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元市利州区 回笼办事处 石坎上滑 坡 应急 排危方案设计 四川九 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二 一一年 八 月 项目名称 广元市利州区回笼办事处石坎上滑坡应急排危方案设计 组织单位 广元市国土资源局利州区分局 承担单位 四川九 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 报告编写 审 查 人 总工程师 总 经 理 报告名称 广元市利州区回笼办事处石坎上滑坡应急排危方案设计 提交单位 四川九 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提交时间 二 一一年八月 目目 录录 0 0 前前 言言 1 1 0 1 任务由来 1 0 2 主要目的与任务 1 1 1 治理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治理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 1 1 1 灾情及险性评价 1 1 2 项目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 2 2 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条件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条件 2 2 2 1 自然地理 2 2 2 地质环境条件 4 3 3 灾害体特征及稳定性分析灾害体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6 6 3 1 灾害体基本特征 6 3 2 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 7 3 3 稳定性分析 8 3 4 推力计算 12 3 5 土质边坡主动土压力计算 13 3 6 稳定性及危害性 14 4 4 防治方案设计防治方案设计 1414 4 1 防治原则 14 4 2 防治工程等级 14 4 3 设计依据 15 4 4 设计参数 15 4 5 治理工程分项设计 15 4 6 防治方案工程量及费用预算 19 5 5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 2424 5 1 结论 24 5 2 建议 24 附图 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 11 1 广元市利州区回笼办事处石坎上滑坡工程地质平面图 1 1000 21 2 广元市利州区回笼办事处石坎上滑坡应急排危方案设计 平面布置图 1 1000 32 1 治理工程 1 1 剖面布置图 1 200 42 2 抗滑桩横剖面图 1 100 53 1 抗滑桩桩结构图 63 2 抗滑桩护壁 锁口结构图 1 0 0 前前 言言 0 1 任务由来 根据调查 石坎上滑坡位于广元市利州区回龙办事处学工村 3 组 地质灾害类型 为滑坡 该滑坡发育于居民点后 变形明显 滑坡总方量约 7224m3 对坡脚居民的生 命财产安全和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为此 受广元市国土资源局利州区分局的委托 我 公司 四川九 0 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承担了石坎上滑坡的调查及应急排危方案设计 工作 0 2 主要目的与任务 0 2 1 主要目的 遵循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原则 通过现场实地调查 查明灾害体的性质 规模 分布范围及特征 稳定性及危害性 并针对灾害体的具体特征提出处理措施建议 0 2 2 主要任务 1 确定灾害体范围及具体特征 确定防治范围 目标及标准 2 查清灾害体的灾情损失及险情情况 评价其稳定性并预测稳定性发展变化趋势 论证项目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3 编写应急排危方案设计 1 1 治理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治理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 1 灾情及险性评价 1 1 1 灾情评价 石坎上滑坡位于广元市利州区回龙办事处学工村 3 组 滑坡体前后缘相对高差约 为 30m 斜长约 43m 斜坡坡体后陡前缓 坡面为台阶状 坎高约 2 4m 不等 为人工 种植旱地 坡面岩性为粉质粘土夹碎块石 后部为碎石土 根据调查 坡体在 2010 年 7 月 23 日受暴雨影响产生滑动变形 后缘向下错 5m 左右 滑壁基岩出露 为灰黄 色砂岩 后缘坡面明显变形 前缘坡面未见明显变形 仅前缘陡坎位置有少部分的溜 2 滑 后缘见裂缝 延伸长度约 10 15m 宽度约 15 25cm 可见深度约 30cm 左右 但目 前未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1 1 2 险情评价 目前区内灾害体危害尚未消除 在雨水的影响下 滑坡可能会继续濡滑变形 直接威胁坡脚聚居区 5 户 22 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受威胁的财产经济损失在 30 万元 左右 1 2 项目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据调查 聚居区后斜坡坡脚发育 1 处滑坡 估计滑坡体总方量约 7224m3 在暴 雨影响下 滑坡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 有可能再次发生蠕滑变形 威胁下部居民 5 户 22 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确保人民生命及财产的安全 对滑坡实施工程处理是必 要的 紧迫的 2 2 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条件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条件 2 1 自然地理 2 1 1 交通位置 工作区位于广元市利州区回龙办事处学工村 3 组 图 2 1 地理坐标为东经 105 46 12 3 北纬 32 27 42 8 有村道可以进入该点 交通较为便利 3 图 2 1 工作区交通位置图 2 1 2 气象水文 工作区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带 多年平均气温 16 0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972 6mm 每年降雨主要集中在 5 9 月 其间降雨总量占全年降雨总量的 75 多年 月平均降雨量最高为 7 月为 236 8mm 最低为 1 月为 3 8mm 最大一日降水为 185 9mm 图 2 2 工作区 4 图 2 2 工作区多年月平均降雨量柱状图 场区附近无地表河流 斜坡坡面无水流 仅有降雨形成的暂时性水流 2 2 地质环境条件 2 2 1 地形地貌 工作区内地貌类型为构造侵蚀的低山地貌 地形属斜坡地形 工作区海拔高程 560m 左右 滑坡区内为斜坡地形 地形后陡前缓 斜坡后部坡度大于 35 且后部部分位置 已可见出露基岩 为顺坡向 中前部地形坡度小于 20 局部呈台阶状 种植耕地 阶 高约 2 4m 阶面坡度均小于 10 陡坎上部斜坡位置为旱地 斜坡总体高差约 30m 左 右 顺坡长约 43m 左右 滑坡前缘为居民区 坡面岩性为粉质粘土夹碎块石土 碎块石 含量约 15 25 碎块石粒径约 3 20cm 大的达 50cm 左右 照片 2 1 5 照片 2 1 场区地貌 2 2 2 地层岩性 工作区内出露的地层为侏罗系下统白田坝组 J1b 和第四系残坡积层 Q4el dl 1 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 J1b 主要分布第四系覆盖层下部 岩性为页岩 粉砂岩 石英砂岩 产状 155 20 2 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 Q4el dl 主要分布在斜坡表层与坡脚位置 为残坡积层 岩性为粉质粘土夹碎块石土和碎 块石土 结构松散 块径一般 3 20cm 大的达 50cm 左右 该层厚度一般 2 5m 2 2 3 地质构造与地震 1 地质构造 工作区位于利州区北部地区 为西北部龙门山构造带 区内地质构造复杂 断裂 发育 图 2 3 1 林庵寺 茶坝大断裂 北起朝天区东溪河乡林庵寺经三堆至青川县茶坝 属活性大断裂 为此次 5 12 特大地震发震断裂映秀 北川断裂延伸 呈北东东向 倾角一般在 60 度以上 地貌 呈明显断层 陡岩 使南崖山遭到破坏 并在水磨 西北 蒲家 羊模一带 切割了 早期断裂 为变质岩与未变岩的分界线 6 2 平武青川复向斜 其构造特征为一个向南西西扬起 北东东倾伏的复式大向斜 该复向斜由一系列 相互平行的 之 字形线状排列的不对称倒转背 向斜所组成 这些倒转背 向斜的 轴面倾向北西 或北北西 倾角一般在 60 75 之间 轴向与整个区域构造走向一 致 仅在西部略有偏向南西的现象 组成该复向斜的次级褶皱 主要有两个倒转背斜 和两个倒转向斜 自北而南是 罈罐窑倒转向斜 滑天坡倒转背斜 毛塔子倒转向斜 茶坝倒转背斜 25 32 25 32 35 32 35 32 106 34 106 16 106 34 106 16 逆断层倒转背斜倒转向斜工作区 10km50 林庵寺 茶坝大断裂 茶坝倒转背斜 毛塔子倒转向斜 滑天坡倒转背斜 坛罐窑倒转向斜 图 2 3 构造纲要图 2 地震 根据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10 场地地震基本烈度调整 为 度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 1g 2008 年 5 12 汶川 8 级地震时 该区属波及区 7 地面无明显的地面下沉开裂变形 但房屋建筑受损严重 2 2 4 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 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 其次为第四系松散 堆积层孔隙水 1 基岩裂隙水 主要赋存于侏罗系砂岩地层的裂隙中 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的补给 富水程度 一般 2 松散层孔隙水 主要赋存于斜坡表面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 土体中地下水富水程度低 其补给 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由于受松散第四系以及地形坡度的影响 区内该地下水较贫乏 3 3 灾害体特征及稳定性分析灾害体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3 1 灾害体基本特征 3 1 1 滑坡边界 规模 形态特征 滑坡位于广元市利州区回龙办事处学工村 3 组 于 2010 年 7 月在暴雨作用下发生 滑动 平面形态呈舌状 纵向剖面形态为折线型 滑体表面后陡前缓 后缘坡度大于 30 前缘为陡坎状 坡度均小于 10 后缘滑动形成高约 5m 的滑壁 可见基岩出 露 有一组明显的裂隙可见 裂隙产状为 217 66 裂面平直 粗糙 后缘滑壁 位置局部可见厚约 1 2cm 的泥质夹层 滑坡左右两侧均以拉裂缝变形位置为界 右后 侧可见滑坡滑动时形成的 2 2 5m 高的陡坎 滑坡剪出口位于民房陡坎坎脚位置 滑坡 以 1 1 剖面位置为主轴整体下滑 滑动方向为 145 变形区斜长约 43m 滑坡变形 区平均宽度约 42m 滑体平均厚度以 4m 计 滑坡体积约 7224m3 为小型土质滑坡 照 片 3 1 8 照片 3 1 石坎上滑坡平面形态 3 1 2 物质组成与结构特征 滑体物质为粉质粘土含碎块石 滑体厚度约 4m 左右 稍湿 可塑 结构松散 碎 块石含量 15 25 呈棱角状 次棱角状 块度一般 3 20cm 大者 50cm 滑带位于层内错动面 为粉质粘土含碎石 碎石含量 15 25 稍湿 可塑 碎石 呈棱角状 次棱角状 块度一般 3 10cm 大者 20cm 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下统白田坝组 J1b 页岩 粉砂岩 石英砂岩 裂隙较发育 岩层产状 155 20 3 1 3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根据本次的调查及访问情况分析 该滑坡发生于 2010 年 7 月的暴雨季节 主要为 蠕动变形 滑坡后缘下错 形成 5m 高的滑壁 部分位置可见基岩出露 且基岩裂隙较 发育 143 40 裂面厚为 1 2cm 为泥质夹层 217 66 裂面平直 粗糙 坡面形成裂缝的宽度约为 15 25cm 延伸长度 10 15m 裂缝可见深度为 30cm 左 右 照片 3 2 滑坡前缘陡坎位置濡滑推挤变形 已经出现鼓胀现象 部分位置出现 滑塌 照片 3 3 滑坡滑动后至今未见进一步滑动 滑坡 9 照片 3 2 滑坡坡面裂缝 照片 3 3 滑坡前缘挤压鼓胀变形 3 2 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 3 2 1 形成机制分析 该滑坡的变形是因为斜坡地形坡度较陡 临空条件较好 且为顺向坡 滑体的组 成物质为粉质粘土夹碎块石土 结构松散 其本身的物理力学性质较差 在暴雨作用 下 大量的地表水沿孔隙渗入土体 增加了滑体的自重 同时也降低了滑带土的物理 力学指标 使土体的稳定性降低 从而导致斜坡发生卸荷滑动变形 其变形模式为推 移式 3 2 2 影响因素 影响区内滑坡形成的因素主要是自然因素 包括地形地貌 地层岩性 地质构造 降雨 地震和人为因素等 其中地形地貌 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是内因 对滑坡的形 成和发展起控制作用 降雨和地震是外因 对危岩的形成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1 地形地貌 滑坡相对高差约 30m 左右 斜坡剖面上呈折线形 地形为后陡前缓 后部坡度大 于 30 中前部地貌形态为台阶状 阶高约 2 4m 前缘总体坡度小于 10 由于斜 坡前缘民房修建对边坡进行开挖 形成直立陡坎 坎高约 4m 左右 临空条件较好 为滑坡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地形地貌条件 2 地层岩性 滑体和滑面组成物质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的粉质粘土含碎石层 碎石含量 15 25 稍湿 可塑 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较差 同时遇水工程地质性质易下降 使滑体阻抗力 下降 从而影响滑坡稳定性 因此表层分布的松散土体为滑坡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3 大气降雨 10 滑坡发生于 2010 年 6 7 月广元地区普降暴雨 由于滑坡之上无地表排水设施 大 量的水体入渗 一方面使土体容重变大 增加了土体自重 另一方面使土体抗剪强度 降低 从而滑体发生滑动 因此大气降水是滑坡滑动的最主要诱发因素 4 地质构造 滑坡区内地质构造较简单 附近地区无断裂通过 但在该位置岩层倾向为顺坡向 对滑坡滑动有利 5 人类工程活动 滑坡前部人工开挖修建民房 形成的高陡的边坡 由于坡度较陡 为滑坡形成提 供良好临空条件 是滑坡发生滑动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 3 3 稳定性分析 3 3 1 计算模型与工况 根据该滑坡的破坏模型 采用综合野外与室内分析的滑面即软弱面来计算 滑面 呈折线形 故稳定计算采用折线型滑动面计算模型 滑坡稳定性计算模型见图 3 1 Pi 1 Pi 1 A Wi TDi R Wi A Di 图 3 1 传递系数法 折线型滑动面 计算模型及条块受力图 本次选定如下几种工况计算评价滑坡稳定性 表 3 1 稳定性计算工况及荷载组合表 计算工况编号荷载组合内容 工况 1自重 工况 2自重 暴雨或连续降雨 注 由于土体中地下水贫乏 因此不考虑孔隙水压力 11 3 2 2 计算剖面 本次计算的目的 是为滑坡稳定性评价及防治提供依据 根据滑坡的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滑体的结构特征判断 选择位于滑坡主滑方向 1 1 剖面进行计算 剖面的 条块单元划分情况详见图 3 2 图 3 2 1 1 剖面条分图 3 2 3 计算方法与参数的选取 1 计算方法 传递系数法计算公式如下 n n ij jii n i i n n i n ij jiiiiii S TAW RLCtgAW F cos sin sin cos 11 1 1 1 1 其中 nnnnnnn LCtgAWR sin cos cos sin nnnn AWT 1 121 n ij niij 式中 第 i 块段的剩余下滑力传递至第 i 1 块段时的传递系数 j i 即 j iiiiij tg sin cos 11 12 式中 Wi 第 i 条块的重量 kN m Ci 第 i 条块内聚力 kPa i 第 i 条块内摩擦角 Li 第 i 条块滑面长度 m i 第 i 条块滑面倾角 A 地震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 g Fs 稳定系数 2 参数选取 1 滑面位置的确定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 该滑坡的滑面位于基覆界面 2 滑面抗剪强度的确定 地面测绘调查过程中难以采取滑面物质样品 不易取得其抗剪强度的指标 本次 工作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确定 本次评价采用经验类比抗剪强度值结合滑体目前稳定 状态反演综合取值 表 3 2 表 3 2 滑带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表 经验类比值 抗剪强度 天然状态饱和状态岩土名称 内聚力 C kPa 内摩擦角 内聚力 C kPa 内摩擦角 粉质粘土含碎石 11 38 710 57 8 3 滑体重度 重度采用经验类比值作为计算指标 表 3 3 表 3 3 滑体土重度取值表 碎块石土 土体名称及状态 天然 kN m3 饱和 kN m3 参数选取21 323 0 3 斜坡稳定性计算与结果评述 1 稳定性评价标准 根据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Z T 0218 2006 对滑坡稳定性评价标准见下 表 3 4 13 表 3 4 滑坡稳定性评价标准 计算方法不稳定欠稳定基本稳定稳定 传递系数法 1 01 0 1 051 05 1 15 1 15 2 稳定性计算与结果评述 根据以上方法对滑坡 1 1 剖面进行稳定性评价 利用传递系数法 按其处于不 同工况 对稳定性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 1 1 剖面整体在天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 态 在暴雨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表 3 5 表 3 5 稳定些计算结果 剖面及编号工况稳定系数稳定状态备注 自重 1 15 基本稳定 1 1 剖面 自重 暴雨 1 01 欠稳定 3 4 推力计算 为了取得整治滑坡的依据 除了对滑坡的各种性质需有足够的认识之外 还必须 对拟设置工程的部位给出一个比较接近实际的定量数据 这就必须进行滑坡推力计算 本次滑坡推力计算采用的是规范规定的剩余下滑力传递法 将滑动方向和速度大体一 致的滑体视为一个计算单元 在顺滑动主轴方向的地质纵断面上按滑面的产状 岩土 性质及地面转折点划分为若干地质条块 由后向前计算各条块分界面上的剩余下滑力 即是该部位的滑坡推力 最后一块的剩余下滑力就是整个滑坡的下滑力 图 3 3 14 图 3 3 滑坡推力计算的模型 滑坡推力计算按传递系数法由下式计算 式中 分别为第 块 第块滑体的剩余下滑力设计值 kN 当 为负值时取 0 滑坡推力安全系数 第 条块剩余下滑推力向第条块的传递系数 第 条块滑体在滑动面切线上的反力 kN m 第 条块滑动面上的抗滑力 kN m 滑坡推力计算中设计安全系数 考虑该滑坡的重要性及滑坡发生后的危害程 度 参考相关规范 选取如下 表 3 6 表 3 6 滑坡稳定分析安全系数取值一览表 工况工况工况工况 1 1工况工况 2 2 安全系数 1 101 05 对于滑坡推力的计算采用和稳定性计算相同的计算原理 采用折线滑动法 根据 滑坡坡面形态和滑床对滑坡进行条分 然后按上述公式计算滑坡各条块的剩余下滑力 分析各条块的下稳定等系数和下滑推力 可以方便的计算在不同的安全系数下滑坡体 各条块的推力 3 推力计算结果 对于滑坡的推力计算 采用两种工况进行滑坡推力计算 可方便设计选用较为经 济合理的治理断面 计算结果见表 3 7 表 3 7 推力计算结果表 剖面工况稳定性评价推力 KN m 自重基本稳定0 1 1 剖面 自重 暴雨或连续降雨欠稳定56 15 3 5 土质边坡主动土压力计算 由于滑坡为土质边坡 拟采用抗滑桩 主动土压力合力标准值计算公式如下 2 2 ak 2 2 2 1 E c KacHKaH 2 45 2 tgKa 式中 Eak 主动土压力合力标准值 KN m 墙后填土重度 KN m3 取值 20 H 支挡结构高度 m 取值和 2m Ka 主动土压力系数 C 土的粘聚力 KPa 取值 0 土体内摩擦角 取值 35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主动土压力标准值为 41 916KN m 综合比较主动土压力和下滑推力知 主动土压力小于下滑推力 因而选择下滑推 力作为治理工程设计依据 3 6 稳定性及危害性 3 6 1 发展变化趋势 根据调查情况和前述的定性 定量综合分析 石坎上滑坡天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 定状态 在暴雨作用下处于欠稳定状态 3 6 2 危害性预测 石坎上滑坡于 2010 年 7 月暴雨期间发生 滑坡后缘形成高约 5m 左右的滑壁 右 后侧形成 2 5m 左右的陡坎 左右两侧形成拉裂缝 前缘发生垮塌及轻微鼓胀变形 滑 坡天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在暴雨作用下处于欠稳定状态 根据调查分析该滑 坡主要为蠕滑变形 直接危害滑坡前部 5 户 22 人生命财产安全 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 失为 30 万元 其危害规模属小型 16 4 4 防治方案设计防治方案设计 4 1 防治原则 工程防治的总体原则是 工程治理设计与施工应与当地的社会 经济和环境发展相适应 同时应与环境 保护 土地利用相结合 工程治理设计与施工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采用先进方法技术 使工程达到安 全 经济 美观和适用 在正常荷载条件下 工程治理应控制变形体的变形不超过允许范围 不产生新 的变形 保证农户的安全 在特殊荷载条件下 工程治理设计与施工应能保证地质体的整体稳定 不产生 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地质灾害 4 2 防治工程等级 根据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Z T0219 2006 确定该边坡的防 治等级为三级 防治年限为 20 年 4 3 设计依据 1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Z T0219 2006 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 2002 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10 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2002 5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 2001 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02 4 4 设计参数 1 降雨强度 本次设计采用最大小时降雨量作为设计参数取值 2 地震 17 本场地属抗震设防烈度 7 度区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 0g 按 建筑抗震设 计规范 GB50011 2010 规定 本次设计不考虑地震力影响 3 荷载 自重 岩土体的自重 坡面超载 坡面无建筑及其它荷载 4 剖面选取 采用的计算剖面是 1 1 工程地质剖面 5 水的考虑 区内地下水贫乏 边坡体中没有统一地下水位 因而不考虑地下水作用 6 计算工况 工况一 自重 暴雨 7 计算参数 计算参数见 3 2 3 4 5 治理工程分项设计 依据滑坡实际地质情况和保护对象 在屋后坡脚位置修建抗滑桩 采用 C30 钢筋 混凝土现浇 支护长度为 55m 共设置 11 根桩型为矩形 单桩长 7 0m 的抗滑桩 桩 宽 1 0m 桩高 1 2m 嵌入基岩 3 0m 桩间距 5 0m 表 4 1 抗滑桩设计结构表 桩长 m 嵌入深度 m 桩宽 m 桩高 m 桩间距 m 桩数 个 7 03 01 01 25 011 抗滑动桩结构计算 计算项目 抗滑桩 原始条件 18 墙身尺寸 桩总长 7 000 m 嵌入深度 3 000 m 截面形状 方桩 桩宽 1 000 m 桩高 1 200 m 桩间距 5 000 m 嵌入段土层数 1 桩底支承条件 铰接 计算方法 K法 土层序号 土层厚 m 重度 kN m3 内摩擦角 度 土摩阻力 kPa K MN m3 被动土压力调整系数 1 4 000 18 000 15 00 120 00 5 000 1 000 桩前滑动土层厚 0 000 m 锚杆 索 参数 锚杆道数 0 锚杆号 锚杆类型 竖向间距 水平刚度 入射角 锚固体 水平预加 筋浆强度 m MN m 度 直径 mm 力 kN fb kPa 物理参数 桩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桩纵筋合力点到外皮距离 50 mm 桩纵筋级别 HRB335 桩箍筋级别 HPB235 桩箍筋间距 200 mm 挡土墙类型 一般挡土墙 墙后填土内摩擦角 30 000 度 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 15 000 度 墙后填土容重 20 000 kN m3 横坡角以上填土的土摩阻力 kPa 120 00 横坡角以下填土的土摩阻力 kPa 120 00 坡线与滑坡推力 坡面线段数 14 折线序号 水平投影长 m 竖向投影长 m 19 1 9 850 1 740 2 5 960 0 730 3 0 000 1 500 4 2 000 0 000 5 0 000 0 800 6 3 960 0 560 7 3 460 2 000 8 5 000 0 000 9 1 410 1 410 10 6 000 0 000 11 0 000 1 500 12 10 880 5 070 13 14 420 9 010 14 5 080 1 840 地面横坡角度 20 000 度 墙顶标高 0 000 m 参数名称 参数值 推力分布类型 矩形 桩后剩余下滑力水平分力 160 000 kN m 桩后剩余抗滑力水平分力 0 000 kN m 钢筋混凝土配筋计算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2002 注意 内力计算时 滑坡推力 库仑土压力分项 安全 系数 1 000 第 1 种情况 滑坡推力作用情况 桩身所受推力计算 假定荷载矩形分布 桩后 上部 200 000 kN m 下部 200 000 kN m 桩前 上部 0 000 kN m 下部 0 000 kN m 桩前分布长度 4 000 m 一 桩身内力计算 计算方法 K 法 背侧 为挡土侧 面侧 为非挡土侧 背侧最大弯矩 1856 953 kN m 距离桩顶 4 714 m 面侧最大弯矩 0 000 kN m 距离桩顶 0 000 m 最 大 剪 力 1191 648 kN 距离桩顶 6 857 m 最 大 位 移 315 mm 点号 距顶距离 弯矩 剪力 位移 土反力 m kN m kN mm kPa 1 0 000 0 000 0 000 315 34 0 000 2 0 143 2 041 28 571 308 83 0 000 3 0 286 8 163 57 143 302 32 0 000 4 0 429 18 367 85 714 295 81 0 000 5 0 571 32 653 114 286 289 30 0 000 6 0 714 51 020 142 857 282 79 0 000 7 0 857 73 469 171 429 276 28 0 000 8 1 000 100 000 200 000 269 78 0 000 9 1 143 130 612 228 571 263 27 0 000 10 1 286 165 306 257 143 256 76 0 000 11 1 429 204 082 285 714 250 25 0 000 12 1 571 246 939 314 286 243 75 0 000 20 13 1 714 293 878 342 857 237 24 0 000 14 1 857 344 898 371 429 230 74 0 000 15 2 000 400 000 400 000 224 24 0 000 16 2 143 459 184 428 571 217 74 0 000 17 2 286 522 449 457 143 211 24 0 000 18 2 429 589 796 485 714 204 74 0 000 19 2 571 661 225 514 286 198 25 0 000 20 2 714 736 735 542 857 191 76 0 000 21 2 857 816 327 571 429 185 27 0 000 22 3 000 900 000 600 000 178 79 0 000 23 3 143 987 755 628 571 172 31 0 000 24 3 286 1079 592 657 143 165 84 0 000 25 3 429 1175 510 685 714 159 37 0 000 26 3 571 1275 510 714 286 152 91 0 000 27 3 714 1379 592 742 857 146 45 0 000 28 3 857 1487 755 771 429 140 00 0 000 29 4 000 1600 000 800 000 133 56 333 903 30 4 143 1700 657 613 795 127 13 635 629 31 4 286 1775 370 436 778 120 70 603 492 32 4 429 1825 451 268 937 114 28 571 397 33 4 571 1852 209 110 259 107 87 539 344 34 4 714 1856 953 39 266 101 47 507 336 35 4 857 1840 990 179 653 95 07 475 371 36 5 000 1805 624 310 913 88 69 443 450 37 5 143 1752 158 433 059 82 31 411 571 38 5 286 1681 893 546 102 75 95 379 734 39 5 429 1596 128 650 055 69 59 347 936 40 5 571 1496 163 744 928 63 24 316 176 41 5 714 1383 292 830 732 56 89 284 451 42 5 857 1258 811 907 476 50 55 252 759 43 6 000 1124 013 975 170 44 22 221 096 44 6 143 980 191 1033 821 37 89 189 460 45 6 286 828 636 1083 436 31 57 157 847 46 6 429 670 637 1124 022 25 25 126 254 47 6 571 507 486 1155 583 18 94 94 676 48 6 714 340 471 1178 125 12 62 63 111 49 6 857 170 879 1191 648 6 31 31 553 50 7 000 0 000 598 078 0 00 0 000 二 桩身配筋计算 点号 距顶距离 面侧纵筋 背侧纵筋 箍筋 m mm2 mm2 mm2 1 0 000 2400 2574 327 2 0 143 2400 2574 327 3 0 286 2400 2574 327 4 0 429 2400 2574 327 5 0 571 2400 2574 327 6 0 714 2400 2574 327 7 0 857 2400 2574 327 8 1 000 2400 2574 327 9 1 143 2400 2574 327 10 1 286 2400 2574 327 21 11 1 429 2400 2574 327 12 1 571 2400 2574 327 13 1 714 2400 2574 327 14 1 857 2400 2574 327 15 2 000 2400 2574 327 16 2 143 2400 2574 327 17 2 286 2400 2574 327 18 2 429 2400 2574 327 19 2 571 2400 2574 327 20 2 714 2400 2574 327 21 2 857 2400 2574 327 22 3 000 2400 2714 327 23 3 143 2400 2970 327 24 3 286 2400 3240 327 25 3 429 2400 3523 327 26 3 571 2400 3820 327 27 3 714 2400 4130 327 28 3 857 2400 4455 327 29 4 000 2400 4794 327 30 4 143 2400 5100 327 31 4 286 2400 5329 327 32 4 429 2400 5482 327 33 4 571 2400 5564 327 34 4 714 2400 5579 327 35 4 857 2400 5530 327 36 5 000 2400 5421 327 37 5 143 2400 5258 327 38 5 286 2400 5043 327 39 5 429 2400 4783 327 40 5 571 2400 4481 327 41 5 714 2400 4142 327 42 5 857 2400 3770 327 43 6 000 2400 3371 327 44 6 143 2400 2948 327 45 6 286 2400 2574 327 46 6 429 2400 2574 327 47 6 571 2400 2574 327 48 6 714 2400 2574 327 49 6 857 2400 2574 327 50 7 000 2400 2574 327 第 2 种情况 库仑土压力 一般情况 土压力计算 计算高度为 4 000 m 处的库仑主动土压力 第1破裂角 36 080 度 Ea 54 920 Ex 53 049 Ey 14 214 kN 作用点高度 Zy 1 333 m 一 桩身内力计算 计算方法 K 法 背侧 为挡土侧 面侧 为非挡土侧 背侧最大弯矩 447 885 kN m 距离桩顶 4 857 m 面侧最大弯矩 0 000 kN m 距离桩顶 0 000 m 22 最 大 剪 力 302 199 kN 距离桩顶 6 857 m 最 大 位 移 88 mm 点号 距顶距离 弯矩 剪力 位移 土反力 m kN m kN mm kPa 1 0 000 0 000 0 000 88 07 0 000 2 0 143 0 016 0 338 86 25 0 000 3 0 286 0 129 1 353 84 44 0 000 4 0 429 0 435 3 045 82 63 0 000 5 0 571 1 031 5 413 80 82 0 000 6 0 714 2 014 8 458 79 01 0 000 7 0 857 3 480 12 180 77 19 0 000 8 1 000 5 526 16 578 75 38 0 000 9 1 143 8 249 21 653 73 57 0 000 10 1 286 11 745 27 404 71 76 0 000 11 1 429 16 111 33 832 69 95 0 000 12 1 571 21 443 40 937 68 14 0 000 13 1 714 27 839 48 718 66 33 0 000 14 1 857 35 395 57 176 64 51 0 000 15 2 000 44 207 66 311 62 70 0 000 16 2 143 54 373 76 122 60 89 0 000 17 2 286 65 989 86 610 59 08 0 000 18 2 429 79 151 97 775 57 27 0 000 19 2 571 93 957 109 616 55 46 0 000 20 2 714 110 502 122 134 53 65 0 000 21 2 857 128 884 135 329 51 84 0 000 22 3 000 149 200 149 200 50 03 0 000 23 3 143 171 545 163 748 48 23 0 000 24 3 286 196 017 178 972 46 42 0 000 25 3 429 222 712 194 873 44 61 0 000 26 3 571 251 727 211 451 42 81 0 000 27 3 714 283 159 228 705 41 00 0 000 28 3 857 317 104 246 636 39 20 0 000 29 4 000 353 208 255 771 37 40 93 503 30 4 143 385 930 203 626 35 60 178 011 31 4 286 411 386 154 049 33 80 169 024 32 4 429 429 944 107 039 32 01 160 047 33 4 571 441 969 62 593 30 22 151 079 34 4 714 447 828 20 707 28 42 142 123 35 4 857 447 885 18 622 26 64 133 177 36 5 000 442 507 55 396 24 85 124 241 37 5 143 432 058 89 618 23 06 115 316 38 5 286 416 902 121 292 21 28 106 401 39 5 429 397 403 150 420 19 50 97 496 40 5 571 373 925 177 005 17 72 88 600 41 5 714 346 830 201 050 15 94 79 713 42 5 857 316 482 222 556 14 17 70 834 43 6 000 283 243 241 527 12 39 61 963 44 6 143 247 474 257 965 10 62 53 098 45 6 286 209 538 271 870 8 85 44 239 46 6 429 169 797 283 245 7 08 35 385 47 6 571 128 611 292 091 5 31 26 535 23 48 6 714 86 342 298 408 3 54 17 689 49 6 857 43 352 302 199 1 77 8 844 50 7 000 0 000 151 731 0 00 0 000 二 桩身配筋计算 点号 距顶距离 面侧纵筋 背侧纵筋 箍筋 m mm2 mm2 mm2 1 0 000 2400 2574 327 2 0 143 2400 2574 327 3 0 286 2400 2574 327 4 0 429 2400 2574 327 5 0 571 2400 2574 327 6 0 714 2400 2574 327 7 0 857 2400 2574 327 8 1 000 2400 2574 327 9 1 143 2400 2574 327 10 1 286 2400 2574 327 11 1 429 2400 2574 327 12 1 571 2400 2574 327 13 1 714 2400 2574 327 14 1 857 2400 2574 327 15 2 000 2400 2574 327 16 2 143 2400 2574 327 17 2 286 2400 2574 327 18 2 429 2400 2574 327 19 2 571 2400 2574 327 20 2 714 2400 2574 327 21 2 857 2400 2574 327 22 3 000 2400 2574 327 23 3 143 2400 2574 327 24 3 286 2400 2574 327 25 3 429 2400 2574 327 26 3 571 2400 2574 327 27 3 714 2400 2574 327 28 3 857 2400 2574 327 29 4 000 2400 2574 327 30 4 143 2400 2574 327 31 4 286 2400 2574 327 32 4 429 2400 2574 327 33 4 571 2400 2574 327 34 4 714 2400 2574 327 35 4 857 2400 2574 327 36 5 000 2400 2574 327 37 5 143 2400 2574 327 38 5 286 2400 2574 327 39 5 429 2400 2574 327 40 5 571 2400 2574 327 41 5 714 2400 2574 327 42 5 857 2400 2574 327 43 6 000 2400 2574 327 44 6 143 2400 2574 327 45 6 286 2400 2574 327 24 46 6 429 2400 2574 327 47 6 571 2400 2574 327 48 6 714 2400 2574 327 49 6 857 2400 2574 327 50 7 000 2574 2400 327 4 6 防治方案工程量及费用预算 4 6 1 设计工作量 表 4 2 工程量统计表 编号工程内容单位工程量 一抗滑桩桩身 1 土石方开挖 m3286 16 2 土方运输 5km m3286 16 3 C30 混凝土 m391 08 4 HRB335 25 t3 51 5 HRB335 16 t1 92 6 HPR225 12 t1 4 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研政治面试题库及答案
- 农业产业园项目2025年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与效益评估
- 基于2025年视角的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报告
- 2025年特色主题餐厅餐饮市场区域差异与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数字化驱动2025:公路货运行业效率提升与可持续发展报告
-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缺失课件
- 共享厨房在促进餐饮消费升级方面的实践与探索报告
- 服装设计师品牌方案
- 租赁物品使用协议格式
- 2025年医药电商平台药品供应链金融合规性分析与运营优化报告
- 德瑞斯D600变频器说明书
- 2025-2030年中国锂电池回收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数字化教育资源在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 JG/T 127-2017建筑门窗五金件滑撑
- T/CGCC 7-2017焙烤食品用糖浆
- 2024福建农信社春季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医生重症医学科进修汇报
- DB13(J)-T 8389-2020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标准
- 月嫂 考试题及答案
- 物质安全资料脱模剂MSDS
- 2025年中国过敏性鼻炎市场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