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钩立标调法.doc_第1页
双钩立标调法.doc_第2页
双钩立标调法.doc_第3页
双钩立标调法.doc_第4页
双钩立标调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不带饵调标 * o3 / s! b& 2 ) |6 L Z ! / d. z! , R+ v1、空钩、半水调4目(即通常所说的调4钓2) * - b5 d2 V$ p调标步骤: - gs/ Y2 I1 a(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调到4目; & 2 W+ v4 1 e8 f2 Y(2)然后挂双饵(模拟饵,与真钓饵大小、重量基本一致,以下同),移动浮标达到钓2目; ; / c5 V4 S0 H) q观察饵团在水下状态:下饵触底,上饵悬浮,下钩饵子线略有弯曲。 & M- L6 q ) 主要影响因素:饵团大小、重量要求严格,要求一致; ( 1 v3 R7 Y. S: h8 u此法为目前广泛使用的“不灵不钝”的钓法,多数钓家认为此法较适合比赛池钓,原则不适宜大自然野钓。 ) f2 |$ JC l8 9 _ . W) N2 Ju4 U( S2、空钩、半水调平水 . q J6 1 L& J# M B8 h# W- r. P( F调标步骤: f* V8 VW6 U f; R(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标尖调成平水; . & u( c/ 1 g& f- I7 U/ L+ e(2)然后挂双饵、移动浮标确定钓目N(例如N1、2或3); 6 w5 9 % v6 W2 Y# I* V饵团在水下状态:受饵团大小、重量影响大,双饵卧底,子线处于弯曲状态; . J+ |# o* H9 B* M适用垂钓场合(环境):属于钓钝,应用于有风浪、水流动干扰的环境。 7 W1 ) N+ T; k- h8 O : T- M, b8 Q) D: G5 S4 p8 3、无钩、半水调平水 # , j7 - _ v# |3 U4 s9 调标步骤: 0 r5 M$ R! ?: b9 p: j* C% (1)铅坠上先不挂子线和钩,在半水时,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 . X+ X0 |# 2 t(2)然后挂双饵、向上移动浮标确定钓目N(例如N1、2或3); 7 L; E( Y2 P5 m7 f. f观察饵团在水下状态:铅坠触底(或躺底),钩子(饵团)及子线均横躺水底; W! A* d- s8 O% u& P/ E适用垂钓环境:属于极钓钝,用于防止小杂鱼闹窝,以及钓刁滑鱼。 * W: + O2 Z4 YH7 ?/ i/ d 3 I* 6 U. c6 M(二)、带饵调标 * K - w% n4 i / n& m9 Y5 x) a, Q M0 T$ c# p8 D6 1、双饵、半水调平水 2 B g& M: & , b7 x, ?调标步骤: . R4 # G& S?/ H* X: ?) x: d(1)先双钩挂饵,在半水状态下,通过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 o, n E9 p, j$ I(2)然后向上移动浮标确定钓目,使标尖露出水面N目(N=1、2或3目); 0 G0 L T: Y9 o饵团及子线在水下状况: ; f1 k: M9 n$ E( d$ (1) 当只要看到钓目时,下饵就一定到底了,当钓目在3目以内时,水底饵团处于上饵悬浮,下饵轻触底,子线略有弯曲。 * S2 H# M . j3 t; D5 L/ i! B* ( c- C(2) 甚至当我将钓目调到4目时,上饵仍然处于悬浮状态,只是下钩饵子线明显弯曲- U/ - k8 I; N灵敏度及实用性: # d1 G) N Q3 q6 f(1)此种调法,由于在确定调目时,就完全消除了双饵重量的影响,因此,这种调法非常灵敏。 . R7 m7 M1 G4 G* P& TW- T(2)由于灵敏度非常高,稳定性就相对变差,因此我觉得,可能不适用于野钓和风浪较大时以及有水流流动的环境。 % M6 r, ZY6 s7 y( z% vp! J# r 9 h9 g9 X7 - W2、单饵、半水调平水 ! D3 # S/ _% X8 d( n: e2 i调标步骤: e8 0 n9 Z0 u(1)先单钩(上钩或下钩)挂饵,通过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 T6 + A7 V- D a9 u9 z(2)然后挂上双饵,向上移动浮标使之上升到露出水面N目(N=1、2目均可)。此时饵团状态:下饵触底、上饵悬浮,子线有12目的轻微弯曲; 0 Y. L. F+ G- L(3)当钓目调到3目及更高时,子线就更弯曲了,双饵就都卧底了 8 a, u8 Q9 F+ H2 (4)当浮标的视标上移到全部露出水面时,铅坠触底了。 * d) x7 : w# F1 wrk现象观察分析: ) w) 2 b Z7 Z. _5 d% a/ G p挂上双饵时,我观察到:当浮标向上移动到标尖处于平水状态时,是处于最灵敏的状态,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子线完全垂直。因此,从理论上讲,钓“平水”是最灵敏的,但这是不实用的钓目,一是视标标尖平水不便于观察,二是由于整个钓组太灵敏而稳定性很差,在实际使用中,一般都是钓13目,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子线略微弯曲12目。 9 A( R! d+ V5 c, 1 x& m+ d! K 4 E$ d3 |V7 I6 H# N0 2 W(三)、结论:通过对以上几种调标方法的综合对比,按照灵敏度从高到低排列顺序,我认为应该是:双饵调平水、单饵调平水、空钩调4目、空钩调平水、无钩调平水。 - u! |0 F5 b2 p6 e6 x6 t . F- o% S- f+ W6 ) b$ U* O9 d(四)、结束语: 6 V) Z: _4 d7 |$ T(1) 以上调标的调试、试验仅是在调标筒内进行的静态调试,若拿到实际应用中,可能还会需要作一些微小的调整和变化; 6 s5 x4 3 f. v. * ( C1 d(2) 本次调试、试验所使用的是“钓仙”3、11目细尾浮标,同时也使用了“无天”4、7目粗尾(2毫米)浮标作为对比,取得了一致的试验结果。 1 v) t4 b7 r- t5 k; w4 ( x5 g& o0 _另补充: % S6 ?% v & ; o; c2 J4 1、空钩、半水调2钓2时,水下两钩饵的状态是:下钩饵卧底,上钩饵轻触底,子线均有不同程度的弯曲。 8 + I8 q7 V$ ) d2 S1 Q2、(空钩、半水)调4目,其钓目显示如下: * % s0 l3 z8 s! y+ B1目:上钩饵悬浮, 下钩饵轻触底,下子线基本直(略弯); 5 k/ s* e( K; X- y2目:上钩饵悬、临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