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能源审计报告.doc_第1页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能源审计报告.doc_第2页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能源审计报告.doc_第3页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能源审计报告.doc_第4页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能源审计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 能能 源源 审审 计计 报报 告告 北京硕人海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硕人海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二 九年七月九年七月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 能能 源源 审审 计计 报报 告告 报告编写 盖章 北京硕人海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报告编写 盖章 北京硕人海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签字 法定代表人 签字 企业名称 盖章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企业名称 盖章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签字 法定代表人 签字 报告审核 报告审核 报告复核 报告复核 签发日期 签发日期 年年 月月 日日 能源审计小组人员名单能源审计小组人员名单 姓名职务 职称工作单位备注 王璋总裁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汽车教授级工程师 陶德权总裁助理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汽车高级工程师 刘东部长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机电自动化 聂海亮工程师北京硕人海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暖通空调 刘昕工程师北京硕人海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暖通空调 常国军工程师北京硕人海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暖通空调 郭晓东工程师北京硕人海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热能 胡太宝工程师北京硕人海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环保 I 目目 录录 摘摘 要要 1 1 企业概况 1 2 企业能源消费结构 1 3 主要产品能源消耗指标 2 4 能源利用效果评价 3 5 企业节能潜力与措施方案分析 4 5 1 企业节能潜力分析 4 5 2 节能项目的保障措施 4 6 审计结论和建议 6 6 1 审计结论 6 6 2 问题 7 6 3 建 议 8 第一章第一章 审计事项说明审计事项说明 9 1 1 审计目的 9 1 2 审计依据 9 1 3 审计期与审计范围 9 1 4 审计内容 9 1 5 审计方法 10 1 5 1 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 10 1 5 2 企业能源审计的分析方法 12 1 5 3 企业节能基建技改项目评价分析方法 13 1 5 4 企业能源计量与能源统计 13 第二章第二章 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基本情况 17 2 1 企业简况 17 2 2 企业主要生产工艺概况 17 2 3 企业用能系统概况 22 2 3 1 企业用能系统概况 22 2 3 2 企业主要耗能设备 22 第三章第三章 企业能源管理概况企业能源管理概况 26 3 1 企业能源管理机构 26 3 2 企业能源管理现状 28 3 2 1 能源管理制度建设 28 II 3 2 2 能源计量管理 28 3 2 3 能源统计管理 29 3 2 4 能源定额管理 29 3 2 5 节能技改管理 30 3 2 6 重点用能设备操作和管理人员培训持证上岗情况 30 第四章第四章 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分析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分析 31 4 1 企业能耗数据处理说明 31 4 2 企业能源消费状况 31 4 2 1 企业能源消费结构 31 4 2 2 企业能源消费流向 33 4 2 3 产品能源成本 36 4 3 产品能耗指标的核算与评价 36 4 3 1 产品产量的核定 36 4 3 2 产品能源消耗量的核定 37 4 3 3 工业总产值与产值能耗的核定 38 4 3 4 产品单耗分析 40 4 3 5 工序单耗分析 41 第五章第五章 企业节能潜力分析与建议企业节能潜力分析与建议 47 5 1 企业节能潜力分析 47 5 2 节能技术改造方案和建议 47 5 3 节能项目的保障措施 48 5 3 1 节能管理 48 5 3 2 依靠科技进步 实施节能技术改造 49 5 3 3 节能宣传和节能培训 49 第六章第六章 审计结论与建议审计结论与建议 51 6 1 成果 51 6 1 1 能耗经济指标 51 6 1 2 节能管理 51 6 2 问题 52 6 2 1 能源管理机构和机制 52 6 2 2 能源统计管理方面 52 6 2 3 能源计量管理方面 52 6 2 4 能源定额管理方面 52 III 6 2 5 工艺和耗能设备管理方面 52 6 2 6 节能技改管理方面 52 6 3 建 议 53 6 3 1 能源管理机构和职能方面 53 6 3 2 节能宣传和节能培训 53 6 3 3 能源统计方面 53 6 3 4 能源计量方面 53 6 3 5 生产设备工艺方面 54 附件附件 1 相关国家标准相关国家标准 55 附 1 1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55 附 1 2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60 附 1 3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64 附件附件 2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70 附件附件 3 各种能源析标准参考系数各种能源析标准参考系数 72 附件附件 4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能源管理制度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能源管理制度 73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能源审计报告 1 摘摘 要要 为了加强对千户企业的节能管理 根据国家 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 及国家发展改革委 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企业能源审计报告和节能规划审核指南的通知要求和有关节能审计方面的规定 要求 全面了解企业的能源管理现状 进一步规范能源管理模式 分析查找企业能源浪费的原因和 薄弱环节 挖掘节能潜力 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北京硕人海泰能源科技 有限公司于 2009 年 3 7 月对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进行了能源审计 能源审计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1 企业概况企业概况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的前身北京汽车制造厂创建于 1958 年 由朱德委员长亲自题写厂名 是国家继第一汽车制造厂后兴建的第二家大型汽车生产企业 2001 年 北京汽车装配厂与北京汽车 摩托车联合制造公司对北京汽车制造厂进行改制重组 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成立北京汽车制造厂有 限公司 简称 BAW 公司以越野车为基础 以满足军队装备和市场需求为目标 不断拓展产品系列 成为国家军车 定点生产企业 中国轻型越野车骨干企业 累计生产汽车超过百万辆 产品遍及大江南北 市场从 军内做到军外 从国内做到海外 有力支持了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 10 万辆 完整的冲压 焊装 涂装 总装四大工艺 拥有 完整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 分布在中国大陆所有省 市 自治区 2008 年公司产销汽车 45000 辆 销售收入 265246 万元 出口创汇 4197 万元 实现利税 5458 4 万元 2009 年计划产销 50000 辆 销售收入 32 亿 公司具备国内领先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制造工艺 形成轻型越野车 商用车和专用车三大系列产 品 拥有陆霸 骑士 勇士 战旗 轻型越野车 旗铃 轻中卡 陆铃 皮卡 SUV 旗舰 水 陆两栖车 等自主品牌 公司建立了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 已通过 ISO9001 2000 质量体系认证 2 企业能源消费结构企业能源消费结构 该公司汽车生产消耗的主要能源品种是电力 天然气 热力 柴油 汽油和水 2008 年该公司 共消耗电力 24643787 度 折标煤 3028 72 吨 天然气 3974725 立方米 折标煤 4826 51 吨 热力 38024 68 吉焦 折标煤 1296 64 吨 汽油 399 32 吨 折标煤 587 56 吨 柴油 337 14 吨 折标煤 491 25 吨 水 306925 吨 折标煤 78 91 吨 该公司 2008 年能源购销平衡表及能源消费结构图如下 所示 摘 要 2 能源能源购销购销平衡表平衡表 企业名称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 2008 年全年 购入能源 项目 电力 度 水 吨 天然气 立方米 汽油 吨 柴油 吨 热力 吉焦 期内输入量24643787 00 306925 003974725 00 399 32 337 14 38024 68 期初库存量 期内调出量 期末库存量 期内消耗量24643787 00 305712 00 3974725 00 399 32 337 14 38024 68 折标系数 吨标煤 0 00012290 00025710 00121431 47141 45710 0341 折标量 吨标煤 3028 72 78 914826 51 587 56 491 25 1296 64 分摊方式 实物量分摊 电力 29 38 水 0 77 天燃气 46 82 柴油 4 76 热力 12 58 汽油 5 70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 20082008 年能源消费结构图 折标量 年能源消费结构图 折标量 由如上图表可以看出 该公司 2008 年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所占比重最大 达到 46 82 其次是电力和热力 它们占总能耗的比例分别为 29 38 和 12 58 这与汽车行业的能耗特点以及该 公司的具体生产特点有关 该公司除了涂装车间要消耗大量的天然气外 还采用燃气锅炉自己制备 蒸汽以及采暖热水 这也需要消耗一定量的天然气 电力在各生产工序以及辅助系统中均有较大消 耗 外购热力主要用于施工改造和冬季采暖 汽油和柴油主要用在生产辅助附属中 所以用量相对 比较少 该公司水的总循环量虽然比较大 但由于使用过程中采用封闭循环方式 只有很小一部分 损耗 外加一部分用于蒸汽锅炉制备蒸汽用 所以水的最终使用量不大 3 主要产品能源消耗指标主要产品能源消耗指标 该公司 2008 年企业产品单耗表和车间产品单耗表分别如下表所示 企业产品单耗和车间产品单 耗的差别在于企业单耗侧重考察整个企业的产品单耗水平 其能耗包括了辅助附属系统以及损耗等 耗能的分摊值 而车间产品单耗则侧重考察某个特定车间或工序的单耗水平 其能耗只包括消耗在 本工序的各种能源品种的消耗量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能源审计报告 3 企企业产业产品品单单耗表耗表 企业名称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 2008 年全年 单项能耗 项目电力 度 水 吨 天然气 立 方米 汽油 吨 柴油 吨 热力 吉焦 压缩空气 立方米 综合单耗 吨 标煤 冲压车间 辆 33 7 0 112 37 63 0 0095 焊装车间 辆 34 7 0 025 9 41 0 0056 涂装车间 辆 352 6 6 590 87 75 18 81 0 1543 总装车间 辆 25 2 0 049 18 81 0 0058 分摊方式 实物量分摊 产品平衡 不考虑 车间产车间产品品单单耗表耗表 企业名称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 2008 年全年 单项能耗 项目 电力 度 水 吨 天然气 立 方米 汽油 吨 柴油 吨 热力 吉焦 压缩空气 立方米 综合单耗 吨标 煤 冲压车间 辆 29 7 0 082 37 63 0 0080 焊装车间 辆 30 2 0 019 9 41 0 0050 涂装车间 辆 319 2 5 02365 37 18 81 0 1220 总装车间 辆 21 5 0 038 18 81 0 0050 产品平衡 不考虑 对比企业产品单耗和车间产品单耗可以发现 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主要生产工序的电力单耗 天然气单耗以及综合单耗均有一定的差距 这是因为对于企业产品单耗计算来说 不光要把电力 天然气等能源在辅助附属系统及损耗部分的消耗量分摊到产品生产系统中 而且汽油 柴油 外购 热力等完全使用在辅助附属系统的能源也要折算到产品生产系统中 摘 要 4 4 能源利用效果评价能源利用效果评价 该公司 2008 年万元产值能耗为 0 04047 吨标煤 万元 在汽车行业中处于中等水平 由于该公司 2008 年实施了大量的基建改造项目 消耗了一定的能源 限制了万元产值能耗的降低 此外 2008 年奥运会期间汽车限行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汽车产量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也影响了能源 使用效率的提高 在 十一五 末的未来两年里 只要该公司严格把关节能降耗 充分挖掘节能潜 力 并且充分有效地落到实处 公司的节能减排工作定能跃上新的台阶 5 企业节能潜力与措施方案分析企业节能潜力与措施方案分析 5 1 企业节能潜力分析企业节能潜力分析 该公司 2008 年万元产值能耗为 0 03995 吨标煤 万元 同比 2007 年下降 1 28 2007 年万元产 值能耗为 0 04047 吨标煤 万元 共计节约能耗 134 18 吨标煤 下降幅度未能达到公司制定的年度 节能目标 主要原因有 1 该公司顺义和朝阳两个厂区生产合并 大量基建 设备安装工程耗用了部分能源 2 全球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对汽车行业造成的冲击 影响了该公司产销量的进一步提高 限 制了公司万元产值能耗的进一步降低 经过不断的学习和经验积累 企业能源管理重点以严抓生产计划 控制生产节拍 制定并实施 能源使用指标考核 培养职工主动节约能源的意识 与同行业相比 该公司的优势和差距如下 优势 1 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并严格执行 保证了生产节拍 使耗能设备得到了有效使用 2 不断地更换使用节能 节电设备和照明灯具 逐步对可二次利用的能源进行回收利用等节 能技改 3 锅炉房使用三台 10t h 的全自动燃油 气 蒸汽锅炉 不仅环保 而且实现全自动比列调 节控制 有效地节约了能源 4 水的利用率较高 焊装车间焊钳冷却 空压站空压机冷却 检测线雨淋室等全部采用循环 水方式 并逐步实施节水技改 如 纯水间废水二次利用 废水处理站加装污泥脱水机等 减少了 废水的产生 差距 1 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 在用设备里仍有少数能耗高 能源利用率低的淘汰设备类型 制约 了生产节拍的进一步提高 2 纯水间还有大量废水可以二次利用 雨水利用工程还未开展 3 节能技改工作需要加快步伐 工作力度也需要加大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能源审计报告 5 5 2 节能项目的保障措施节能项目的保障措施 5 2 1 节能管理节能管理 1 深入加强节能管理工作 完善能源管理制度 使节能工作向制度化 标准化 定量化 科学 化方向不断推进 根据 节能法 及其配套法规 北京市及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有关规定 制定 修改完善 各项能源管理 考核制度 通过制定完善能源管理制度 实行节能标准化管理 实施节能动态管理 建立有力的节能激励机制 有效地提高企业节能管理和节能技术水平 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2 继续完善能源统计 分析管理制度 应用现代化统计手段 提高能源统计速度 确保统计质 量 提高节能数据化管理水平 3 应用过程能量系统优化技术 抓好总体优化和系统优化用能 分专业 分系统进行过程能量 综合分析和能量平衡测试工作 了解各单位 各专业 各系统能源利用状况 明确节能潜力所在 为优化生产过程总体用能 提高能量转换 输送 使用效率 开拓节能新途径 加强应用能量系统优化的方法来进行分析 统筹和改造规划 在进行节能改造时尽量利用过程 能量系统优化技术对方案进行优化 4 保证新建 改扩建项目能耗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选择技术含量高 能耗低的工艺 技术和装备 所选工艺的能耗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新建项目的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 2 2 依靠科技进步 实施节能技术改造依靠科技进步 实施节能技术改造 1 做好扩能改造工作 降低万元产值能耗 依靠科技进步 采用先进工艺及设备 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 并利用系统工程等科学方法 降低产品能耗 2 推广应用 新技术 新工艺 新设备 新材料 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和攻关 对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热系统 冷系统进行技术改造 选定高效 价格合理的保温材料定 点厂商 大力推广应用优质 高效复合保温材料 改善公司热系统 冷系统的保温 提高热 冷设 备的效率 节约能源 3 在保证安全 稳定生产的前提下 合理调整公用工程设施 实行优化运行 做好节电工作 降低能源消耗 十一五 要在 十五 基础上 继续建立和健全节电制度 制定合理的用电单耗定额 建立 健全用电单耗的考核分析制度与节电的奖惩办法 改造现有供配电系统 降低线损 将部分迂回供电线路改为直配线路 将绝缘破损 漏电较大 的电缆进行更新等 大力推广绿色照明技术 采用新型节能灯替代高压汞灯及白炽灯 摘 要 6 5 2 3 节能宣传和节能培训节能宣传和节能培训 1 积极组织 认真学习 宣传 贯彻 节能法 及其配套法规 提高全员节能意识 带动和促 进节能工作 2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 结合企业具体特点 开展经常性的节能宣传 举办节能知识讲座和 竞赛 不断提高职工的节能意识和综合素质 3 进行多方面 多层次的节能技术培训 交流 研讨 提高能源管理干部理论水平 技术人员 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 从而全面提高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能源管理水平 促使节能管理水平 跃上新台阶 6 审计结论和建议审计结论和建议 6 1 审计结论审计结论 6 1 1 能耗经济指标能耗经济指标 1 2007 年能源消费总量为 8239 86 吨标煤 2008 年能源消费总量为 10211 84 吨标煤 2 2007 年工业总产值为 204972 万元 2008 年工业总产值为 258055 万元 3 2007 2008 年的万元产值能耗分别为 0 04047 吨标煤 万元 0 03995 吨标煤 万元 降幅为 1 28 共计节约能耗 134 18 吨标煤 6 1 2 节能管理节能管理 一 能源管理制度 该公司组建了较为完善的能源管理机构 制定了从能源采购 计量 统计 生产过程管理和定 额考核等一系列的能源管理制度 与此同时 该公司还建立了能源节约奖励机制 每年从公司核定 的节能价值量中抽出一部分金额作为节能奖励基金 奖励能源管理出色的单位以及对节能技改做出 突出贡献的人员 此举营造了员工积极参与公司节能降耗的良好气氛 二 能源计量和能源统计方面 1 能源计量 能源计量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没有完善准确的计量器具配置 就不能为生产和 生活的各个环节提供可靠的数据 它也是评价一个企业能源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 该公司所有购入能源均配备有计量仪表 一级计量配备率达到了 100 并按要求定期查表 统 计数据 2 能源统计 建立了能源管理程序 各级均有专人专职或兼职负责能源统计工作 并制定了相关的能源统计 报表制度 各级 各种能源统计数据齐全 而且统计数据质量较高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能源审计报告 7 三 节能技改方面 在公司节能领导小组的带领下 近几年投入了一定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 实施了一系列以节能 降耗 减污 增效为内容的节能降耗举措 且根据实际情况 不搞形式 不走过场 不盲目投资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 2 问题问题 6 2 1 能源管理机构和机制能源管理机构和机制 该公司由顺义事业部动力科负责能源管理工作 在人员配置上相对薄弱 人员偏少 职能也相 对薄弱 该公司目前还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能源数据管理网络 统计资料分散 使得公司对整个能 源系统的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和不全面 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能源消耗和节约完成情况的统计与 分析不能及时掌握 各个子单位之间也不能及时沟通 能源使用过程中的跟踪协调管理也不能及时 到位 这极大地影响了公司的能源监测和及时解决能源管理与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 2 2 能源统计管理方面能源统计管理方面 该公司在能源统计管理方面有待规范 尽管该公司的能源统计相对比较全面 但能源统计过程 中的细节却有待进一步规范 如统计过程中将制冷系统的各种能耗并入涂装车间统计 虽然这样处 理对能耗水平的自身比较并无不良影响 但会影响与同行业其他企业涂装车间能耗水平的可比性 此外能源审计组在能耗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发现企业提供的能源统计数据基本都是平衡过的数据 致 使在分析过程中的偏差无法校对 同时无法衡量企业在能源输送过程中的输送效率 并导致有的工 序单耗数据失真 并且在个别能源品种统计方面 出现统计不准确 经常估量的现象 6 2 3 能源计量管理方面能源计量管理方面 该公司虽然一级计量仪表配备比较完善 但二 三级计量仪表配备情况亟需改善 尤其是天然 气 蒸汽的气态能源的计量 这给公司能耗分析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6 2 4 能源定额管理方面能源定额管理方面 该公司在能源定额管理方面还不够细化 公司只是实现了企业范围内的能耗指标定额管理与考 核 并未制定详细的工序单耗定额考核指标 这样会导致能耗指标分析中不能快速有效地找出能耗 指标变化的本质原因 6 2 5 工艺和耗能设备管理方面工艺和耗能设备管理方面 该公司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 在用设备里仍有少数能耗高 能源利用率低的淘汰设备类型 制 约了生产节拍的进一步提高 摘 要 8 6 2 6 节能技改管理方面节能技改管理方面 该公司节能技改工作步伐比较慢 而且工作力度也还不够 6 3 建建 议议 6 3 1 能源管理机构和职能方面能源管理机构和职能方面 建议增加能源管理机构的专业人员配备 加强组织机构的实效性 各项能源管理相关的规章制 度一旦制定就要坚决执行下去 不能只停留在 喊口号 的层面 与此同时 应该通过开展多方面 多层次节能技术培训和交流研讨 提高能源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6 3 2 节能宣传和节能培训节能宣传和节能培训 建议积极开展各种针对普通员工的节能宣传与知识培训 努力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和综合素质 一个企业从事能源管理的领导只是占企业人数的极少一部分 处于各生产工序设备仪表操作第一线 的绝大部分人还是普通员工 只有将节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这部分普通员工的心里 整个企业 的节能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取得显著效果 6 3 3 能源统计方面能源统计方面 建议该公司建立能源数据中心 建立现代化能源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能源管理现代化 利用计 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和分布控制技术 实现对公司用能的在线自动采集 统计 实时监控和能源预 平衡 以保证生产用能的持续 稳定和高效的全过程管理 在加强企业计量的管理基础上完善企业 的能量平衡管理 建立标准的数据报表制度和能耗数据的分析制度 让数据在企业能源管理中发挥 作用 6 3 4 能源计量方面能源计量方面 建议该公司进一步提高计量仪表配备 构建完善的三级计量网络体系 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进一步完善计量仪表的配备情况 尤其要加强压缩空气 热力等气态能源的计量 6 3 5 生产设备工艺方面生产设备工艺方面 建议加强对企业重点耗能设备的运行管理 对于一个现有汽车企业来说 要想在整个生产工艺 上进行革新往往需要巨大的投资 具有相当的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加强对企业重点耗能设备 的运行管理来节能就变得现实而可行 比如该公司汽车生产能源消耗中天然气和电力总和超过 70 按折标量计算 公司应该细化能耗考核指标 有效监测主要耗能设备的运行情况 及时发现 设备运行中的问题并有效排除 对于运行效率低下的落后设备应该进行维修或更换 这将可以挖掘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能源审计报告 9 很大的节能潜力 有力促进节能降耗目标的顺利完成 第一章 审计事项说明 10 第一章第一章 审计事项说明审计事项说明 1 1 审计目的审计目的 通过对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生产现场调查 资料核查 分析能源利用状况并确认其利用水 平 查找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分析对比挖掘节能潜力 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和建议 从而为政 府提供真实可靠的企业能源利用状况信息 并指导企业提高能源管理水平 以实现 十一五 总体 节能目标 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2 审计依据审计依据 本次能源审计 主要遵从和依据以下国家能源法律 法规 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GB T17166 1997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 T15316 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 GB T2588 1981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 T2589 1990 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 GB T6422 1986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GB T13234 1991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 T15587 1995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 GB 17167 2006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GB T3486 1993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 T3485 1993 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导则 GB T7119 1993 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 GB T16614 1996 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 GB T16615 1996 企业能源网络图绘制方法 GB T16616 1996 1 3 审计期审计期与审计范围与审计范围 本次能源审计期为 2008 年 对比期为 2007 年 本次能源审计范围是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的生产经营能耗情况 1 4 审计内容审计内容 本次能源审计工作范围与内容 按国家发改委的统一要求确定如下 1 企业能源管理概况 用能管理概况及能源流程 2 企业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 3 主要用能设备运行效率监测分析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能源审计报告 11 4 企业能源消耗指标计算分析 5 重点工艺能耗指标与单位产品能耗指标 6 产值能耗指标与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 7 节能效果计算与考核指标计算分析 8 影响能源消耗变化因素的分析 9 节能技术改进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 10 对企业合理利用能源的具体意见与建议 1 5 审计方法审计方法 1 5 1 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 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是依据能量平衡 物料平衡的原理 对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统计 分析 包括企业基本情况调查 生产与管理现场调查 数据搜集与审核汇总 典型系统与设备的运 行状况调查 能源与物料的盘存查帐等项内容 必要时辅以现场检测 对企业能源管理 能源计量 能源统计等项内容的审计按相关国家标准执行 对企业的用能概 况 能源流程及能源消费指标的计算分析 应按照国家标准 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 进行 1 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思路 企业能源审计方法的基本思路就是根据能量守恒 质量守恒的原理 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 对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封闭审计 定量分析每个因素 或环节 影响企 业能耗 物耗水平的程度 从而排查出存在的浪费问题和节能潜力 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有针 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 做到有的放矢 由于目前各企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计量监控手段不尽完善等原因可能导致统计信息失真 因 此仅仅依靠企业现有的统计数据直接进行分析评价 往往容易出现错误的结论 所以 在开展能源 审计工作时 要特别注意分析各种数据的来龙去脉 进行能量平衡和物料平衡分析 采取各种行之 有效的手段 包括盘存查帐 现场测试等手段 检查核实有关数据 只有在数据完全准确可靠时 才能进行能耗指标 物耗指标的计算分析 进而查找节约潜力 提出合理化整改建议和措施 鉴于能源审计的基础是统计 统计的基础是计量 因此 在能源审计中 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 方面 首先要了解企业内部机构设置和生产工艺流程 熟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 有关企业称之为经 济效益考核办法 以及责任制具体落实情况 只有这样才能摸清企业的管理状况 如机构 人员 职能 制度 办法 指标等 和能源流程 为下一步的能源审计分析打下基础 详细了解被审计企业的计量和统计状况 确定计量仪表的准确程度和统计数据的真实程度 2 对企业能源管理 能源计量 能源统计等内容的审计 按相关的国家标准执行 能源管理 GB T15587 1995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第一章 审计事项说明 12 能源计量 GB17167 2006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导则 能源统计 GB T16614 1996 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法 3 产品产量的核定方法 产品产量 或半成品产量 是计算单位产品能耗 或车间单耗 的基准 产品产量统计不准确 必将导致能耗指标的失真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如物资盘存误差等 有的企业存在着产品产量统计 失真现象 因此在收集整理产品产量时 应多方面调阅资料 核实产品产量 产品产量仅指合格品数量 产品产量核定时 要考虑到制成品 在制品或半成品的数量 在制品或半成品应折算为相当的 制成品 产品产量核定时 要考虑到标准品与非标准品的区别 非标准品应折算为相当的标准品 产品 产量的核定必须通过仓库物资查与往来账目进行核定 4 能源消耗数据的核定方法 能源消耗数据的核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企业能源消耗数据和与之对应的产品 或半成品 产量的时间计算区段及所属范围应一致 企业外购能源的品质 对企业的能耗产生的影响很大 如进厂原煤的质量把关 有的企业做的 比较好 能够严格扣水扣杂 按照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严格计量 准确化验 验收 结算 监督制约 机制非常完善 但大部分企业 在这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因此对进厂能源的折标准煤系数 原则 上应以实测值为准 无条件时可以以国家标准为准 企业产品能耗的核定要考虑到生产过程中外协加工部分的能源消耗 企业能源审计时应编制企业能源网络图或企业能源消费实物平衡表 企业能源消耗的数据核定应分品种进行非生产系统用能与损失能源量的计算 并对其合理性加 以分析 采用合理的方式分摊到产品的企业能源消耗指标中去 企业产品能耗分析必须具有可比性 不同原料 不同生产工艺 消耗不同能源等所生产的产品 不能进行简单的对比 在综合能耗无法进行简单对比时 可对主要生产工序或重点耗能设备的能源 指标进行分析比较 以期寻找节能的潜力 5 能源价格与成本的核定方法 企业能源审计所使用的能源价格与企业财务往来账目的能源价格相一致 在一种能源多种价格 的情况下产品能源成本用加权平均价格计算 6 企业能源消耗技术经济指标评价分析 企业能源消耗技术经济指标包括 单位产品能耗 车间单耗 企业单位产品能耗 含辅助生产 体系分摊 企业单位产值能耗 产品计量单位不同时 主要用能系统和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或消耗 指标 对上述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是依据国家 行业 地方有关的标准及同行业或本企业的先进水平 等相关能耗定额指标来进行评价分析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能源审计报告 13 7 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的综合评价 对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的综合性评价 有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能源转换系统或主要耗能设备的能源转换效率与负荷调整的合理性评价 企业生产组织与能源供应系统合理匹配的分析评价 按照能源流程进行合理用热 合理用电 合理用水 合理用油的评价 能源利用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 企业用能设备及工艺系统的分析评价 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或热电联产水平 及环境效益的评价分析 1 5 2 企业能源审计的分析方法企业能源审计的分析方法 对企业进行能源审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企业各种能耗指标的计算分析 查找节能潜力 提出合 理化建议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 能源审计查找问题 提出整改建议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 手 1 管理途径 指合理组织生产经营 合理分配能源和物资以及合理的管理制度等 杜绝 跑冒滴漏 目的是在于督促职工从小处做起 树立良好的节能意识 从根本上杜绝浪费 如制定严格的能源消耗定额 加强生产现场的巡察管理等 合理分配使用能源 是指将各种不同品种 质量的能源资源 分配至最合适的用途 节约各种物资消耗量 减少间接能耗 提高产品产量和运输效率 实现规模效益 提高产品质量和运输质量 曾品质量的好坏 包括产品合格率和品级率两个指标 合格率高 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率就高 产品品级率高 其使用寿命延长 提高产品的使用效果 提高运输质 量 降低了装运损失 相应在节约能源 节约奖金占有量 能源 原材料 半成品的超定额储备 设备 厂房超过实际需要 都是对国 家能源资源的浪费 合理组织生产 提高能源利用率 诸如各工序之间的生产能力和设备利用程度不平衡 供能与 用能环节不协调以及设备大马拉小车 低负荷生产等都是造成能源浪费的主要因素 加强管理 提高原燃材料进厂质量 如严格化验 无条件化验的企业应委托专业部门化验 强 化计量 减少亏吨和损耗 合理扣水扣杂 对新上基建和技改工程项目必须严把节能关 做好 节能篇 论证 严禁选用淘汰落后的高耗 能设备和工艺 2 技术途径 通过技术管理 实现节能目标 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淘汰或改造落后的耗能设备 如更新改造高耗能的变压器 锅炉等 第一章 审计事项说明 14 改进落后的工艺 改进和提高操作技能 加强职工业务技能培训等 对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 如冷凝水封闭回收技术等 能量的分级利用 如热电联产 热电联产 等 加强管网和设备的保温 保冷等 3 结构节能 通过对产品结构的调整 合理配置资源 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节能途径 产品结构的调整 淘汰落后的高耗能产品 提升产品的挡次 企业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 1 5 3 企业节能基建技改项目评价分析方法企业节能基建技改项目评价分析方法 通过审计分析发现的节能潜力 有的项目不需花钱 如堵塞管理漏洞 或少量的投入就能见效 而有的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 这样的节能村项目必须开展技术经济评价 进行能 源利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比较分析 以避免投资失误 开展技术经济评价应注意坚持以下几点 详细内容略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中以定量分析为主 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中以动态分析为主 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宏观分析与微观效益分析中发宏观分析为主 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 全过程经济效益分析 价值量分析与实物量分析相结合 以价值量分析为主 预测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 应注意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分析 包括盈亏分析 敏感性分析 1 5 4 企业能源计量与能源统计企业能源计量与能源统计 一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 能源计量工作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 按照 GB T17167 1999 企业能源计 量器具配备与管理导则 的规定 1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应遵循的原则 能源计量工作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 没有完善准确的计量器具 就不能为 生产和生活的各个环节提供可靠的数据 这样 各项统计分析就无法进行或失去意义 因此 计量 工作是各项基础工作的基础 按照 GB17167 2006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导则 的规定 企 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应遵循发下三条原则 A 计量器具应满足按产品制定能源消耗定额 实行能耗定额管理 对基本核算单位 分厂 车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能源审计报告 15 间和重点用机台 装置等 进行能耗考核和制定企业综合能耗考核标准的需要 B 要适应生产特点 生产规模和企业经营管理对计量检测信息的收集 处理 传输 反馈 控 制等实际需要 C 必须实行生产和生活 厂内和厂外 外销和自用分别计量的原则 2 计量器具的配备范围 A 进出厂的一次能源 如煤 石油等 二次能源 如电 焦炭 成品油 蒸汽等 以及耗能工 质 如压缩空气 氧气 水等 的计量 B 自产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质的计量及能源生产单位自产自用的一次能源的计量 C 企业生产过程中能源和耗能工质分配 加工 转换 储运和消耗的计量 D 企业生活和辅助部门 如办公室 食堂 宿舍等 用能的计量 E 其它 凡需要进行用能技术经济分析和重耗能设备的考核如容量在 50kw 以上的电动机 100A 直流电的用电设备 年耗标煤 500 号以上的炉窑 由多台小功率机台组成的生产组织和生产线 等均应单独安装计量仪表 3 能源计量的考核指标 A 能源计量率 检测率 B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 C 能源计量器具完好率 抽验合格率 D 能源计量标准器具周检合格率 E 能源计量器具周检合格率 国家对企业能源计量工作进行考核 可以评价企业能源管理水平 衡量企业能源统计数据的准 确性与可靠性 其考核指标有 5 项 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能源计量率 检测率 100 企业经计量的各类能源总量 企业能源购入总量 原则上应达到 100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 100 企业已配置的能源计量器具数 企业应配置的能源计量器具数 能源计量器完好率 抽验合格率 100 抽查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数 抽查能源计量器总具数 能源计量标准器具周检合格率 100 计量标准器具周检合格数 计量标准器具周检基数 能源计量器具周检合格率 100 计量器具周检合格数 计量器具周检基数 在对企业计量工作进行考查时 应注意大垛物资月底盘存和半成品流转过程的计量 必要时应 调阅有关原始计量资料 否则企业 或车间 能源单耗指标可能会失真 同时还应注意结合企业内 部管理制度 针对出入库物资尤其是进出厂物资计量的监督制约机制及手续传递进行详细的了解 漏洞往往出现于此 第一章 审计事项说明 16 二 企业能源统计管理 企业能源统计是企业能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既是编制企业能源计划的主要依据 又是政府监督 企业合理使用能源 进行能源审计的基础性工作 1 企业能源统计的基本任务 A 便于国家对企业用能进行监督管理 为国家制定能源政策 编制和检查能源计划 保持能源 供需平衡提供依据 B 调查企业执行国家能源政策和能源计划的情况 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问题应查明原因 提出 改进建议 C 加强企业的能源管理 挖掘节能潜力 制定节能技术改造方案 为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 供必要的信息 根据能源统计的基本任务及能源流程的特点 能源统计工作可以分为三级 第一级为从一次能 源到加工转换 第二级为加工转换到交付最终用户使用 第三级为能源在最终使用部门的使用情况 第三级能源统计工作最为复杂 也是目前整个工作的薄弱环节 当前能源统计的发展趋势 是从一种能源的分别统计 向多种能源的综合统计方向发展 从只 重生产量的统计 转向对生产 转换 消费的全过程的分析和评价 2 企业能源统计的内容 A 统计的原始记录 包括以下三项 燃料的进 销 存原始记录 能源的加工转换原始记录 一般为 1 小时记录一次的记录表 重点耗能的设备 如工业炉窑 原始记录 一般为每班或每炉记录一次 考核原始记录应遵循以下四点原则 必须以各类能源计量的准确数据为依据 应结合质检化验单 内控指标 经济合同等 防止记 录填写的随意性 填写数据要整齐公正 清晰正确 不得随意涂改 伪造数字 填写的原始数字要经过企业内部主管部门的审核 有错必纠 B 统计台帐应包括 企业燃料的进 销 存台帐 企业能源加工转换台帐 企业能源消费台帐 企业的制备台帐 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措施台帐 节能奖惩台帐 能源计量仪表台帐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能源审计报告 17 能源计量仪表台帐 产品 工序 能耗台帐 上述台帐应与原始记录严格相符 C 企业能源统计报表的分类 企业能源统计报表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对外呈报给上级主管部门的核计报表 另一类是企业 内部统计报表 最为详细 这两类报表的共同部分应数据一致并与台帐相符 D 企业能源统计分析 企业能源统计分析是实行监督和控制能源消费的基础 只有对各部门能源消费进行统计分析 建立企业能源消费平衡表掌握能源的来龙去脉 才能发现问题 找出能源消耗升降的原因 从面提 出技术上和管理上的改进措施 不断降低能源消耗 只有通过能源消费的统计分析 才能制定出先 进的合理的能耗定额 确保定额考核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否则极易挫伤职工节约能源的积极性 在 进行能源统计分析工作是时 一定要注意建立切实可行 能够全面真实反映情况的能源统计指标体 系 不能弄虚作假 只有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企业能源需求统计 未开展此项工作的企业 往往导致能源供应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或库存偏大 资金占压严重 企业能源消费统计 预测企业的能源的消费量和各生产单位的能源需求量 企业产品能耗统计分析 保证正确计算单位产品或单位产值的能耗水平及在行业中所处地位 正确计算各生产工序的单位能耗 未开展此荐工作的企业 很难查明产品能耗节 超 产生的具体 原因 企业能源节约量的统计分析 一般企业往往只做与定额对比的节 超 量分析 而不与同行业 先进水平对比 这样容易掩盖定额制定不够科学合理的弊病 企业能源利用率统计分析 目前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未开展此项分析 这项工作是今后 一段时期内能源审计监测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 第二章 企业基本情况 18 第二章第二章 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基本情况 2 1 企业简况企业简况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的前身北京汽车制造厂创建于 1958 年 由朱德委员长亲自题写厂名 是国家继第一汽车制造厂后兴建的第二家大型汽车生产企业 2001 年 北京汽车装配厂与北京汽车 摩托车联合制造公司对北京汽车制造厂进行改制重组 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成立北京汽车制造厂有 限公司 简称 BAW 公司以越野车为基础 以满足军队装备和市场需求为目标 不断拓展产品系列 成为国家军车 定点生产企业 中国轻型越野车骨干企业 累计生产汽车超过百万辆 产品遍及大江南北 市场从 军内做到军外 从国内做到海外 有力支持了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 10 万辆 完整的冲压 焊装 涂装 总装四大工艺 拥有 完整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 分布在中国大陆所有省 市 自治区 2008 年公司产销汽车 45000 辆 销售收入 265246 万元 出口创汇 4197 万元 实现利税 5458 4 万元 2009 年计划产销 50000 辆 销售收入 32 亿 公司具备国内领先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制造工艺 形成轻型越野车 商用车和专用车三大系列产 品 拥有陆霸 骑士 勇士 战旗 轻型越野车 旗铃 轻中卡 陆铃 皮卡 SUV 旗舰 水 陆两栖车 等自主品牌 公司建立了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 已通过 ISO9001 2000 质量体系认证 十一五 期间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将根据北京汽车工业整体规划要求 坚持市场导向 原则 积极整合资源 加大投入 开发新产品 开拓新市场 将企业建设成北京汽车工业自主品牌 的生产基地 军车生产基地 越野车生产基地 出口车生产基地 续写越野世家的光荣与梦想 2 2 企业主要生产工艺企业主要生产工艺概况概况 该公司汽车生产主要有冲压 焊装 涂装及总装四大工序 各工序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如图 2 1 图 2 2 图 2 3 图 2 4 所示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能源审计报告 19 开始 材料库出料 进料检验退库 下料 下料检验 Y 退库单 申请代用不合格品审理NN Y 投入生产 Y 首件检验返工 返修N 返工 返修调整 修正模具 N 下料检验 Y Y 验证入模具库Y 修理模具 N 批量生产 过程检验返工 返修 末件检验 返工 返修修理模具 返工后复检报废处理冲压零件库 结束 Y Y Y Y Y N N YN 新模具验证Y 合格 Y Y N N 图 2 1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冲压工序生产工艺流程图 第二章 企业基本情况 20 开始 外协冲压件及部分总成 自制冲压件及部分总成 检验返工 返修报废 分总成组焊 检验 车身驾驶室总成 检验 车身调整 检验 转涂装车间 结束 NN Y Y Y Y N N N 图 2 2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焊装工序生产工艺流程图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能源审计报告 21 Y N 合格 小修 表面修整 手工吹水 擦净 自检膜厚 电泳打磨 水份烘干 电泳 强冷 烘干 工件下线 喷防震胶 涂密封胶 贴垫 喷面漆 前处理 转总装线 擦净 结束 贴遮蔽 面漆烘干 自检 自检抛光 喷中涂 下工件 上工件 电泳烘干 水打磨打磨擦洗 检查 车身总成 车身车间开始 中涂烘干 大返修 图 2 3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涂装工序生产工艺流程图 第二章 企业基本情况 22 开始 涂装车间 四轮定位 装前后钢板弹簧装车门密封条 成车下线送至调 试工段 调试 装变速箱 分动 箱总成 装前后桥并加齿 轮油 车身涂装总成 上内饰装配线 采购零部件直供件 车架上总装配线 总装配流水线内饰装配发动机分装 协作件 吊发动机 车身涂漆总成汽车厂 检验 检查 装置动器接盘 装通风孔 传动 装置并调整 装卡线束 装离合器及分泵 总成 翻转车架 装踏板及真空助 力器 返工 返修 加发动机油 变 速器油 装转向机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