作界面与基本操作一、 实验要求1、 熟悉CATIA的工作界面及基本操作;2、 掌握CATIA的基本操作二、 实验内容1、 特征树操作显示/隐藏F3键移动将光标指向特征树节点的连线,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缩放将光标指向特征树节点的连线,按住Ctrl键和鼠标左键移动只显示PartBody的第一级子节点【View】【Tree Expansion】【Expand First Level】显示PartBody的前两级子节点【View】【Tree Expansion】【Expand Second Level】显示所有的子节点【View】【Tree Expansion】【Expand All Levels】隐藏所有子节点【View】【Tree Expansion】【Collapse All】展开或隐藏指定节点的下一级子节点:展开指定节点的下一级子节点:隐藏指定节点的下一级子节点2、 罗盘操作改变形体的显示位置沿坐标轴平移图1-1(a)自由旋转图1-1(b)沿坐标轴旋转图1-1(b)沿平面平移图1-1(c)改变形体的实际位置物体的移动用鼠标左键抓住罗盘上的红色方块,将罗盘移动到指定的物体上,释放鼠标,然后拖动罗盘上的轴线或顶点,便可对物体进行移动(a)(b)(c)图1-1 罗盘操作3、 鼠标操作按键操作效果左键确定位置,选择图形对象、菜单或图标右键单击弹出上下文相关菜单滚轮按住滚轮移动鼠标平移对象按住滚轮,单击左键,向内移动鼠标放大按住滚轮,单击左键,向外移动鼠标缩小按住滚轮和右键不放,移动鼠标改变图形对象的观察方向注意:以上操作可以改变图形对象的显示位置、大小和旋转一定的角度,但是只是改变了用户的观察位置和方向,图形对象的实际位置和大小并没有改变。4、 选择操作CATIA为选择提供了Select工具栏,如图1-2所示,该工具栏提供了5种选择方法。图1-2图标名称选择方法单选单击该图标,将光标指向要选择的对象或特征树节点,光标改变成手的形状,待选对象呈红色显示,单击鼠标左键即可圈选单击该图标,将光标移至合适位置,按住鼠标左键,移动光标至另一位置,松开鼠标,这两个位置确定了一个矩形窗口,整体在矩形窗口内的对象呈红色显示,它们即为选中的对象交叉圈选选择过程同圈选,除了了整体在矩形窗口内的对象被选中外,与矩形窗口接触的对象也被选中多边形圈选整体在多边形窗口内的对象被选中。多边形是用鼠标左键拾取的点确定的,双击鼠标左键,确定多边形的最后一个点。波浪线圈选按住鼠标左键,移动光标绘制波浪现,松开鼠标左键,与波浪线相交的对象呈红色显示。5、 查找操作 在Search对话框中,通过输入要查找对象的名称、类型、颜色、线性、图层、线宽、可见性等属性来查找对象。6、 视图操作【View(视图)】工具栏中提供了丰富的视图操作功能,可以进行旋转、平移、缩放、显示模式变化等一系列视图操作,如图1-3所示。图1-3 视图工具栏(1) 平移平移(Pan)功能的操作对象不是物体而是观察位置,即移动的是观察位置,物体的空间坐标是不变的。平移的操作方法如下表所示:第一步第二步备注方法1【View】工具栏平移(Pan)按钮按住鼠标左键移动此时光标变成手形,并在平面中心出现一个十字方法2【View】菜单命令方法3按住鼠标中键不放移动鼠标方法4自定义平移快捷键(2) 旋转旋转(Rotate)功能的操作对象同样不是物体而是观察方向,即使视点绕视图中心全方位旋转(视点与视图中心的连线方向就是观察方向),并没有改变物体的空间坐标位置。第一步第二步备注方法1【View】工具栏旋转(Rotate)按钮按住鼠标左键移动此时光标变成手形,同时出现一个和一个虚线圆方法2【View】菜单命令方法3按住鼠标中键和右键/左键不放移动鼠标方法4自定义平移快捷键(3) 法线视图法线视图(Normal View)功能可以使观察者沿着基准平面的法线方向观察形体。法线视图功能的使用方法如下:第一步第二步方法一选择基准平面【View】工具栏Normal View按钮【View】菜单【Modify】方法二【View】工具栏Normal View按钮选择基准平面【View】菜单【Modify】基准平面既可以是特征树中的xy Plane(或yz Plane、zx Plane),也可以是物体上的任意平面。(4) 快速视图操作快速视图操作(Quick View)功能可以将观察方向精确定位到某个视图方向。 在【View】工具栏中单击按钮右下方的小三角,就可以展开【Quick View】工具栏。图1-4图标名称观察方向等轴视图(Isometric View)使物体视图旋转到等轴三维视图前视图(Front View)沿着X轴的正方向后视图(Back View)沿着X轴的负方向左视图(Left View)沿着Y轴的负方向右视图(Right View)沿着Y轴的正方向俯视图(Top View)沿着Z轴的正方向仰视图(Bottom View)沿着Z轴的负方向(a) 等轴三维视图 (b)前视图 (c)后视图 (d)左视图 (e)右视图 (f)俯视图 (g)仰视图图1-5 快速视图操作(5)7、 缩放缩放(Zoom In Out)功能可以对物体的视图进行放大和缩小操作。操作方法如下表所示:放大【View】工具栏【Zoom In】按钮缩小【View】工具栏【Zoom Out】按钮放大/缩小【View】菜单按住鼠标左键上移/下移放大/缩小按住鼠标中键单击鼠标右键上移/下移鼠标自定义缩放快捷键方法同“自定义平移快捷键”显示全部【View】工具栏【Fill All In】按钮全部图形对象按最佳比例显示放大指定区域【View】菜单【Zoom Area】拖动鼠标选择要放大的区域8、 显示模式【View】工具栏按钮【View Mode】子工具栏【View】菜单【Render Style】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可以确定以下显示模式:Wireframe(NHR)形体用三维线框显示,并显示被表面遮挡的边或轮廓线Dynamic Hidden Line Removal形体用三维线框显示,隐藏被表面遮挡的边或轮廓线Shading(SHD)只对面进行着色渲染,不显示物体的边线轮廓Shading with Edges对面进行着色渲染,同时显示物体的边线轮廓Shading with Edges and Hidden Edges对面进行着色渲染,同时显示物体的边线轮廓,被遮挡的边线也用虚线显示出来Applies Customized View Parameters用户定制的显示模式 (a) (b) (c) (d) (e) (f)图1-6 通过用户定制的显示模式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显示特性,例如将材质信息附着到形体表面上,方法如下:(1) 【View】菜单【Render Style】【Customize View】弹出【Custom View Modes】对话框(2) 在【Custom View Modes】对话框中选择Shading 和Materials;(3)单击(Apply Material),在随后弹出的材料库中选择合适的材质即可。9、 显示/隐藏在设计过程中经常需要显示/隐藏某些元素,操作方法如下:(1) 显示/隐藏(Show/Hide):在【View】工具栏中单击按钮,可将原来显示的物体隐藏,或将原来隐藏的物体显示。首先选择需要隐藏的元素,然后单击按钮,这样就能将需要的元素隐藏。(2) 窗口切换(Swap Visible Space):在【View】工具栏中单击按钮,可在显示窗口和隐藏窗口之间切换。如果在显示窗口单击此按钮,在切换到隐藏窗口,显示被隐藏的对象;反之,在隐藏窗口单击此按钮,则会切换到显示窗口。如果需要显示已经被隐藏的对象,可以切换到隐藏窗口,显示出被隐藏的对象,在其中选择需要显示的元素,单击按钮,然后再切换到显示窗口。这样就可以将隐藏的对象显示出来。还可以在特征树上选中需要显示的对象,然后单击按钮,同样可以将隐藏的对象显示出来。选择图形对象,单击鼠标右键,通过上相文相关菜单的【Hide/Show】也可以显示或隐藏对象。10、三、 A实验二:草图设计一、 实验要求1、 熟悉草图设计的环境;2、 掌握图形的绘制和编辑及约束控制。二、 实验内容1、 调用“轴线”功能,绘制图2-1所示的两条竖直轴线和一条水平轴线,并调用“约束”功能,确定图形的基本位置;图2-12、 调用“两点圆”功能,以两条竖直轴线和水平轴线的交点为圆心,分别绘制直径为40mm和50mm的两个圆,如图2-2所示;图2-23、 调用“直线”功能,在水平轴线下方绘制一条水平线,二者之间的距离为10mm,如图2-3所示;图2-34、 调用“直线”功能,绘制两条竖直线,并调用“以对话框方式建立约束关系”功能,约束直线与两个直径为50mm的圆相切,如图2-4所示;图2-45、 调用“打断”功能,将水平直线在与两个直径为50mm的圆相交的位置打断,如图2-5所示;图2-56、 调用“裁减”功能和“快速裁减”功能,裁减直径为50mm的两个圆和上面绘制的3条直线,结果如图2-6所示;图2-67、 调用“约束”功能,标注左右两端水平线的长度,如图2-7所示;图2-78、 调用“连续折线”功能,在水平直线的左端点绘制如图2-8所示的两条直线,并约束两条直线的尺寸和位置;图2-89、 调用“连续折线”功能,在水平直线的右端点绘制两端直线和一段圆弧,如图2-9所示;图2-910、 调用“约束”功能,标注上面绘制的两条直线和一条圆弧,如图2-10所示;图2-1011、 调用“倒圆角”功能,在已绘制的图形上倒3个圆角,如图2-11所示;图2-1112、 调用“直线”功能,在左侧的竖直轴线与轮廓线的交点处绘制一条直线,并约束其尺寸和位置,如图2-12;图2-12三、 在实验三:零件设计一、 实验要求1、 掌握基于草图特征的建模方法;2、 掌握形体的相关操作,包括:形体与曲面有关的操作、形体的逻辑运算。二、 实验内容1、 调用“新建”功能,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Part,建立一个零件文件,如图3-1所示;图3-12、 调用“草图设计”功能,选择平面作为草图设计平面,进入草图设计窗口;3、 调用“两点圆”功能,以坐标原点为圆心,绘制一个圆,并调用“约束”功能,约束圆的直径为120mm,如图3-2所示;图3-24、 单击按钮,退出草图设计窗口,调用“拉伸”功能,选择上面建立的草图作为拉伸曲线,向上拉伸10mm,如图3-3所示;图3-35、 调用“草图设计”功能,选择平面作为草图设计平面,进入草图设计窗口;6、 调用“两点圆”功能,绘制两个圆,如图3-4所示,其中直径为34mm的圆的圆心位于横轴上;图3-47、 调用“矩形”功能,绘制如图3-5所示的两个矩形;图3-58、 调用“约束”功能约束两个矩形的尺寸和位置,如图3-6所示;图3-69、 调用“倒圆角”功能在上面的图形倒圆角,如图3-7所示;图3-710、 单击按钮,退出草图设计窗口;11、 调用“拉伸”功能,选择上面建立的草图作为拉伸曲线,向上拉伸37mm,如图3-8所示;图3-812、 调用“角度拔模”功能,选择上面拉伸实体的侧面作为拔模面,选择拉伸实体的顶面为中性面,注意拔模方向向上,拔模角度为4,如图3-9所示;图3-913、 调用“角度拔模”功能,选择第5步建立的拉伸实体的侧面作为拔模面,选择其顶面作为中性面,向上拔模4,如图3-10所示;图3-1014、 调用“边线倒圆”功能,选择如图3-11所示的两条边线,倒半径为30mm的圆角,结果如图3-12所示;图3-11图3-1215、 调用“边线倒圆”功能,选择除了底面之外的所有边线,倒半径为3mm的圆角,如图3-13所示,结果如图3-14所示;图3-13图3-1416、 调用“草图设计”功能,选择平面作为草图设计平面,进入草图设计窗口;17、 调用“两点圆”功能,绘制一个直径为30的圆,并且约束其尺寸和空间位置,如图3-15所示;图3-1518、 单击按钮,退出草图设计窗口;19、 调用“拉伸”功能,选择上面建立的草图作为拉伸曲线,向上拉伸55mm,如图3-16所示,结果如图3-17所示;图3-16图3-1720、 调用“草图设计”功能,选择平面作为草图设计平面,进入草图设计窗口;21、 调用“平行四边形”功能,绘制如图3-18所示的图形,并添加相应的约束;图3-1822、 单击按钮,退出草图设计窗口;23、 调用“拉伸”功能,选择上面建立的草图作为拉伸曲线,左右各拉伸12mm,注意要选中对话框中的(对称拉伸)复选框,如图3-19所示;图3-1924、 调用“边线倒圆”功能,选择第20步圆柱体侧面及上一步的拉伸实体的4个表面,倒圆半径为3mm,如图3-20所示,结果如图3-21所示;图3-20图3-2125、 调用“钻孔”功能,选择第16步完成后的上表面作为孔的放置面,孔径为33mm,深度为22mm,平底(Flat),如图3-22所示。在对话框中单击按钮,选择底面的外边线和孔的中心,单击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中(同心)复选框,如图3-23所示。单击按钮退出草图窗口,返回到零件设计窗口,结果如图3-24。图3-22图3-23图3-2426、 调用“钻孔”功能,选择第20步建立的圆柱体的顶面作为孔的放置面,在对话框中设置孔径为20mm,深度为42mm,如图3-25所示。在对话框中选择“Type(类型)”选项卡,在对应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Counterbored(沉头孔)”选项,沉头直径为22mm,深度为11mm,如图3-26所示,结果如图3-27所示;图3-25图3-26图3-2727、 调用“钻孔”功能,选择第23步拉伸实体的外表面作为孔位放置面,设置孔径为8mm,深度为30mm,如图3-28所示。在对话框中单击按钮,调用“约束”功能,约束孔的中心与平面的距离为0(也就是重合),孔位中心线与斜面的边线距离为5.5mm,如图3-29所示。单击按钮退出草图窗口。在对话框中选择“Type(类型)”选项卡,在对应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Counterbored(沉头孔)”选项,沉头直径为11mm,深度为12mm,如图3-30所示,最终结果如图3-31所示。图3-28图3-29图3-30图3-3128、 调用“钻孔”功能,选择中心孔底面作为孔位放置面,设置孔径为6.5mm,深度为10mm,在Bottom下拉列表框中选择“V-Bottom(孔的末端为V型)”选项,如图3-32所示。在Type选项卡中设置为Simple类型。图3-3229、 调用“钻孔”功能,选择第27步生成的孔底面作为孔位放置面,设置孔径为6.5mm,深度为8mm,在Bottom下拉列表框中选择“V-Bottom(孔的末端为V型)”选项,如图3-33所示。图3-3330、 调用“钻孔”功能,选择顶面作为孔位放置面,设置孔径为4.5mm,深度为17mm,在Bottom下拉列表框中选择“V-Bottom(孔的末端为V型)”选项,如图3-34所示。单击按钮,调用“约束”功能,约束孔位中心的位置如图3-35所示。图3-34图3-3531、 调用“钻孔”功能,选择顶面作为孔位放置面,设置孔径为4.5mm,深度为25mm,在Bottom下拉列表框中选择“V-Bottom(孔的末端为V型)”选项,如图3-36所示。单击按钮,调用“约束”功能,约束孔位中心的位置如图3-37所示。图3-36图3-3732、 调用“钻孔”功能,选择第27步建立的孔的底面作为孔位放置面,设置孔径为4.5mm,深度为20mm,在Bottom下拉列表框中选择“V-Bottom(孔的末端为V型)”选项,如图3-38所示。沿着YZ平面和ZX平面剖切的结果如图3-39所示。图3-3833、 调用“钻孔”功能,选择如图3-40所示的面作为孔位放置面,设置孔径为4.5mm,深度为55mm,在Bottom下拉列表框中选择“V-Bottom(孔的末端为V型)”选项,取消选中(与曲面垂直)复选框,并且选择图中所示的边线输入其下方的文本框,如图2-40所示。单击按钮,调用“约束”功能,约束孔位中心的位置如图3-41所示。图3-40图3-4134、 调用“钻孔”功能,按照上一步的参数及位置,建立一个平行的孔,孔的深度为82mm,位置如图3-42所示。以上两步所建立的两个孔通过平面剖切结果如图3-43所示。图3-4235、 调用“钻孔”功能,选择零件的底面作为孔位放置面,孔径为8mm,深度为32mm,V型孔,如图3-44所示。单击按钮,调用“约束”功能,约束孔位中心的位置如图3-45所示。图3-44图3-4536、 调用“钻孔”功能,选择零件的底面作为孔位放置面,孔径为6mm,深度为32mm,V型孔,如图3-46所示。单击按钮,调用“约束”功能,约束孔位中心的位置如图3-47所示。图3-46图3-4737、 调用“草图设计”功能,选择平面进入草图设计窗口;38、 调用“连续折线”功能及“约束”功能,绘制如图3-48所示;图3-4839、 调用“旋转槽”功能,以上面绘制的轮廓旋转360,如图3-49所示,结果如图3-50所示;图3-49图3-5040、 调用“倒角”功能,选择如图3-51所示的边线进行倒角操作,参数设置如图所示;图3-5141、 调用“草图设计”功能,旋转零件顶面作为草图绘制平面进入草图设计窗口;42、 调用“延长孔”功能,绘制一个延长孔,并且约束其尺寸及位置。孔的另一端伸出实体即可,不需约束。如图3-52所示。图3-5243、 调用“减重槽”功能,以上面绘制的草图向下拉伸24mm,如图3-53所示;图3-5344、 调用“草图设计”功能,选择零件底部作为草图绘制平面进入草图设计窗口。调用“两点圆”功能,以圆点为原心,绘制直径为100mm的圆,如图3-54所示;图3-5445、 调用“减重槽”功能,以上面绘制的草图向下拉伸2mm,如图3-55所示;图3-5546、 调用“边线倒圆”功能,选择上一步得到的减重槽的底面边线进行倒圆操作,倒圆半径为3mm,单击按钮,在Edge(s) to keep文本框重单击以激活该文本框,选择减重槽的另一条边线输入文本框重,如图3-56所示。图3-5647、 如此便完成整个零件的操作。三、 在实验四:装配设计一、 实验要求1、 掌握如何创建部件和改变部件的位置;2、 掌握如何创建约束;3、 掌握如何设置有关装配设计的环境。二、 实验内容1、 调用“新建”功能,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Product,建立一个产品文件,如图4-1所示;图4-12、 选择根节点并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更改根节点的名称,如图4-2所示,根节点的名称变为“Bicycle”;图4-23、 调用“插入产品”功能,在特征树中选择节点作为插入位置,新增了一个产品节点,在特征树中选择新增的节点并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进行如图4-3所示的设置,新增节点变为;图4-34、 调用“插入已存在部件”功能,在特征树上选择节点,在弹出的【File Selection】对话框中选择“part_frame.CATPart”,插入后如图4-4所示;图4-45、 按照第3步的方法,新增一个产品节点,然后按照第4步的方法在该节点下插入零件“part_OuterTyre.CATPart”、“part_InnerTyre.CATPart”、“part_SteelLoop.CATPart”,如图4-5所示;图4-56、 调用“重合约束”功能,选择part_OuterTyre.CATPart和part_SteelLoop.CATPart的轴线,设置重合约束,如图4-6所示;7、 调用“重合约束”功能,选择part_InnerTyre.CATPart和part_SteelLoop.CATPart的轴线,设置重合约束,如图4-7所示;8、 调用“重合约束”功能,选择part_OuterTyre.CATPart和part_SteelLoop.CATPart的平面,设置重合约束,如图4-8所示;9、 调用“重合约束”功能,选择part_InnerTyre.CATPart和part_SteelLoop.CATPart的平面,设置重合约束,如图4-9所示;10、 调用“角度约束”功能,选择part_OuterTyre.CATPart和part_SteelLoop.CATPart的平面,设置二者平行,如图4-10所示;11、 调用“角度约束”功能,选择part_InnerTyre.CATPart和part_SteelLoop.CATPart的平面,设置二者平行,如图4-11所示;图4-6图4-7图4-8图4-9图4-10图4-1112、 激活根节点,调用“重合约束”功能,选择part_SteelLoop.CATPart和part_frame.CATPart后车轴的轴线,设置重合约束,如图4-12所示,更新后的结果如图4-13所示;图4-12图4-1313、 调用“重合约束”功能,选择part_InnerTyre.CATPart和part_frame.CATPart的平面,设置重合约束,如图4-14所示;图4-1414、 激活节点,并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15、 激活根节点,并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则在特征树上新增加一个产品节点,如图4-15所示;图4-1516、 激活节点,调用“自由调整”功能,将车轮平移至如图4-16所示的位置;图4-1617、 调用“重合约束”功能,选择前车轮和前车轴的轴线,设置重合约束,如图4-17所示,更新后的结果如图4-18所示;图4-17图4-1818、 按照第3步的方法,新增一个产品节点,然后按照第4步的方法在该节点下插入零件“part_saddle.CATPart”如图4-19所示;图4-1919、 激活根节点,调用“重合约束”功能,选择part_saddle.CATPart的平面和part_frame.CATPart的平面,设置重合约束,如图4-20所示,更新后的结果如图4-21所示;图4-20图4-2120、 在特征树上双击节点,进入零件设计工作台,如图4-22所示;图4-2221、 调用“绘制点”功能,在车座底面绘制一个参考点,如图4-23所示;图4-2322、 以同样的方法绘制另外一个参考点,如图4-24所示;图4-2423、 调用“重合约束”功能,选择车座底面和车架的顶面的轴线,设置重合约束,如图4-25所示,更新后的结果如图4-26所示;图4-25图4-2624、 调用“重合约束”功能,选择上面绘制的两个参考点,设置重合约束,如图4-27所示;图4-2725、 按照第3步的方法在节点下新增一个产品节点,然后按照第4步的方法在该节点下插入零件“pedal_frame.CATPart”、“pedal_plane.CATPart”,如图4-28所示;图4-2826、 调用“重合约束”功能,选择如图4-29所示的两个面,设置重合约束;图4-2927、 调用“重合约束”功能,选择如图4-30所示的两条轴线,设置重合约束;图4-3028、 调用“偏移约束”功能,按照图4-31所示的方式进行偏移约束,更新后的结果如图4-32所示;图4-31图4-3229、 调用“重合约束”功能,选择如图4-33所示的两条轴线,设置重合约束,更新后的结果如图4-34所示;图4-33图4-3430、 激活节点,并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31、 激活根节点,并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则在特征树上新增加一个产品节点,如图4-35所示;图4-3532、 调用“对称”功能,对节点进行对称操作,如图4-36所示;图4-3633、 调用“自由调整”功能,将调整倒如图4-37所示的位置;图4-3734、 调用“偏移约束”功能,按照图4-38所示的方式进行偏移约束,更新后的结果如图4-39所示;图4-38图4-3935、 将旋转180,最终结果如图4-40所示。图4-4036、三、 S实验五:绘制工程图一、 实验要求1、 掌握如何交互绘制形体的视图;2、 掌握如何获取形体的投影视图;3、 掌握尺寸、形位公差及其他符号的标注。二、 实验内容1、 选择Start/Mechanical/命令,弹出如图5-1所示的对话框,选择空白视图,并选择A2 ISO图纸,进入工程绘图窗口;图5-12、 选择Windows/Tile Vertically命令,将已经打开的工程图窗口和零件设计窗口并排摆放,如图5-2所示;图5-23、 调用“主视图”功能,选择为投影平面,然后在视图的空白处单击,创建主视图,如图5-3所示;图5-34、 调用“剖视图”功能,在主视图中确定剖切方向,如图5-4所示,双击完成剖切面;图5-45、 将光标移动到剖切线的上方,出现剖视预览图,确定摆放位置后,单击鼠标左键,生成剖视图,如图5-5所示;图5-56、 调用“剖视图”功能,在主视图中确定剖切方向,如图5-6所示,双击完成剖切面;图5-67、 将光标移动到剖切线的右侧,出现剖视预览图,确定摆放位置后,单击鼠标左键,生成剖视图,如图5-7所示;图5-78、 双击激活A-A剖视图,调用“圆形局部视图”功能,在A-A剖视图中确定如图5-8所示的圆形区域;图5-89、 用鼠标单击一点,确定局部视图的摆放位置,结果如图5-9所示;图5-910、 调用“尺寸标注”功能,在主视图上标注尺寸,如图图5-10所示;图5-1011、 选择值为R60.7的尺寸并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在弹出的【Properties(属性)】对话框中选择Dimension Line选项卡,在Representation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如图5-11所示;图5-1112、 按照第11步的方法,对主视图中所有的半径尺寸进行修改,如图5-12所示;图5-1213、 选择值为R2.25的尺寸并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在弹出的【Properties(属性)】对话框中选择Dimension Texts选项卡,在Main Value左侧的文本框中输入“2”,如图5-13所示,结果如图5-14所示;图5-13图5-1414、 在A-A剖视图上标注尺寸,如图5-15所示;图5-1515、 调用“特征基准”功能,选择如图5-16所示的平面为基准,完成基准标注;图5-1616、 标注以A面为基准的公差,如图5-17所示;图5-1717、 调用“角度标注”功能,在局部视图中标注角度,如图5-18所示,局部视图中的其他尺寸标注如图5-18所示;图5-1818、 在B-B剖视图上进行尺寸标注,如图5-19所示;图5-1919、 选择Edit/Background命令,进入图纸背景编辑窗口,使整个窗口变为灰色;20、 调用“绘制直线”功能,绘制标题栏;21、 调用“文字标注”功能,填写标题栏;22、 选择Edit/Working Views命令,返回绘图窗口;23、 在左侧的窗口中选择所有的节点并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命令,在弹出的【Properties(属性)】对话框中,取消选中Display View Frame复选框,这样就可以将各个视图的虚线框去掉。三、 啊实验六:曲线和曲面设计一、 实验要求1、 掌握各种曲线的生成方法;2、 掌握各种曲面的生成及编辑方法。二、 实验内容图6-0(a)图6-0(b) 图6-0(c) 图6-0(d)1、 新建一个零件文件;2、 调用“平面”功能,以平面为参考平面,设置偏置为80mm,建立一个平面为左平面,如图6-1所示。按照同样的方法反向偏置100mm,为右平面;图6-13、 调用“相交”功能,选择第2步建立的左平面和,求取交线,如图6-2所示;图6-24、 调用“点”功能,在第3步建立的交线上距离中心35mm处,建立第一个点,另一个方向距离50mm处建立第二个点,如图6-3所示;图6-35、 调用“分割”功能,以第4步建立的两个点分割第3步建立的交线,保留中间部分,如图6-4所示;图6-46、 调用“相交”功能,选择第5步得到的裁减曲线和,求得交点,如图6-5所示;图6-57、 调用“点”功能,选择第5步得到的分割曲线,求取其中点,如图6-6所示;图6-68、 调用“直线”功能,以第7步建立的中点为直线起点,以平面作为直线方向,建立直线如图6-7所示;图6-79、 调用“圆弧”功能,在【Circle type】下拉列表框中选择Center and point选项,以第8步建立的直线的下端点为圆弧中心,以直线上端点为圆弧上的点,以第2步建立的左平面为支撑面,建立圆弧如图6-8所示;图6-810、 调用“平面”功能,以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偏置50mm和25mm各建立两个平面,如图6-9所示;图6-911、 调用“分割”功能,以第10步建立的两个平面分割第9步建立的圆弧,保留中间的一段,如图6-10所示;图6-1012、 调用“直线”功能,以第11步裁减后的圆弧的两个端点和第5步得到的裁减曲线的两个端点连接,形成两条曲线,如图6-11所示;图6-1113、 调用“相交”功能,选择第2步建立的右平面和,求取交线,如图6-12所示;图6-1214、 调用“点”功能,在第13步建立的交线上距离中心35mm处建立一个点,另一个方向距离50mm处建立第二个点,如图6-13所示;图6-1315、 调用“分割”功能,以第14步建立的两个点分割第13步建立的交线,保留中间部分,如图6-14所示;图6-1416、 调用“相交”功能,选择第15步建立的裁减曲线和平面,求得交点,如图6-15所示;图6-1517、 调用“点”功能,选择第15步得到的分割曲线,求取距离右端点为45mm的点,如图6-16所示;图6-1618、 调用“直线”功能,以第17步建立的中点为直线起点,以平面作为直线方向,建立直线如图6-17所示;图6-1719、 调用“圆弧”功能,在【Circle type】下拉列表框中选择Center and point选项,以第18步建立的直线的下端点为圆弧中心,以直线上端点为圆弧上的点,以第2步建立的左平面为支撑面,建立圆弧如图6-18所示;图6-1820、 调用“分割”功能,以第10步建立的两个平面分割第19步建立的圆弧,保留中间的一段,如图6-19所示;图6-1921、 调用“圆弧”功能,在【Circle type】下拉列表框中选择Two points and radius选项,选择第15步的裁减直线右端点和第20步裁减圆弧的右端点,圆弧半径为100mm建立圆弧,如图6-20所示,保留较短的那段圆弧;图6-2022、 调用“直线”功能,选择第5步的裁减直线左端点和第20步裁减圆弧的左端点连接成直线,如图6-21所示;图6-2123、 调用“平面”功能,以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偏置-20mm,以平面为参考平面,偏置35mm建立一个平面,偏置-30mm建立另一个平面,如图6-22所示;图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营销管理咨询方案
- 文化创意产业劳务派遣个人合同范本
- 离婚协议书定制服务与婚姻关系解除及财产分割合同
- 创新型夫妻共同子女教育及抚养责任分担合同
- 城市社区图书角建设与图书销售合作框架协议
- 高频电磁场监测天线架租赁与数据分析服务合同
- 夫妻离异后房产分割与租赁经营权益分配协议
- 教育培训机构股权合作与师资力量共享协议
- 足球赛事赞助商权益兑换及使用合同模板
- 离婚子女抚养费用及探望权补充协议
- GB/T 7260.3-2024不间断电源系统(UPS)第3部分:确定性能和试验要求的方法
- 向左向右转 体育与健康一年级下册
- 欧美电影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夸美纽斯完整版本
- 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临床实践循证指南解读
- 《农村生活污水管网维护导则》
- 劳务合同结算单
- 现代信号处理课件
- 聚焦任务的学习设计作业改革新视角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富士康员工手册(第10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