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2018年全国卷考前冲刺演练密卷文综历史试题.doc_第1页
北京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2018年全国卷考前冲刺演练密卷文综历史试题.doc_第2页
北京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2018年全国卷考前冲刺演练密卷文综历史试题.doc_第3页
北京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2018年全国卷考前冲刺演练密卷文综历史试题.doc_第4页
北京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2018年全国卷考前冲刺演练密卷文综历史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2018年全国卷考前冲刺演练精品密卷文综历史试题2018.5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名题精解栏目编辑:张秋鸿解析:申德田(山东省聊城市东阿一中)整理、检查、修改:李久才一、选择题24孔子所编的春秋在遣词用字方面非常讲究,如鲁君遇“弑”者有四人(隐、闵、子般、子恶),被戕于外者一人(桓公),春秋对此或书以“薨”,或书以“卒”。这种表述体现了A孔子的价值评判 B记载历史的客观性C春秋旨在叙事 D评价历史的公正性【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及儒家思想【答案】A25西汉丞相田蚡入宫奏事,汉武帝问他:“君除(任命)吏尽未?吾亦欲除吏!”据此可知,汉前期A皇权得以加强 B君臣关系恶化 C相权有所削弱 D相权冲击皇权【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解析】从题干可以看到丞相掌握着任命官吏的权力,相权较大,所以皇权得以加强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显示汉武帝时期君臣关系恶化,故B项错误;题干呈现的是相权较大而不是削弱,故C项错误;“君除(任命)吏尽未?吾亦欲除吏!”说明相权对皇权有一定的冲击,故D项正确。【答案】D26唐朝法律规定:“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疏义又说:“父为子天,有隐无犯。如有违失,理须谏诤,起敬起孝,无令陷罪;若有忘情弃礼而故告者,绞。”对此解读准确的是A显示了百姓温顺敦厚的个性B法家思想渗透到法律中C强调以孝治天下的核心价值D传统法制具有理性精神【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唐朝儒家思想及古代法制【解析】材料讲的是法律对亲情犯法的规定,并不能说明百姓温顺敦厚,故A项错误;不是法家渗透到法律中而是儒家思想渗透到法律中,故B项错误;唐朝法律规定起诉祖父母及父母者要施以绞刑,因为父为子天。如有违反就是忘情弃礼就是不孝,由此可见孝的观念已经渗透到法律之中,体现了古代以孝治天下的观念,故C项正确;这种由情入法的法治思想不能够体现法制的理性精神,故D项错误。【答案】C27程朱学派与陆王学派虽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但他们在理想方面却存在着一致性。其一致性表现在A重建儒家文化的新秩序,以安定社会B融合释、道、儒观念,以达到三教一统C强调经世致用之功致力于政治改革D将理学向下通俗化,以觉醒庶民大众【考点】宋明理学【解析】 不管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他们都是面对佛道思想对儒学思想的冲击而展开的复兴儒学的运动,其目的就是重建儒家文化新秩序,使儒学更加哲学化、思辨化、理论化,以更好的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故A项正确;理学是融合佛道思想发展儒学,而非达到三教一统,故B项错误;理学的形成还是致力于思想的重建而非要进行政治改革,故C项错误;理学使儒学哲学化而非通俗化,故D项错误。【答案】A28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学部召开会议,讨论与新政相关的兴学议案,其中废除中小学堂读经讲经课程的议案,因分歧过大最终没有通过。这反映了A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B清政府的宪政之路夭折C思想领域的新旧之争D资产阶级革命形势成熟【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解析】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开始于洋务运动,胡A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教育改革的争论没有提到宪政,故B项错误;材料中是关于中小学堂废除读经讲经的议案没有获得通过,这只能说明这一方案受到了守旧势力的反对而夭折,所以说明此时思想领域存在新旧思想的对立与争论,故C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形势成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D项错误。【答案】C29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宣传马克思、恩格斯的名字及其学说,他们希望找到既能发展资本主义,又能医治资本主义弊病的药方。这说明当时A中国具备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经济基础B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资产阶级的需要C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社会认识更深入D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考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析】题干只是涉及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宣传马克思及其学说,并没有提到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理论不会适合资产阶级的需要,故B项错误;中国的知识分子从宣传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到宣传马克思主义,说明知识分子对西方社会的认识进一步深入,故C项正确;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是中国共产党,故D项错误。【答案】C301948年5月,中国民主同盟临时总部响应中国共产党“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认为政治协商和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是一切民主党派和民主团体乃至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也是民盟“一贯的奋斗方针”,并明确提出新政协应由“中央来召集”。这说明A民盟由参政党转变为执政党B新中国成立的民意基础扩大C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确立D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地位确立【考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解析】民盟由参政党转变为执政党说法明显错误,故A项错误;政治协商会议的目的主要是筹备新中国的建立,而且政协会议得到了一切民主党派和民主团体乃至全国人民的积极响应,这充分说明新中国成立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民意基础扩大,故B项正确;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确立是在1949年的政协会议,故C项错误;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地位的确立也是在1949年的政协会议上,故D项错误。【答案】B31表1 年份和增长率项目19521957增长率%原煤(万吨)66491300096发电量(亿度)726193166原油(万吨)436146235钢(万吨)135535296生铁(万吨)193594208布(亿米)38350532纱(万吨)65684428表1为新中国“一五”期间主要产品产量表。此表反映了A投资规模决定了主要能源的布局B我国借鉴了苏联工业化建设模式C“大炼钢铁”运动取得了明显成效D我国经济结构出现严重失调局面【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解析】表格主要显示的是从1952年到1957年我国主要产品的产量数据,没有体现投资规模的大小,另外材料也不只是体现能源,故A项错误;从表格中明显看到重工业发展迅速而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这是与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相联系的,也是走苏联道路的结果,故B项正确;“大炼钢铁”运动是在1958年,故C项错误;我国经济结构出现严重失调局面是在大跃进之后,故D项错误。【答案】B32古雅典民主政治在实施中,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多有权势家族渗透,甚至父子或兄弟一起供职,而将军委员会的一些成员甚至沦为独裁者,这显然损害了直接民主和公民的利益。这表明古雅典民主政治A保留了大量旧俗B缺乏法制规范C演变为贵族政治D具有先天缺陷【考点】雅典民主政治【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到雅典民主在具体的实践中与其所标榜的民主有很大出入,但并不能说明雅典民主保留了大量旧俗,故A项错误;雅典的这些民主改革措施都是有法律依据的,所以并不是缺乏法律规范,故B项错误;这些不足并没有使雅典演变为贵族政治,故C项错误;之所以这些缺陷主要是由于雅典民主本身制度有一定的先天缺陷,故D项正确。【答案】D331760年以前,英国中间阶层的人数大约占下院人数的八分之一,但到了18世纪末,他们的人数翻了一倍,约占下院人数的四分之一。中间阶层的部分成员可以购买爵位,渐渐接近贵族边缘。这一变化有助于A责任内阁制初步形成B限制国王的行政实权C议会民主制逐渐完善D扩大贵族的政治影响【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责任内阁制初步形成是在1721年,故A项错误;国王的行政实权在1721年后已经转移到内阁,故B项错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一部分工业资产阶级逐渐壮大,并且进入议会下院,这样有利于冲击原来的贵族制,促进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的发展与完善,故C项正确;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对贵族政治是一种冲击,故D项错误。【答案】C34罗斯福新政的一些措施“已经改变了美国资本主义工作的着重点,它给了资本主义以新的活力,并且最大限度地扩大了联邦当局的权力,这种趋向已经证明是不可逆转的”。这说明当时美国A联邦政府权力达到历史高峰B改变了权力制衡原则C国家干预理论得到普遍认可D创新了国家管理体制【考点】罗斯福新政【解析】材料主要说明罗斯福新政后联邦政府权力扩大,而这种权力主要体现在对经济的干预,但不能由此说联邦政府权力达到历史高峰,故A项错误;联邦政府管理经济的权力扩大,但并没改变美国权力制衡的原则,故B项错误;国家干预理论是不可逆转的也就是一种必然,但不能说得到普遍认可,故C项错误;国家原来对经济是一种自由放任的管理模式,而现在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所以创新了国家管理体制,故D项正确。【答案】D351974至1975年间,一些国际组织先后发动“香蕉战”“铝土战”“铜矿战”等。随之,欧共体同非洲、加勒比海、太平洋地区46个国家签署洛美协定,规定:46个签字国的全部工业品和942%的农产品可免税不限量地进入欧共体成员国,欧共体成员国向46国出口时只享受最惠国待遇。这表明A欧共体国家摆脱经济困境B发展中国家崛起冲击国际经济旧秩序C南南合作的程度逐渐加深D国际贸易开始朝着体系化制度化发展【考点】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答案】B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二、非选择题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战国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存在着差异。秦始皇有汇合地域文化的理想,但并没有成功。到汉武帝执政时期,经过数十年的多次战争,地方的分裂势力基本肃清,而楚文化、秦文化和齐鲁文化等大体上完成了汇合的历史过程,“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局面才得到实现。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文化政策,结束了“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确立了儒家在百家之学中的主导地位,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君主集权政体,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有共性,也有个性。比如,西汉统治者主要实施政治、法律和思想文化的儒家化,代替了秦代的法家化。唐代除实行科举选拔人才外,还重视思想文化的内外交流,以及境内各民族融合所产生的文化创造力,促使儒、佛、道的融合,将中华古代文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两宋时期,伴随着皇权强化与选官制度的完善,以及教育上书院制的成熟,中华文化更加深化。摘编自张岂之中华文化何以连绵不断生生不息材料二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就是传统文化在西方近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戊戍维新之以前,中西文化绾接于“中体西用”这一命题之中,戊戌维新以后,“用”的膨胀突破“体”的界限而日见其困窘。20世纪初期,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下,“中体”已经体无完肤,随之而出现了中西调和、折衷、融合的意识。自此以后,新与旧、中与西能否调和,成为新旧两派斗争的一个焦点和主要形态。究其实质而言,20世纪三四十年代风靡思想界的“中国文化本位”与“全盘西化”之争,正是这种论争的极端形式。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化能够生生不息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特点,并谈谈对发展中国文化的认识。(13分)【考点】(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华文化(2)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近代中国文化【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交流、政策、教育、文化自身的特点等方面进行概括即可。材料“地方的分裂势力基本肃清”“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文化政策”“君主集权政体,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有共性,也有个性”“重视思想文化的内外交流,以及境内各民族融合所产生的文化创造力”“教育上书院制的成熟”等。(2)第一小问特点,结合材料“传统文化在西方近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可得出:在西方文化冲击下剧烈变化;由“新与旧、中与西能否调和,成为新旧两派斗争的一个焦点和主要形态”可知近代文化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再就是近代文化发展带有阶段性和递进性。第二小问认识,可以从中华文化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与世界文化的关系等方面总结。【答案】(1)原因:以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为基础;儒学主导地位的确立和自我发展;中央集权体制和统一的文化政策(“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罢黜百家”)推动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交融;兼收并蓄的对外文化交流丰富文化内涵;书院等古代教育与史学传统保证了文化传承的连续性;内聚性的地理环境;选官制度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和完善;先进人士对中华文化的改造和弘扬。(12分)(2)特点:在西方文化冲击下剧烈变化;伴随古今中西新旧之争;带有阶段性和递进性。(6分)认识:持续发展、生生不息是中国文化的历史传统;对中国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实现民族优秀文化与全人类优秀文化的有机融合;实现体用合一和中外贯通。(7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表2中国外国1835年,清廷增订防范洋人贸易章程。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1851年1月,洪秀全发起太平天国起义。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61年,冯桂芬写成校邠庐抗议,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太,辅以诸国富强之术”。1861年,咸丰帝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揽外交、通商、关税、筑路、开矿、制造轮炮军火等洋务事务。1878年,轮船招商局会办朱其昂在天津设立贻来牟机器磨坊,用机器生产面粉。1894年8月,光绪帝发布对日宣战上谕,中日甲午战争全面展开。1897年,德国强占中国胶州湾。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百日维新”。1899年,美国政府向各国政府提出关于中国“门户开放”政策的通牒,企图通过“机会均等”的手段,保持中国市场对美国商品的自由开放。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法案通过,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加政权的机会。1836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要求实行普选制,是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阶級的独立的全国性政治运动。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英法联军打败俄国,俄国不得在黑海保留舰队及在黑海沿岸设立要塞。1861年4月15日,林肯政府正式宣布对南部联盟作战,美国内战爆发。1868年10月23日,日本朝廷改元,年号明治,此后的一系列改革史称“明治维新”。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制成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1884年,柏林会议。列强制订侵略非洲的计划,如英国从开罗到开普敦的“二C”计划、法国从塞内加尔到索马里的“二S”计划、德国从西南非到东非供跨大陆的计划等等。1898年47月,美西战争,美国海军先后在菲律宾和古巴歼灭了西班牙舰队。摘编自陈会颖中外历史对比年表表2为19世纪中后期的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12分)(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考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解析】上述表格体现的是从19世纪前半期到19世纪末,中国与西方所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此时西方资本主义获得全面发展,经济上工业革命、政治上资产阶级制度的建立及发展、外交上进行对外扩张;而此时的中国由于落后遭受列强的侵略,并且在反对外来侵略的同时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所以结合这些信息可以从西方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角度确定论题,然后结合近代史实进行阐述即可。【答案】示例:论题:19世纪中后期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双重影响阐述: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加速向工业文明转变,同时也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通过一系列战争,列强从中国攫取了大量特权,破坏了领土主权,加强了商品或资本输出,逐渐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伴随着列强侵华,中国创办了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中体西用”思想得以发展,必成变汇等活动兴起,中国艰难地向近代社会转型。综上所述,19世纪中后明西方列强的侵略,一方面给中国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也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西奥多罗斯福继任总统时(1901年),美国刚刚走上了海外扩张的道路,如何使美国这个新兴经济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扮演一个世界政治强国的角色,是这位年轻总统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罗斯福坚持“白人优越论”,认为扩张夺取落后民族的自治权是执行上帝的使命,只有武力干涉才是文明大国教育落后民族的重要手段。他接受了马汉的“海权”思想,认为美国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以维护美国国旗的荣耀”。为此大力发展海军战列舰,注意发展其他类型的军舰;加强了海军综合委员会的权力,使该委员会从一个咨询机构变成了拥有计划和政策制定权力的部门;对海军部进行改革,设立了五个同等地位的分支机构;扩大军事院校的招生,设立专门的人事委员会进行具体的人员扩充计划,增加征兵名额,提高海军生活待遇,改革晋升制度等。罗斯福还确立一年一度的海上军事演习制度以及新的训练评估和奖励机制。美国通过改革,建立了世界第二的“大海军”,使美国的“太平洋帝国”的梦想得以实现,也为美国的全球扩张奠定了基础。因此,西奥多罗斯福被称为美国的“海军之父”。摘编自张江宁外国名家重大军事改革述评(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奥多罗斯福海军改革的背景及特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西奥多罗斯福的海军改革。(6分)【考点】西奥多罗斯福海军改革【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一是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此时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再结合材料信息“美国刚刚走上了海外扩张的道路”得出美国致力于对外扩张;由“罗斯福坚持白人优越论”和“接受了马汉的海权思想”得出西奥多罗斯福信奉种族优越论和马汉的“海权”思想。第二小问特点,可结合材料信息“大力发展海军战列舰,注意发展其他类型的军舰”“加强了海军综合委员会的权力,使该委员会从一个咨询机构变成了拥有计划和政策制定权力的部门;对海军部进行改革,设立了五个同等地位的分支机构;扩大军事院校的招生,设立专门的人事委员会进行具体的人员扩充计划,增加征兵名额,提高海军生活待遇,改革晋升制度等。罗斯福还确立一年一度的海上军事演习制度以及新的训练评估和奖励机制”概括为重视海军军种的均衡发展;改革海军指挥机构、海军编制和海军训练方式;重视海军教育和培训;提高待遇和完善晋升制度。(2)评价主要从改革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价,但要注意其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答案】(1)背景:20世纪初,美国成为新兴工业强国;为实现世界政治大国梦,美国走上海外扩张的道路;西奥多罗斯福信奉种族优越论和马汉的“海权”思想。(5分)特点:重视海军军种的均衡发展;改革海军指挥机构、海军编制和海军训练方式;重视海军教育和培训;提高待遇和完善晋升制度。(4分)(2)评价:美国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利于美国实现区域及全球霸权的梦想;提高了西奥多罗斯福的声望;但也宣传了种族主义和对外仇恨感。(5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雅尔塔体系具体内容大体有四个方面:(1)西方欧洲雅尔塔体系。它通过分区占领管制德国及非法西斯化的原则协定、关于波兰疆界和临时政府组成的协定、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等,划分了美英和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这是雅尔塔体系的关键环节。(2)东亚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亚洲的安排主要是通过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雅尔塔会议和雅尔塔秘密协定、波茨坦公告、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改造,以及美苏在朝鲜受降的“三八线”协议等实现的。(3)“中间地带”雅尔塔体系。对于殖民地的安排,除英法荷在远东的殖民地被保留下来,其他地区的殖民地转交给联合国托管。这方面的内容规定比较笼统,是雅尔塔体系的薄弱环节。(4)联合国。战后成立新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确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享有否决权。摘编自杨鹏飞二十世纪以来的战争和亚与世界发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忻雅尔塔休系的主要影响。(7分)【考点】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解析】(1)结合材料“划分了美英和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这是雅尔塔体系的关键环节”“战后成立新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确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得出大国主导;两分天下;具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再就是雅尔塔体系涉及欧洲、亚洲还有中间地带所以是全球性的政治体系;从目的上看新的体系建立是为了和平。(2)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评析,一是积极的影响,使世界顺利地实现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和胜利;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二是消极影响,体现大国强权政治,保持和形成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答案】(1)特点:倡导和平、民主原则;全球性国际政治体系;大国主导;两分天下;具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8分)(2)影响:第一方面:使世界顺利地实现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和胜利;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4分)第二方面:体现大国强权政治,保持和形成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3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苏颂,宋朝人,官至吏部尚书、宰相。他领导本草图经的编写时,首先研读了从内经到外台秘要的历代医药著作,并亲自校正了神农本草经等多种著作;注重发动广大医师和药农采集标本,绘制药图,填写说明,改变了以往从书本到书本,陈陈相因的弊病;为整理繁杂的原始材料,他提出六项原则,前三项原则是详尽一切办法把问题搞明白;后三项原则是事实求是,既不轻易舍弃来自基层的资料,也不急于做出判断,而是两说并存或存疑待考。经过统一整理,终于完成了流传至今的第一部有图的本草书。他在组织水运仪象台研制时,详尽地研究了前代张衡等人的成就,对两汉、到宋代的天文著作和仪器也做了研读和考查;四处走访,寻觅人才,先后发现了精通九章算术,且晓天文、历法的韩公廉,在仪器制造方面有专长的王允之。他与韩公廉深入交流“张衡、一行等法式大纲”,韩公廉受命写出九章勾股测验浑天书并造出木样机一座。此后,苏颂进一步做了实际观察,“差官实验”,如“候天有准”,才进一步推进。经过反复实验,造出小大样进呈皇帝并赴都堂呈验。经过多次试验和鉴定后,苏颂才正式用钢制造新仪,经过三年四个月的工作,终于制成了有世界贡献的水运仪象台。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苏颂进行科学研究时使用的方法。(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颂当时领导科技工作所具有的素质和当时的社会条件。(7分)【考点】苏颂【解析】(1)从材料中的信息“研读了从内经到外台秘要的历代医药著作”“注重发动广大医师和药农采集标本,绘制药图,填写说明”“后三项原则是事实求是,既不轻易舍弃来自基层的资料,也不急于做出判断,而是两说并存或存疑待考”“四处走访,寻觅人才,先后发现了精通九章算术,且晓天文、历法的韩公廉,在仪器制造方面有专长的王允之”进行概括,可以得出:主要有吸收前人研究成果;重视资料收集;不轻易否定相反意见;注重实际,进行模拟实验;实事求是,虚心向下属学习;敢于创新。(2)第一小问素质,因为苏颂官至尚书所以在科学研究时注意运用国家力量;再就是对人才的利用方面,发现和启用科技人才;还有就是深入实际,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第二小问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和统治者支持,科学技术受到重视。【答案】(1)方法:吸收前人研究成果;重视资料收集;不轻易否定相反意见;注重实际,进行模拟实验;实事求是,虚心向下属学习;敢于创新。(8分)(2)素质:运用国家力量;发现和启用科技人才;深入实际,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和统治者支持,科学技术受到重视。(7分)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北京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2018年全国卷考前冲刺演练精品密卷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编辑:张秋鸿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ADCACCBBDCDB41(25分)(1)原因:以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为基础;儒学主导地位的确立和自我发展;中央集权体制和统一的文化政策(“车同轨,书同文,行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