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格式.doc_第1页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格式.doc_第2页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格式.doc_第3页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格式.doc_第4页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格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格式课程名称世界近代史编写人曾晓祥课程代码编写时间2005年4月20日周学时数6总学时数102课时任课教师曾晓祥开课院系历史文化学院课程性质B、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世界中世纪史、世界古代史 使用教材(按作者、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年月顺序填写)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教学参考资料(按作者、参考资料名称、出版者、出版年月顺序填写;填写的教学参考资料应不少于三种)1.所谓原始积累(马恩选集卷二);2.路易波拿巴的雾月18日(马恩选集卷一);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恩选集卷一);4.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马恩选集卷三);5.马克斯韦伯:1.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1987;6.斯塔夫里阿诺斯:a.全球分裂(上、下),商务,1995; b.远古以来的人类生命线,中国社科出版社,1992;7.布罗代尔:a.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三联,1993; b.资本主义的动力,三联,1997;8.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9.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卷一、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0.马克尧:世界历史中古部分,北大出版社,1989;11.郑家馨、何芳川:世界历史近代亚非拉部分,北大出版社,1989;1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大出版社,1993;13.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14.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7、8、9、10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5.霍布斯鲍姆:a.革命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b.资本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c.帝国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d.极端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16.李宏图等:工业文明的兴衰1619世纪的世界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本课程教学的目的(特别应注意从“以生为本”的角度指明本课程教学要达到的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历史专业学生了解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理论、概念和基础知识,理解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科学化、工业化和民主化的发展、演变及其内在关系。同时理解全球化亦即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学会对历史现象的正确理解,把握世界近代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历史教学与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方法指导一、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1、充分介绍世界近代史以及相关学科最新研究成果,旨在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科学的创新精神、科研能力;2、营造师生互动场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结合世界近代史的自身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素养。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1、为学生播放有关重大历史事件的多媒体光碟;2、制作教学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本课程的重、难点1. 地理大发现与西欧商业革命(含资本主义、重商主义);2. 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1618世纪各殖民帝国的兴衰及其原因;3. 三大现代观念(人文主义、新教伦理、主权国家)的基本内涵;4. 近代国际社会:绝对主义和专制主义的区别;主要王权国家的基本特点;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与近代国际关系的演变;5. 世界民主革命的三次浪潮;英、美、法三国革命的异同;6. 启蒙思想:洛克的自由学说、法国启蒙运动(主要派别、主流与非主流的分野、卢梭思想的影响);7. 工业革命与工业社会的基本特征;工业主义与现代性;8. 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及其历史意义,社会主义和现代文明的关系;9. 19世纪下半叶欧美工业化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及其向东方世界的扩散;10. 19世纪晚期欧美国家的社会政治改革;帝国主义的兴起。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课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根据教学进度要求按章、节及内容的一级标题详细编写内容纲要,同时写明各章或节的教学环节和相应学时分配,包括课堂讲授、实验、作业、课堂辅导、其他教学环节等。在每一章中对该章内容的知识点和重难点作出提示。)导 言(2课时)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世纪东方的中国和日本(22课时 讲授 课堂讨论)【知识点提示】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地理大发现;商业革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路德教与加尔文教、新教伦理;君主专制制度及其形成;尼德兰革命;中日封建制度的发展;近代国际社会的形成。 【重、难点提示】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新教伦理;君主专制制度;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打破商业革命(4课时)一. 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二. 地理大发现的背景、过程三. 早期殖民活动与商业革命第二节 文艺复兴(4课时)一. 意大利文艺复兴二. 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第三节 宗教改革(4课时)一. 宗教改革的背景二.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与德国农民战争三. 加尔文教与瑞士宗教改革四. 天主教会的反应第四节 欧洲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6课时)一. 封建专制制度理论与现实基础二. 欧洲诸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形成三. 尼德兰革命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和日本(4课时)一. 东方封建制度的发展二. 东西方历史走向的比较(讨论)第二章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18课时 讲授 讨论 作业)【知识点提示】英国革命及其特点;英国立宪君主制度的形成和巩固;开明专制;启蒙思想与启蒙运动;东方的衰落与西方世界的优势。 【重、难点提示】英国革命的性质、意义;英国立宪君主制度的形成;开明专制的出现及其实质;启蒙运动的女人与意义;殖民角逐及其后果。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4课时)一. 英国革命的背景二. 革命的历程从内战到“光荣革命”三. 16891742年的英国第二节 欧洲大陆的封建专制制度(6课时)一. 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二. 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封建专制、开明专制三. 启蒙思想与启蒙运动第三节 17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东方诸国的衰落(4课时)一. 东亚封建制度与锁国政策二. 莫卧儿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兴衰第四节 西欧列强的海外殖民扩张及其后果(4课时)一. 荷、法、英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二. 西方优势的形成与地区联系的进一步加强第三章 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17761849)(14课时 讲授 讨论 影像)【知识点提示】北美殖民地的特点、美国独立进程、联邦宪法的制定与女人;法国革命的背景、“八九年原则”与旧法国的改造、大革命的进程;拿破仑帝国的兴衰、拿破仑法典;维也纳会议与维也纳体系;拉美独立运动;1848年欧洲革命。 【重、难点提示】北美殖民地的特点、独立宣言与联邦宪法;三级会议、八九年原则、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的演进历程;拿破仑法典的评价、拿破仑战争的评价;维也纳体系;拉美独立运动的意义。第一节 美国革命(4课时)一. 美国独立战争:背景与历程二. 民主改革与联邦制的确立第二节 法国大革命(3课时)一. 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二. 法国大革命:从立宪派到雅各宾派专政第三节 拿破仑帝国(4课时)一. 拿破仑时期的法国二. 拿破仑战争第四节 维也纳会议与19世纪上半叶的革命运动(3课时)一. 维也纳会议与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二. 拉美独立运动三. 1848年欧洲革命第四章 工业革命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14课时 讲授 讨论)【知识点提示】英国工业的前提与进程;工业革命的扩散;19世纪上半叶工人运动的发展;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 【重、难点提示】英国工业的前提、工业革命时期各部门的连锁反应;欧美各国工业革命的特点;19世纪上半叶三大工人运动;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基础与理论来源、第一国际的斗争、巴黎公社。第一节 英国工业革命(4课时)一.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二. 工业革命的进程与影响第二节 工业革命的扩散与农业的资本主义道路(3课时)一. 法国工业革命二. 美国工业革命三. 德国工业革命四. 农业的资本主义道路第三节 19世纪上半叶工人运动的发展(2课时)一. 工人运动的发展二. 宪章运动第四节 科学社会主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5课时)一. 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三. 第一国际四. 巴黎公社第五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世界市场的形成(18课时 讲授 讨论 影像)【知识点提示】英国三次议会改革;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与三大政策;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印度民族大起义;缅甸和泰国的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拉丁美洲的大地产制与考迪罗主义。 【重、难点提示】英国三次议会改革;德、意统一的道路问题;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与意义、林肯的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的性质与意义;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缅甸和泰国的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考迪罗主义。第一节 欧美民族民主运动改革运动(8课时)一. 世界民主革命的第三次浪潮二. 英国议会改革运动三.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四. 美国南北战争五. 德意志的统一六. 意大利的统一七. 俄国1861年改革第二节 日本明治维新(4课时)一. 明治维新的背景二. 18671868年革命三. 明治政府的建国三大政策第三节 资本主义入侵下的亚非拉(6课时)一.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二. 伊朗巴布教徒起义和塔吉汗改革;缅甸和泰国的改革三. 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非洲的持续动荡四. 资本主义入侵下的拉丁美洲第六章 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世界连接为一体(14课时 讲授 讨论)【知识点提示】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发展;19世纪晚期资本主义政治发展走向与社会立法;第二国际;18711900年的国际关系;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与亚非拉的反应。 【重、难点提示】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特点、影响;垄断形成的原因和影响;19世纪晚期欧美主要国家政治发展走向与社会立法;19世纪晚期工人运动与第二国际;18711900年的国际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