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恢复重建工作视察报告[范本]_第1页
震后恢复重建工作视察报告[范本]_第2页
震后恢复重建工作视察报告[范本]_第3页
震后恢复重建工作视察报告[范本]_第4页
震后恢复重建工作视察报告[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震后恢复重建工作视察报告区委:“512”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备受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9月初,区政协常委会组成视察组,深入灾区有关乡、村和重建点,对全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行了视察。10月30日,区政协十一届十三次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视察报告,与会委员进行了认真审议,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加强工作的建议和意见。根据常委会的审议,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基本情况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我区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93个村19217户86476人不同程度受灾,5人死亡,46人受伤。全区农村共倒塌居民住房9097间162607平方米、窑洞2223孔、大门2285座、围墙138397米,房屋裂缝24865间431161平方米;城区256户642间8800平方米公房出现裂缝。地震造成全区181所学校受灾,受损校舍1938间35858平方米,损坏学校围墙39087米,教学设备859台;有73所医疗机构倒塌房屋25间375平方米,墙壁裂缝1310间19650平方米,倒塌围墙1250米;有7座水塔倒塌、2座水塔裂缝,损坏水窖550眼、供水管道1200米;损坏道路4条1600米,其中路面损坏1709平方米、路基损坏3060立方米、防护工程损坏350立方米、桥梁损坏6座474米、涵洞损坏5道55米。死亡牛182头、羊159只、鸡24935只,倒塌牛棚 2121座、鸡棚240座;损坏家电2600台。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56亿元。灾情发生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立即启动了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和短临跟踪预案,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措施,按照“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国家扶持、社会帮扶”的方针,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开展抗灾自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开展以来,全区上下紧急动员,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把恢复重建与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旧村改造、危旧房改造、开展生产自救等相结合,重点实施了农村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城乡居民住宅重建、重要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五大恢复重建工程。共实施灾后重建项目231项,总投资3.79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84亿元,建成项目168项,在建项目26项,完成初设及前期项目24项,正在进行前期工作项目13项。一是中央财政地震灾后重建基金项目。中央先后分两批下达我区灾后重建基金项目79项,总投资2.78亿元,已完成投资2.3亿元,建成项目25项,在建项目23项,完成初设及实施方案审批等前期工作的24项,正在前期工作的7项。二是援建项目。我区共争取到各类援建项目25项,总投资7653.1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239.1万元,建成项目16项,在建3项,正在进行前期工作的6项。三是自建项目。我区自筹资金实施灾后重建项目127项,先后完成了127所学校的校舍加固维修和重建工作,累计完成投资2399.4万元。截止目前,全区已建成灾后重建住房3248户11048间194880平方米,维修加固5166户15498间232470平方米;列入规划的165所学校已有163所完工交付使用,2所已进入扫尾工程阶段;13个卫生重建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4个,9个正在建设中;完成农村重建水塔16座,完成了2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落实交通恢复重建项目27项,已完工17项,完成投资823万元。民政部门累计发放“三无”人员临时生活补助和后续生活补助1915.57万元,发放“三孤”人员临时生活补助和后续生活补助346.0585万元,发放应急救灾资金220.9万元,发放救灾面粉460吨、帐篷90顶,活动板房50套、棉被4450条、衣物7838件、饮用水7774件;区红十字会多方争取援建资金950万元,项目27个,为491户受灾群众发放救灾面粉5500袋、大米270袋、食用油200桶、罐头400箱、奶粉136箱、帐篷221顶、睡袋200个、地毯12卷、棉大衣2200件、棉被1769条、手电筒890个、衣物、鞋等1000多件。综上,全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攻艰克难,群众生产生活得到较快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保障了受灾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有效维护了全区社会大局稳定,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决策果断迅速,工作措施有力。区委、区政府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全区重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区四大家领导联席会议和各种专题会议,对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认真制定了灾后重建实施方案和重建规划,实行区委常委包抓集中安置点和四大班子县级领导包点抓重建工作、部门包抓乡镇、乡镇包村、干部包户的办法,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机制,为有效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奠定了基础。各抓点领导深入一线,蹲点督战,跟班作业,帮助乡镇协调解决重建过程中的资金、建材、技工等具体困难和问题,促进了灾后重建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二是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我区立足区情实际,按照“规划优先、项目整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科学重建”的原则,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精心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并把恢复重建工作和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统筹考虑教育、卫生资源整合,使灾后重建工作既符合受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又着眼长远发展,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布局,灾后重建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三是住房重建进展快、质量好。住房重建工作是恢复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全区上下各级各部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千方百计克服诸多困难,在国家和援、捐资金的支持下,一年多时间内修建了一大批形象美观、整齐统一、质量优良的住宅,给广大受灾群众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恢复和改善了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视察情况来看,无论是集中安置点建设还是学校、医疗机构的重建工程,都做到了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要求精心施工,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所有建筑都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标准。四是基础设施重建有序开展,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稳步实施。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我区坚持恢复功能与发展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优先安排和实施与民生直接相关的道路、供水、教育、卫生等重点项目,积极推进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支撑性的重建项目,保证了群众生产生活有序进行。同时,坚持产业恢复和生产设施重建两手抓,保证了灾后产业未减收,农业有增产,农民有增收。五是强化监管,阳光运行,公开公正使用救灾款物。这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点多、面广、量大,政策性强,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上访和社会不稳定等问题。在确定受灾对象和救灾款物的使用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严格依照政策标准,阳光透明操作,接受群众监督。对重建资金严格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帐管理,并组织人员对全区灾后恢复重建资金进行多次专项检查,对没有按照规定及时发放补助资金或资金发放不足的,限期按标准予以补发,确保了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灾后重建资金缺口较大。由于受灾群众中困难户较多,仅靠贷款和建房补助款难以完成建房任务,部分农户在房屋主体完工后,因资金短缺,一些配套设施还没有完全到位。同时,由于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供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缺少项目支撑,资金缺口较大。二是宣传教育工作不够深入广泛,个别受灾对象登记不准。由于救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基层组织注重了重建工作,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够深入,部分群众对党和政府救灾政策不甚明了,有灾无灾、大灾小灾争要资金物资,互相攀比,加之个别地方执行政策出现偏差,在摸底登记中有优亲厚友等现象,造成群众心理不平衡,出现了一些矛盾,发生了上访等问题。三是工作进展不够平衡。个别地方恢复重建进展较慢,项目之间、乡镇之间、行业之间进展不平衡,有的重建项目尚未开始实施,对整体工作有一定影响。三、进一步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几点建议灾后恢复重建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事关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科学安排重建内容,合理组织重建力量,加大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力度,努力使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坚定思想认识,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把灾后重建工作提高到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以讲政治、讲大局的态度,切实把灾后恢复重建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面加快恢复重建步伐,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本着“大力支持,简化程序,依法办事,尽量优惠”的原则,从财政、税收、金融、土地、产业等各方面加大对政策的研究,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政策支持。同时,要采取广播、电视、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重建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重建政策知晓度,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自强不息、顾全大局的意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等靠依赖思想,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灾后重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下协调,齐心协力,共同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一是要切实加强对灾后重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继续实行县级领导和部门联系乡镇、乡镇干部联系受灾农户责任制,把灾后重建的时间、任务、监管、质量纳入对干部和部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使灾后重建工作得到更好的推进和落实。二是要在全区推广和借鉴大寨乡白土村等11个集中安置点灾后重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科学规划,把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移民搬迁等项目相结合,整合项目资金,加快重建步伐。三是各责任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重建农户、学校和卫生院等维修改造工程监督检查力度,把质量安全放在首位,建立跟踪督查、不定期抽查制度,努力提高抗震设防等级,杜绝各类违章建筑和“豆腐渣工程”。努力拓宽灾后重建资金筹集渠道。一是要进一步加大争取资金和筹集资金的力度,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向上争取各类项目资金,为全区损毁农房、学校、卫生院等恢复重建工程提供保证。二是加大与金融单位的协调力度,适当增加信贷资金的发放额度,采取灵活多样的担保方式,切实解决群众后续建房资金难问题;三是区财政要积极落实各项重建配套资金,及时掌握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确保项目资金在第一时间拨付。四是要千方百计争取社会资金的支持,切实为全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资金帮助。切实解决灾后重建的突出问题。一是进一步加大救灾款物使用的监管力度,立足公正抓重点,围绕稳定安民心,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区有关救灾款物管理规定,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管监督,做到专款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