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doc_第1页
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doc_第2页
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doc_第3页
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doc_第4页
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盘 县 柏 果 镇 麦 地 煤 矿 1010110101 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 效果检验报告效果检验报告 麦地煤矿麦地煤矿 二二 一三年六月二十九日一三年六月二十九日 盘 县 柏 果 镇 麦 地 煤 矿 1010110101 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 效果检验报告效果检验报告 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 编编 制制 人 人 参加评价人员 参加评价人员 技技 术术 科 科 地地 测测 科 科 安安 检检 科科 采掘副总 采掘副总 总工程师 总工程师 目目 录录 一 评价依据一 评价依据 4 二 二 1010110101 工作面概况工作面概况 5 1 1 工作面位置 标高及周围开采情况 工作面位置 标高及周围开采情况 5 2 2 地质构造情况 地质构造情况 5 3 3 煤层特征情况及顶底板岩性 煤层特征情况及顶底板岩性 5 4 4 1010110101 工作面参数工作面参数 5 三 工作面开采参数及临近煤层开采情况三 工作面开采参数及临近煤层开采情况 6 1 1 工作面与地表关系 工作面与地表关系 6 2 2 瓦斯抽采情况 瓦斯抽采情况 6 3 3 煤层原始瓦斯含量 瓦斯压力情况 煤层原始瓦斯含量 瓦斯压力情况 6 4 4 1010110101 工作面防突措施实施情况工作面防突措施实施情况 6 四 四 1010110101 采面工作面瓦斯抽采效果评价采面工作面瓦斯抽采效果评价 8 1 1 1010110101 工作面抽采量统计工作面抽采量统计 8 2 2 揭煤区域残余瓦斯含量计算 揭煤区域残余瓦斯含量计算 10 3 3 评价结论 评价结论 11 五五 区域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检验 区域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检验 11 1 1 检验单元划分 检验单元划分 11 2 2 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12 3 3 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结果 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结果 12 六 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结论六 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结论 13 七 区域防突措施效果验证要求七 区域防突措施效果验证要求 13 1010110101 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 效果检验报告效果检验报告 一 评价依据一 评价依据 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 19 号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 规定 2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 29 号 煤矿安全规程 2012 年版 3 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 AQ1028 2006 4 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 AQ1026 2006 5 煤矿瓦斯抽放规范 AQ1027 2006 6 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方法 AQ T1047 2007 7 煤层瓦斯含量井下直接测定方法 AQ1066 2008 8 预抽回采工作面煤层瓦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检验 方法 MT T 1037 2007 9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 AQ1018 2006 10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防治技术规范 AQ1020 2006 11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AQ1029 2006 12 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 安监总煤装 2011 163 号 13 矿井相关资料 二 二 1010110101 工作面概况工作面概况 1 1 工作面位置 标高及周围开采情况 工作面位置 标高及周围开采情况 1 10101 综采工作面布置在 1 煤层 工作面上限标高 1669m 下限标高 1650m 工作面往西以工作面为界 东以预计停 采线为界 2 同邻近采区及地面关系 该工作面下覆 3 煤层 3 煤层未开采 工作面距地表垂深 98 117m 2 2 地质构造情况 地质构造情况 根据已揭露的地质资料分析 10101 工作面在运输巷联络巷开 门处见一落差为 3 0 米的斜交逆断层 10101 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到 工作面位置时见一落差为 5 0 米的斜交正断层 3 3 煤层特征情况及顶底板岩性 煤层特征情况及顶底板岩性 煤层结构 煤层结构较简单 部分地段夹 2 3 层夹矸 但不稳定 顶底板岩性及其稳定性 顶板 直接顶 泥质砂岩 厚 1 7 米 底板 直接底 粘土 遇水软化 厚 1 0 米 老底 泥质砂岩 4 4 1010110101 工作面参数工作面参数 表一 项 目最 大 最小平均开采煤层编 号 1 走向长度 190150170储量 吨 31577 倾斜长度 726870可采储量 吨 29998 倾角 度 161515 5容重 t m3 1 45 开采厚度 1 662 01 83回采率 95 平面积 11730斜面积 11900 三 工作面开采参数及临近煤层开采情况三 工作面开采参数及临近煤层开采情况 1 1 工作面与地表关系 工作面与地表关系 1 10101 综采工作面布置在 1 煤层 工作面上限标高 1669m 下限标高 1650m 工作面往西以切眼为界 东以预计停采线为界 工作面距地表垂深 98 117m 2 2 瓦斯抽采情况 瓦斯抽采情况 在 10101 运输巷每间隔 4 米施工 1 个本煤层瓦斯抽采钻孔 钻 孔控制范围 沿煤层层面距离 为 101 抽采回风巷布置的抽采钻孔 控制范围以里 2 米 钻孔直径为 89mm 钻孔布置参数详见 10101 运 输巷顺层瓦斯抽采钻孔布置图 3 3 煤层原始瓦斯含量 瓦斯压力情况 煤层原始瓦斯含量 瓦斯压力情况 10101 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布置在 1 煤层中 1 煤层为稳定煤层 煤层厚度为 1 66m 2 0m 平均厚度为 1 83m 煤层倾角为 15 5 根据矿井资料 10101 工作面的原始瓦斯含量为 17 13m3 t 原始瓦 斯压力为 1 2425MPa 4 4 1010110101 工作面防突措施实施情况工作面防突措施实施情况 10101 工作面采预抽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 1 抽采系统简介 瓦斯抽采装备情况 矿井设置了地面永久瓦斯抽放系统 抽放泵房配备了 4 台水环 式真空泵 其中高负压两台 型号为 2BEA 403 流量 85m3 min 电 机功率 160KW 用于预抽煤层瓦斯 低负压两台 型号为 2BEC 50 流量 165m3 min 电机功率 200KW 用于采空区瓦斯抽放 计量 柜已经安装完善 高负压抽放系统敷设 426 主管 300m 250 支管 650m 低负 压抽放系统敷设有 377 主管 300m 250 支管 350m 在 101 抽采联络巷布置的穿层抽采钻孔 利用矿井高负压抽采 系统抽采 1 煤层瓦斯 抽放泵型号为 2BEA 403 流量 85m3 min 电机功率 160KW 为便于该面抽采参数的检测 在该抽采系统的主管 干管 支 管及各抽采钻场内均安设有孔板流量计 抽采单孔均安设有测流孔 对单孔抽采参数分开考察 抽采参数考察由专人定期进行观测 瓦斯抽采系统巡查 瓦斯抽放管路维护班 主要工作任务为敷设 维护瓦斯抽采管 路 每天派专人检查维护抽采系统 放水 处理漏气 定期对各抽 采点 钻场瓦斯抽采参数进行检测 发现有浓度衰减 钻孔堵塞 抽采效果不好的钻场 钻孔及时进行撤出 结合钻孔布置情况合理 调节抽采负压 提高抽采质量 2 工作面煤层瓦斯抽采防突措施实施情况 10101 工作面于 2013 年 5 月 18 日开始在 10101 运输巷施工瓦 斯抽采钻孔 于 2013 年 6 月 8 日施工完毕 全程共施工瓦斯抽采钻 孔 42 个 瓦斯抽采钻孔施工一个 封孔连抽一个 所有抽采钻孔严格按设计进行施工 钻孔终孔点均穿过煤层进 入煤层顶板 1 0m 以上 钻孔抽采半径为 4m 钻孔直径为 89mm 并 采用马丽散封孔 封孔长度均不小于 5m 封孔管为铁管 钻孔施工的整个过程 矿地测科 通风工区派工程技术人员现 场跟班指导 确保了钻孔的方位 倾角 孔深等参数达到抽采钻孔 的设计要求 四 四 1010110101 采面工作面瓦斯抽采效果评价采面工作面瓦斯抽采效果评价 1 1 1010110101 工作面抽采量统计工作面抽采量统计 抽采时间内 2013 年 5 月 20 日至 2013 年 6 月 25 日 每天 安排专人对抽采参数进行检测 并统计抽采量 抽采量统计如下 1010110101 采面工作面抽放量统计表采面工作面抽放量统计表 孔板流量计系数 1 8531 日期 抽放时 间 min 沼气 浓度 抽放负压 mmHg 流量计压 差 mmH2O 大气压 mmHg 抽放混合流 量 m3 min 抽放纯沼气 量 m3 min 抽放纯沼 气量 m3 2013 年 5 月 20 日 144010 536027061620 07 2 11 3034 94 2013 年 5 月 21 日 144015 635028061721 11 3 29 4742 53 2013 年 5 月 22 日 144016 736027061620 37 3 40 4898 58 2013 年 5 月 23 日 144022 435028061721 46 4 81 6923 57 2013 年 5 月 24 日 144031 436027061621 13 6 64 9555 14 2013 年 5 月 25 日 144034 535028061722 14 7 64 10998 33 2013 年 5 月 26 日 144034 536027061621 30 7 35 10583 91 2013 年 5 月 27 日 144036 735028061722 27 8 17 11768 11 2013 年 5 月 28 日 144037 536027061621 47 8 05 11596 31 2013 年 5 月 29 日 144035 236027061721 37 7 52 10830 96 2013 年 5 月 30 日 144040 234036061625 98 10 44 15038 64 2013 年 5 月 31 日 144034 836027061721 35 7 43 10696 57 2013 年 6 月 1 日 144038 135028061622 33 8 51 12249 84 2013 年 6 月 2 日 144042 133032061625 02 10 53 15168 53 2013 年 6 月 3 日 144045 835028061522 78 10 43 15023 83 2013 年 6 月 4 日 144042 635028061722 63 9 64 13880 09 2013 年 6 月 5 日 14404330032061726 39 11 35 16338 04 2013 年 6 月 6 日 144042 635028061722 63 9 64 13880 09 2013 年 6 月 7 日 144040 630032061726 21 10 64 15325 00 2013 年 6 月 8 日 144042 635028061722 63 9 64 13880 09 2013 年 6 月 9 日 144042 133032061625 02 10 53 15168 53 2013 年 6 月 10 日 144045 835028061522 78 10 43 15023 83 2013 年 6 月 11 日 14404330032061726 39 11 35 16338 04 2013 年 6 月 12 日 144040 130032061726 18 10 50 15115 70 2013 年 6 月 13 日 144038 432032061625 20 9 68 13934 39 2013 年 6 月 14 日 144027 635028061521 70 5 99 8624 46 2013 年 6 月 15 日 144025 136027061720 82 5 23 7524 79 2013 年 6 月 16 日 144023 634036061624 88 5 87 8455 50 2013 年 6 月 17 日 144022 136027061720 66 4 57 6576 05 2013 年 6 月 18 日 144018 635028061621 24 3 95 5689 60 2013 年 6 月 19 日 144016 434032061623 01 3 77 5433 89 2013 年 6 月 20 日 144014 334032061622 89 3 27 4714 33 2013 年 6 月 21 日 144011 336027061720 13 2 28 3276 03 2013 年 6 月 22 日 14409 535028061620 79 1 97 2843 73 2013 年 6 月 23 日 14407 334032061622 52 1 64 2367 47 2013 年 6 月 24 日 14406 234032061622 46 1 39 2005 65 2013 年 6 月 25 日 14405 534032061622 43 1 23 1776 35 合计 349012 19 经过统计 2013 年 5 月 20 日至 2013 年 6 月 25 日共抽采瓦 斯纯量 349012m3 2 2 揭煤区域残余瓦斯含量计算 揭煤区域残余瓦斯含量计算 1 煤层原始瓦斯参数 根据矿井资料 1 煤层的原始瓦斯含量为 17 13m3 t 2 钻孔控制区域煤层储量 G L H1 H2 l h1 h2 m 式中 G 评价区域煤层瓦斯储量 t L 评价区域煤层走向长度 m 因钻孔控制宽度为 170m 所 以评价区域煤层走向长度为 170m l 评价区域煤层倾向长度 m 因钻孔控制倾向长度为 94m 故评价区域煤层倾向长度为 70m H1 H2 分别为评价区域走向方向两端巷道瓦斯预排放等值 宽度 m 如无巷道则为 0 h1 h2 分别为评价区域倾向方向两端巷道瓦斯预排放等值 宽度 m 如无巷道则为 0 m 评价区域煤层厚度 m 评价区域煤的密度 t m3 则 G 170 70 1 83 1 45 31577t 3 评价单元残余瓦斯含量计算 评价区域残余瓦斯含量根据抽排瓦斯量计算 计算公式按式 公式 5 计算 Wc W0 G G 公式 5 式中 Wc 评价区域煤层残余瓦斯含量 m3 t W0 评价区域煤层原始瓦斯含 m3 t 评价区域煤层抽排瓦斯量 m3 G 评价区域煤层储量 t 则 Wc 17 13 31321 349012 31321 5 99m3 t 根据计算结果 10101 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预抽揭煤评价区域内 残余瓦斯含量为 5 99m3 t 3 3 评价结论 评价结论 经过计算 10101 工作面煤层残余瓦斯含量为 5 99m3 t 符合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中煤层残余瓦斯含量小于 8m3 t 的规定 该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有效 揭煤区域无突出危险性 允许 10101 工作面进行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工作 五五 区域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检验 区域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检验 1 1 检验单元划分 检验单元划分 为了在 10101 工作面回采前消除其煤与瓦斯突出危险 已采取 了预抽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 根据 10101 工作面回采前采取的消除煤层突出危险性措施 及 工作面布置范围煤层赋存情况 对 10101 工作面整体进行区域防突 措施效果检验 以下资料来源均为实测 计算方法选自 采矿工程设计手册 及 AQ 标准 2 2 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为检验工作面消除煤层突出危险性措施的可靠性 采取直接测 定煤层残余瓦斯含量的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方法 向工作面煤层 施工考察钻孔进行取芯 利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 DGC 型瓦 斯含量直接测定装置测定工作面煤层可解析瓦斯含量 10101 工作面回采前 首先于 2013 年 6 月 26 日早班至 2013 年 6 月 28 日早班在 10101 运输巷每隔 40 米施工 1 个防突措施效果检 验钻孔 每个钻孔都在终孔位置取样 全程共施工 5 个区域防突措 施效果检验钻孔 共计进行 5 次取样检验 测定煤体残余瓦斯含量 见 10101 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钻孔布置图 完成图 井下取芯工作结束后 立即利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 DGC 型瓦斯含量直接测定装置测定所取煤样的可解析瓦斯含量 3 3 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结果 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结果 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情况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