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塞尔斯坦.塞林及其理论介绍塞尔斯坦塞林 出生于瑞典。美国犯罪学家。著有文化冲突与犯罪 。并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冲突理论 。理论中心观点:刑法是主流文化行为规范的表现,犯罪则是与主流文化相冲突的下层阶级和少数民族群体文化的产物;由于下层阶级和少数民族群体文化与主流文化相冲突,所以,遵从下层阶级和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就必然会产生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邹广文:论改革开放中的文化价值冲突,求是学刊2001年第3期。 (一)文化内涵“文化”一词内涵极为丰富。古典进化论学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是学界第一个对“文化”的含义进行专门意义探讨的学者。文化或文明,从其广泛的人种史的意义上说,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法律、风俗以及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名成员所掌握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在内的一个复杂的整体。文化能够在刻画特定人群的精神气质,型塑其价值取向,铸造社会规范及国家制度等方面起着显著作用,因此,可以借助文化来对社会现象及其原因做出合理的文化解读,文化解释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而文化解释用克利福德格尔茨的话来说,就是“深描”(thick description)的过程,即把“文化”看作是“由可以解释的记号构成的交叉作用的系统”,一套风俗画面构成的生活景观,“在其中社会事件、行为、制度或者过程得到可被人理解的也就是说,深的描述”。文化解释命题的提出意义非常深远,其意味着人类对自身及其所寄身之社会的研究视野大为拓展;同时也说明人类的存在虽然不能脱离其动物性本质,但人类社会却是一种超越动物本能的文化社会,因此人作为不同于动物的存在物,其最大的本质就是文化的存在。美国人类学家R本尼迪克曾说:“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到他能说话时,他就成了自己文化的大小的创造物,而当他长大成人并能参与这种文化的活动时,其文化的习惯就是他的习惯,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不可能性亦就是他的不可能性。”因此,一定程度上来讲,文化就是有关人类历史和现在全部信息的积累与沉淀,而相应地“对人类的真正研究将被证明不是关于人的研究,而是关于文化的研究。”(二)文化冲突及其分类1.内涵:文化冲突是社会变迁过程的自然结果,社会变迁导致产生无数的社会群体,每个社会群体对于生活情景都有自己的定义,对社会关系也各有各的解释,而对其他群体的社会价值却全然无知或每有误解。2.分类:外部的文化冲突:是在社会分化过程中,某种同质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向异质性转化时产生的副产品。当某种同质的文化价值体系变为不同质的若干文化和价值体系时,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文化冲突,引起犯罪行为。但塞林认为,这种文化冲突引起的案件轰动一时,但是却不常见。内心的文化冲突或心理冲突,是指个人从具有相互冲突的规范的不同群体中获取自己的行为规范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冲突就被人格化,深入到人的人格中,变成了一种心理现象。这种被人格化了的、互相冲突的行为规范之间的矛盾,具有最强的犯因作用(三)文化冲突与犯罪1.文化冲突能导致行为规范上的冲突。文明时代的人是高度社会化的人,文化是人赖以社会化的前提条件,人们创造了文化也受制于文化,其行为受到各种文化形式的 邹广文:论改革开放中的文化价值冲突,求是学刊2001年第3期。限制。文化承载着丰富的信息,源源不断地向外输送,影响和制约着人的行为取向。一种需求的满足往往要以抑制和牺牲另一种甚至数种需求为代价,当有人不愿付出此种代价时,就会冲破某种文化的限制,实施破坏该文化形式并且达到该文化形式下社会所不能容忍的程度的行为行为主体实施上述行为,反映了其对待文化上的选择态度。而不同的选择导致规范意义上的文化冲突往往会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方式。其中,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行为方式,一方面受到冲突一方的认可,另一方面又受到主流文化的制约,制约的强度越大,反制约的作用力也就越大,在这种制约与反制约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犯罪。2.文化冲突能促使犯罪心理的形成。文化冲突之所以能导致行为规范的冲突,是因为它能促使犯罪心理形成。犯罪行为都是在犯罪心理支配下实施的,没有犯罪心理就不可能实施犯罪行为。所以,行为规范的冲突,仍是文化冲突对犯罪心理影响的反映。文化冲突的加剧,会导致一些人产生多种不良心态,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不良心态就会转化为犯罪心理,并进而实施犯罪行为。这些不良心态包括:第一,心理承受能力降低。复杂的社会生活使人们都面临多种选择,因而造成心理冲突加剧,很容易形成焦虑心理,加之人际关系中严重的功利性和人情的淡漠,使有些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低,特别容易激发不良情绪,稍有挫折就会产生激烈的反映,从而使其认识能力降低,控制能力减弱,特别缺乏理性思维、同情心、仁慈心和内疚感。这是激情犯罪大量增多的重要原因。第二,私欲恶性膨胀。文化冲突能激发一些人的利己主义心态,造成其个人私欲一发不可收拾,为了满足私欲就不惜任何代价,不择任何手段。在这些人眼里,除了庸俗的贪欲、粗暴的物欲、对公有财物自私自利的掠夺,再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了,所以,他们认为没有什么不可以干,也没有什么不敢干的。这是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大量增多、侵财犯罪大量增多的重要原因。第三,畸形的补偿心态。社会盛行平均主义,大家都清贫,心理平衡倒好维持。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承认个人利益的合法性,允许一部人先富起来,加之社会分配不公,使贫富差距拉大,这就使不少人失去心理平衡,产生了畸形的补偿心态。他们或利用手中的权力,或利用经济运行机制上的漏洞,或钻法制建设中的空子,大捞特捞以进行补偿,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这是腐败犯罪大量增多、各种经济犯罪大量增多的重要原因。总之,文化冲突造成各种不良心态,极易诱发犯罪心理,生成犯罪动机,促进各种犯罪行为发生,这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3.文化冲突能弱化犯罪控制。犯罪的社会控制,包括两个层次的意义:一是外在控制,就是法律、制度、纪律的控制。社会制定出各种法律和制度规范,人们遵守这些规范,就能达到控制犯罪的目的。二是内在控制,就是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的控制。正确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能使社会成员形成内在的自我约束力量,能最有效地控制犯罪的发生。犯罪的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两者缺一不可。而无论外在控制还是内在控制,都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都与社会文化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转型期激烈的文化冲突,使这两个方面的控制都遭到弱化,因而使社会陷入失范状态,犯罪大幅度上升就成为必然的现象。文化冲突之所以能弱化法律控制,在于它造成了价值选择的迷茫。法律在现实生活中发生效力,要依赖于人们现实的价值选择。然而,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冲突中,给人们的行为树立了多种价值标准,整个社会生活失去了一个至高无上的文化权威,因而使人们的行为找不到唯一的解释标准,这就使人们赖以解释自己行为的文化根基发生了分裂。比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本是法律领域唯一的解释标准,然而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由于权力关系、亲情关系、甚至金钱关系(政治文化、伦理文化、经济文化的表现)的渗透和干扰,这一价值标准往往失去规范效力,以至于人、权、法、情、钱的关系仍是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所以有人讲,如果说价值选择的迷茫,过去主要表现为选择机会匮乏,那么现在却表现为价值尺度的遗失。这种情况,会使有些人淡化法制观念,无视法律权威,从而弱化法律控制的效力,犯罪必然得以泛滥。文化冲突之所以又能弱化道德控制,在于它造成了人格崇拜的迷茫。道德信仰的心理基础是崇拜,没有心理上的崇拜,道德信仰便不可能发生。而心理崇拜的渊源是人格,所以,道德信仰离不开人格崇拜。人格是可塑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塑造出理想人格,才谈得上人格崇拜,道德信仰才有坚实的基础。有了坚实的道德信仰基础,才能充分发挥道德在控制犯罪中的作用。如果人格无法塑造,人格崇拜就无从谈起,道德信仰必然发生危机,道德对犯罪的控制作用就会大大弱化。人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的,人的本质又是社会性的,所以,人格中最基本的矛盾是个人与社会的矛盾。由于处于激烈冲突中的多元文化,对于个人、社会及其关系各有不同的看法,导致其在人格塑造上各有自己的主张。比如,我国传统文化主张“以社会群体为本位”,忽视乃至否定个人的价值,改革开放以来,“个性解放”和“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在现代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种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模式和路径的分歧,实际上是人格塑造的分歧。这种分歧造成的后果,就是使不少人找不到可信的人格,造成了人格崇拜的迷茫,从而严重影响了人们的道德信仰,由此弱化了道德控制的效力,促进了犯罪的泛滥。二、引发犯罪的文化冲突在我国转型期的具体表现(一)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1.集体至上与个性张扬的冲突。2.节俭与高消费的冲突。(2)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传统文化是旧文化,现代文化是新文化,新旧文化之间必然有很大的差异。传统文化虽然是旧文化,但有许多富有生命力的精华,现代文化虽然是新文化,但不见得都是文明健康的。新旧文化的差异及其各自的复杂状况,决定了这两种文化处于同一社会,自然要发生激烈的冲突。 1.伦理至上与功利主义的冲突。 2.均平与竞争的冲突。3.人治与法治的冲突。(三)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文化,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精英文化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和思想解放运动,到文学界的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再到市场经济理论的弘扬,都体现了精英文化的独到价值。精英文化是社会文化理论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大众文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城市大众为主要消费对象,通过现代传媒传播的文化形式,它是产生于人民大众,且为人民大众所认同和消费的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众文化正以独具特色的形式广泛渗透于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说,大众文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一种重要的生活需求。在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中,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表现得最为明显,甚至可以说构成了文化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这种冲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精英文化的“启蒙”性同大众文化的“世俗”性之间的冲突。精英文化是一种自觉的文化,它出于对社会的使命感和对社会价值理想的关照,一般都与社会世俗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如追求学术的纯正性、规范性,倡导文艺创作的审美理想,呼唤社会的人文精神等。而大众文化则是受 邹广文:论改革开放中的文化价值冲突,求是学刊2001年第3期。市场经济导向的一种文化,因而,通俗性、可复制性、无深度性、娱乐性是其追求的目标。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这种冲突,导致缩小精英文化的市场,减弱其对人们行为规范的影响,同时,加剧文化领域的利益冲突,造成文化领域的消极因素增多,并成为诱发犯罪的重要因素。2.精英文化的“高雅”追求与大众文化的“通俗”追求之间的冲突。精英文化主张伦理的严肃性、创造性、个性风格、历史意识和言外之意的内在规范,因而具有不断超越的内在动力。而大众文化则是一种复制性话语,它追求标准化、无个性、程式化和媚悦的直接性。它唯一的禁忌就是担心不能被大规模复制和消费。如果说精英文化在于创新和超俗的话,那么,大众文化则反其道而行之,它就是要尽可能把一切都转化成通俗和流行的东西。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这种冲突,导致弱化文化的创造性,强化文化的功利性,造成拜金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泛滥,从而对犯罪的发生和发展起推波助澜的作用。三、对文化冲突理论的评价 (一)进步性: 因为犯罪本身就是文化的一个部分,它基本上处于一个文化的阴暗面,代表了文化中恶的方面。甚至可以认为,一部分犯罪是一个文化群体内部某些矛盾无法调和时的一种自然的暴力表达。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犯罪,自然具有不同的特点;而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下产生的文化,或适用于同时间、不同空间的文化,在相互碰撞中,也可能会由于文化的不同特点而产生误解,从而诱发犯罪。可以说,犯罪现象正是两种文化在对抗或融合过程中“互相理解”、“解决矛盾”的一种方式。 (二)局限性: 1.用复杂的“文化”概念来解释犯罪,使简单问题复杂化。它使用了更加复杂、更加难以解释的“文化”概念来解释“犯罪”问题,从本质上就是把对犯罪问题的讨论扩展到了对文化问题的讨论难度非但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因为广义上说,人类的一切社会问题都是文化问题。这种把特殊问题化为一般问题的方法,从方法论角度看似乎不是特别合理。 2.适用面过窄,塞林所指的文化冲突主要是“行为规范”,确有部分犯罪行为与不同规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汉中中学2026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许海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Unit 2 What a day!单元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
- 淄博咨询殡葬方案电话
- 高管激励与人力资本增值-洞察及研究
- 学生暑假安全培训教案课件
- 弱相互作用精测-洞察及研究
- 中医针刺操作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科学报社校对岗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潍坊市2026届高三开学调研监测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
- 2025年人教版(2024)小学信息科技五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 P169)
- (正式版)SHT 3046-2024 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
- GB/T 15622-2023液压缸试验方法
- 挖掘机维护保养记录
- 生物医学工程伦理 课件全套 第1-10章 生物医学工程与伦理-医学技术选择与应用的伦理问题
- 二级制图员判断题试题库与参考答案
- 湘潭大学人工智能课件机器学习
- 《红色旅游发展问题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
- YY/T 0292.1-2020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防护器具第1部分:材料衰减性能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