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自上而下的改革目标导航1.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重点)2.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价。(重点)3.理解俄国政治制度改革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延续。(难点)4.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难点)一、农民的“解放”1.颁布法令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了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农民改革法令。2.基本内容(1)农奴的人身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度,给农民人身自由。(2)赎取份地: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宅边园地和一块份地,但要交付高额的赎金,并须得到地主的同意。(3)改革后农民的管理:政府建立“村社”组织管理农民,从前受个别地主支配的农民又被纳入地方政权的控制之下。归纳总结农奴制改革的焦点是调整地主和农民的关系问题,农民改革法令对地主和农民间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反映了该法令处处维护地主利益的本质。二、改革的两面性1.性质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影响(1)进步性改革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改革促使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演变。(2)局限性沙皇专制制度依然存在,地主土地占有制照旧保留,这些农奴制的残余严重影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速度。形成了以军事封建性为特征的帝国主义,对外显示了更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思维点拨(1)对比改革之前与改革之后农民的处境可以发现,农民的“解放”实质上是受到更大程度的剥削。农民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土地。但农奴制的废除也解放了生产力。由于农奴制的废除,使工业发展有了充足的劳动力,同时国内市场扩大。(2)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沙皇政府的目的是在不触动封建统治根本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进行枝节的调整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本质上还是为了维护沙皇封建统治的稳定。三、19世纪70年代上层建筑的改革1.目的为了使俄国政治制度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变化,沙皇政府在政治上实行了一些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政治体制的变革(1)建立地方自治机构。(2)建立城市杜马和自治局,城市选民的资格由纳税的多少决定。(3)改革司法:废除了过去的等级法院,建立了统一的各级法院。司法制度的改革比较彻底,它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律原则,但仍然保留着农奴制的烙印。(4)改革军事:1874年,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改革军事管理系统,15个军区直接受陆军部管辖;更新军队设备,设立中等军事学校。3.影响(1)沙皇政府在上层建筑进行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是为了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同时也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2)这次改革是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步。重点精讲“解放”法令、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这三条改革措施之间的内在关系1861年“解放”法令废除农奴制度后,俄国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确立,这就要求政治体制方面也作出相应调整。沙皇政府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于19世纪6070年代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较重要的就是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表现(1)19世纪末,俄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建立起最主要的工业部门和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大型工厂。(2)在工业分布上,形成了新的工业区。(3)农村的富农中分化出一些资本家性质的农业经营者。既促进了国内市场的扩大,也解决了自由劳动力短缺的问题。2.作用改革后的数十年是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史论要旨(1)“二一九法令”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是一次历史的进步。(2)改革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阶级利益而进行的,它没有摧毁地主土地所有制和沙皇专制制度,而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3)1861年农奴制改革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实现了社会转型,俄国从农奴制社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4)农奴制改革不仅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而且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知识图示主题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史料一我不愿农奴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奴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史料二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度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史料解读反映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指出了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问题思考(1)史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提示矛盾:给农奴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奴;既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的统治。原因: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而决定的。(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提示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及依据(1)性质:从根本上看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依据从背景上看:改革是由于受到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和工业革命的影响,在本国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从内容上看: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农奴制,农民成为自由人,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得以废除;改革还使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了一块份地,部分地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部分地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从作用上看: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主题二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史料一他们(农民)绝没有满足于解放法令中的条款,他们觉得这些条款把太大的一部分土地留给了贵族。农民不但要为得到的土地缴纳赎地费,而且还要缴纳各种地方税。此外,他们还要负担俄国工业化的大部分费用。改革后俄国工人数量变化表时间(年)186518901898数量(人)38100016200003000000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史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关于纪念日史料解读表明农奴制改革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表明农奴制改革对政治变革的影响。问题思考(1)史料一表明俄国的农民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提示提供了资本(土地和资金)、劳动力以及商品市场。(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的俄国在政治方面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提示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也进行了改革。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发展的影响(1)经济方面: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和市场,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2)政治方面: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3)军事方面: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4)教育方面: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教育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5)思想方面: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1.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的法令中最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款是()A.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B.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C.农奴摆脱农奴主的控制D.农奴高价赎回一小块份地答案A解析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为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解决了自由劳动力问题,这是最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款。2.1861年改革规定,由村社管理农民,主要是为了()A.约束农民按时完成各类赋役B.加强政府对农民的控制C.把农民纳入地方贵族的控制D.维护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答案B解析1861年改革前,农民被固定在地主的庄园里,由庄园主进行管理;改革后,农民从法律上脱离了庄园主的管理,为加强对“解放”后的农民的控制,改革法令规定由村社管理农民,故B项正确。3.“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列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1861年改革()扩大了国内市场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建立了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村社农民管理制度A.B.C.D.答案A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期待着、众多领地上的那些有头脑的领主们自己来表示,他们打算多大程度上可能改善自己农民的命运。扎哈罗娃亚历山大二世材料二“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农民无非从两种立场出发一是历史权力,二是物质利益来看这个问题,从这两种观点看,解放法案对此问题并不能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华莱士俄国(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促使俄国的贵族阶层同意改革农奴制的因素。(2)改革后俄国农奴的政治、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失望的原因。答案(1)因素:俄国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级矛盾尖锐;解放农奴的方案尽可能的保护了地主贵族的利益。(2)变化: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得到一块份地。原因:仍受村社的控制;获得土地要付出高额赎金;农民实际获得的土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未缴清赎金前,农民仍受农奴主的剥削。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分析作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变化,结合所学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中“一是历史权力,二是物质利益来看这个问题,从这两种观点看,解放法案对此问题并不能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这句话,结合所学农奴制改革的历史局限性作答即可。基础达标1.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改革前夕发表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只会给整个国家特别是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揭示了改革的真实意图B.表达了地主的愤怒C.强调了国家与地主的矛盾D.揭示了改革的性质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维护其统治,选项中符合题意的只有A项。2.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敌对情绪的措施是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D.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答案D解析从四个选项来看,D的措施最有利于化解农民的敌对情绪,其他三项对农民来讲都是不利的。3.之所以称俄国“二一九法令”为解放法令,主要是因为他宣布()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B.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C.被解放的农奴均隶属地方政府委派的调停吏管理D.国家直接控制的农奴也得到解放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二一九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4.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莫斯科农民卡瓦廖夫可以()自由结婚、经商和打官司以优惠价格购买地主的土地自由外出打工和游历购买土地,经营资本主义农业A.B.C.D.答案D5.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D.农民成为商品答案C6.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答案C能力提升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61年2月19日,经过漫长而迟缓的准备,农奴制被正式废除。农奴们大声朗读沙皇的声明,宣告他们成为自由公民。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至少在原则上,农奴们突然获得了自由,这是几个世纪以来封建制度一直拒绝给予他们的权利:包括拥有私有财产的权利、自由安排工作的权利,享有正当程序而公正的司法权。这些主要是象征性的公民权利。在当时的社会,沙皇做出改革的决定,更多是为了保持俄国的地位,却并不鼓励创造一种西方模式的国民社会。意安东尼奥萨洛莫尼列宁与俄国革命(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沙皇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沙皇改革“为了保持俄国的地位,却并不鼓励创造一种西方模式的国民社会”。答案(1)原因: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激化国内矛盾。(2)说明: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维护了俄国的大国地位。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维护沙皇专制统治);农民没有得到真正的公民权利。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沙皇改革发生在1861年,原因主要是农奴制的落后和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第(2)问,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为了保持俄国的地位”指的是废除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维护俄国的大国地位;“不鼓励创造一种西方模式的国民社会”指政治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农民没有得到真正的公民权。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李文忠公全书材料二战争的失败,使俄国人又一次体会到自己同欧洲强国之间的差距。知识界、工商界甚至包括一些身居要职的官员,都纷纷起来指责影响工业化进程的封建农奴制度。在社会的巨大压力下,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这样,在俄罗斯施行了三百多年的农奴制被废除了。继农奴制改革之后,沙皇政府又先后进行了地方机构、市政府、司法、军事等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867年之后,俄国从农奴制社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大国崛起解说词等(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俄两国改革的相同点。(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和农奴制改革对变革政治体制有何差异?试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思想、经济原因。答案(1)相同:原因:对外战争失败;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统治危机严重(内忧外患);方式:都是封建统治者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目的:摆脱危机,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内容:都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影响:都促进了本国的近代化。(学生答出2点就给4分)(2)差异:洋务运动改革仅局限于工业、军队等“器物”层面;而俄国的改革则深入到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的层面(上层建筑层面)。原因:思想:洋务派坚持“中体西用”,封建观念根深蒂固;俄国地处欧洲,人们受启蒙思想影响,有一定的民主思想基础。经济:改革前,俄国在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而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则产生于洋务运动兴起之后。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俄历1861年)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拿到了一份。阅读这份珍贵的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媲美。所有的路口都贴有长官发布的告示,人们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肤精油品牌产品介绍
- 肾病征兆解读与护理指南
- 人工加票团队介绍
- 肿瘤护理科普知识
- 直升机基础原理与关键技术解析
- 汽车美容店加盟协议书
- 手机协议书手机版
- 2025-2026学年安徽省铜陵市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苏课新版五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美协议书哪里
- 牙科社区义诊活动方案
- 小儿中药贴敷治疗讲课件
- 卵巢黄体破裂术后护理查房
- 牙膏包装模型
- T/CECS 10214-2022钢面镁质复合风管
- 学校网评员能力提升培训体系
- 四川省绵阳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 第8册 路灯工程
- 桥梁涂装专项施工方案
- 园林绿化工程绿化施工法律法规考核试卷
- 【大学课件】证券发行市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