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19 南朝诗两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19 南朝诗两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19 南朝诗两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19 南朝诗两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19 南朝诗两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南朝诗两首 石门岩上宿谢灵运朝搴苑中兰 畏彼霜下歇 暝还云际宿 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 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至听 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 芳醑谁与伐 美人竟不来 阳阿徒晞发 赏析 诗前四句欲写夜宿 先说朝游 笔调来得舒缓 塑造了一个酷爱兰花 赏玩秋月 归宿云间的高洁闲适 超凡脱俗的隐士形象 接着四句 是对夜景的欣赏 按照通常的写法 谢灵运的诗在描摹景物之后 总有一段哲理性的议论 此诗的最后四句收结 却不是如此 他只是感叹 如此美妙的秋夜 却无人能够欣赏 我也就无从向谁夸美这杯中的好酒了 言外之意 是说世人多庸俗 缺乏高逸情趣 难与自己同游 表达了一种孤独寂寞的情感 登池上楼 被元朝诗人 诗论家方回评为 句句佳 合是灵运第一等诗 谢灵运 385 433 南朝宋代人 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山水中存在的自然美 他有许多传诵的名句 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 给人以清新可爱之感 他是中国诗歌史上重要的山水诗人 作者介绍 刘后村谓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中 余霞散成绮 澄江静如练 皆吞吐日月 摘蹑星辰之句 李白 登华山落雁峰 云 恨不携谢朓惊人诗 搔首问青天 都极高地评价了本诗 谢朓 464 499 字玄晖 南朝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 诗风清新 秀丽 与谢灵运同族 前后齐名 二人并称为 大小谢 登池上楼 作于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时的刘宋景平元年 423 的春天 当时正是刘裕代晋后 建立南朝刘宋王朝 420 不久 本篇写久病初起时登楼所见 同时也表现了不得志的感伤情绪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应是谢朓出任宣城太守 离开建康 路上经过三山所作 诗中抒发了登山眺望时的眷恋京城之感 背景解读 山水诗鼻祖谢灵运人们把以反映田园生活 描绘山水为作品主要内容的诗称为山水田园诗 代表诗人是王维 孟浩然等 而南朝的谢灵运则是山水诗的开山鼻祖 谢灵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 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 其诗充满道法自然的精神 贯串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 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 李白 杜甫 王维 孟浩然 韦应物 柳宗元诸大家 都曾取法于谢灵运 知识链接 结构图示 登池上楼 登池上楼 表达诗人由朝官外放 郁郁不得志 但又无可奈何的感情 主旨归纳 1 全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 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情与景是如何融为一体的 对应考点 鉴赏诗歌的形象 表达技巧及内容主旨 答案 诗人主要是在中间八句描写了登楼临窗所见初春生机盎然的景色 后六句写诗人触景伤怀 决意归隐 诗人寄情于景 以景写情 堪称佳作 2 初景革绪风 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 是千古名句 请作简要赏析 对应考点 鉴赏诗歌的语言及表达技巧 答案 诗人抓住了事物由冬到春的变化 写得真切动人 前两句专注人们对温度的感觉来写 新旧相对比 流露出送旧迎新的欢欣 后两句抓住春草园柳鸣禽的色彩 声音的特点来写 突出了新生事物的一种活力 变 字很传神 对鸣禽做了一种动态的观照 突出了昔时冷落而非热闹的特色 写景中很明显渗透了作者热爱春天 热爱新事物的情感 情景交融 诗歌中只要有景语 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 即所谓 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与情的关系大致有四种 一是用美好之景表现愁苦之情 即乐景写哀情 二是用美好之景表现欣喜之情 即乐景写乐情 三是用衰败之景表现昂扬 欣喜之情 即哀景写乐情 技法镜鉴 以乐景写哀情 四是用衰败之景表现愁苦之情 即哀景写哀情 一般情况下 是乐景写乐情 哀景抒哀情 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 可以起到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登池上楼 中作者写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愈热烈 对自己抒发的哀情就愈愁苦 即时小练 请运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写一段有关离别的文字 答案 洛阳城 牡丹开得正艳 大团大团的花朵堆砌在小径上 仿佛从文人墨客的画中翩翩而至 彩蝶在花中飞舞 更为这美景增添了另一番韵味 他在桌前举杯 想要开口 却难以言说自己将要离别 那本是欢乐的容颜 也因悲伤而凄惨哽咽 他将酒一饮而尽 仿佛醉了就不必离开 若能如此 醉又何妨 考点解读 1 读标题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 如何利用标题来读诗呢 对接高考 阅读古代诗歌方法指导 1 把握标题信息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 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 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 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 有的揭示了写作的时间 地点 对象 事件 主旨等 总之 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2 带着标题去读诗 有些标题并不一定蕴藏着那么丰富 全面的信息 而是留下了空白点 这个空白点给我们留下了猜想揣摩诗的内容的空间 使我们容易深入到诗的内容中去 2 读正文诗的正文是阅读的核心 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在 这一环节是以平时的积累和素养为基础的 另外 还要注意运用几个关键的方法 基本特点 情景结合 前后内容 即写景与抒情 是对应一致的 如乐景乐情 哀景哀情等 前后内容 即写景与抒情 是相关 相反 相衬的 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 如乐景衬哀情 明景衬暗情等 2 反复品读关键语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 语言高度凝练 概括 含蓄而有跳跃性 因此 读诗时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 边读边想其意 力求还原诗歌画面 最重要的是抓住关键诗词句 如结句和其他表明诗眼的字句 往往直接透露了诗的主旨 3 挖掘暗示信息诗歌中有许多提示性 暗示性信息 如注释和题干等 这些信息很重要 有的还可能是解题的关键 1 注释的暗示 高考所选诗歌的题材多种多样 大多附有注释 注释有时介绍疑难词语 地名 帮助考生读懂诗句 有时介绍写作背景 暗示诗的思想主旨 有时介绍相关诗句 暗示诗的用典或意境 有时介绍作者 暗示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2 题干的暗示 所谓题干 即命题的语言文字 包括三大要素 指向要素 回答什么问题 解说要素 解释题目要求 限制要素 哪一联 哪一句等 抓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读懂诗歌 这也叫借题解文法 典型例题 归自南阳李吕祺去日犹秋暑 归时已冷霜 江山非故里 人物是他乡 老态随年出 离愁共路长 埃尘如见恋 到处扑衣裳 从思乡的角度看 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请简要分析 答案 四层 首联为第一层 写离开故乡的时间很长 颔联为第二层 写眼前所见不是故乡风物 或 身处异地他乡 颈联为第三层 写随着年龄增大 乡情日浓 尾联为第四层 写旅途艰辛 反衬归情急切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译文 独自闲坐幽静竹林 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 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美文赏读 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 一边弹着琴弦 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其实 不论 弹琴 还是 长啸 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 超拔脱俗的气质 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 所以后两句说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意思是说 自己僻居深林之中 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 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 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 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 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全诗格调幽静闲远 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课外阅读推荐书 篇 目 谢灵运 谢康乐集 焦竑刊刻 文白对译 结构图示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以 望 为线索 抒发诗人眷恋京城的感情 主旨归纳 1 作者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对应考点 鉴赏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答案 手法 动静结合 既描写了夕阳 澄江 杂英等静景 也描写了喧闹的小鸟等动景 调动了多种感官 既描写了绚丽的色彩 也描写了美妙的声音 运用比喻 余霞像彩锦 澄江像白练 写得十分生动真切 画面 描绘了一幅壮丽 美妙 充满生机的画面 2 作者并不是望 长安 京县 却写了 望长安 视京县 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请简要分析 对应考点 把握诗歌的表达技巧和内容主旨 答案 这两句以王粲望长安 潘岳望京邑比喻自己回望京邑 用了用典的写法 化用了古人的诗句 景物是有形的 实在的 而情思却是无形的 虚无的 融情思于景物 把环境的描写 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紧密地结合起来 移情入景 情景交融 作品才能感染读者 移情入景的表现手法 即把自己真挚 深沉的思想感情融入客观外界的景物中 又借对景物的描写将它抒发出来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移情入景 写景如画 感情真挚 情景交融 因对京邑依恋 所以不忍离去 因怀念乡国 所以三山风景虽佳妙 却无心欣赏而罢宴 诗人将情与景巧妙地融为一体 营造了独特的艺术氛围 技法镜鉴 移情入景 写景如画 即时小练 请用移情入景法写一段文字 答案 蓦地 几滴小雨扰动了我的思绪 我忙躲在屋檐下避雨 却可怜那残荷无依无靠只得任凭雨珠打击 那雨也是顽劣 偏落在荷的脸上 不多时叶上已凝聚了层层叠叠的水球 那瘦弱的荷杆似乎是再也支持不住水球的重负 摇摇晃晃的 我的心也因这惊险万分的情景不由得收紧 但我却无能为力得只有虔诚祈祷 突然 神迹发生了 只听哗啦一声 荷身一侧 整个叶面上的水球也随之倾泻而下 然荷叶却弹身而起 恢复了一向的挺拔 这危险也终变成了虚惊一场 看着一大片一大片 柔柔涌动着的青叶 就像初见时般矜持 我却像经历了万般 大彻大悟 考点解读 解答诗歌鉴赏题 考生常出现以下几个失误 1 缺少对采分点的把握 比如 单个词的鉴赏 由于没有规范格式的约束 常常会丢失采分点 最常见的丢分在于 缺少对作者情感的分析 对接高考 古典诗歌鉴赏失误分析 2 手法鉴赏题不知道从何下手 考生往往看到试卷一片茫然 缺少从大处着眼 小处入手的方法 其实大处记住抒情 直接 间接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借古抒情言志 描写 语言 动作 心理 细节 方法 小处记住几个常用手法 对比 衬托 动静 虚实 想象 渲染 感官 色彩 正面侧面描写加修辞手法 即可 掌握了这些 基本可以应对表现手法的鉴赏题 3 情景鉴赏题中的 景 不细 考生答此类题时往往比较 粗 一定要把景物概述具体 另外还要注意概括作者的内心感受 4 风格特征类题型缺少举例和例析 只有概括性的句子 5 对一些类别诗缺少总体把握 比如要了解怀古诗 田园诗 边塞诗的基本思想内容 心中要有类别诗的主要思想内容的概括 就完全可以根据诗歌的类别来判断诗歌的思想内容 6 意象分析不到位甚至不理解 平时对诗歌的阅读量较少 对一些常见的诗歌意象不是太了解 所以在答题时显得手足无措 典型例题 菩萨蛮黄庭坚半烟半雨溪桥畔 渔翁醉着无人唤 疏懒意何长 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 此意陶潜解 问我去何之 君行到自知 1 本词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2 这首词表达感情含蓄委婉 请结合下阕对此简要赏析 答案 1 描绘了一幅春天烟雨迷蒙中 草木生机勃勃 渔翁醉眠桥畔的闲适自得的图画 2 下阕抒情含蓄委婉 一方面借用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典故 表明自己对自然 田园的渴慕之情 另一方面借问答收束全词 通过 君行到自知 含蓄地表达田园风光的美好 向往归隐之意 意味无穷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 中宵劳梦想 美文赏读 译文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 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 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 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 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正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