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岳阳市第十四中学历史组高三复习导学案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纲要求】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点要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福利国家”的建立、第三产业的兴起、“新经济”的出现。【命题热点】(1)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新变化等可以跟现在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相联系。(2)以救济、社会福利、解决就业等为切入口,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命题。【复习重点】(1)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2)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能列表归纳;【复习难点】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法指导】创设情境;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知识梳理】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含义:私人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2. 理论: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调节生产、增加投资、刺激消费、保证就业,就可以防止危机,它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经济理论。特征:国家干预经济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未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3.发展历程:(1)开始出现:罗斯福新政(2)进一步发展: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3)调整:20世纪70年代以后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前一阶段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下,各国发展很快。然而,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也不能克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有制的固有矛盾,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陷入 “滞胀”状态,“滞胀”是“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的简称,具体表现为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上涨和外贸增长趋缓等。4.评价:(1)积极性: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消极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注意:第一,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还是后来的“混合经济”,都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不可能超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范围。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私有制、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和改变基本的不平等分配关系。正是因为这种调节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以它尽管有用,但起作用也是有限的。第二,“国有”经济和“公有制”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国有经济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得不进行的一种调整。这样的国有经济,不过是由个别资本家占有变成一群资本家占有而已。它不仅没有改变私有制,反而巩固了私有制。5.拓展延伸: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发展历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阶段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自由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罗斯福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至今二、建立“福利国家”(From the cradle to tomb即“从摇篮到坟墓”)1.含义:要求国家通过立法和财政经济措施增进社会福利。2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3实质: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4. 发展历程:成功探索: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日渐完备:20世纪六七十年代缩小规模:20世纪八十年代5.评价:(1)积极性:促进了社会平等,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2)消极性:政府财政支出过大,负担过重。福利国家的弊病一方面集中在政府财政支出过大政府负担过重,另一方面福利国家会带来社会道德危机,被认为不鼓励工作,破坏家庭责任,自杀率高,简单的说就是“穷人因懒惰而贫穷,富人因努力而致富”,国家不该用福利来鼓励这些穷人继续懒惰。福利国家仍然是资本主义自身的调节。三、第三产业的兴起1含义:第三产业也称服务行业,是相对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而言,并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包括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教育、法律、旅游等服务行业。2. 原因: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3影响: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第三产业的繁荣和第一、第二产业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第一、二产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部门,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准也在提高,在居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的满足以后,又转向各种服务性的需求,使很多服务型劳动从原来的物质生产部门中独立出来,并实现了产业化,导致很多新兴服务业的产生,从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又以其新技术改造第一、第二产业,进一步增强了竞争力。注意:第三产业的繁荣在调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作用。第三产业在危机期间的波动比较小,因为服务行业提供的是劳务,“产”和“销”大体上是同步进行的,它不会像物质生产部门那样造成产品积压,因而有助于减轻因产品滞销造成的连锁反应。此外,第三产业的繁荣也使产业部门增多,行业多样化,这就使各部门的扩张与收缩差异增大,从而减少了集中爆发危机的可能性。四、新经济”的出现。 1含义:是一种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2由来:“新经济”最早起源于美国,首先是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及时应用,对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的应用在美国的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二次大战后罕见的持续性的高速度增长。美国自1991年4月份以来,经济增长幅度达到了4,经济已持续增长了120多个月。商业周刊1996年底的一篇文章这种经济现象称之为“新经济的胜利”,“新经济”一词就来源于此。新经济出现的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注意:二次大战后,世界各国的第三产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第三产业在世界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将继续提高;新经济源于美国,但新经济的浪潮已经席卷着全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它不可能只属于美国,在亚洲和欧洲已经看到了“新经济”的模式。【课堂活动】 当个合格的历史剧导演现在很多导演喜欢拍摄的历史剧。现在有位知名影星收到了一位导演的邀约,要他参与拍摄一部德国风云录的电视剧,扮演一位旅德华侨。他收到了剧本,仔细阅读后,他觉得剧本中有几处地方好像不对,但他说不出哪里不对,请同学们帮忙指正。错误的地方请标记出来,并解释错误的内容。剧目一:时间:1960年。 地点:德国波恩场景:德国税务官员甲在给首相的报告中写道:“我们现在也在搞的那套跟苏联搞得没有区别,好像都是搞计划经济一样。到处都是国有企业。我们也走社会主义道路了。”解读:1.首相非德国所有。战后德国走的是议会共和制,行政长官是总理。2.战后五十六十年代欧洲走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计划经济有本质差别。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计划经济:国家利用宏观调控等手段对企业作出指令性计划安排的经济体制。剧目二:时间:1967年 地点:德国法兰克福场景:德国人齐格勒由于长期失业成为社会救济对象。他一家5口人,由于感觉到国家救济金太少,他到社保中心提出申诉:“为什么只给我提供100马克的生活补贴,难道我孩子读书、老婆生病,国家都没有补贴吗?”在没有回应后,他爬到了一个树干上,挂起绳子,准备走向人生的尽头,他留下的遗书上写道:“国家抛弃了我,什么不提供给我了,我没法活了!我憎恨这个社会!”解读:战后欧美实行了福利国家的政策,在五十六十年代,欧美各国为人民提供了大量福利保障,以缓和阶级矛盾,缩小贫富差距,号称“从摇篮到坟墓”的体制保障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材料中齐格勒的状态不可能出现在1967年的德国。此时的德国为人民提供了教育医疗等多方面福利。剧目三:时间:1973年。 地点:德国汉堡。场景:德国的汉堡市长穆勒对着码头,向旁边的同事长叹一声:“真没想到,繁华的港口一瞬间就变得这么冷清,咱们的物价持续走低,为什么出口没有扩大呢?”同事愤愤不平的说道:“都是这该死的朝鲜战争,搞得石油价格这么高,咱们都没法活了!”解读:1973年,欧美爆发了滞涨危机,随着通货膨胀的出现,物价出现了持续走高的现象。而滞涨危机一方面是由于欧美自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之中出现的问题未能及时化解,另一方面由于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运用石油武器,大幅提升石油价格,造成原料价格猛涨,带来了生产成本大幅提高,进一步推动了欧美的通货膨胀。剧目四:时间:1976年。 地点:德国法兰克福。场景:在收到了实物补贴后,德国人斯塔克感觉这个世界非常美好,在不需要参加任何工作的情况下,国家让他每月可领到生活补助,孩子上公立学校,从小学到中学可免费学习、免费就餐,婴儿可免费得到婴儿食品等等,可以说他们一家全部就是靠政府养活,而且他们得到的补贴不断的提高。他兴奋的对妻子说:“听说了吗?美国准备对咱们执行了马歇尔计划,会有大量的援助过来,咱们的补贴又会提高了!”解读:由于滞涨危机的出现,欧美各国相继进行了调整,过去的高福利政策带来的巨大的财政负担难以为继。各国相继采取了缩减社会福利的措施,以减少财政支出。材料中出现的斯塔克的受到完备福利保障的状态在七十年代的欧美已经不存在了。另外,在六七十年代,由于欧洲的经济崛起,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援助早已完全停止。马歇尔计划是在1947年到五十年代执行的援助欧洲计划。剧目五:时间:1977年。 地点:德国盖尔森基兴。场景:老牌钢铁企业克虏伯钢铁机械兵工厂的工人托马斯又加薪了。外界对于钢铁机械的需求越来越大,托马斯兴奋的对儿子说:“制造优质钢铁是我们国家的骄傲,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靠我们这些重工业的生产者!”说着说着,他兴奋的打开电脑,通过网络把议员选票投给了自己的钢铁老板卡尔泽。解读:1.七八十年代欧美产业结构调整,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人民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加,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攀升,而制造业退居次席。2.网络的出现:1991年互联网才开始向大众普及(中国1994年加入)。剧目六:时间:1997年。 地点:德国法兰克福。场景:艾森依依不舍的向妻子告别,他被美国通用汽车聘用为高级工程师。工作地点在底特律。妻子丽塔挽着他的手难舍难分,艾森拍了拍妻子的肩膀说:“宝贝,相信我,美国现在大发展,汽车产业正是朝阳产业。等我过去打下一片天地就来接你。”丽塔却说:“你出去闯闯,这很对,但我从来都不觉得去美国做汽车好,要是你能去硅谷闯荡一番,我倒是支持。”解读:1.1992年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确定了以IT信息产业作为美国今后十年的发展重点方向。2.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提出了新经济的概念,提出了以全球化为背景,信息技术为主导,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式。代表产业是:宇航、微电子、计算机等。3.汽车业在九十年代已经难称朝阳产业,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汽车产业才堪称朝阳产业。【课堂小结】: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兴起“新经济”的出现【巩固练习】:1(2010上海单科24)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 B )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2.(2007海南历史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被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表明( c )A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潮流 B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C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D私人经济依附于国家3.关于“社会福利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C )A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B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C加剧了资本家同低收入阶层之间的矛盾D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过大,造成财政赤字4.下列关于美国“新经济”的表述,正确的是(B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新经济”是由美国提出的“新经济”就是第三产业A B C D5.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温州永嘉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分院招聘劳务派遣人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Hydroxyethylcysteine-CoA-Hydroxyethylcysteine-coenzym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Hsp90β-decapeptide-生命科学试剂-MCE
- Hetacillin-CoA-Hetacillin-coenzym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HC-030031-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IC卡鉴别机项目合作计划书
- Glycoursodeoxycholic-acid-d5-Ursodeoxycholylglycine-d-sub-5-sub-生命科学试剂-MCE
- Glucosyl-stigmasterol-生命科学试剂-MCE
- 广平交通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农业运输机械项目合作计划书
- 黄冈市2025年高三年级9月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 锅炉工艺规程培训课件
- 二年级乘法算式练习(口诀练习)每日一练模板
- 售后沟通技巧课件
- 进制转换课件-2025-2026学年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
- 店员绩效考核制度
- 电厂电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国际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 遥控车辆模型课件
- 企业销售业务标准作业手册
- 羽毛球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